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帝出身三六九等一样,后妃们的出身也各不相同。有前朝皇室公主,或干脆就是前朝皇后,如五胡时刘曜的羊献容;也有贵族世家或地主土豪家的千金,这类最多;还有就是出身平民。
在平民出身的后妃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妻马皇后可称是名头最为响亮的一个,但要说到传奇性,唐宪宗李纯歌伎出身的皇妃杜秋娘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让人痛苦的是,史料上关于杜秋娘的记载极少,倒是风流诗人杜牧曾经写下一首《杜秋娘诗并序》,让后人在历史的迷雾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这位传奇皇妃的故事,在此先向杜牧之先生表示一下敬意。
杜秋娘其实本名叫杜秋,“娘”是当时对女子的一种尊称,就如“郎”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一样。杜秋娘出生在金陵,那可是六朝脂粉之地。秦淮河水养美女,杜秋娘长得很美。也许是对自己的容貌过于自信,也许是因为贫穷买不起胭脂,杜秋娘从来不施粉黛,“不劳朱粉施”,素面朝天,是个原生态美女。
杜秋娘家世已不可考,虽然在唐朝,京兆杜氏是有名的世家贵族,门第高贵,但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杜秋娘应该不是出身京兆杜氏的。杜秋娘虽然容貌倾国倾城,但因家庭出身不好,为了糊口,杜秋娘只好去做了歌伎,在江湖上漂泊度日。
后来,唐浙西观察使李锜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李锜是唐初名将淮南王李神通的后人,和李唐皇室的亲戚关系稍远。不过李锜多的是金银珠宝,硬是用钱买通了唐德宗李适,深得老主子信任,让他兼管江南漕运,这可是个人见人馋的肥差。李锜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又是个大财主,在江浙一带胡作非为,山高皇帝远,也没人管得了这个老家伙。
李锜不仅人品差,而且是头色狼,但凡民间有美色,他都不会放过。李锜听说江南有位名伎叫杜秋娘,便花钱强行将杜秋娘买到府中。李锜一见如此绝色美女,差点兴奋得吐血。
刚开始杜秋娘在李府的歌舞伎中并不显眼,毕竟大家都想鲤鱼跳龙门,没两招真功夫别想混出头来。不过杜秋娘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她除了能歌善舞,而且还会作诗。一次在宴会上,秋娘借着三分酒醉,边舞边唱自己写的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歌舞罢,举座尽惊,李锜当即收下杜秋娘为妾,这一年李锜至少五十岁,而我们的秋娘则仅仅只有十五岁。
杜秋娘本就是江湖飘零身,李锜虽然年纪足够做她的祖父,但总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嫁鸡随鸡,嫁谁跟谁吧。没想到杜秋娘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倒不是这头老牛,而是一个真正的天子——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唐朝中后期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甘心李家天下被一帮藩镇霸着,决定铲除这班恶霸,其中就包括李锜。李纯想先礼后兵,下诏征浙西节度使李锜为尚书左仆射,名为升官,实际上是想夺去李锜控制的江浙富庶之地。李锜做惯了恶霸,当然不想进京做个清汤寡水的官,于是一狠心,于唐元和二年(807)的十月初五,扯旗造了反。
虽然李锜有倚红偎翠的本事,军事上的能力却基本等于零,勉强和朝廷的人马打了几个回合,一败涂地。在十月十九日,李锜的部下又造了他的反,把他给活捉了,打包献给了朝廷。
唐宪宗李纯得理不饶人,敢造皇帝的反,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李纯下诏将李锜和他的儿子李师回斩于城西南大柳树下,并且削夺了李锜的宗籍。李锜死的时候六十七岁。
按照惯例,大臣叛乱被杀,家属女眷都要没入宫掖,实际上成了皇帝的奴婢。李纯在李锜的那帮妻妾中发现了姿容艳丽的杜秋娘,当下就将她纳入宫中。
杜秋娘无所谓他的男人是李锜还是李纯,重要的是这个男人要疼她爱她,失了节又如何,贞节牌坊从来就不是给秋娘这类薄命红颜立的。李纯还真没亏待过秋娘,只是从来没有给过秋娘一个正式的名分,原因可能是秋娘的歌伎出身。
当初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群臣就以武则天家出素族为由竭力反对,李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为了一个女人得罪朝臣,太不划算。
杜秋娘虽然出身歌伎,但她却绝不是个花瓶,她也是有些政治才干的。李纯性格刚毅,他打算以重典治天下,秋娘知道后就劝李纯:“仁者无敌,当以仁德治天下,古之盛世,周成康、汉文景,皆可以为陛下所效仿,不宜学秦朝暴政。”李纯没想到这个小娘子居然有如此政治见识,大为叹服。
从杜牧的诗序来看,杜秋娘做过唐穆宗李恒的儿子李凑的保姆兼文化课老师。唐朝后期政局非常混乱,等到李凑长大之后,唐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这时候的皇帝是文宗李昂。杜秋娘真的很有两把刷子,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李凑不仅饱学,而且人品贤良,在朝野中声望甚高。
自古做皇帝的,谁都不愿意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皇权至高无上,容不得他人染指,至亲至爱也不行。李昂盯上了李凑,正好大太监王守澄的狗腿子郑注摸透了李昂的心思,上书诬告李凑,说他想当皇帝。
李昂在盘算:李凑是自己最年长的弟弟,而自己的儿子都太小,万一自己早死,难说李凑不敢夺位,就下诏贬李凑为巢县公。随后李昂又假惺惺地安慰李凑,说什么国法如此,兄弟你也不要怪哥哥太无情了。李凑无兵无权,只好让哥哥当猴子玩弄。
李凑落了架子,她的保姆杜秋娘自然跟着倒霉,被朝廷放还金陵养老。杜秋娘一生漂泊惯了,视荣华富贵如狗屎,说走便走,是非之地,离远点也好。这一年是唐太和十年(836),这时距秋娘被没入宫,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秋娘也老了,关于秋娘还乡,杜牧写得非常煽情:“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秋娘出宫的时候,看样子是没带什么钱财,到了家乡,因为没钱,只好到素昧平生的邻居家讨一碗饭充饥。她的家人应该都过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默默地看着蓝天、白云,数着忽而南来、忽而北往的大雁。
也许她经常北望,远眺长安,那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宫,那里有她一生都难以抹尽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记忆都化做一片片云朵,飘散在空中,慢慢地散去,不留一丝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