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牧羊、养羊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形成了许多与牧羊、养羊有关的习俗惯制,它包括牧、养羊方式及剪毛、取乳、割羊势、宰羊等一系列生产习俗。另外,由于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与牧羊、养羊有关的宗教、节日习俗,也应属牧羊习俗之列。
(一)从氾、伕、伋等字看牧羊与养羊习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牧羊、养羊史从夏商时代开始。“訑”、“伋”、“軏”等一些古文字可使我们了解一些古代的牧羊习俗。
1.堉与屘
甲骨文中有“訑(啣)”字,写作,像有人执鞭牧羊。《说文·食部》云:“訑(啣),古文唸。”
甲骨文“唸”也写作。《说文》:“唸,供唸也。从食羊声。訑,古文唸。”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对“訑”与“唸”的关系作了明确说明,他说,“唸”字“读作牧,像以手持鞭而牧羊。牧牛则字从牛,訑羊则字从羊也。后以从牛之字为牧,而以訑为唸也。”也就是说,文字产生之初,“牧羊”与“牧牛”之“牧”不同,“牧羊”为“訑”,而“牧牛”为“牧”,后以从牛的“牧”统称放牧,而“訑”演化为“唸”。从“訑”与“唸”的关系,我们可看出两点:一是古时持鞭牧羊为最常见的放牧方式,故而以文字表现了出来;二是“唸”与牧羊有关,或者可以说,“唸”的本义就是牧羊、养羊。
“养”后来统称对一切动物的家养,如养牛、养猪、养鸡等,值得注意的是,“养”的意义又渗透到了人的生活方面,不仅是物质生活方面如生育、哺养、供养、奉养、养护、调养等,也过渡到精神生活方面,具有教育、熏陶、修养、涵养、培养等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引申和过渡呢?这就需要对羊的习性及古人牧羊、养羊的习俗有所了解。羊是家畜中最驯顺的一种,需要牧羊者的精心照料才能成活。而羊又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一种动物。正因如此,古人是爱羊的,牧羊、养羊时也有点呵护备至的味道。《齐民要术·养羊篇》中写道:“牧羊必须老人及心性宛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若使急性人与小儿者,拦约不得,必有打伤之灾,或游戏不看,则有狼犬之害……”羊圈的修建也有讲究,“圈不厌近,必须与人居相连,开窗向圈(所以然者,羊性怯弱,不能御物,狼一入圈,或能绝群)……”另外,《齐民要术》就羊如何食、如何饮、春何时出、秋何时归及在什么地方放牧合适等等都作了描写,其详、其细,涉及牧羊、养羊的方方面面,叙述之间,仿佛在向一个将作母亲的人讲授育儿之道。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总结前人经验开结合自己的牧羊实践写成的,《养羊篇》所述内容基本上代表古人对羊的态度。从他的记载,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养”会引申出那么多与人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有关的意义来了。是的,羊是人亲密的朋友,人们也总是以羊关照自己的生活,《庄子·达生篇》中“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甚至直接以牧羊喻养生。因而,在我们今天看来最普通不过的牧羊、养羊之事却使古人受到了那么多启示。
2.晒——圈养
“伋”,就是“牢”,《说文》:“养牛马圈也。”但“牢”也可指养羊的圈。《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中的“牢”即为羊圈。而在甲骨文中,养羊之“牢”写作“伋”,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引罗振玉语曰:“牢为兽阑,不限牛,故其字或从羊。”
从□可以知道,殷商时,羊已普遍实行圈养。
3.炤——置头羊
《松漠纪闻》云:“善牧者,每群必置弔晅羊(山羊)数头,仗其勇狠,行必居前,遇水则先涉,群羊皆随其后。”古人放牧羊时,必置一头羊,举群听之。这一习俗在古文字中也有反映,如“軏(群)”字。《说文》:“群,辈也,从羊,君声。”徐铉注曰“羊性好群,故从羊。”徐铉说得很对,羊性好群。但群羊在一起时并非无首,而必有一只为头羊。这在原始岩画中已有所表现。在岩画中我们常能看到几十只、上百只羊在一起的画面。而羊群中必有一只高大、壮健的羊,警惕地注视周围的情况。对此,《埤雅》这样说:“羊每成群,则要以一雄为主,举群听之,今俗所谓压群羊者是也,北人谓之头羊。”
羊进入家养时代,牧人放牧时抓住了羊的这一习性,以便更好地管理羊群。如《松漠纪闻》中所言:善牧者,必置头羊。而“群”字所从的“君”正是这只头羊。君者,尊也、发号者也(《说文》)、万物之主也(王弼注《老子》第七十章“言有宗,事有君”语),这些正是一只头羊应具备的。古人将羊性好群的习性及牧羊必置头羊的习俗用“群”表现出来。至于“群”之朋、辈等义应是后来的引申。
(二)生产习俗
在长期的牧羊、养羊过程中,人们还形成了一套剪羊毛、割羊势、宰羊及接羔挤奶的牧羊生产习俗。
1.剪羊毛
剪羊毛对于从事牧羊业的人来说意味着丰收,因而许多民族都有剪羊毛节。四川凉山一带的彝族每年夏历六月中旬要过剪羊毛节。届时,各县牧羊户将羊群从四面八方赶上大凉山主脉的黄茅埂剪羊毛。同时延请毕摩(巫师)念经,人们在山上祈祷,求羊群兴旺,羊毛丰产。因为去的人很多,羊也很多,山岭上人来羊往,场面十分壮观。
蒙古人有自己的剪羊毛的方法。绵羊一年剪两次毛,春、秋两季各剪一次。所用的剪子比家用剪子略大一点儿,剪刃也比普通剪子的长。剪时紧贴皮肤,留下的不宜过长,并不应剪重毛。剪完毛后,用毛刷子把羊毛放入柳条编的筐内,绵羊在剪毛前一天不喂水喂草,以防因挤压腹部而使羊生病,或排泄物污染羊毛。羊毛是牧羊户的大宗收入,因而剪羊毛时,人们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2.去羊势
为了使羊能更肥更壮,肉味更美,牧羊者要对羊实行去势术。以牝羊繁殖,以羯羊食用或贸易。去势术的广泛采用是畜牧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对牧民来说,割羊势也是一件隆重的事。蒙古族有“其木哈”节,意为“劁割”、“阉割”。每年农历五月中旬,春季接羔结束后,天气温暖,是骟公羊的好季节。人们选择鸡日或马日骟羊,这是因为鸡吃虫,鸡日骟羊,则骟后羊的伤口不生虫;马日骟羊是因为蒙古族爱马,视马日为吉日,希望羊群能像俊马飞奔一样快速发展。骟羊前,人们要先将内外卫生打扫干净。所骟之羊一般为当年产的羔羊。骟毕,主人要宰杀一头早已喂肥的大绵羊,做成手扒肉,招待前来帮忙的亲友。人们举杯痛饮,高唱欢快的歌曲,并畅谈接羔、生产的收获等。鄂温克族有“米阔鲁”节,意为庆丰收,农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届时,人们烙马印、除坏齿、剪鬃尾、割羊势等,劳动结束后,大家盛装互相拜访,宴请亲朋好友,唱歌跳舞。
去羊势的采用使人们更加注意种畜的选择。选择种畜一般有三条标准:一是羊的体魄须非常健壮,生殖器健全、毛色纯正;二是羊毛的质量要好,这包括羊毛的细度、长度、密度都要很高;三是观察其幼羔的状况,作为选择的一个标准。牧民特别爱护能生育的牲畜,对于生育能力强的母畜绝不随便宰杀。
3.接羔·劝奶·取羊乳
春季是接羔育羔的季节,也是牧人最忙的时候,牝羊临产前其乳汁的颜色变白,这时就需做好接羔的准备。小羊羔刚生下来时非常怕冻,所以要用毡片或接羔袋包裹,否则可能会冻死。
母羊生下小羊羔后一般不认幼仔,还用脚蹬踢小羊羔,小羊羔则因没有奶吃而饿得“咩、咩”乱叫。这时牧羊女会唱起劝奶歌,劝母羊给羊羔喂奶。劝奶歌没有歌词,只是重复“台格……台格”,但其音调哀婉忧伤,凄入肝脾,母羊听着听着眼中就会落下大滴的泪水。牧羊女一边唱一边用手搬弄母羊的乳房,让小羊羔吮吸,并挤出一些羊奶涂抹在羊羔身上,让母羊熟悉自己的气味。母羊终于认出了自己的孩子,而羊羔也找到了母亲。羔羊似乎懂得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吃奶时是跪着的。羔羊的跪乳被人们赋予了“至孝”和“知礼”的意义。《春秋繁露·执贽》云:“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埤雅·羔》:“羔性群而不党,又皆跪乳,象礼其德。”文天祥《咏羊》诗云:“跪乳能知报母情……”因为羔羊知礼知孝,且“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春秋繁露》),故士大夫以羔为贽,以羔裘为朝服。民间也有农历五月十三日舅舅送外甥羊以劝孝的习俗。
羊羔长到十五天后即可练习吃草。当羔羊完全可以食草木时就不再吃母亲的奶,而母羊必等羔羊不食其乳时才会再养小羔。故《大戴礼·夏小正》中誉羊为“善养”之畜。
有的羔羊因生下来后母羊即死去或母羊奶水不足,需人工喂乳。牧民们用牛角奶羔器给羊羔喂奶。《内蒙古纪要》云:“犊及羊仔或当母乳不足,则用虚中之牛角,包以母羊乳皮,制造恍若乳房之形,以为饲器。”
挤奶也是牧人们的一项生产活动。《夷俗记·牧养》记录了取羊乳的方法:“取羊乳也俟羊羔能噬草,驱至他所,将母羊每两只取其头相对,束缚之,使不动,人从羊尾取之。”这是一种利用幼畜刺激母畜下奶的办法。挤奶时,一般先以大拇指与食指握住乳头基部,然后将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向手心收压,挤出奶,将手指分开,乳汁即流出。
4.宰羊
牲畜的屠宰方法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蒙古族屠宰牲畜是严格遵照其传统规范的:使牲畜仰卧,然后沿其前胸下部剖开,伸手进去将其动脉扯断,掐紧动脉的断裂口,这样可使血液留在羊体内。蒙古族宰杀牲畜时,严禁牲畜的血液流出体外,这和古老的萨满教有关。他们认为,血液中包含着生物的灵魂,保留血液就是保留其完整的存在。生物之死就像睡觉一样,以后还可再转生。如果血液排出,意味着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牲畜就不可再转生。在窝阔台汗时期,曾颁布过一项法令:“谁也不得割破羊和其他食用牲畜的喉咙,而要按他们的习俗剖开其胸膛和肩胛骨。”“他曾命令木速蛮和尊奉《圣经》的人,今后不得以断喉法宰羊,而要按蒙古人的习俗剖开它们的胸膛,凡是以断喉法者,就以同样的方法把他杀死……”
宰羊后,肌体的分割也是有序的。先从后腿开始剥羊皮,然后从前腿开始依次肢解,接着清除腹腔、口腔内的杂物。
宰羊一般在秋季,因为秋季是羊最肥壮的季节。《蒙古秘史》第124节赞道:“把美好的羊,放牧得肥壮,把成群的羊,繁殖得满野……宰杀好羯羊,给你准备好饮汤。”
鄂伦春族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要过“米特尔节”。人们认为此日是气候开始转冷的日子,故将种羊归入羊群,并将过冬、春食用的羊、牛屠宰后贮存起来。另外,这个季节牲畜的膘情很好,许多人也在准备过冬春的肉类,所以,他们还要再卖一些羊、牛。
(三)羊日·兴畜节
羊群无病无灾、兴旺发展是牧羊者最大的心愿,民间流传的许多牧羊习俗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农历正月初四被认为是羊日。汉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月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相传这一天为羊的生日。是日,人们根据天气的阴、晴占当年养羊业是否兴旺,其日晴,则意味着这一年养羊业会兴盛;阴则是不好的兆头。所以牧羊人都盼望这一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每逢羊日,人们戒杀羊、忌打骂羊,喂养也较平日更精心丰厚,可以说是爱护有加,以祈得羊的繁衍发展。
每年正月十六日,从事畜牧业的蒙古人要为牲畜过节,称为兴畜节。这个节日流传很久了,各地日期也不太一样,一般在正月至清明之间。过节这天要把牲畜集中到一个干净宽敞的地方,给羊、马、牛、狗等牲畜挂上五色绸带,查视所有牲畜的膘情,研究接羔接犊等事宜。并请喇嘛念经,祈求畜群的平安兴旺。这一天羊、马、牛等牲畜都可吃上比平日更好的饲料,任何人不许打骂牲畜,要精心照料。而大家也围坐一处,向放牧的人敬酒祝福,共同庆贺兴畜节。
给羊倌拜年、给牲畜过年是许多民族都有的习俗。汉、藏、土家族农历大年初一要给羊倌拜年。人们给羊倌送去过年的馒头、肉、酒、烟等物,同时送一把长面,让其带到山上露天吃,以此表示对羊倌精心放牧,使畜群如此兴旺的感谢。在除夕晚上或正月初一早晨,还要给羊、马、牛、猪等喂一次油炸馒头等好吃的,在牲口身上披挂红布,并将牲畜赶到麦场上按喜神的方位迎喜,燃放鞭炮,以示给牲畜过年。过年过节打扫卫生时,不仅屋内、院子里要打扫,羊圈、牛马圈、猪栏、鸡窝也要打扫得干干净净。黑龙江、辽宁等地正月十五日要送灯,灯用面粉做成。除了祖宗牌位,天地牌位前送灯外,羊、牛、马圈也要送灯,这都表示牲畜和人一样也在过年,所以,各地都有节日期间戒杀、忌打骂羊等牲畜的习俗。
(四)挂珍珠·汲新水·祭羊魂
仡佬族儿童农历正月十四日时要将一串串珍珠挂到羊、马、牛圈里。所谓“珍珠”实际上是孩子们在山上捡的五色石子,磨制成枣般大小,中间钻眼,用红色麻绳将十颗穿成一串。人们在羊圈、马圈、牛圈里挂“珍珠”是祈祝六畜产羔产犊能像珍珠那样多。
汲新水是壮、布依等族的一种过年习俗。农历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姑娘们到井旁、河边汲新水。届时,还必须在汲水的地方捡几块象征羊、牛、马、鸡、豕、狗六畜的石头,用绳子捆绑后牵回家。到家后,先将石头放入羊圈猪栏中,以示新年六畜兴旺。然后再将新水放进锅中,放入红糖、竹叶、生姜、葱花等。将水烧开后,全家人都要喝一点,因为喝新水能使一年平安顺利、万事如意。
为了使羊群不受野兽侵害、顺利地繁衍发展,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有祭羊魂的习俗。祭祀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由年长的、受人尊敬的老牧羊人主祭,祭品为猪头、公鸡和馒头,祭时将羊毛织成的羊毛毡悬挂在祭坛旁的树桩上,以羊毛毡象征羊,表示让羊接受祭祀。平时如果有羊丢失或生病的情况,也举行这样的祭祀仪式,祈求丢失的羊能回来,病羊能平安。
(五)牧羊禁忌
许多民族有悠久的牧羊、养羊的历史。羊对于一些民族来说是主要的衣食来源及经济来源,因而有关羊的禁忌很多。
有些民族对羊圈门的朝向要求很严,认为以东向为最佳,这样冬天可以避西北风,夏时避西南风。羊圈要牢固,且要防潮。若圈太潮湿,羊会晕倒。羊圈的修建必须按此要求才能使羊群兴旺,否则会有灾害,殃及家室。
女人不得入羊圈是很多民族都有的禁忌,特别是怀孕、经期及侍候产妇的女人更为忌讳。羊生小羔时,忌妇人拍手。这和一个传说有关。《郡国志》载:吴之房堂溪有白羊渊,渊水旧出羊。元封三年,有白羊出此渊,牧者祷祀。初出一羊,妇人见之,大惊拍手,遂绝。今俗生羊,忌妇人拍手,犹效古也。
塔吉克族禁忌用脚踢羊,不得骑马穿过羊群或接近羊圈,否则被认为是大不敬,是欺主行为。尤其忌讳羊生小羊羔时人们去观看,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哈萨克族对墓地十分重视,羊群发生疾病时,要把羊群赶到墓地过夜,才能使羊群平安。哈萨克牧人禁止当面数主人的羊数,禁止跨过拴羊的绳子,遇羊群要绕道而行,不能骑马穿过羊群。
种羊在一些民族的观念中是神圣的,应忌杀忌食的,如鄂温克族禁忌杀吃种羊。彝族禁忌杀过人或打死过狗的人剪羊毛,以为这样的人剪羊毛后,羊不易长。血被蒙古族视为灵魂之所在,因此杀羊时禁忌血流出体外。否则,灵魂就离开了肉体,羊不能再转生。
在羊日(农历正月初四)、大年初一等重大节日,人们必须要给羊喂一顿好吃的,忌打骂羊。不然会得罪羊神,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