s 阅读页

第二十三章 刀客

  刀客是从盘门城墙根那里忽然走出来的。

  其实谁都没有注意到刀客的出现,谁都没有看到这一幕:几个裹蓝布头巾的人正在晒太阳;许多棉被、枕垫也被人拿出来晒太阳,绳子一头系在城墙根的树枝上,另一头则把晾衣服的竹竿插进地里;一只鸟飞过来,停在竹竿尖上,收了翅膀;因为有太阳,并且暖和,所以有些窗子开开来了,窗里的声音传出来──有谁在吵架,吃饭的碗摔在地上,碎了,涣散开来,叮当地响。

  虽然说,确实并没有人注意到刀客的出现,他的大脚怎样穿在厚底布鞋里,走在砖石路上,那些嵌在砖石缝里的苔痕,因为雨、霜、甚至于雾而显得青涩发黑,就连青涩发黑的苔痕也被他踩在脚下。细密发腻的汁水。但刀客从盘门城墙根那里一走出来,形影刚现,立刻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刀客的手上没有刀,至少对于肉眼来说,无法看到那种发亮的刀刃,雪白,强硬,闪现光泽。但确实有什么异样的事物,像闪电般飞快地划过去。这一点大家都感觉到了(心里一惊)。有人抬起了头。接着又有人抬起了头。就是这样,大家忽然感觉到:刀客来了。就在刚才,是刀客,是刀客来了。

  其实也有人心里起着怀疑。其实也有人在心里暗自说着:他不像刀客。这不像刀客的最直观原因至少有两点,其一,是看不见他手里的刀;其二,则是在刀客的身边跟着一个瘦小的女孩子。小女孩,十二、三岁的样子,长得怯生生的,眼睛却很大,眨着。她走在刀客后面一、两步远的地方,有时又走快些,用手抓住刀客的衣角。眼睛却总是睁得很大,眨着。大家看着他们从城墙那里走出来,大家看着他们,心里想:这样的两个人,与其讲是刀客,还不如说是艺人。

  没有人知道,一个脸上有着刀疤的刀客,身边怎么会跟了个怯弱的小女孩。没有人说得清这个。但紧接着,大家又仔细地、相当认真地看了看刀客,看过之后,那种异样的闪电般划过去的东西又回来了。大家又开始说了:这是个刀客。要知道,刀客经常流动在村庄和城镇,他们走南闯北,有些刀客的脸上蒙着黑布,只剩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刀客都是些在现世里有着苦难与伤害记忆的人。因为记忆通常无法消除,伤害和刀疤便写在了脸上。他们带了这样的刀疤游荡着,目的是为了寻找他们的仇人。刀客的寻游常常以复仇为终。于是大家紧接着又开始猜想:这城里是否会有着刀客的仇人呢?要知道,这可是件让人担惊受怕的事情呵。

  然而矛盾的事情又发生了。因为看上去,那个瘦小怯弱、经常眨着眼睛的小女孩非常依恋刀客。小女孩穿着粉红色的碎花棉袄。辫子上扎着粉红色的发带。她的衣服映衬着刀客灰黯的色调,就像是被削弱下去的有力一刀。但是她看上去非常依恋刀客,这是真的,谁都看得出这个。她经常抬起眼睛看他。睫毛长长的,有种无辜的弧形。她看来还非常听他的话。她走着走着就蹦跳起来了。她的手拉着刀客的衣角,因此说,她蹦跳起来的时候,刀客的步伐便显得有些滑稽,滑稽而踉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过的日子看来是简洁明快的,像一切的流浪汉一样,他们只带了最为简单的行李。他们的眼神也是简洁明了的。带着这种简洁明了眼神的人,从城门外面一脚踏进这个湿乎乎的城市,立刻就有很多人抬起了头:

  刀客来了。最后,大家终于都这样说道。

  大家是在城里的小酒店又见到刀客的。这个城里的人习惯于去小酒店吃饭(那种临河的酒店),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有许多人其实就是在那里熟起来的。因为大家都习惯说:一回生,二回熟,到了第三回的时候,话就变得很多,脸涨得通红,脖子变粗,青筋直爆出来。那种样子常让人想起“直掏肺腑”这四个字,再加上河边店檐下的红灯笼早早地挂起来,有女人的声音,唱着“隐隐城楼起暮笳,俏尼姑独坐叹嗟呀。”河里有船,鱼一样地过去。酒喝得多了,头便朝着临河的窗口探出去,大家都说:这可是盛世呵。在这样的小酒店里,大家见面的机会越多,就越是要感慨:微醺,知己,美人鱼一样的游船,还有红颜的哀伤。这可是盛世呵。大家都说。

  可是这一天,刀客来了。大家走进酒店的时候,突然发现刀客已经在那里了,还有那个穿粉红色碎花棉袄的小女孩。他们好象来得很早,他们来的时候,酒店里一定还是空着的。大门开了一半。因为是自然光,木纹便呈现出原来的质地。他们顺着木质的楼梯走上来,找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小女孩还伸出手去,摸了摸窗前垂下的红灯笼(一双细嫩的有些发白的手放在红灯笼上面),小女孩眨着大眼睛对刀客说:灯笼上都是灰,灯笼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灰呀。

  刀客抬了抬眼,刀客的眼睛刚抬到一半就又沉了下去,刀客说:等到晚上,灯笼点起来就看不到灰了。灯笼一点起来,就什么灰都看不见了。

  小女孩好象有些将信将疑,好在暮色已至,这让她多少有些定心了下来,她又抬头看了看灯笼,便不再说话了。

  陆续有人来。大家都看到了刀客(眼睛有些生疼,如同分辨光,或者硬物),不管是从酒店的哪一个方位走进来的人,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另外还有一点也不容怀疑,那就是大家全都做到了镇定自若,若无其事。大家像平常一样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并且点上菜。他们想了想,菜其实也和平常差不多:

  河里捞上来的虾,去净了壳,放在鸡蛋清里滤过;花生米炸得很脆,用细竹筷夹起一个来,放在嘴边,轻轻吹口气,外面的果衣就像女人衣服一样脱落下来,露出里面白白的肉色;萝卜丝是用香油浸过、麻油拌过的,酒也刚刚温好,还有新鲜的湖里面的鱼,都齐崭崭地摆上来。

  这样的酒和菜,细细地朝着肚子里咽下去,吃着吃着心里就安定了下来,开始寻思,好象还有人琢磨着要上去和那个刀客说上几句(究竟有没有人上去,没有人记得了),其实大家都很想问他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个城市里有仇人吗,是不是会拔刀相见。诸如此类。大家相信,如果刀客清楚干净地回答了这样的问题,那么他就会变得普通起来,再也不那样神秘而可怕了,他就变得与他们中所有的人一样,他甚至也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行列里来,或者从此定居在这个城市里。

  也有人猜测他们确实是卖艺为生的。因为吃了不久,小女孩就站起来为大家唱歌了。大家发现,小女孩的声音非常好听,细细的,具有光泽,这样的声音他们以前是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所以暗暗的都有些吃惊。大家努力地分辨着这声音,希望尽可能地对它加以形容,结果发现这相当困难。有个人嘀咕了句,说她有点像童话里面讲的那种小人鱼,小人鱼通常是会唱好听的歌的。大家眼前一亮,觉得好象有点道理,因为城市多水,所以有着许多关于水妖的传说,大家都说小人鱼其实就是水妖的一种,她们知道自己长着爪子,子宫是不育的,所以引吭悲歌。但这样的传说附加在一个扎小辫的小女孩身上毕竟是牵强的,所以大家又哄地笑了起来,把眼光转到刀客的身上。从始至终,刀客其实一直都沉默着,脸半侧着看着窗外,其实谁都没有听到刀客讲过一言半语,尽管如此,大家都还是对他心怀畏惧:刀客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大家心想。

  城里开始充满了窃窃私语声。有很多人都在说:刀客是来复仇的。他一定是来复仇的。刀客来复仇了。每一个从刀客住的小客店下面走过的人,都说自己听到了磨刀声。

  “那是磨刀声”。他们竖起了耳朵:“是刀客在磨刀,他站在窗台下面。现在走过去了,走过去又走回来,他在磨刀,不停地磨刀”。

  街上开始走过一些神色慌乱的人,脚步有些踉跄,虽然人影交错,却总给人一种街头人稀的感觉,有些荒凉。到处能听到噼噼啪啪的关窗关门声。一个寻仇的人出现了,在这个城市里,一个寻仇人的出现是件让人有些心寒的事情(心头一紧。想用一张白纸把腻湿的现实隔开)。所以说,城里的小酒店一到晚上,常常更是坐满了人。到处都是人,都在喝酒,用酒往嘴里灌,往脖子里灌,然后便说起话来:冬天呵,喝酒呵。这话讲得没有逻辑,但充满了动感与忧伤。说着说着,有人还哭起来了,哭得用白色的手绢或者衣角遮住了眼睛,“悲伤呵”,他们说,悲伤呵,怎么会这样悲伤呵(有一种感觉却总是清晰的:一张蒙着黑布的脸,只剩两只眼睛露在外面)。

  谈话是谨慎的。因为寻仇者的出现,城里人的谈话出人意料地变得谨慎曲折起来(心事是沉重的)。但有时候,光明也会突然而来──那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她小小的手抓住刀客的衣角。谁都不能否认,那个小女孩是个亮点。有人还猜测说,一定是刀客领养了小女孩。没有人说得清理由,但结论是确定的,是看得见的:在小女孩很小的时候,刀客便领养了她,她少不更事,只有少不更事、不知道人间疾苦的人,才会那样信任一个走南闯北、脸上蒙着黑布的刀客。她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看着一个刀客(刀光藏在身后),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真是天晓得的事情呵,大家分析说,小女孩一定没有看到过刀客杀人。嚓的一下。她一定没有见过这个,她跟着他走了很多地方,辫子上扎着粉红色的发带。她不知道自己跟着的,其实正是一个杀人如光影的刀客。

  想到这里,又有好多人竖起了耳朵。

  你们听到了吗?忽然,其中有个人尖叫了起来。你们听到了吗?他尖叫着:磨刀声!是刀客在磨刀!他在磨刀了,刀客在磨刀了!

  虽然说城里经常会充满了一种类似于雨滴的声音,但天气其实是晴朗的,这几天的天气其实真是非常的晴朗。一个穿粉红色碎花棉袄的小女孩从他们住的小客店里探头向外张望,她看了一会儿,甚至都叫起来了,小女孩说:天真蓝呵。小女孩叫起来的声音也像唱歌一样,细细的,具有光泽的。这声音穿透屋子,来到刀客所在的那一边。(就连刀客也抬了一下头)。

  小女孩眯缝着眼睛(朝着阳光的人,通常是眯缝着眼睛的)。小女孩一边眯缝着眼睛,一边问: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呵。刀客没有马上回答,所以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又问了一遍,小女孩问: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呵。

  是江南。刀客说。

  小女孩点点头,但紧接着,小女孩又问了:什么叫江南呢。小女孩说。小女孩说着的时候,听到刀客沙沙的脚步声,刀客从屋子的那头走过来了。

  我们从北方来,刀客说,从北方来的人往南走,一直往南走,就到了江南了。这里的冬天总是下雨,不像在北方,北方到处都是雪,那些雪即使用脚使劲地踩上去,也是不会化的。

  可我还是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江南。

  小女孩歪了歪头,用一只手去摸爬满了热气的窗玻璃,这里并没有下雨呵,我们来了以后,这里一滴雨都没有下过。一直出太阳,我早上醒过来太阳就照到脸上了。小女孩说。

  阳光总是有的。刀客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阳光是另外的事情,刀客说,但住在江南的人通常是不谈阳光的,因为很快就会下雨,而且一下就是很长的时间。在那些下雨的日子,常常会发生一些事情。有些事情,突然之间的──

  刀客的话没有讲完,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孩对他说的话突然有些厌倦了,她提高了一些声音(走南闯北的野孩子免不了就会这样):我听不懂你的话,小女孩说,我一点也听不懂,反正这里一滴雨都没有下过,反正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里叫做江南。

  总是会有不知道的事情的。

  刀客这样说着,刀客说着的时候,脸色猛的阴冷了下来。只要接触过刀客的人就会知道,刀客脸色一阴,说话立刻就会变得简洁枯燥起来。而一个脸色铁青、说话简洁枯燥的刀客总是会让人感到有些不安的。

  城里的茶馆店在传说一件事情。茶馆店就在小酒馆的旁边,也是临河的,门前挂着红灯笼。只是茶馆店的灯笼要比小酒馆的暗一些。城里有些人喜欢在喝酒以后去茶馆店坐坐,也有些人喝了也就喝了,喝完了就回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都总要因人而异。但茶馆店的灯笼确实要比小酒馆的暗一些,有人猜测说:那是因为有些喝醉酒的人会在茶馆店里哭。那些喝酒的时候,用手绢或者衣角遮住眼睛的人是不去那里的,那些喝完了就回家的人也是不哭的,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忽然觉得想哭了,他们就会到茶馆店去。他们躲在那里,偷偷地哭。

  茶馆店的布局也是特别的。到了晚上,茶馆店就被分隔成一个个互不相关的空间。坐在里面的人,可以看到窗外的河,看到窗前的一只红灯笼,但却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另一个人。在这样的茶馆店里,还经常能听到非常好听的歌声,还有琵琶。也有人说,其实就是琵琶声,其实并没有人在唱歌,只是因为到茶馆店里来的,都是些喝醉酒的人,喝醉了,又偷偷地哭,所以就很容易听错。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且因为谁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否在喝醉酒后去过茶馆店、去过几次、去了之后又是否真的哭过、哭了多长的时间,所以说,在这个城市里,茶馆店的面目通常是模糊的。因为讳言莫深,大家就只在表示道听途说、胡说八道的时候才会提到茶馆店。

  茶馆店呵。大家这样说道,茶馆店呵。大家说。

  这些天,城里的茶馆店一直在传说一件事情。大家都在说,城里有户人家的女人死了,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尸体是在河边一个小院子里发现的。至于死因,说法则各有不同。有人说,她是被人推到井里去的(井栏圈上长着青苔。隔远些,是一棵紫藤树。一只懒猫在叫),也有人说,女人的脖子那里挨了一刀。非常锋利尖锐的一刀。从脖子往下,再左边一点的地方,斜斜的带着角度地划过去。能看见刀尖闪出的弧形,非常坚硬的形状(在边缘处有一点点忧伤)。然后,嚓的一下。血便流出来了,开始是一小滴,很亮,像眼泪一样的,跳出来了。这个瞬间过去以后,血就成为了一种液体,流动得容易与顺畅了,反倒失去了起始时的恐惧与期待。但结果是明确的:女人倒了下去,就那样倒下去,倒在地上,保持了一种姿式,不再动了。

  其实大家都想到了刀客。想到一双穿在厚底布鞋里的脚,脸上的刀疤,还有那把看不见的刀。甚至已经有人在说了:这种干净、残忍的杀人方式,只有真正的刀客才能做得出来。

  是刀客呵。刀客杀了人了。

  但紧接着下去,理由则显得不那么充分了。因为其实大家都认识那个女人,每天,到了晚上,河边小酒店的红灯笼挂起来的时候,就会传来一个女人的唱歌声:隐隐城楼起暮笳,俏尼姑独坐叹嗟呀。就是那个女人的歌声。在大家的回想中,这是个相当漂亮的女人,头上挽着发髻,小小的圆形,有点歪。她总是穿旗袍,很长很长的旗袍。在大家的回忆里,她好象没有穿过其他类型的衣服,总是旗袍,领子那里两个盘花扣,很细巧的针脚。倒是有人看到她经常挽着藤篮子到小菜场去,她总是顺着河沿走,有时候起雾了,一些卖菜的船就停靠在那里。她停下来,有时她会买上些新鲜的蔬菜,有时则什么也不买。据说她会烧一手非常好吃的菜,小酒店里的厨师向她学过一些,小酒店里用鸡蛋清滤过的炒河虾非常好吃,麻油拌萝卜丝很香,还有一道菜叫做松鼠桂鱼,菜烧熟了,端到桌子上来,鱼嘴巴里还在吐着水泡。据说这些都是与那个女人有关的。虽然说,除了歌声,旗袍,还有好吃的菜以外,大家还一时无法回忆起更多的东西,但不管怎样,谁都不能想象那个女人竟然死了,并且还是被人杀死的。一把刀,顺着白嫩的弧形的颈部划下去。血冒出来,很亮,像眼泪一样。

  小女孩伸出两只手。

  小女孩把手臂伸向外面的时候,手心向着天上。所以说,她的这个动作看起来显得特别孩子气(孩子气,还有点无辜)。

  真的有点下雨了。小女孩小声说着。她把伸出去的两只手动了动,抬起来又放下,然后再抬起来。真的下雨了,小女孩说(声音真是细小,还侧身看了看后面的刀客。但毕竟是小孩子,很快又高兴起来了。还在地上蹦了几下)。

  地上有点湿了。只要一下雨,这样的青石板路很快就会打湿。就连上面的枯草也是湿的。但是不多,只是有点湿,颜色变深些,有点光泽。当然,不管怎样,草还是枯的,是冬天的草。踩在这种冬天的枯草上,小女孩开始时还担心这雨会大起来,用手做了个形状,遮在头上,但很快就放下来了。

  这雨下不大呵。小女孩说着就一个劲地往前跑,都顾不上后面的刀客了。

  很多人都看到刀客带着小女孩出来。

  正是一个早上。这样的早上很多人挽着藤篮出门去,走到一半,忽然就发现天上正下着雨。天上下着雨,用手一试探,手是湿的,脸上也湿了。于是便折回去,拿了伞再出来。这样的早上仿佛总是有很多,撑着一把伞,撑着伞就把脸遮掉了一些,身边来来去去的人只看到身体的大部分,脸是没有的,就连眼睛也不见。况且,这样的早上,小酒馆和茶馆店常常都关着门,“没到开门的时间呵。”店里的小伙计拍打着袖管,笑嘻嘻地说。或者,干脆就是没有人说,门关着,下着雨,打在上面,噼呖啪啦的响。这样的早上,这个城市里的人都会感到有些孤独,孤独而虚弱,他们撑着伞,低头走在街上,有点像幽灵。

  刀客告诉小女孩说,他们现在要到城里的一条街上去。那是一条非常热闹的街,是这个城市里最热闹的一条街。

  小女孩点点头。小女孩说是嘛!是嘛!她一边说着,一边还是继续往前面跑。小女孩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细小而密的雨,细小而密,又总是下不大,但毕竟是冬天,有点冷了,粉色碎花棉袄也有点湿了。

  他们沿着青石板的路面走。迎面不时走来几个人(撑了伞,低着头),走近了,并肩而过,又再走远。

  小女孩忽然叫起来了。小女孩尖声叫着:真香呵,是什么香呵!

  刀客停顿了一下。这使得刀客脸上的刀疤显出凝固的质感,仿佛不会变化了,也停顿下来了。但很快的,随着一种舒展表情的到来,刀疤改变了形状(人们通常都觉得:恐惧跟随变化而来,莫测,幽深)。

  那是一种糖果的香味。刀客对小女孩说,是这个城市里特有的一种糖果。用饴糖做的,但里面有松籽仁,很香的松籽仁。

  松籽仁呵。小女孩眯起眼睛,开心起来了。

  街上有很多人在走。不管是不是早上,不管是不是下雨,街上总是会有很多人在走。手里挽着藤篮,或者没有挽着藤篮。喝酒呵、茶馆店呵、哭呵,都是些另外的事情。关上家门,走到街上,买菜、炒虾仁、拣豆苗,这些才是首先要做的──低着头、撑了伞,到街上去呵。

  当然,窃窃私语声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是有人忍不住,则还会尖声地叫起来:刀客来杀人了呀!

  大家小心翼翼地走。把悲伤留在心里。

  刀客忽然停下了脚步。

  (就在刀客的前方,有一个穿旗袍的女子,她穿着旗袍,一闪而过。)

  小女孩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她在一排摊子前站定下来。小女孩惊喜地拍着手,小女孩说:这么多呀!有这么多呀!摊子旁边的人也受了些感染,也有些开心起来了(眼梢里还是盯着刀客),他们说:是呵,是呵,是有很多呵,这是豆浆,粢饭糕,粽子,那是烧鸭、粉蒸肉和螺丝,还有松籽糖、桂花糖、芝麻饼,都是很好吃的,都好吃呀。

  小女孩回过头。小女孩往回跑了几步,并且伸出手拉住了刀客的衣角。能够看到小女孩快速张合的嘴形,还能看到刀客点着头,他被小女孩拉着,步伐又有些踉跄起来,终于又走近了,能听到声音,听到刀客说:城市里总是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接着刀客又说了,刀客说:特别是在这个城市。

  什么呀?这个城市是什么呀?小女孩抬起眼睛,很快又放下去,看着那些粢饭糕、粽子,看着那些松籽糖、桂花糖和芝麻饼。

  我已经说过了,我已经告诉过你,这儿是江南,就叫江南,不要再问为什么了!

  刀客的声音忽然又阴冷起来,阴冷、短促(一个拎着豆苗的人手里抖了一下,豆苗掉了几根,很细小的豆苗,长长的,看上去既胆怯又虚弱)。但小女孩倒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突然之间的变化,她眨眨眼睛,她甚至还伸出了手,她伸出手,伸过去,一直伸过去,直到拉住了刀客的那只。

  小女孩还唱起歌来了。小女孩穿着淋了些雨的粉色棉袄,站在灰黯的大街上。她唱着:

  傍晚来,

  怎么如今却还没有到。

  有风了呀,

  风儿骤,雨儿又飘,

  霎时间

  霎时间水溢了街和道。

  街上安静下来了。

  (细小的豆苗还在空中飞着,渗水的茎部真细呵。这样细小的东西,这样细小的恐惧。就像憋在喉咙里的尖叫声:放过它吧!)

  刀客从口袋里拿出钱,递过去。小女孩挑了一把香喷喷的松籽糖,放一颗在嘴里,抿一抿,眼睛笑得像月亮一样。他们在大街上一路前行。看到很多店门正在开张,门板卸下来,靠在一边,店里的人把脑袋探出来,四处张望;猫在青石板的路面上睡觉,头上是黑瓦的屋檐;一个女人走在石桥上面,手里撑着伞,她好象也在唱着什么歌,这歌声远远地飘着,飘到小女孩这里了,小女孩抬起头,睁大眼睛看她,“她穿的是什么衣服呵”,小女孩嘴里嚼着松籽糖(兹兹作响),一边嚼一边说:“这衣服多好看、多好看呀!”刀客忽然说话了,刀客告诉小女孩说,这样的衣服叫做旗袍,江南的很多女人都穿这样的衣服。“冬天也穿吗?”小女孩还是感到奇怪。是的,刀客说,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场合,江南的女人都穿着它,都穿着旗袍,就像河里的鱼一直披着鱼鳞那样。

  (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又闪过去了。多少眼睛在看着她。白嫩的颈部,假如一把刀放上去,很快就会渗出血来,就像眼泪一样。)街上走着人,和一个寻仇的刀客走在一起、和刀客的仇人、自己的仇人走在一起。杀身之祸呵!而一个穿粉色棉袄的小女孩站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手里拿着一把香喷喷的松籽糖。

  “我也要穿旗袍。”这个小女孩说。她说:“我也要穿旗袍。”

  城里流传着许多杀人的故事,这当然总与刀客有关。虽然刀客手里没有拿着刀,明眼人却总是知道的,总是知道些眼睛看不到的事情。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在街上。他们在心里尖叫。他们像鱼一样披着闪光的鱼鳞。到了晚上,他们也会偷偷地跑到茶馆店里去,隔着屏风,他们偷偷地哭,他们偷偷地谈论死去的女人。“这种干净、残忍的杀人方式,只有真正的刀客才做得出来呀!”他们说。(心里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偶尔他们也会想起那个小女孩,蹦跳着唱一种好听的歌。然而,瞬间易过,细小的尖锐的恐惧总是紧接着而来:

  刀客呀!你们听到了吗,刀客在磨刀了,他在磨刀了呀!

  当然这样的事情刀客总是很少会知道。其实刀客只是一个过路的艺人,他从北方走到南方,从村庄走向城镇。他和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相依为命,在小女孩很小的时候他收养了她,她小得像一只猫、冻得像一条脱水的鱼一样时,他便收留了她,他与她相依为命,他带着她,从北方到南方,他们相依为命,从不分离。她很小的时候,他在夜晚的恶梦里发出骇人的尖叫,这个小得像猫一样的小女孩就开始唱歌,她唱歌给他听。谁都没有教过她唱歌,但她就是会唱,不停地唱,他在她细小的歌声里入睡,然后再惊醒(恶梦呀),再入睡。

  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江南的小城。月亮出来了,小女孩拉着他的手,她拉着他的手,来到了一个古城墙的下面。灰黑的城墙,起着青苔,青的或者黑的。就这样爬在那里。天上飘着雾,很难想象,冬天的晚上还会起雾,白蒙蒙的。城墙蜿蜒着向上延伸,小女孩抬头看着,小女孩问:城墙爬得这样高,它爬到哪里去呵。没有人回答。月亮出来了,荧火虫也出来了,在他们身边飞,在他们身边放出光茫。小女孩轻轻地唱着一首歌,她的声音是细细的,具有光泽的。他在这样的歌声里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他梦到了水,梦到了悲伤的小人鱼,那些悲伤的小人鱼呵,四肢长着爪子,子宫是不育的。她们在有雾的夜里悲伤地游动,她们引吭悲歌。

  他醒来的时候发现歌声已经没有了。他回过头,看到小女孩正靠在城墙的青石砖上,月光照着她的脸。她的眼睛是闭着的,睫毛很长;能听到她的鼻息,很轻微,嘴巴的轮廓却是安祥的。她穿着一件粉色的碎花棉袄,他忽然发现,棉袄已经有些嫌短了,下摆微微往上吊着,一半的手腕也裸在外面,月光下,显出莹润的肤色。他不由得心里一动──她已经长大了呀,他这样想着,并且下意识地把手向那只裸在月光下面、莹润纤细的手伸了过去。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