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87章 寿诞(1)

  寿礼俗信

  寿礼俗信是在民间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一定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以及民族、方言等自然条件作为俗信产生、发展、完善的先决条件。人们渴望长寿,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得以长寿,就把这种美好的愿望与相应的基础结合起来,形成与完整了寿礼俗信文化,并将它贯穿在人的一生中。比如,人刚刚出生,在孩子“三朝礼”中的“开荤”仪中,人们就祝愿孩子能够长寿。祝词唱曰“吃了酒,福禄寿”,就是这种美好祝愿的表白,因而也成为“三朝礼”俗中的固定用语,被一直沿袭下来。在满月礼时,人们给孩子戴“长命索”和“长命锁”成为重要仪程,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遵循。百晬礼纯粹是一种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礼仪活动。周岁礼既是对“生”的总结礼仪,又是祝愿孩子能够长寿的礼仪。周岁礼后的礼仪也很多,一直到人的老死为止,“长寿”这一理念始终没有断过,即便是人死了以后,人虽然在阳间不存在了,但还活在阴间,因此就产生了做“冥寿”的习俗。相对“阳寿”而言,冥寿又被称做“阴寿”。做“冥寿”习俗是在祖先亡故以后的逢“十”之年举行,子孙们要设神像或神位于堂中,对像行以“寿礼”,并设坛请僧道诵经礼忏,以表后人的孝念之心。做冥寿时亲朋好友们有送纸扎的,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们把寿看得很重,都想长寿,所以也把祈盼长寿作为人生的主要内容。如俗语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就是说,再好的死法也不如赖活着。在这样的追求下,又产生了各种祈盼长寿的礼俗和与之相应的忌讳。比如有些地区,人们害怕孩子不能长寿,就在孩子十岁生日的时候,由孩子的外婆家给孩子做生日,民间称为“爱子寿”。人在婚娶以后,到了二十岁生日时,由岳家为女婿做寿,称做“亲婿寿”。此俗的民间说法是生怕女婿寿夭后女儿要守寡。我国民间一直信仰阴阳太极学说,在这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民间认为,十全为满,满则招损,恐怕逢十做寿会损去阳寿,所以,在每逢十的整数时,只在虚岁九的那年做寿。但也有人认为,九是阳数,十是阴数,男属阳,女属阴,因此又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说法,不能阴阳相犯,要阴阳各入其位。有的地方又因方言之嫌认为十和九与贼和鸠谐音,故而又有逢九逢十都不做寿的忌讳,要在跳过这两个数字以后才能做寿,便产生了六十六岁做寿的习俗。这样一来,既避过了十和九的忌讳,又讨得了六六顺的口彩。民间又有四十不做寿的习俗,因为“四”与“死”谐音,人们忌讳死,因此避四,是祈求长寿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人们在祈盼长寿的过程中,又在不断地去寻找着各种能使人长寿的途径。民间认为,行善积德可以使人延年益寿。扶贫济弱、修路补桥就是一种善事,也是积德的事情。修路补桥既是行善之事,又是一种体力劳动,劳动则可使人健康长寿,所以民间的这种长寿俗信也是不无道理的。长寿从辩证观念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身体健康,使人长寿;一是由于善举被当世之人称颂,为后世之人留下名望而流芳百世。这样的人死了以后,也可视为“长寿”。如扶贫济弱,修路补桥,既是善事,又可为自己“长寿”树立丰碑,这是民俗中因果关系理念在“寿”的方面的具体体现。人们同时又认为,烧香祷告、庙观施舍、供佛放生、诵经礼忏、抄写经卷等,也都是善举和积德之功,都可以增寿。其实,诵经礼忏、抄写经卷,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不仅是释道两教的修身思想理念,也是世俗养性的理念,同时也是医家所提倡的养性之法。在这些增寿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又将这种思想融入生活中,如旧时壮族的不少地方,凡人一过五十,每家都备有“寿米缸”,将米盛入缸中,并不能使之断了,以表延年益寿之意。每年一到口尝新节时,儿女们都要选出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称其俗为“添寿”,也叫做“养缸”。缸里的米平时是不能动用的,只有在做寿时才能从缸中舀出一些,煮成米饭,敬献给老人,表示儿女们祝愿老人能够健康长寿。

  在增寿这一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借寿”习俗,民间信仰认为:人的寿命是由天而定,在人出生前,寿数既定后才能投胎转世。所以民间的星辰信仰认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在具体的生死大注中,先由北斗注人死期,后由南斗注人生出。所以在民间俗信中常有礼拜北斗以祈延寿的习俗。民间认为,人该活多大年纪就活多大年纪,将寿数看做是个人财产,是可以出借和转让的。“借寿”之俗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借寿是凡人有病,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人们便认为这个人的寿数已到,只能从他人身上去借寿才可以为此人延长寿命。出借寿数的人大都是病人的子女或亲戚至友,而且还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就不灵验。借寿时,出借寿数的人先要斋戒沐浴,虔诚祷拜,祈求神灵允许他将自己的寿数出借给病人。这时候,病人如果出乎意料地有所好转,就认为是神灵已经允许借寿,就得马上焚香许愿,以答谢神灵。如果病人一命归西后,出借寿数的人也应马上烧香祷告,取消前言,以免阎王判官将寿数误判给别人。

  民间除了借寿之外,还有“补寿”习俗。毛南族人认为:“吃百家米”可以补寿。补寿又有讨粮补寿和添粮补寿之分。讨粮补寿就是由老人亲自到粮行里去讨米回来为自己补寿,粮行一般也允许老人讨米。老人抓米后或留一点钱,或不留钱,都是可以的,凡讨来的米专供老人食用。如果将米食用后没有多大作用时,就要马上置办酒茶宴请亲友们前来为自己举行“添粮补寿”的礼仪。这一仪俗由子女们操办。要选定吉日,备办酒宴,并用红纸剪一个大寿字贴在一块方形的蓝布或黑布上,称做“寿屏”,意为祝寿贺礼。亲友们各自带上七八十斤米,来到主家后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箩筐里并将其拌匀。此时,师公在神台前,手拿符告,打着节拍,口唱“六马歌”(实为禄马歌)和“十二月添粮添禄歌”。并将箩筐里的米按照仪礼舀起,供老人补寿食用。礼仪之后,把寿屏悬挂在香堂上,宾客们才能一起入席就餐,席间,师公还要唱《祝寿歌》,宾客要说一些吉利语,以表给老人补寿的情意。“添粮补寿”一般是在农历的九月九日进行,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是老年节,民间认为在这日为老人补寿是吉利的,是可以达到补寿目的的。民间也同时认为,人一生只能有一次的补寿之仪,一般的补寿是在六十周岁那年举行。但也有一些高寿、上寿的人一生可以有几次的补寿仪俗,即每隔三五年来一次,以祈求长寿。

  “添粮补寿”与“借寿”的不同之处是,添粮补寿是人们祈求长寿的理念之举,认为寿数是由命来决定的,命又可以由阴德积攒的多少和阳德积聚的多少有所增损,人只要多行善事,寿是可以添加的,做了亏心事就会折去阳寿。“借寿”则是人在病中时,不进行“借寿”之举,就会死去,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它们共同的愿望都是希望长寿。

  陕北民间多采用补寿之举,一般是小孩或年轻人在久病不愈,医治无效的情况下,由病人的父母(一般是母亲)向村里的各户人家讨要米粮,供病人食用。这一习俗与我国农耕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人们认为吃五谷生百病。同时又认为五谷为养,可以养活人,所以也就可以将人的病情治好。村中一旦有人求米补寿时,各家各户也很乐意送给,认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佛教理念在民俗中的反映,一般以一升为限,因为升有升高,升平之吉祥美意,是一个吉祥的量词。有的讲究要讨够一百家的米粮食用后才有灵验,最好是一百家人一百个姓,因为陕北民间有“百姓靠百姓”的说法,就是说,老百姓一生中要靠老百姓才能平安生活下去,要靠老百姓的帮衬才能办事。百姓才是天下,天下尽是百姓。所以陕北民间又有“众人是圣人,圣人也是众人”的说法。有些村子较小的,本村讨不够所求之米,还要到外村去讨,外村人探明原委后,也很乐意送给。正因为有这种民俗观念,人们又不吝赐予,所以有些人也借此讨要米粮,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添粮补寿”一般是在少年、青年人群中行之,老年人一般不举行此仪,尤其是六十岁以上者不行此仪。民间认为这样寿数的老人已是顺心老人了,殁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所以不予补寿。

  祝寿

  旧时,人们对“寿”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六十曰寿”,也就是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逢整生(即逢十)为其举行的祝贺生日的活动,才能说“祝寿”。不逢整十的生日,虽在六十以上,也只能叫做“散生”,不能称寿。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过生日”。我国民间又有“男进女满”的说法,就是男子做虚岁,女人做实岁。民间又将过寿或过生日的人称做“寿星公”、“寿星婆”,陕北民间一般称做“寿星老”。

  六十岁以前做整生的习俗各地有所不同。有的从三十岁时开始做,也称“做寿”。正因为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存在,旧时的文人墨客写祝寿纪岁诗的,就是从三十寿诞开始的。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的讲究,就是说男满三十岁、女满四十岁时不举行宴请宾客的祝寿活动,届时应当先期向亲友们辞谢,充当辞客,或外出回避,民俗称之为“躲生”。婴儿出生,若有来客,谓之“逢生”。如果逢生者年纪与婴儿的父母相仿或稍大一些,民俗中常将这类“逢生”人认做婴儿的干爹或干妈。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用艾叶或枫球等煮水为婴儿洗澡,俗称“洗三朝”,就是民间祈求长寿的习俗。此日还要开筵祝贺,民间称之为“做三朝”,就是一种“祝寿”的礼俗。三朝宴上要煮很多鸡蛋,并须涂上红颜色,分赠给客人们吃,俗称“吃红蛋”或称“吃滚P股蛋”,就是人们驱除邪魔,保佑孩子长寿的主观心理表现。因“红”与“混”音近,吃红蛋就是把一些“混蛋”吃掉,可使孩子安康长寿。有些地方讲究,在“三朝礼”这天时,要把婴儿的名字定下来,有俗语说:“三天不起名,是个好吃佬。”所以古人常常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将名字起好,生男叫什么,生女叫什么。在这一俗信下,在“三朝礼”这几天有的地方有“送号”的习俗,即由邻里乡人把自己为婴儿所取的“字”、“号”等,用大字工整地写在红纸上,以男左女右的方位张贴在主家堂屋的墙壁上。并且讲究,在上号时还要爆竹齐鸣,并诵读祝词。有的地方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天有做“九朝”的习俗。一周岁的生日在民俗中被称做“华朝”,要宴请宾客。华朝以后的生日,父母都要给孩子买点礼物,以添精神。民俗中将给孩子过生日戏称做“出尾巴”,出尾巴时要给孩子吃两个煮鸡蛋,以此嬉戏孩子,祝愿他(她)的尾巴长得快一些。十二岁时,要给孩子完生。完生以后的生日,再没有满月、三朝、百晬、周岁以及十二岁以前的生日那样的浓烈气氛了。只有到了三十岁做寿时,又热闹起来。由此可见,人们为了祈求长命,假通借鉴各类吉祥形式,以企达到长寿的目的。

  在寿礼中以银钱为礼品的被称做“桃礼”,取“寿桃”之义。以布料为寿礼的称为“寿幛”,送寿屏的则称“寿文”。文人雅客所送礼品大都是“寿诗”,挚友所送大都为“寿联”。如果所送之礼为全寿之礼,即银钱、寿幛、寿屏、寿联、寿烛、寿糕、寿桃等等,则称为“糕桃”、“烛酒”等等。凡送寿礼都是双数。四件以上者可以使用礼单(帖),礼单用梅红色作帖为宜。

  寿诞与诞辰礼俗

  我国古人把人生礼俗划分为两个重要部分,即诞辰礼俗和丧葬礼俗。这两个礼俗是人生礼俗的两个极,诞生礼俗为始极,丧葬礼俗为终极,成年礼和婚礼充当了这两个极的中介,成为人生的两个重要段落。在两个段落之间,礼俗相对少一些,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诞辰和寿诞礼俗。然而这些礼俗又不太被人们所重视,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将此事看得重一些。所以,无论是诞辰礼俗还是寿诞礼俗,主要表现在“寿”的仪礼上。所谓寿的年龄所指,有多种说法。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二十年为一代、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也就是说,二十年就是人的辈分代的年数,三十年就可视为活了一世。这个“世”实际是从佛教中“劫”的信念中借鉴来的。俗语又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就是说,人活一世如同草木一样。草木从春天的发芽,夏天的生长,到冬天死亡,是一个生死轮回过程。人到了三十岁的年龄,在生理上一切发育都停止了,结束了他“生”的发展,开始了“寿”的绵延,这一生理现象就如同草木一样。据此,古人又把三十岁的年龄称做“而立”之年,将三十岁以后称“寿”是不无道理的。寿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只有在六旬以上才可称“寿”,以下者只能称“生”。这一说法是以天干地支六十年一轮回为依据的。还有说法是人即便到了“寿”的年龄,只要父母在世,也是不能说寿的。我国自古就有“尊亲在堂不言老”的说法。寿与老是相对的,在父母面前,子女永远是儿女,只能说大,不敢言老。这正是陕北民间所说“老子不死儿不大”俗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相对父母在堂不言老的另一种说是,不论年龄有多大,只要自己有了孙子,就可以将胡须蓄起来,做庆寿活动了。总之,寿礼的举行在我国古代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从三十岁开始举办寿礼也有一定的传统依据,从六十岁开始举行寿礼活动更是没有争论的。旧时人们一般在四十岁以上举行寿礼活动,它的规模较之生日礼仪稍大,比起真正意义上的寿典活动要小得多,而且礼仪的规格等级也不同。

  举办寿诞庆典是有一定基础的,我国古代有“五福”之说,只有五福俱全的人才可以举行寿典活动。所谓五福就是人一生所追求的五种理念,即福、禄、寿、喜、财。《尚书·洪范》中的五福是:“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将寿排在五福之首,其实,其他四福也与寿有一定的联系,如康宁,考终命。考终命这一说法被古人解释为:“皆生姣好以至终老也。”也就是说人一生好好地活到老死。在五福的基础上举行寿典活动,确实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

  一般来说,“过生日”与“祝寿”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在诞生日举行祝贺的礼俗,但实际内容和形式却有很大差别。在有些地区的习俗中,叫法也是有区别的。我国传统习惯是,凡在三十岁以下者,决不能称寿,而言“生”。从古人对“寿”的界定观点来看,三十岁以上者才算进入了寿的行列,但在传统寿诞礼俗中还不能言寿。有些人虽是德高望重、富贵双全的知名人物,而且年龄也在五十岁左右,并且有了孙子,但因父母在堂,仍然要在家里悄悄地“过生日”,而且自谦地说是“过小生日”。可见,寿与生日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虽然古籍中有将本应属“生日”者称之为“寿”,但民间多不采用。由此可以说明,寿不仅是一种年龄的标志,更是别人对寿者的尊敬称谓,而生日却是本人及家人的“自谦语”。陕北民间又将三十岁的年龄段称做“半辈子”,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指六十花甲的一个轮回而言的。三十年为六十轮回的一半,所以称“半辈子”。陕北民间又将人生的年龄段概括为“三平两奔”,即平二十,平三十,平四十,奔五十,奔六十,认为人活完这三平两奔就已达到寿的年龄,六十岁的人死去,就是寿终,六十岁之前死去的人则不能言寿终,而言“失结”。六十岁以后还能活着,就是赚来的阳寿,所以在六十岁以后举行祝寿礼仪,就是对多赚阳寿的庆贺,民俗认为这是由阴德积来的阳寿。所以我国民俗文化中认为,只有那些德高望重,年纪大,子孙有为,或者寿翁本人的德行高尚,才可以称“寿”。如果是一些叛逆之徒,愚人恶棍,虽然已达到“寿”的年龄段,也是无人将其称“寿”的。一般而言,寿有几种说法,六十岁以上者称寿,七十岁以上者则称大寿、高寿。寿要做,大寿更应做。我国自古就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古时,七十岁以上的人很少,所以被称做“大寿”。七十岁做大寿是怕老人过不了“槛”,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陕北民间则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的说法。阎王叫人商量事,无非就是“死”的事情,所以人们要在阎王不请自己去,或者是阎王与人商量事之前给老人做寿,以表儿女对老人的一番孝心。七十三、八十四在我国民间又被称做“圣人槛”,是因为孔老夫子活了七十三岁,孟老夫子活了八十四岁传下的民俗信仰。圣人尚且过不了这两个槛,何况凡夫俗子,从不信邪的毛泽东也没有跨过此槛。早在一九六一年,毛泽东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就说:“中国有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此时的毛泽东离孔夫子七十三岁这道圣人槛还有四年时间,就已想到过槛的事情,但几年后,他过去了。一九七六年,他八十四岁了,孟老夫子的这道槛他没有跨过去,谢世了。正因为民间、民俗中有很多人生的坎坷之途以及无法逾越的生理因素阻碍着人的长寿,寿也被人们看得很重,尤其是大寿,其礼仪规模有的不亚于婚礼庆典,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寿而言,生日则被父母看得重一些。

  我国民俗中一般将六十岁以前的诞辰称做“生日”,其庆典活动叫做“过生日”。三十岁以前是不能称“寿”的,更不能做寿。民间认为,小孩和年轻人如果做了寿,不但不会长寿,反而会折寿。所以,民俗意义上的寿一般指的是六十岁以后的年龄段。民间一般将“过生日”安排在家里,以家宴的方式表示庆贺。亦有在饭馆举行筵席的,但其规模则与家宴相同。过生日不邀请亲友参加。我国有许多地区将给小孩过生日俗称为“长尾巴”,如山东一些地方,与陕北所说“出尾巴”相类似。一般将三岁以内的小孩戏称为“出尾巴”,三岁以上的小孩则被戏称为“长尾巴”。这一称谓是对小孩的亲昵表示。无论过生日还是做寿,一顿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陕北民间还讲究吃糕,即用黏米碾轧成面后进行蒸制,最后用油炸。虽然要吃用米做的糕,但不能吃米,民间信俗认为,如果生日这天吃了米,会把福漏掉,也不能喝米汤,喝了将来会迷迷糊糊。也不能吃饺子,吃了饺子,就把小孩的嘴捏住了,会成为哑巴或说话不利。生日这天也不能打骂小孩,如果打了小孩,小孩就长不高了,骂了小孩,小孩就会学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