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人类最熟悉、也最亲密的动物伙伴,在长期与羊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些“羊事”启发了人们的智慧和灵感,人们从这些“羊事”上发现了其与“人事”的契合之处,于是,很多看似平常的“羊事”就闪现出了哲理的光芒,并对人生具有了某种指导意义。比如我们前文一再谈到的羔羊之跪乳其母,这本是动物的习性使之然,可是人们从羔羊身上看到的是知孝、知礼;从羊之“执之不鸣、杀之不啼”上,人们看到了义;因羊圈破损而丢羊这么一件小事,人们总结出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这样的千古真理;羚羊挂角而眠,使文艺家们悟出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含蓄蕴藉,不落痕迹。这些千百年所积淀下来的与羊有关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以其凝练而又生动、形象的特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同时也能使我们对中国之羊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羝羊触藩,进退两难
李白《留别于十一见逖裴十三游塞垣》一诗中有:“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意思是天有晴有阴,云有卷有收,吾辈也不必如羝羊触藩般总是悲叹进退无措。诗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李白所用之“羝触藩”出自《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羝羊者,公羊也。公羊角挂在藩篱上,既不能进,也不能退。后来,人们常用“羝羊触藩”来比喻进退两难,如李白诗中所用的正是此意。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亦用到这个成语:“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
羊喜抵触垣墙、藩篱,故除“羝羊触藩”外,民间还有“羊头插在篱笆内,伸首容易缩首难”的俗语,也表进退两难之意。
(二)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春秋战国时,七国争雄。楚怀王听信了张仪奸计,入秦而不返,被软禁。楚襄王继位后不思报仇,不理朝政,整天寻欢作乐、荒淫无度,且亲煙远贤,楚国国势日下,岌岌可危。良臣庄辛对此深感忧虑,多次谏言襄王,但襄王置之不理。庄辛预感楚国要大难临头,便避祸赵国。果不其然,五个月后,秦兵攻入楚国,占领了包括楚都郢在内的大片土地,楚襄王流亡在外。此时,他想起了庄辛,派人到楚国去请庄辛。《战国策·楚策四》记录了这段历史。庄辛回国后见到楚襄王时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意思是说,看见兔子才放犬去追,并不算晚,丢了羊才想起修补羊圈,也不为迟。楚国虽说被秦兵侵占,但只要奋力抗击,一定能收复失地。昔日汤、武能以百里之地而昌盛,桀、纣却以天下而亡,楚国拥有千里之地,难道比不上汤、武?而桀、纣的教训也不能不吸取啊!一句“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总结了楚国的过去、现在,并点明了将来应该做的,真可谓言简而意赅。从庄辛的话可知,“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是当时的一句俗语,后固定为成语——亡羊补牢。人们用它来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时应想办法及时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三)大道以多歧亡羊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杨子邻人丢了一只羊,派了很多人包括杨子的仆人去找羊。杨子很奇怪,为何丢一只羊而追者众。邻人说:歧路很多。但最后也未能找到这只羊,因为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后人就以“歧路亡羊”、“多歧亡羊”或“羊歧”来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唐陆龟蒙《幽居赋》:“豹管闲窥,羊歧忘返。”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也有:“然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之语。
(四)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某处所花费者,仍从某处取回。明唐顺之《公移·牌》云:“佃户饥饿,责在本田主身上。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清李渔《比目鱼·征利》:“〔净〕‘好汉从来不吃亏,借花献佛讨便宜。’〔小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里连用三句俗语,语言显得生动、有趣。
我们现在的某些商家很会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技巧:铺天盖地的广告将他们的产品搞得沸沸扬扬,老少皆知,而巨额广告费也是从这“老少”们口袋中掏出;眼花缭乱的有奖、让利销售可能会使极少数消费者得点便宜,而大部分消费者则得付出更多的钱来填补那被“奖”或被“让”出去的商家的利润。
(五)悬羊头卖狗肉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用好的招牌欺骗人,实际上名实不符。将羊视为好的事物的代表,这与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对羊肉作为食物的喜爱之情有关。不过,这句俗语最初是“悬牛首卖马肉”。据《晏子·灵公好妇人》载,齐灵公喜欢宫女们穿着男人的衣服。孰料,齐国妇女纷纷仿效,皆穿起男人的服装来。齐灵公下令禁止,却不奏效。于是,晏子对灵公说:“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意思是您让宫内的女人穿男服,而禁止宫外的女人穿,就像将牛头挂在门外,而实际上里面卖的是马肉一样,内外不一,谁能听你的命令呢?后来“牛首”改为“羊头”,“马肉”改为“狗肉”。《续景德传灯绿·昙华禅师》:“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床,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六)十羊九牧
中国有着悠久的牧羊、养羊历史,人们在长期的牧羊、养羊过程中,总结了不少好的养羊经验,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有关治家、治民的启示。汉代的卜式是一位成功的养羊者,也是汉武帝朝中的台柱人物,他就曾说过:牧民如同牧羊,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古代官名中有“州牧”、“牧夫”等,就是希望一个好官能像一个好的牧人牧羊那样治民。
“十羊九牧”正是人们从牧羊中得出的有关治民的成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官吏太多,机构庞大,必然造成赋敛的繁多和沉重,给老百姓带来灾难。《隋书·杨尚希传》云:“窃见当今郡县,信多于古……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另外也指使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杨令公(再思)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楚客)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
(七)羊群和睦,狼不敢捉
“羊性好群”是羊在自然界繁衍生息过程中为求生存而长期形成的一条生存法则,这条法则对人也不无启发,民间有许多这样的俗谚,如“羊群和睦,狼不敢捉”、“绵羊一离群,就会被狼吃掉”、“羊顶角,狼得食”、“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狼最喜欢逮离群山羊”等,这些生动、质朴的俗语、谚语就是借羊告诉人们,团结起来,力量才能强大。
(八)羊落虎口与羊质虎皮
羊是一种温驯、善良的动物,常常会成为虎、狼的美食。人们用羊与虎、狼的这种关系来比喻恶势力的凶狠、残暴,善良的被践踏、欺凌。如羊落虎口、虎入(荡)羊群、饿虎扑(擒)羊、羊入虎群等等。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民间还有谚曰:“羊皮盖不住狼心肠”,意思是说狼披上善良的外衣,而其本性还是凶残的。
善良与驯服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怯弱、胆小的表现,因而有些成语、俗语、谚语中,羊则是作为怯弱的象征出现的。如:“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而“羊质虎皮”的意思是羊虽然披上虎皮,表面显得很强壮,实际上本性仍是软弱的,比喻徒有其表。汉扬雄《法言·吾子》中引《杨朱篇》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杨朱是春秋战国时魏人,他的这番话是针对当时有人居孔子之室,着孔子之衣,却没有孔子之道德品质的现象而说的,意即虚有孔子之表,而无孔子之实。《三国志·吴·王蕃传》注引《吴僇》云:“万煆既为左丞相,蕃嘲煆曰:……或出自煖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三九之位。”
(九)羊踏菜园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载:“有人常食菜疏,忽食羊,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这是古人讲的一个笑话,今天听起来仍然令人捧腹。后来人们用“羊踏菜园”来戏谑因得美食而致腹疾这样的事。清韩廷锡《山中答孟韩妹书》:“二哥在山中已是长素,忽寄若干肉至,得无羊踏菜园乎?然不欲虚妹一片至情,为妹一饱食,然后复素。”
(十)百年不过羊胛熟
《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中所记“骨利干”是个奇特的地方:“骨利干,处瀚海北……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胛,熟,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后来人们用“羊胛熟”形容时间短促。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诗:“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羊胛熟。”宋陈造《书怀》:“百年羊胛熟,万事虎头痴。”“虎头”是晋书法家顾瑯之的小名,晋人称顾瑯之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岁月如流,几百年时间也不过是羊胛熟的工夫。几百年后的今天,顾瑯之的三绝仍为人们所常常谈起,好似刚发生的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