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身,而是中国传统社会千年来的一个象征,只不过,他显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也比其他帝王更具有代表性。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决定了“各家管各家”的习性。与西方商业文明不同,农业所重视的只是埋头生产,相互之间不需要商品的交流,因此,这种社会缺乏相互间紧密的联系,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大袋子里面的土豆相互松散,不能组成一个整体”。为了能把这些广袤松散的农村集体组合在一起,历朝历代中国必须加强集权,只有通过中央的强化集权,才能塑造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并且抵御外敌。
这种趋势自秦朝统一中国后就延续下去,而且随着朝代更迭、时间演进,新王朝的统治者们愈发加强集权,直到明清两朝,发展到顶峰。
对于皇帝们来说,这或许不该怪罪于他们,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千百年来一脉传承农业思想,本身无可厚非。而中国两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当时全天下的“中心之国”,其延续历朝历代的政治体制、文化思想是不容置疑、天经地义的,如果没有西方外界的异种文化入侵,或许中国将一直在“分裂——统一”的循环中永久下去——而这,本身就符合农业社会的“天地四季”无穷无尽循环的思想。
汉朝时,地方上还享有诸多自主权利,任官、选拔、军队、民间商业等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王侯们也常常是中央的牵扯力量;到隋唐时,随着科举制的兴起,人才的选拔权力完全收归为中央,地方没有自行任免权,不过此时的贵族门阀、藩镇势力还是能够影响中央政府决策的;到宋朝时,既没有了贵族门阀的制约,军队也完全归属中央,所有的事务都须由中央行政说了算,政府机构的效率猛然下降,地方丧失了活力;再到明代,朱元璋开创的集权专制可谓更加严密,这其中原因有两方面:一则是因为前朝亡国多由中央衰弱导致,血的教训让后来的统治者必然更加趋向专制政治;二则是因为朱元璋本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对内警惕过度,其强迫症完美性格、小农意识的家长作风深刻地影响到明王朝初创的各个方面。
历朝历代,宰相权力巨大,相当于是皇帝选定的“委托代理人”。明代以前,皇帝本人不管辖具体的行政事务,这些由宰相负责。而明朝初年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撤销中书省,相应地加强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再设私人秘书式的“内阁”,以供皇帝差遣、指挥。
这样一来,丞相的职权实际上是由皇帝来行使,天下所有事情由皇帝一人说了算,大大强化了皇权力量。终明一朝,没有宰相,只有供皇帝随时罢免的内阁大臣,前朝那种宰相可以制约皇帝职权的平衡消失了。同时,这也极大地增加了皇帝本人的工作量,在废除丞相后,一切大小事务都得朱元璋说了算。
在《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一书中,曾对朱元璋的辛苦工作有量化的分析:
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以每件奏章一千字计,也要有一百一十六万字,这样算下来,他平均每天要批阅二十余万字,处理四百二十三件事。不仅如此,他还要每天上朝接受面奏,接见各地来京上告的耆民,处理百姓击登闻鼓直接告状的事,定期接见朝觐的官员,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曾说:我自即位以来,经常以勤奋努力勉励自己,天没亮即临朝,太阳偏西才回宫;夜里想着天下大事,睡不安稳,就披衣起床,观看天象,看到一颗星星位置不对,就会想可能有哪一件百姓的事应当马上办,立刻一条一条记下来,等天亮了再安排下去,唯恐各项事情的处理有一丝一毫的不当。
无疑,在历朝历代皇帝中,朱元璋是最为勤政的一个君王之一,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如此繁重的事务,开国者朱元璋尚且要殚精竭虑,无暇休闲,至于他的继任者、后世子孙们,就更不可能完成了。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后代都能像自己这样勤于政事、兢兢业业,不曾想朱家后代皇帝们偏偏是历代王朝最懒惰、另类、不务正业的统治者,他们是——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将军的嬉闹皇帝明武宗,一心修道只想长生不老的道士皇帝明世宗,二十年不上朝荒废怠政的懒惰皇帝明神宗,只对木匠活感兴趣的木匠皇帝明熹宗……这些皇帝的行为或极其荒诞,或贻笑大方,或令人无奈,或可恶害国,都是出了名的不务正业,明初太祖呕心沥血打造的大明江山,就这样败在了后代子孙手里。倘若朱元璋地下有知,该会作何感想?
朱元璋是具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之人,与历史上的诸葛亮性格一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就像一个大管家一样,一丝不苟地操持着这个巨大的农业王国,大到国家的礼仪法典,小到百姓们的吃穿住行,他无一不亲自设立,他的言行举止、思想性格,影响到了大明帝国的各个角落。
朱元璋出身农民,与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农民心理一样,只要能够有饭吃,维持生存,就不会产生改变的思想,除非穷困到了极点,无法生存,才豁出去干一场,造反。然而,当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当生活富裕起来后,当一切重新走向正规时,这种农民的保守心理就再次重现,成为决定性力量。朱元璋本人的“重农”思想极为浓厚,相比于汉、唐、宋时的帝王们,他的一些思想行为显得非常小器、封闭、保守:洪武时期的皇宫大院里,只要有空地便都栽上了菜,宫中菜蔬自给自足,还将“御花园”改名为“御菜园”,朱元璋本人更是以蔬食为主,省吃俭用,闲暇之余便组织宫人种菜——这种农民朴素而封闭的思想,无疑强化了皇帝自身心理的保守。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只需要按照上天的规律,定时播种、收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在农民的思想里,只要遵循上天的意思,就能定期得到物质的回馈。一切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最稳定的环境,不要变化,这是最好的选择。老祖宗传下来的种植方式,已经足够让农民生产出粮食来,不需要再为某种额外的需要而去改良、变化。这种农业思想,相比于西方的海洋文明、商业思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那是一片贫瘠的、只能生产橄榄和葡萄的土地,人们没有粮食,所以必须把葡萄和橄榄与外界交换,进行贸易,才能获得生存的必需品,这种不断与外界交流、吸收外界文化的思想,奠定了西方人进取的精神,这是东方人所欠缺的。
纵观中华两千年,汉唐时代的大气,源自于与西域、北方民族的不断融合,奇风异俗的交流。奠定强汉的诸多战争物器如弩、良马等都来自于外族的传入,展现盛唐辉煌的诸多艺术如唐三彩、胡琴、琵琶、乐曲等都归功于胡汉风俗的融合,而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由于有了汉文化的输入、汉族先进生产力的传入,则衍生成了强大的半奴隶半封建的侵略国家——可以说,生物界中的“杂交优势”是完全适应于人类社会的。今天的诸多新型农产品,超大的苹果、艳丽的葡萄、多产的水稻、保质期稳定的蔬菜……这些优势农作物莫不来源于“杂交”,而非“纯种”。极端地说,在生物学上,“纯种”的物种是生命力不能长期延续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近亲结婚,导致生命的缺陷越发众多,乃至毁灭,或是严重缺陷。
朱元璋所写的《大诰》,规定全国的村子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在土地庙集会,接受思想政治教化,还规定每个乡都要有专人敲打木铎,高声叫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五更时,又派专人在城门楼上高声唱道:“创业难,守成又难,难也难!”所有的乡村都要选派有声望的老人每月宣讲道德规范,每到农忙季节,人们还必须在乡中老人的监督下黎明即起忙碌农活。朱元璋对人民的控制力,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制度上,都大大超过以往皇帝,他制定了许多规章,限制人民自由流动,《大明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有离乡证明,不然就作为罪犯关押起来。
这种农民式保守的思想,成了维护专制政治的最好催化剂。
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这个典型农民心理的帝王,他以及他身后的子孙们,极大地加速整个国家向保守方向发展:排斥外人(诛杀功臣)、集中自己朱姓一家(分封子孙)、对外人的极大不信任(设置特务机关、强调皇权正统、猜忌、文字狱、中央集权)、保守稳定(倡导八股文)、低贱者一旦富贵的报复发泄心理(嗜杀、各种酷刑的兴起)……
在朱元璋的一手打造下,大明王朝兴起了“特务政治”,设立了巡检司和锦衣卫,分别对百姓和官员进行严密监视:巡检司遍设于各府县的关口要道,盘查行人,抓捕盗贼;锦衣卫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被用来严密监视朝廷文武百官,特务们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官吏们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明朝的酷刑繁多,诸如杖刑、夹棍、刷洗、油煎、灌毒药等等,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制造大量冤案错案,人心惶惶,人民的生活、思想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显得枯竭、萎缩。
有了朱元璋的榜样,明朝的皇帝们都跟着纷纷效仿,明成祖朱棣似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明一代,锦衣卫、东厂、西厂等诸多特务机关活跃,在官场、民间各个角落充当皇帝的耳目,钳制人们的思想,这种专制政治深入到国家的各个角落里,无疑压制了自由思想,比之宋朝时期宽松的言论环境已是大大地退步了。
§§四 文官群体的价值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