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2006年-2010年)时期,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同绘宏伟蓝图,共创发展大业,一定能够开创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新思维 新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特色农业基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带动、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开发与环境保护、南部与北部、近期与远期、中省与地方经济利益等方面重大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六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地转变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模式。要实现过于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要充分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和城乡经济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南北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实施科技兴榆战略,更加重视发挥人的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文化建设,抓好社会建设和管理,实现四个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新规划 新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七大目标: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7万元,比“十五”翻一番多;财政收入突破23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五年累计达到2000亿元左右。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与全省保持同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5:20。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煤气油盐等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降低20%左右,循环经济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00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速度保持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区域人均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趋于协调。
——社会和谐发展。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累计增加城镇就业10万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总数控制在365万以内。增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人,新型农村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化、舒适化。贫困人口继续减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五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7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0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乡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主要河流及重点水库的水质恢复和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实现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投资、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招商引资总额实际到位800亿元。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左右,人均超过1万美元,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战略目标,建成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
十项重点任务
(一)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榆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八)深化体制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
(九)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构建和谐榆林。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形成建设西部经济的强大合力。
新选择 新路径
特色农牧业的四大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以“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特色农牧业。
草: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1000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000万亩,发展饲料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干草)生产量达到500万吨,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
羊:羊子饲养规模发展到1000万只(同时积极发展奶牛产业,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年出栏肉牛达到5万头;稳定猪禽生产,生猪饲养量达到500万头,家禽饲养量稳定在1000万只,肉、蛋、奶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6万吨和6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提高到48%以上。
枣:建成红枣基地200万亩(其中得到论证的有机红枣基地40万亩)。
薯: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海红子等一些特色小杂果,蚕桑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
发展龙头企业 打造八大品牌
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势主体。采取财政贴息、减免税负等措施,重点打造陕北羊子、沙源薯业、巨鹰滩枣、大明绿豆、大漠蔬菜、三边荞麦、陕北杂粮和子洲黄芪等八大品牌,提高“榆林品牌”的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实现促产业、增效益、求发展的总体目标。
八大新农村建设工程
农村教育工程:完成3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重点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大幅度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培训和职业教育。
乡村道路工程:按照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的要求,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油路建设为重点,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改建县乡油路2100公里,新铺通乡油路1200公里,改造村道1150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652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重点村道沙石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
乡村医疗工程:巩固和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医疗服务网络,改造剩余124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重点,兴建各类人饮工程2250处,解决63万群众饮水难和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坚持资源统一调配,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联村、联乡集中供水工程,使乡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
沼气推广工程:全面加快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到2010年力争新建农村沼气用户11万户,沼气使用覆盖面达到20%以上。
文化建设工程: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力度,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积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送书下乡”工程,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将农村中小学建成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大病救治、困难救济制度,不断提高社保覆盖面。
人居环境工程:全面完成村镇、民宅规划,实施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卫生水平。
五大支柱产业
煤炭:围绕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加快整合、改造现有地方矿井,提高现有矿井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建设一批地方煤炭工业项目,提升地方煤炭开采水平。“十一五”期间,煤矿建设以保障煤化工转化为主,实行有限开发,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1.5亿吨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转化基地。
油气:提高天然气生产净化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地方用气指标,加快城市气化进程,满足地方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气需要。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面积,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气产能达到12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
盐:扩大勘探与开发,提高生产和转化能力。到2010年,盐的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电力:加快“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使电力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支柱。重点建设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清水川等一批骨干电厂,到2010年,形成1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利用煤电优势发展载能工业,形成1000万吨载能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黄河晋陕峡谷水电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形成能源开发的多元化格局;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使榆林电网与全国联网。加快建设和完善330kV电网主网和110配网,配合“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规划建设500kV、1000kV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网络。
化工:以煤转化为突破口,吸纳和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基础性化工工业,同时将煤、气、盐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生产,在榆神工业区建设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在榆横工业区建设煤制甲醇及甲醇制烯烃等项目;在榆米绥工业区建设真空盐、醋酸、烧碱、氯酸钠、聚氯乙烯等;在吴堡工业区建设冶金焦和煤焦油加工项目。到2010年,力争形成4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甲醇、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
四大传统产业欲待改造提升
充分利用我市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注重发挥传统品牌效益,以更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升效率、减少污染、保证安全为取向,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利用外资和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竞争力。
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果蔬加工、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薯制品等特色资源加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促进食品向方便、卫生、营养和保健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
纺织工业:以重整毛纺厂和羊绒加工厂为龙头的毛纺织业为基础,以发展服装、地毯生产为重点,改进管理和营销模式,提升毛纺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档、产业升级。力争实现毛纺行业的复兴。
建材工业: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发展大规模新型号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卫生建筑陶瓷、浮法玻璃、玻璃纤维,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
轻工业:以造纸、工艺美术、皮革、包装装潢等为重点,强化产品开发,扩大产业规模。
四大建设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建设:建设“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建成榆林至西安、榆林至神木、榆林至绥德和GZ35高速公路;实现以榆林为中心,连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加快榆林城区环城高速公路和连接各工业集中区的公路建设,基本上形成“工作在园区,生活在城区”的格局。到2010年,新建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643公里,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工业区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65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建设:以拓展外连通道、增加路网密度、提高运输能力为目标,建成太原至中卫铁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铁路复线、能源化工基地铁路专线及绥德铁路枢纽工程,形成市内“两横一纵”铁路新格局。到2010年,新建铁路406公里,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54公里。
机场建设:建成4C级机场,开通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城市航班,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
城区公共交通建设:要有超前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联动,不断完善城区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改善市内人车共行、交通拥挤局面,形成各行其道、行车有序、停车有位、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加快榆林市区东、南、西、北四个交通运输主枢纽站场建设,并与城市公共交通连接。到2010年,城区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城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快捷、舒适、方便性进一步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
八项举措构建特色文化大市
到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努力打造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辐射范围广、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市场旺盛的特色文化大市。
——创作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地方特色浓郁的知名文化品牌和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文化精品。
——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展示城市形象、反映现代文化和特色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型文化设施,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群众性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文体设施网络;“十一五”期间,建设榆林市博物馆、图书馆、文体中心、会议会展中心、歌舞剧院、广播电视中心等重点工程。
——挖掘、抢救和利用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使榆林古城、文物古迹、榆林民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学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有效保护,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培育和扶持一批大众传媒、文化旅游、文化信息等文化骨干企业。建立引进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激励机制,制订加强和鼓励文化产业开发与建设的政策,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提升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榆林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市场。文化商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活跃,使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交易种类、交易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与国内、国际接轨。
——组织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文化活动。举办陕北民歌文化节、陕北民间艺术节等特色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特色文化生机勃勃,城乡文化氛围浓厚。
——树立一批社会文化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我市民间艺术之乡的优势,以特色文化为载体,重点扶持和发展剪纸、石雕产业、地方小吃、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创建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和民间艺术之乡。
——培育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初步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档次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全面提升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载2006年第2期《榆林人大》,德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