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变法,以极快的速度在全国各地施行开来,轰轰烈烈地掀起大宋乃至整个中华历史上的一场改革。
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一系列的措施迅速出台,王宰相的铁腕意志贯穿其中。
“王安石,朕孤注一掷了,你可有把握变法成功?”皇帝的眼神严峻。
王安石坚定地点了点头,他对自己的政治蓝图充满信心。
然而,老天爷似乎并不愿帮助王安石。随着变法的开始,全国各地竟然同时出现了大面积旱灾、涝灾,一时间,百姓潦倒,生活窘迫。
这是天灾吗?这是天灾吗?年轻的皇帝有些着急,一遍遍问着。
王安石的心里很憋气,为什么偏偏他开始变法,就碰上了这样的灾祸?
“陛下不必忧虑,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王安石始终有着一种大无畏精神,他在给神宗皇帝打气。
然而,士大夫阶层已经群起而攻之了,大臣们开始陆续反对王安石的新政,他们看到的是国家基层的混乱,天灾已来,还有——人祸。
王安石的政策是好的,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传到最基层时,已经完全变了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切利国利民的措施,在层层加码中,最终都异化成了可怕的灾难。
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官员们为了完成上级“贷款生息”的任务,强迫农民借贷,并私自升息以捞取暴利——青苗法变成了官员们捞钱的方法;
在政府采购方面,政府操纵了物价水平,形成垄断恶果,打压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市易法变成了官员们垄断的工具;
还有保甲法,本是为了巩固国防军事,却变为了军方捞取钱财的机会,导致百姓为逃兵役而不得不自断手足,一片惨相……
短暂迅速的变革,确实产生了一些实际效应——国家财政富裕了。可是,更大的破坏随之而来,民间经济一蹶不振,农民生活潦倒,哀鸿遍野。
朝廷之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众多的元老重臣都成为变法的反对派,仁人志士们也都站出来反对王安石的新政,一时间,王安石成了众矢之的。
“陛下,变革实在太快了,国家难以适应这样的速度!”
“陛下,变法刚施行,就招来天灾,这是上天在谴责啊!”
“陛下,新法在基层的施行很不到位,政府倒是富裕了,可百姓却更贫穷了……”
“陛下,变法与原先宗旨背道而驰,全国手工业经济已经萎靡不振了!”
这些反对声音中,有王安石曾经最亲密的朋友、许多帮助过他的人:曾经的好友司马光,曾经欣赏他的上司欧阳修,文坛的领袖苏轼,曾经主张变法的富弼,曾经在皇帝面前推荐他的韩维……这些人在大宋王朝无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同样为国为民,也同样反对王安石这般改革。
改革,并不一定是好事;利民的政策,传到基层时,也并不一定真正利民。
王安石在描绘他的政治蓝图时,忘记了最关键的要害:中国庞杂的官僚体系。
此时,王安石性格上的缺陷明显暴露出来——他太执拗了。他不听任何劝告,不作任何检讨,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他对自己说:我胸怀坦荡为了国家,难道有错吗?
有了神宗皇帝的支持,王安石大权在握,他痛下狠心,清除一切反对他的人。罢官的罢官,发配的发配,贬职的贬职,只要是反对改革的,一律排斥!
司马光以私人的身份拜访王安石:“介甫兄,你我昔日皆在包公手下共事,也曾是文学好友。我以昔日朋友的身份劝你一句,不要太执拗了。”
王安石以礼相待,但他拒绝了司马光的劝诫:“昔日包公宴请我等,执意劝酒之事,司马兄可曾记得?”
那是十几年前,年轻的司马光与王安石同在开封府包拯手下做事,一次酒宴上,包拯劝两位同僚饮酒,司马光推辞不过,稍饮了一小杯,而王安石却坚持不饮,其执拗的性格让包拯很下不了台。
司马光叹了口气:“介甫兄,你性格偏执,不给情面,是成大事的障碍呀……”
王安石面露不悦:“司马兄,我胸怀坦荡,为官清廉,变法乃是为国家大义,不是为个人荣华。我何错之有?”
司马光一时语塞。
只是,司马光对王安石不再抱希望了,他们已然成为两条道上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王安石,执意要清除那些“阻挡改革的落后分子”。
一场秋风,肃杀拂面。
改革的背景下,有多少人需要付出代价?从神宗熙宁二年(1069)始,反对新法的人中,苏辙、黄庭坚、韩维、富弼、文彦博等一批重要臣僚先后遭贬谪……翰林大学士司马光主动提出辞职,大理评事官苏轼请求离开京城去外地,一批文化大师们成了这场变革的牺牲品。
瑟瑟秋风吹进来,皇宫大殿里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王安石站在群臣面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