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是唐都长安的三大宫殿之一,位于西安市东南郊咸宁路兴庆宫公园一带。
唐玄宗即位后,因避玄宗隆基的名讳,将“隆庆坊”改为“兴庆坊”,遂于开元二年(714)7月改建旧邸兴庆坊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又经扩建,将相邻的永嘉坊南半部并进宫内,开元十六年(728)方告竣工,玄宗由大明宫迁至兴庆宫受理朝政。
从现存碑林的宋刻《兴庆宫图》可知,兴庆宫宫城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四周宫墙环绕,四面均设门。北部为宫殿区,主要有兴庆殿、大同殿和南熏殿等。南部为园林区,除广植花卉林木外,还有龙池和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形式多样的亭台楼阁。
唐天复四年(904),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时,拆毁了兴庆宫。宋金时期,兴庆宫仍然是文人学士泛舟雅集的场所。大约到清初,才荒废为农田。
1958年后,西安市文管会、陕西省文管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兴庆宫遗址进行了探测和局部发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周长4660米,面积约1.35平方公里,夯筑土墙:东墙宽6米,西、北墙宽5米,南墙为内、外相距20米的两重墙。
勤政务本楼位于兴庆宫西南隅,玄宗取其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之意,凡改元、大赦、受俘等大典活动均在此举行。遗址呈长方形,东西宽26.5米,南北长19米,广五间、进深三间,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现用石质围栏对该遗址予以保护展示。
1957年5月31日,兴庆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