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8章 媒神月老(1)

  媒神月老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是浙江杭州西湖畔边孤山脚下白云庵中月老殿的一副楹联,它揭示了婚姻关系是前生所定。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月老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他的来历十分有趣。

  相传,在我国唐朝时期,有一位叫韦固的人,是一个孤儿。长大以后外出游历,路过宋城(今河南商丘县)时住在城里的一家客店,到了晚上,他遇到一位奇异的老人,正靠着一个布口袋坐着,借着月光在翻书。韦固问他所检何书?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牍耳。”韦固又问袋中为何物?老人说:“赤绳子,以系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这就是流传千古的俗语“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出处。韦固听后问老人说:“我的妻子是谁?”老人翻书给他查了一下,说是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儿,她刚刚三岁。韦固一听大怒,对老人有所不恭,老人倏尔不见。韦固心中对这桩姻缘很是不满,便暗中派仆人去刺杀这一女孩。仆人做贼心虚,没能将女孩刺死,只伤了她的眉心。韦固与仆人连夜逃离了客店。

  过了十多年后,因韦固在当兵期间,作战勇敢,立了功劳,被刺史王泰看上了,就把女儿嫁给了韦固。姑娘的模样不错,就是眉心间老是贴着一朵花。韦固怪而问之,才知此女正是当年所刺之女,瞎眼老太太死后,王刺史怜悯此女,所以收为女儿,视若亲生。韦固这才知道“天意”不可违。便与姑娘结成夫妻。二人婚后相亲相爱,所生男女皆为显贵。宋城县令得知此事后,便下令将韦固住过的客店改名为“订婚店”,还亲笔题写了匾额。

  在旧时的男女情人心目中,月下老人是寄托自己美好爱情理想的“幸福之神”,人们认为,月下老人既可为人牵红线,结成夫妻,而且,老人又是有着深厚阅历,丰富经验的,所以也就是可靠的信仰对象。

  婚仪中的挂红线之俗在我国唐代已经有了,到了宋代,拴红线之俗逐渐被演化为“牵红巾”。到了清代,又将其演变成了扯红帛或扯红布,即由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

  婚礼上的“拴红线”之俗不仅是汉民族的习俗,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此俗。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此俗有着“同心相结,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婚礼上的这一习俗仍然可以看到。

  喜神

  喜神是由旧时的妓女们创造出来的,先由她们信仰,后来逐渐融入民俗中。

  旧时的妓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没有人身自由,大都是文化层次很低的人群,所以她们也十分迷信,于是,她们人为地创造了许多迷信和制定了许多禁忌。

  旧时,大年初一天刚亮时,人们便互相拜年,祝贺新春愉快。像这类的民俗活动妓女们是没有参加的分,她们只好拉上相好的去走“喜神方”。认为,向喜神方走去会“得遇喜神”,这样就能够一年康宁。如果能遇到白无常时,兴许还会“讨得寸物”、“归必财源大辟”。

  喜神方是怎么确定呢?最简单的确定方法就是公鸡打鸣的地方。《宣城县志》卷十五《礼俗》中云:“正月元日鸡初鸣时,礼喜神于其方,曰出天行。”顺着鸡叫的方向去碰喜神,希望求得一年的康宁和发大财的机会,是妓女们祈安求财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办法。因为喜神并无偶像,它是一位“抽象神”,或云“精神神仙”,“碰到”与否是由感觉来感受的。

  所谓喜神,就是吉神。是人们在趋吉避凶,追求喜乐,厌弃烦恼的心理思维下创造出来的。最初的喜神是没有具体形象的,但常被运用在婚俗中,即花轿落轿要朝着喜神所处的方向,新人坐立都要朝着喜神方向等等,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在一生中有许多喜事相伴。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四喜诗》,对婚姻大事做了描述:

  “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见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古人把婚娶视做“大喜”,把洞房花烛夜视为“小登科”,因此,办喜事也就离不开“喜神”。这首《四喜诗》据说是民间喜菜“四喜丸子”的来历。喜神方位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阴阳先生们来推算。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协纪辨方书》中的《义例·喜神》就是为人们提供方位选择的书籍。当喜神方位选定后,轿口必须对着这一方向,新娘上轿后要停一会,叫做“迎喜神”,然后才出发。

  后来,人们将喜神又人格化,对福神的模样进行了翻版,成为喜神的形象。旧时的民间也有将和合二仙视为喜神的,所以在婚礼中常有悬挂和合像者,一者取“和合”之意,一则有喜神之意。明、清时期,南方民间还有将祖先像视为喜神者。《清嘉录》卷一《挂喜神》中称:“比户悬挂祖先画像,具香蜡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相贺,或有展拜尊亲遗像者,谓之‘拜喜神’。”

  与喜神相伴的是贵神,它的出现大概是受喜神的影响而兴起的,不过喜神在它最先信仰时还有一定的人群和衍化过程,而贵神则无此经历,完全是意念神。因此,贵神与喜神一样,都有一定的方向。但喜神与贵神又不同处一方,有喜就无贵,有贵就无喜,二者不可兼得。

  和合二仙

  旧时,有人家办喜事时,总要在新人拜天地的正堂中央挂上一幅中堂。两个蓬头笑面,身着彩衣,一个手捧一盒,一个手持一荷,有点稚嫩的顽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婚姻之神——和合二仙。和合二位仙童原本是唐代的两位高僧,寒山和拾得的化身,他们被民俗化后,完全没有了出家人的模样和身份,成为民间信仰的和合共欢的婚姻吉祥神了。

  和合二仙童的前任是“和合神”万回,据说他是虢州阌乡(今属河南)人,姓张,生于唐朝贞观六年(632)五月初五日。张万回“生而痴愚,至八九岁方能语,啸傲如狂,乡党莫测。”(见《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

  张万回长至二十岁时还不多说话,显得有些呆傻。他有个哥哥在辽东当兵,久绝音信,也有人说他早已死了。父母想念儿子,日夜啼哭,张万回劝父母说:“二老不要着急,给我准备一下,我去看个究竟。”第二天,张万回“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告父母曰“兄平安无事”。还带回一封书信,“缄封犹湿”。打开一看,正是万回哥哥的笔迹。张万回往辽东往返仅一日,行有万里,故号为“万回”,即万里可回之意。(见《酉阳杂俎·见编篇》、《太平广记·异僧部》)

  还有一种传说,万回是菩萨转世。《谈宾录》中载云:当年玄奘法师去佛国(印度)取经,曾见一佛龛题柱曰:“菩萨万回,谪向阌乡地教化。”阌乡即今河南灵宝县,据说玄奘法师回国后还专门到阌乡找万回,真找到了。玄奘对他十分敬重,称他为“菩萨”。万回和玄奘说起印度之事来“了如所见”。后来朝廷知道此事后,高宗皇帝把万回召进宫中,武则天还给他送过锦袍玉带。他跟武则天谈了很多事情,而且“语事多验”。据说万回死在长安,活了八十多岁。唐朝时期,宫廷和民间都信奉万回,认为他是一位能预卜休咎,排解祸难的活神仙。在此之后,万回有了“和合”的名目,并被奉为“团圆之神”,还被称做“万回哥哥”。

  到了宋朝,老百姓们一般在腊月里祭祀万回哥哥。民间祭祀万回哥哥的目的是,认为只要向万回哥哥祈求,就可以使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来团圆相聚。因为,我国自古就将春节视为大团圆的节日,人们祈盼着亲人在春节团圆,所以在腊月祭祀万回哥哥,以实现人们的心理愿望。人们也就是根据这一美好愿望才将万回又称做“和合”,即合家团圆,和睦相处,和气相容,合家欢乐。又将“和合”之意上升到了喜庆,奉他为喜庆之神。这时的万回画像是一位“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见明代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万回哥哥被奉为“和合神”后,还是一位神像。后来,人们根据民俗信仰的需要将他进行了衍化,分为二神,即“和合”二圣。和合二圣也有他的雏形来源,即寒山和拾得。

  寒山又叫寒山子、贫子,是唐代的一位诗僧。寒山于唐朝贞观年间隐居在天台山的寒岩,因此,自号“寒山子”。寒山常去国清寺,“望空噪骂”。寺僧轰他时,他则哈哈大笑而去。寒山还曾经在国清寺里当过一段水火和尚,“后于寒岩终身石穴,缝泯无迹。”(见《集说诠真》)

  寒山在国清寺的时候与拾得和尚关系很好,他们二人经常吟诗唱偈,并有诗题于山林间。后人将寒山的诗整理成集,名《寒山子诗集》,收有三百余首。他的诗带有佛门规诫说教的色彩,但能针砭时弊,兼及世态炎凉。清代大学者纪昀认为他的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皆信手拈来……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诫。”(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八《别集类二》)

  拾得也是唐贞观时人,是个孤儿。相传,天台山的丰干禅师在行路时,于赤城道侧拾得一小儿,遂将他带回天台山国清寺中当了小和尚,就给他取名“拾得”。拾得在厨房干杂役,把所剩饭菜装在竹筒内等寒山来后送给他吃。二人可谓是“贫贱之交”了。拾得也写了不少诗,多似佛偈,偏重于说理。他的诗附在《寒山子诗集》之后。

  民间传说:寒山和拾得同住在北方的一个村庄里,两人亲如兄弟,寒山略长,即为哥哥。寒山与拾得同时爱着一个女子,但寒山竟不知此情。到了临婚时,寒山才知道了,于是,他弃家来到苏州的枫桥,削发为僧,结庵修行。拾得听说了寒山的事后,也舍弃了那位女子,来到江南寻找寒山。探得寒山住所后,折了一枝盛开的荷花去见寒山。寒山一见,急忙拿一盒斋饭出迎。二人乐极,相向为舞。拾得也出家了。二人便于此开山建庙,曰“寒山寺”。

  《事物原会》中说:“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与拾得也。”“和合”一词,有和睦同心、调和、和顺之意。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在“媒氏”疏中云:“使媒求妇,和合二姓。”这应是“和合”之神的正解。故而,在民间原本是主家人和合的“和合神”,逐渐被衍化成为一持荷,一捧盒的二神了。因“荷”与“和”同音,取“和谐”之意;“盒”与“合”同音,取“合好”之意。我国著名的古寺,苏州寒山寺的大雄宝殿后壁上,镶嵌有清代著名画家罗聘所绘寒山、拾得的写意石刻画,大殿的旁堂屋里供奉着木刻金身的寒山与拾得的塑像,他们一人手持一荷,一人手捧一盒。通过这样的衍化,寒山成为正式的“和神”,拾得成为正式的“合神”。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见《通俗编》)和合二仙图在旧时是常挂于中堂的,取谐好吉利之意。同时也用于婚礼中,以象征夫妻相爱。民间年画中除了《和合二仙》、《和合赐福》外,还有将和合二仙与其他神仙共绘一图者,如《和气致祥 一品当朝》、《和合二仙状元及第》以及《五子夺魁》、《赐福财神》、《端阳庆喜》、《岁朝图》等。和合二仙也从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民间神祇之一。

  灶神

  灶神被俗称为“灶君”、“灶王”、“灶界”、“灶王爷”、“灶界老爷”、“东厨司命”等。在民俗信仰中,灶神的地位远远高于门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神灵。

  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后,人们开始用灶烧煮食物。灶在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感谢灶将人类带入另一个社会,所以人们对灶产生了敬仰之情,逐渐将灶的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为原始宗教的神灵之一。

  应劭在《风俗通义·礼曲》中云:“《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引许慎的《五经异》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神也,祀以为灶神。”《淮南子》中高诱注云:“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淮南子·汜论篇》中却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从这些典籍所载来看,人们将火神与灶神混同起来,都被视为灶神。

  火神之所以被称做灶神,自有其说法。在远古时代,火正负责守护火种,各主持灶事的人前来取火时必须征得火正的同意。火正对灶有着支配权。因此,黎、吴回等火正是以火神的名义成为灶神的。还有说法是,祭灶神并不是单纯地祭火神或灶神,而是祭祀“先炊”。在《仪礼·特牲馈食礼》中云:“尸卒食而祭□簟,雍簟。”郑玄对此的注释是:“簟者,老妇之祭。”孔颖达注疏云:“老妇,先炊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先炊就是最先主持炊事的人。从这些典籍的注疏来看,最早的祭灶活动实际是对主持炊事工作的人的祭祀。因为,用火来烹煮食物,不仅是人们在食用方面的一种享受,更是人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的大事件,因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死了以后,对他们进行祭祀是理所当然的。

  先炊和灶的自然属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才将“司灶之神”的“先炊”混同于“灶神”,这也并不是简单的合二而一,而是将其同一属性的组合。先炊是由老妇主持,她掌握着食品的分配大权。从这一社会现象来看,祭祀“先炊”应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因此,灶神的形象应是女性形象。《庄子·达生》中云:“灶有髻。”司马彪注云:“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卷上《诺皋记》中云:“灶神名隗,状如美女。”由此可知,灶神最初的形象是一位女性,是与它的始创宗旨是相吻合的。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后,灶神的形象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荆楚岁时记》中引许慎的《五经异义》云:灶神“姓苏,名吉列,其妇姓王,名抟颊”。《后汉书·阴识传》注引《杂五行书》云:“灶神名祥,字子郭,衣黄衣。”段成式另有观点,他在《酉阳杂俎》中说: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祭洽(一作察洽)……一曰,灶神名壤子也”。这里的“单”字与“蝉”通,蝉就是蟑螂。至于名“隗”之说,大概是由“吴回”之“回”的读音与“隗”相近所致。说灶神有六女之多的一个灶神家庭,是因一灶之上的蟑螂不止一只的缘故,故而编造出这一说法来自圆其说,遂尔有了灶神夫人,灶神儿女的说法。说灶神夫人字“卿忌”,“卿”在古代是夫妻之间的爱称,“忌”是“蟛”的通假音,也就是蟑螂。在这种爱称和通假字音上的运用,便有了字“卿忌”的说法。灶神之女皆名祭洽之意是,因祭洽与“蟛”的发音相近似,也指蟑螂,所以名祭洽。所谓察洽者,是察人之善恶的意思,因为在民俗信仰中有灶神察人善恶的神职功能,故名。《酉阳杂俎》在说到灶神之属神时云:“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地都尉,天地长兄,硎(音形)上童子,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这些神仙都是天帝家族成员,而天帝姓张名坚殆,所以说灶神姓张名单,他也就成了张坚殆这一父系家族的成员之一了。《灶王经》中又说:灶神乃“种火老母”或云“种火老元君”。种火老母是源于“先炊”之说,种火老元君大概就是源于张单之说。

  灶神在民间宗教观念中的名目繁多。《灶王经》中说:有“东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黄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厨灵灶神君,地厨神灶神君。曾灶神君,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妇神君,灶子灶孙神君,灶家姊妹媳妇眷属神君。五方游奕灶君,灶下灶涛神女。运火左右将军,进火神母,游火童子,天帝娇男,地帝娇女,囱中童子,童男童女”等。从这些繁杂的名目来看,这些灶神都是上古时期部落的灶神,都是母系社会的产物。这里面的五方五帝大灶君大概才是专门的灶君,而五方游奕灶君有点像游方僧人一样,属闲散灶君,飘游不定,也可能是舟船上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孙,它们是灶君的家族成员,灶涛神女,运火将军,进火神母,像政府组织机构一样,各守其职,发挥作用。

  后世民间信仰中,给灶神增加了许多与灶无关的社会职能。《礼记·祭法》中云:“(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郑玄注云:“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者尔。”葛洪在《抱朴子·微旨》中云:“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正因为灶有了司察小过的职能,人们对灶神的敬重和禁忌也多了起来。在民间宗教的竭力渲染下,灶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灶王经》中说:灶神种火老母有“主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掌人‘职禄’之功能”。灶神在十二个时辰里能普知人间之事,在每月的朔旦日里开始记录人的造作和善恶以及功德之事,并将其所记功过于夜半奏于天尊,定其簿书。又说,五帝灶君掌管着人的住宅。灶君神系有如此多的功能,而又时刻司察着人间之事,凡人之家,谁能无灶,有灶就有灶神在,灶神在家就得敬奉,所以就有了许多禁忌。如若不加忌讳,得罪了种火老母,就能致人祸殃,不可免也。所以,在《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中说:“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甲日,上奏玉帝,善恶簿呈电,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在民俗信仰中,一般认为灶神有两种社会神职功能。一种是充当着家庭保护神,即《真君劝善文》中所云:“保一家康泰。”也就是说,灶神能为家族驱赶或纠察鬼魅,使之不能为害。北宋刘斧所著之《青琐高义》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彬州刺史彭介,某夜如厕,见厨房中有一乌衣朱冠者正在斥责一鬼。彭推门入问,乃知乌衣朱冠者是灶神,责训饿鬼入厨窃食。灶神还向彭介说自己是彭的属隶,“吾主内外事,酉刻则出巡。遇魑魅魍魉皆逐之,此吾职也。”又云“吾职虽微,权实颇重”。当家庭成员有难时,灶神又负有救助的责任。《夷坚丁志》卷二十《杨氏灶神》中云:杨氏之子不肖,为父所逐,在别人家贮草破屋中栖身。某夜一虎入屋,危及杨氏子。值此时,灶君率兵前来将虎赶走,杨氏子安然无恙。

  灶君被附会给这么多的功能,民俗中就产生了一种“镜听”之俗,或云“听响卜”或云“灶卜”。就是在若有所眩时,于除夕夜(或云正月十五日夜,八月十五日夜,或不拘何日夜)焚香礼灶,告明所卜何事后,即怀镜而出行。途中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所卜之事的答案,由卜者仔细揣摩,即可知晓后事的结果。还有一种反映在婚俗上的功能。旧时,在订婚礼成以后,女子的生辰八字要交于男方,男方将它放入“灶陉”(即安放灶君神像的地方),这样,男方家的灶神就会给予这位未来的家庭成员一定的保护,并且保护这桩婚姻成功。

  旧时,如果家人有病,就会被认为病人的魂灵丢失了,就需要用叫魂的办法把魂灵召回来,尤其是小孩,更是要叫魂。叫魂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求灶君招魂。方法很简单,先是焚香礼拜灶君,然后告知灶君,家中何人患病,恐怕是丢失了魂魄,故而烦灶君老爷出去找找。接着,便连声呼唤病人的名字,每叫一声,将净水向蒙碗的黄纸上滴一滴,滴水形成了圆象,就表明魂灵已被灶君找回来了,病人喝下黄纸上圆形之象上的净水后,灵魂就回到病人身上了,病也就好了。

  旧时的民俗中,凡幼儿外出时要到灶上取些烟灰涂到小儿鼻梁上,俗信以为,这样一来,灶君就会保佑这个小儿一路平安,路上即便遇到了邪魔,也因为有灶神的保护,那些邪魔也不敢靠近小孩,更不敢伤害于小孩。一旦到了亲戚家,就要把烟灰洗掉,并要说:“灶界老爷,回去吧。”灶神就回去了,继续保护着这个家庭。接着,要把幼儿抱在亲戚家的灶后坐一会儿。亲戚家的灶神就对幼儿在做客期间担负起保护任务来,以防止妖邪鬼魅或寒暑毒虫之类的侵害。

  灶神的另一大职能就是监察这家人的善恶行为,定期上报给天帝。上报日期,有说每月廿三日者,有说每月初一者,或说腊月廿三日者,或说腊月廿四者,更有说每逢庚申日就是上报日,众说纷纭,没有定日。现在统一认为是在腊月廿三日,时辰都在半夜,大概是要把当日的情况也要上报的缘故,可谓精确情报。天帝要根据灶神所报这家人的善恶情况来决定奖惩,降祥降灾,压纪压算。压纪压算与人的寿命相关,故而,灶神又被称做“司命”或“东厨司命”。灶神虽然不直接管人的寿命,但他的“上报材料”却是直接关系到人的寿命的长短,故而有“司命”之称。

  灶神的社会神职功能是由人们的信仰派生出来的,它的思想基础是人们对灶的崇拜和感谢。因为有了“灶”才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完全区分开来,走向人类时代。因此,人们产生了崇拜灶,感谢灶的理念,并将其奉为家庭保护神。奉灶为家庭监察神是来源于“劝人为善”的思想理念,也就是说,让人们多做好事,就会增纪,长寿,做了坏事就会被压纪压算,就会短命,用这样的观念来劝人为善。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社会观念,并使之成为传统思想与观念,便有了祭灶之俗。

  祀灶之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流传至后世,祀灶之俗的名目繁多起来,仪规也多了,祀日也无定则,但民间常于初一,十五日在礼拜各种神灵,如观音、弥勒、关帝诸神时,也有礼拜灶神的。在礼拜时,要具香楮肃拜,行三跪、三叩礼。灶神为一男一女,即灶公灶母,他的神位设在厨房灶旁的墙壁上,于朔、望日,年节都要焚香致祭。有的地方也有于六月祭灶的习俗。《礼记·月令》中云:“夏礼灶。”孔颖达《正义》中云:“正神常祀在夏。”顾禄在《清嘉录》卷六云:“六月初四,十四,廿四日,比户祀司灶,谓之谢灶。谚云‘三番谢灶,胜做一番清醮’。祀时,以米粉作团,素馐四簋,俗称‘谢灶素菜’。”

  腊月祀灶据说起源于西汉阴子方。《后汉书·阴识传》中云:“宣帝时,阴子方香,至孝有仁思。腊月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以祀之。自是以后,暴于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后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周处在《风土记》中云:“腊月廿四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之事,故先一日祀之。”后世人以腊月廿三或廿四日祀灶之俗,就是由这两种说法而来的。

  腊月祭灶所用供品,有荤者,亦有素者。子方于腊日祀灶用黄羊,或云黄犬,是用荤者。顾思张在《风土录》卷一中云:“《白虎通》祭灶以鸡,东坡《纵笔》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应燔吾’。范石湖《祭灶》诗云:‘猪头烂熟双鱼鲜。’今相沿用素,是以佛待神耶,明嘉定王槐《祭灶词》云:‘陉边烂肉黄毛鲜,一碟胶牙腻更圆。’亦是以鱼牲祭之。”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均载腊月廿四日祀灶之俗所用俱是素品,是受佛教影响的说法。

  在举行祭灶仪式时,妇女是不能参与的。先期,僧尼分贻檀越《灶经》,至是填写姓氏、焚化禳灾、篝灯竹马、穿竹箸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拨灰中篝盘未尽者,还纳灶中,谓之接元宝,稻草寸断,和青豆,为神秣马,且撒至顶,俗称之为“马料豆”,以其余食之,眼亮。

  民俗中对灶神有很多禁忌,诸如“妇人灶前不哭”、“灶当户舍,令人失火、凶”、“灶安床处,子孙不利”、“灶前浴儿,令隆残不利”、“灶与天井并,令人烧死不利”、“井灶相当,令人数有口舌,不利”。

  民间相传,灶神每月三十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合家所为,将人间善恶录奏天庭,并且毫不隐讳,故而,人们在祭灶时应向灶神多说些好话,让他上天以后多说人间好事,不说人间不好。范成大的《祭灶词》正是这一习俗的写照,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耳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后世大都以灶君张单为灶君正神,并将八月初三定为他的圣诞日。

  火神

  火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火将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人们用火吓退野兽:火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刀耕火种),火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熟食),火还可以帮人们取暖御寒,使人类受益极大,因此,人们感谢火的发现者和管理者,将他们视为火神。在“灶神”所包含的内容里也有火神的存在。

  我国的火神很多,但在众多的火神中,祝融、炎帝、回禄(又叫吴回)三位的名气最大,还有一位管理火种的小火神,叫阏伯。传说,阏伯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喾的长子。帝喾代高阳氏颛顼为君王后,封儿子阏伯于商丘,专门管理火种,称为火正。阏伯死后人们于商丘筑台葬之。因他管火有功,后人误认其为火神,便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称做“火神庙”。这一火神台的形状如同坟墓,规模不大,高约十丈。台上除火神庙外,还有大殿、拜厅、钟鼓楼等。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火神庙之一。

  门神

  有传说,门神的出现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不仅管理世上的人,而且还管理阴间的鬼。不过,人是由黄帝直接管理的,鬼则是由黄帝派去的神荼、郁垒二位神将来管理的,他们统辖着鬼蜮。这座鬼城坐落在东海的一座名叫桃都的山上,因为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而得名。这株桃树的树干和树枝盘曲伸展开来,竟达三千万里之遥。树顶上还站立着一只金鸡(又称天鸡),每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它就叫了起来,它一叫,天下的公鸡也跟着叫。这只金鸡的叫声是通知信号,让看守鬼门关的神将把鬼门关闭,任何鬼魂便不能出入鬼门关了。如果鬼在叫声前还没有进入鬼门关的话,这个鬼便成了孤魂野鬼,从此无处容身,还要受到严惩。因此,鬼在晚上出去活动时,必须赶在金鸡唱晓前赶回鬼城。

  在桃树东北方向的树枝间有一处门,是专供鬼出入的。神荼和郁垒二位神将一左一右,威风凛凛地把守在这里,监视着每个从人间游荡后回来的鬼。当他们发现鬼群中有在人间祸害人的恶鬼时,就立即用苇索将鬼捆了,扔到山后去喂老虎。因此有了鬼怕神荼、郁垒二位把门神将和金鸡、苇索、老虎的传说。鬼还怕桃木,因为桃都山上的这株桃树不仅是它们的住所,而且,鬼一到了桃树下后,就得服服帖帖,不敢胡作非为。于是,后世人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二位神将的模样挂在门上,以镇鬼邪,保护全家四季平安。再后来,人们觉得雕刻桃人比较麻烦,就将桃木板钉在门上,画上二位神将的图像,或是写上二位神将的名讳,或是画一些符咒类来镇鬼邪,门神与桃符就这样产生了。

  门神信仰来源于“五祀”。《礼记·祭法》中所云“五祀”就是祭祀门、户、井、灶、中霤(土地)等五位神明。在周代,“五祀”是周天子及各诸侯的祭祀大典,其仪十分隆重。“五祀”中的“祀门”是在九月举行的祭祀活动,此时正是收获季节,百官不论贵贱都得参加这一活动,“以会天地之藏”。

  门神的产生与古人的鬼魂崇拜有关,远古时期的鬼魂观念是十分盛行的,殷人、周人都崇尚鬼魂,他们所看到的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便以为是鬼神所为。有虫蛇猛兽闯入家宅,也被认为是鬼神所遣。所以古人认为,要是有一个能降妖伏魔的神明为自己守护家门不就安全了吗,于是,门神应运而生。

  在周朝时期,门神是无名无姓的,《礼记》中虽有祭祀门神的说法,但并无具体物象可指,只是一种信仰而已。

  用桃木驱邪、镇邪是古人对桃树的信仰所产生的。在原始部落时期,人们将桃作为主要食品,这便引起了人们对桃树的美好联想并产生了尊崇的心情。如《诗经·桃夭》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由对桃的赞美,逐渐将桃视为灵物,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如寿桃。又将桃崇拜为可以除灾避邪,制伏鬼怪的灵物,称其为“神树”、“仙木”。《典术》中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所以将挂在门上的“桃人”视做神将。这二位神将一曰神荼,一曰郁垒。用老虎驱鬼之俗,一则因其为百兽之王,“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一则,在战国时就有了此俗。周王宫中有座“路寝”宫,是周王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路寝门上就画有猛虎,故而,又将此门称做“虎门”。古人认为“(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猛于守,宜也”。

  真正的贴门神之俗应当是始于汉代。汉蔡邕在《独断》中说:“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东北有鬼门,万鬼之出入也。神荼与郁垒二神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故十二月岁终,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以御凶也。”从这段叙述来看,桃都这座鬼城又被称做“度朔山”,贴门神之俗也产生了。

  门神应当具体指谁,说法很多。当然,神荼、郁垒应当是最初的两位门神。继他俩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赤黄父的,他以鬼为饭,每天要吃掉三千三百个鬼,人们将他奉为门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鬼也很害怕他把自己吃掉,所以,鬼一听说有赤黄父的名讳躲都来不及,哪有敢近前者。

  到了汉朝时期,又有一些历史人物被奉为门神,比如,人们把成庆就当做过门神。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广川王“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袴长剑。”晋灼曰:“成庆,荆轲也,卫人谓之庆卿,燕人谓之荆卿。”这大概是人被尊为门神的最早文字记载。荆轲之所以被人们尊为门神,是由于他敢于冒死去刺杀秦王。这种无所畏惧的壮举,自然也是可以镇鬼邪的,陕北俗语所说“鬼怕恶人”大概与此有一些联系。

  将人奉为门神,大概是因为神荼、郁垒的面目不如人好看一些。最初的神荼、郁垒图像究竟怎样,已见不到了,现在所见到的汉画砖及明代所著《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所绘二神图像均是十分凶恶可怕的,这是由他们必须具备镇伏众鬼的威慑力所决定的,所以他们的面目是无比凶恶狰狞的一副鬼模样。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足以镇鬼怪的神姿。这种面目很恐惧,所以人们将人奉为门神是审美观的提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