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太后奶奶的保护下,我得以成长。很多年过去了,这所皇宫里又发生了许多政治风云,我已经能泰然处之了。又过了好几年,万贵妃死去了,宫里的人们都长长舒了口气,暗地里欢庆着,我的束缚减少了。
人们都在高兴,唯有父皇悲痛欲绝。他趴在万贵妃的床边哭着:“你是我一生最贴心的女人,你怎么就先我而去了……”
我用不解的眼神望着父亲,始终不能明白他为什么爱这个女人。
因为万贵妃的死,父皇遭受沉重的精神打击,也一病不起。他躺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为父期限不长了……你要做个好皇帝,千万不能像我这样……我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做了很多错事,朝政一团糟……可是,我唯一不觉得遗憾的是,有万贵妃陪在我身边……从我八岁起,就只有她陪伴着我……”
我的眼睛哭肿了,跪在父亲面前。父亲临终前一直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他的万贵妃,他一生只爱这个女人,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要追寻万妃去了……”
就这样,我登上了皇位,改年号“弘治”。我深知自己童年的不易,对长辈的话尤为重视,我要宽待每一个人,这座宫殿里的大臣、宫女、太监以及各种仆人们,我都宽仁地对待他们,人啊,活在这座宫殿里,实在是不容易。
国家又重新振作了,朝臣们奋发起来。他们联名上书要求追查万贵妃的罪状,削其谥号,挖掘祖坟。我摇摇头:“事情都过去了,人也死了,万贵妃纵然罪恶滔天,可终究是我父皇的最爱,就让他们在黄泉下安宁吧……”
所有的一切,都源自这个女人,她为什么如此恶毒?难道她天生就是这样么?我思考着,或许,她曾经善良过,或许,她和我们一样,也只是这座宫殿里的一个牺牲品吧——至少,她曾经把我的父亲带大,悉心照料他,这是千真万确的。
只是,我的母亲,那个无名无姓的小宫女,仅仅因为皇帝的临幸,怀上龙种,因此命运多舛,最后不明不白地就这样死了,谁能记得她呢?……
【史书记载】
《明史·孝宗本纪》:(孝宗)母淑妃纪氏,成化六年(1470)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
《明史·后妃列传》: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帝不知也。
《明史·后妃列传》: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
《明史·后妃列传》: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