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世为天子代代为王。
一、特颁专敕嘉慰漠南王公。
顺治十三年八月初一,世祖福临采取了一项有清一代罕有的行动。他派遣使臣赍敕,分别到科尔沁等部,慰问漠南蒙古各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赏赐缎匹等物。
使臣赍敕前往慰谕的有:科尔沁国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扎萨克图郡王拜撒哈尔、多罗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多罗郡王张继伦、多罗冰图郡王额参、多罗郡王额尔德尼、镇国公阿济格色冷、额驸绰尔济;察哈尔国固伦额驸和硕亲王阿布鼐;乌朱穆秦部落和硕车臣亲王察汉巴拜、多罗贝勒色冷额尔德尼;喀尔喀部落和硕达尔汉亲王奔塔尔、多罗卓礼克图郡王衮布、固山贝子奔巴世希、镇国公扎木苏;鄂尔多斯部落多罗郡王巴图、多罗贝勒单达,固山贝子额林臣、沙克察、色冷,镇国公扎不苏;嵩齐特部落多罗郡王噶尔玛塞望、阿赖充额尔德尼;敖汉部落多罗郡王墨尔根巴图鲁马济克;苏尼特部落多罗郡王腾机特、多罗杜棱郡王楮鲁睦、多罗贝勒噶尔玛、多罗贝勒额驸萨马扎;奈曼部落多罗达尔汉郡王阿汗;阿霸垓部落多罗卓礼克图郡王色尔哲尔、多罗郡王沙克厦僧格、固山贝子绰博会达尔汉;翁中特部落多罗杜棱郡王博它和、固山贝子叟色;巴林部落固伦额驸多罗郡王塞布腾、固山贝子满朱习礼、温冲;阿禄科尔沁国多罗郡王朱尔扎哈,多罗贝勒顾穆;四子部落多罗达尔汉卓礼克图郡王巴拜;喀喇沁部落杜棱多罗贝勒古鲁什希卜、镇国公色冷;扎鲁特部落多罗贝勒扎穆布、桑哈尔、镇国公毛奇塔特;扎赖特部落固山贝子达尔汉和硕齐色冷;杜尔伯特部落固山贝子色冷;喀喇车里克部落镇国公察哈代;土默特部落镇国公顾穆、单巴达尔汉;郭尔罗斯部落辅国公昂阿、镇国公扎尔布;吴喇特部落辅国公楮冲赫、镇国公奔、杜巴之子海塞。共二十二个国和部落五十六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
顺治帝福临赐予他们的教谕,全文如下:
“尔等秉资忠直,当太祖、太宗开创之时,即诚心效顺,结为姻缘,请为屏藩。太祖、太宗嘉尔等勋劳,崇以爵号,赉赍有加,恩至渥焉,朝觐往来,时令陛见,教诲饮食,异数有加,凡有怀欲吐,俱得奏陈,情意和谐,如同父子。朕荷祖宗鸿庥,统一寰宇,恐于祖宗德意有违,成宪未合,恒用忧惕。但初年朕在幼冲,睿王摄政,任意变更,不遵太祖、太宗旧制,所行悖逆,以致众怒群怨,使尔等夙夜望朕亲政,常保恩惠,如得复见太祖、太宗。乃朕自亲政以来,六年于兹矣,未得一见,岂朕忘尔等哉?盖因地广事烦,万机少暇,且痘疫流行,尔等远来之日,朕复出巡幸,是以相见甚疏。然相见之疏,固自有因,而怀尔之诚,时切朕念,每思尔等劾力年久,战伐多功,虽在寤寐,未之有。兹念尔等久不来见,恐有诚意不得上通,故特遣官赉敕,赐尔等缎匹,以谕朕意。嗣后有欲奏闻之事,即行奏请,朕无不体恤而行。朕方欲致天下于太平,尔等心怀忠直,毋忘太祖、太宗历年恩宠,我国家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享富贵于无穷,垂芳名于不朽,岂不休乎!”《清世祖实录》第103卷第3、4、5页。
这道敕谕十分重要。它是入关以后清政府正式颁行的对待漠南蒙古的基本政策文件。这道敕谕是依据太祖、太宗手定的满蒙联盟基本国策精神而写的,并把这一国策明确地用“我国家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这两句话表述出来,宣谕各部。此后清朝各帝即以此作为满蒙关系的基本政策,漠南蒙古各部王公亦以此为本部行动的主要指针。这对于清朝政府和漠南各部王公,都是大有裨益的。
世为天子,代代为王,包含了丰富内容,确定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它规定了双方之间是君臣隶属关系,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虽是本部之主,但本部并非独立之邦,而是大清国的一部分,本王是大皇帝之藩属,当时官方名称叫“外藩蒙古”或“藩部”。这是双方关系的基本点,也是清帝对蒙古王公的主要要求,是蒙古王公必尽的首要责任。
世为天子,代代为王所反映出来的双方之间的君臣隶属基本关系,包含着清帝对蒙古王公的四项要求。第一,忠于朝廷,不叛不乱。蒙古各部是大清的藩部,蒙古王公是大皇帝属臣,效忠于帝,约束本部人员,不叛不乱,因而蒙古各部便成为清朝的屏藩,而不是清之敌国,与前明增建长城以图扼制蒙古的入边杀掠,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捍卫大清国的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几十年后世祖福临之爱子清圣祖玄烨便曾就此颇为得意地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清世祖实录》第275卷第21、22页。第二,披甲从征,南北转战。遇逢重大征战,清帝以及昔日之大金国汗,皆下敕征调蒙古各部王公率领本部人员随同厮杀。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统军逐鹿中原时,科尔沁、扎赖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喀喇沁、土默特、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禄科尔沁、翁中特等部王公率兵数千从征,为清帝入主中原建树了重大功勋,顺治三年又随从清军征剿喀尔喀,再立大功。第三,进贡马驼,互市马匹。蒙古马名扬天下,征战必需,蒙古各部王公必须按期朝贺,贡献马驼,并在大征之时,奉旨售马,供应军需。这对保证清军战马来源和增强军力,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四,听从裁处,遵守帝谕,蒙古各部王公之间发生争执,须听大皇帝裁处,朝廷为各部制定的法令,如禁止互相偷盗厮杀,不许隐匿丁口等等,各部王公皆须遵守,不得违抗。王公死亡,爵位之袭承须经清帝批准。当然,蒙古各部王公也并非只尽义务,无偿效劳,他们也享有广泛权利,从大皇帝那里得到不少好处。在政治上,各王公可以世代传袭,不怕势强横暴之他部王公来兵袭扰和侵占,以致家破人亡,部落被吞,因为这是违法行为,是抗谕之罪,大皇帝会出面裁处,直到遣兵讨伐,驱逐来侵者。他们也不必为属下谋叛而过分担忧,因为,图谋不轨者,必遭大皇帝谴责和惩处。清帝对维护各部王公之世袭权,世为本部之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经济上,蒙古王公岁有俸禄,数量不少。清帝赐蒙古各部亲王年俸银二千两、世子一千五百两、郡王一千二百两、贝勒八百两、贝子五百两、镇国公三百两、辅国公二百两。王公来朝之时,或有大庆节日,又另行赏赐大量银帛衣布。灾荒之时,还可得到大皇帝的赈济,互市马匹等物,又可得到大批必需物品和白银成千上万两。至于文化交流,汉民入蒙经商垦地,皆对蒙古各部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因此,世为天子,代代为王,的确有利于清帝与蒙古王公双方,有利于满蒙汉人民,蒙古各部王公为清“屏藩”,他们自己亦能“享富贵于无穷”。这是一项有利于双方的好政策。
二、北方屏障蒙王为帝效劳。
顺治帝所说“世为天子,代代为王”之基本政策,并非一纸具文,而是确实在贯彻执行。驻牧于张家口外距京师九百六十里的苏尼特部,额驸多罗郡王腾机思,于顺治三年(1646)六月率弟腾机特等叛逃,欲投奔喀尔喀车臣汗硕雷,遭清军追击,大败,后于顺治五年悔罪求降,摄政王多尔衮宥其罪。腾机思已死,腾机特来京朝贡,摄政王谕令赐宴,并令其袭封兄长腾机思的郡王爵位。驻牧河套距京师一千一百里的鄂尔多斯部之台吉大扎木苏及多尔济,于顺治元年五月劫杀清使图鲁锡,叛逃,同部之台吉额林臣等不叛,“举国来降”,摄政王封额林臣为多罗郡王,单达为贝勒,伊廪臣、色冷、沙克察为固山贝子,小扎木苏为镇国公,同时又遣使前往招抚大扎木苏、多尔济。顺治七年十一月大扎木苏率部归降,诏宥其罪。这次顺治帝遣使赍敕慰谕漠南各部蒙古王公时,苏尼特部之腾机特郡王及鄂尔多斯部之镇国公大扎木苏,皆与他部王公一样被慰谕。
相反,对于叛逃之后拒不归降者,顺治帝沿袭祖、父之方针,以武力为后盾,以抚为主,辅之以剿,于顺治八年九月命固山额真噶达浑率兵往征鄂尔多斯部台吉多尔济,九年初在贺兰山将多尔济斩杀,尽歼其兵,俘获甚众。《清世祖实录》第44卷第16、17页,第51卷第9页,第60卷第11页,第64卷第2页。
自太祖以来,蒙古科尔沁部王贝勒即备受清帝尊重和倚赖,原因很简单,他们很早来归,率部从征,与帝联姻婚娶,是清之皇亲国戚。该部首领之一莽古思,其女系太宗之孝端文皇后,孙女乃太宗之孝庄文皇后,系世祖福临之亲生母亲,曾孙女又是世祖之孝惠章皇后。莽古思及其侄奥巴之子侄满朱习礼亲王、巴达礼亲王、巴雅斯护朗亲王、弼尔塔哈尔亲王、奇塔特郡王,皆分娶太宗之皇女及抚从兄之女。因此,科尔沁部的土谢图亲王巴达礼、达尔汉亲王满朱习礼、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孝庄文皇后之兄)年俸皆为二千五百两,比其他各部亲王多四分之一,扎萨克图郡王布达齐年俸一千五百两,也比其他部郡王多四分之一。《清世祖实录》第131卷第6页;《清文献通考》第42卷,《国用四》。
但是,顺治帝福临亦仿父皇之法,对科尔沁部王贝勒有奖有罚,赏罚分明,决不姑息。顺治十六年初,他为笃念国亲,继顺治十二年召见亲王、公主后,再次降旨,往召外藩蒙古王等所尚五公主及额驸、并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达善、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来京,吴克善以公主有病有误来朝回奏,满朱习礼“以公主病泄,自身冒风,两孙病殂,诸子复感寒疾”,奏请免朝。理藩院上疏劾奏二王之过说:蒙皇上谊笃亲亲,特令公主额驸来朝,今亲王吴克善、郡王满朱习礼奉诏不即至,反推托事故陈奏,殊属不合,仍应催令来京,严加议处。帝即降旨:“卓礼克图王、巴图鲁王不闻命即至,借端推诿,甚属不合,尔衙门会同议政王贝勒大臣议奏。”③《清世祖实录》第125卷第17页;第18页。
议政王贝勒大臣正议之时,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星夜引罪来朝”。帝于四月初二下谕说:“公主、王当此无事之际,以善言相慰,笃亲之故,特召之来,朕之恩待其厚。矧达尔汉巴图鲁郡王系皇太后亲兄,又曾行间效力,著有劳绩,故欲晋封为亲王,今乃以公主病泄孙死为辞,不遵诏旨,藐视朕恭,有干国纪,朝与不朝,任从己便,岂朕轸恤款待有未至乎!已付诸王大臣议处。今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既自引罪,星夜来朝,著从宽免议,其晋封亲王,亦著停止。”③。
可能是满朱习礼再次认罪,或托人疏通求情,帝也念其身为国舅,一向奉命惟谨,从征厮杀,军功卓著,故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即于五月初九谕告理藩
院,将其晋封和硕亲王说:科尔沁多罗达尔汉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自皇考太宗文皇帝时,统兵征剿,懋建洪功,又征讨喀尔喀部落,著有显绩,且系圣母皇太后亲兄,故特加宠纶,封为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尔衙门即遵谕行。②③《清世祖实录》第126卷第8页;第9页;第21页。
同月十二日,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上三旗大臣遵旨议拟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罪,议毕奏称:应夺其亲王爵,降为贝勒,罚马千匹。对于这位圣母皇太后之亲兄,帝之亲大舅爷,福临降旨减轻其罚说:吴克善理应依议削去亲王,但念系太祖、太宗时所封之爵,朕心不忍降夺,仍留亲王爵,罚马千匹。②过了三十多天,六月十八日,他又下诏免去吴克善所罚之马千匹。③。
他又于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封下嫁蒙古王之五位固伦公主为长公主。这五位公主是察哈尔额驸阿布鼐亲王所娶之太宗皇二女永宁长公主,科尔沁部额尔德尼郡王之母太宗皇三女延庆长公主,科尔沁部额驸弼尔塔噶尔(吴克善亲王之子,后袭亲王爵)之妻太宗皇四女兴平长公主,巴林额驸塞布腾郡王之妻太宗皇五女和顺长公主,科尔沁部额驸巴雅思护朗(土谢图亲王巴达礼之子,后袭父之亲王爵)之妻太宗皇八女昌乐长公主。《清世祖实录》第130卷第15页。
顺治帝福临继承和发展了皇祖、皇父手定之满蒙联盟国策,正式提出“世为天子,代代为王”,加强了与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尤其是科尔沁部、巴林部等部的紧密关系,对促进全国统一事业,保障北方、东北地区安宁,都起了很大作用,并为二十年以后爱子清圣祖玄烨顺利进行平定三藩之乱、三征噶尔丹等人的战争,创造了历史条件。《清史稿》就此评论说:“科尔沁以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扎萨克: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从,如亲征噶尔丹,及剿策妄阿喇布坦、罗卜藏丹津、噶尔丹策凌、达瓦齐诸役,扎萨克等效力戎行,莫不懋著勤劳。”《清史稿》第518卷。后来清圣祖玄烨把“世为天子,代代为王”这一基本政策,又扩大到漠北喀尔喀蒙古,对维护西北地区和平与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节漠北蒙古“九白年贡”。
一、七月交兵战后多次议和。
漠北蒙古在明末清初,指的是喀尔喀之土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三部,一般称为喀尔喀三部。三部之汗、王、公,是元太祖十六孙格呼森札赍尔的后裔。格呼森札赉尔有部众万余,分授七子为七旗,分喀尔喀左、右翼,游牧于杭爱山和图牧河一带,地区宽广,“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东界黑龙江,西界厄鲁特,北界鄂罗斯,南尽瀚海”。土谢图汗与车臣汗部属左翼,牧图拉河界,扎萨克图汗部为右翼,牧杭爱山。土谢图汗部又称喀尔喀后路,至京师二千八百余里,东界肯特山,西界翁吉河,南界瀚海,北界楚库河。车臣汗部称喀尔喀东路,至京师三千五百里,东界额尔德尼陀罗海,西界察罕齐老图,南界塔尔衮、柴达木,北界温都尔罕。扎萨克图汗部称喀尔喀西路,至京师四千余里,东界翁锦、西尔哈勒殊特,西界喀喇乌苏、额呼克诺尔,南界阿尔察喀喇托辉,北界推河。
清太宗崇德元年,以平定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遣使宣捷于喀尔喀三部,第二年三部之汗派人来贡,且请断绝明市。太宗甚喜,赐予貂服、朝珠,弓刀、金币。崇德三年,喀尔喀三部之汗贡异兽、名马、甲胄、貂皮、雕翎、俄罗斯火枪、阿尔玛斯之斧、玄狐、白鼠裘,以示谢意。太宗命三汗岁献白驼一头、白马八匹,称为“九白之贡”。此后双方互相遣使往返,直到顺治三年交战,和好始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