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杨广并不懂得军事。尽管在当年平南战争中,他是五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但这只是名义上的荣誉,是隋文帝刻意让给他的——况且,南陈腐朽不堪,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兵败投降,对于杨广来说,这场“战争”不过是带领隋军南下江南游玩了一次罢了。
骄傲的杨广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自欺欺人地把自己想象成无往不胜的大将军,以为征战高丽同样轻而易举,可惜这次他错了。
与隋朝这位皇帝相比较,唐朝的皇帝李世民则显得更加老练。李世民的战绩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唐初的许多战役都是他亲自带兵,冲锋陷阵,他深谙兵法,也能体察下属民情。作为一个盛世的帝王,贞观后期李世民也曾试图征服高丽,同样兵败而归,他的表现是:与士兵一道穿破衣敝裳,承认自己的错误,听取下属的意见,释放所有俘虏,与高丽言和。
而杨广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杨广不甘心失败,这个完美主义者心中容不得任何缺陷。这次精神打击让他气恼而羞愧,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神情阴郁,看人的眼神都显得怪异。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力图要抹去辉煌大业上的这个污点。
第二年,杨广又提高税收,强征兵役,再次率大军远征高丽。他铁了心要挽回面子——东都建好了,运河修成了,西域臣服了,难道小小的高丽竟灭不了?
民众已经不堪重负,连年被巨大的劳役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山东、安徽的灾民猛增到数十万,他们四处流窜,成为劫匪;许多被抓壮丁的兵役都半路逃亡,成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力量;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当皇帝的远征军刚刚抵达前线时,后院起火,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直逼洛阳!杨广不得不再次撤兵,火速平叛,第二次亲征高丽又以失败告终。
两次征高丽,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毫无寸功。大隋好好一个江山,被消耗得入不敷出,中原大地满是饥民饿殍,加上贵族集团的蠢蠢欲动,人心不稳,整个国家处在风雨飘摇当中。
以往的美好情怀不见了,杨广变得越来越恼羞成怒,认为自己在天下人面前颜面尽失。他变得更加刻薄,刚愎,像疯狂的赌徒一般,丧失理智地再次征兵,孤注一掷!
在镜子面前,他铁青着脸大叫:“不征服高丽,我决不罢休!”
杨广开始了第三次亲征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