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榆林籍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高岗(1902-1954) 原名崇德,字硕卿,横山县人。1926年入党。曾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治委员,红二十六军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长,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北满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计划委员会主席兼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受到批判,不久自杀。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党籍。

马明方(1905-1974) 又名汝舟、济民,米脂县人。1925年入党。曾任米佳镇中心县委书记,陕北特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陕北省委书记。1938年赴苏联学习。1941年回国,路经新疆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拘禁。1943年被捕入狱。1945年经中共中央营救获释抵延安。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晋南工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区副政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财贸部部长,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三书记。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刘澜涛(1901-1997) 米脂县人。1928年入党。曾任中共陕甘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天津市委副书记,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政务院华北事务部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第一副部长、顾问。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并在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增选为副主席兼秘书长。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安子文(1909-1980) 原名志翰,字浩然,子洲县人。1927年入党。曾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兼管北平学委工作,中共太岳工委书记,晋冀豫省委统战部部长,太岳地委书记、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副主任、党校教育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中直机关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文化大革命”中遭诬陷和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贾拓夫(1912-1967) 原名贾耀祖,神木县人。1928年入党。曾任共青团陕北特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西安市委书记,后历任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1933年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到中央报告工作。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随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区工作部部长、陕甘苏区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部长、陕北省委宣传部长、关中特委书记、三边特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统战部部长、调查研究局局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秘书长,西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西安市市长、中共西安市委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第四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轻工业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9年被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到基层工作。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予以平反。

马文瑞(1912-2004) 子洲县人。1928年入党。曾任中共安定县委书记,陕甘边区东部地区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北省委秘书长、东北军工委书记,陕北西部地区党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委书记、八路军一二〇师三八五旅和陇东军分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长、常委,西北局党校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国家劳动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77年、1982年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在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增补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达志(1911-1992) 佳县人。1929年入党。曾任中共佳县县委书记,陕北特委委员,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政治委员兼一团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七十八师政治委员,陕北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二〇师警备六团政治委员,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陕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西北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69年、1973年分别在中共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同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张德生(1909-1965) 原名世德,字心余,榆林县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甘宁青特委组织部部长,汉中特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从事政治工作。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关中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关中警备区兼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统战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李守林(1928-1992) 定边县人。1950年入党。“文化大革命”中曾任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定边县小滩则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陕西省贫农协会副主任。1969年、1973年、1977年分别在中共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高维嵩(1916-1985) 横山县人。1933年入党。曾任共青团安定县委书记,红二十七军第八十一师一团营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十军第二六三团政委、第三六四团政委,中共陕北东地压特委军事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二团团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第八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晋绥野战军警备第三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9年在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白如冰(1912-1994) 清涧县人。1928年入党。曾任绥清县委秘书长,横山、延川、延长县委书记,陕甘晋军区供给部部长,红军总供给部副部长,二边特委书记,绥蒙工委书记,绥远省委书记,晋绥边区党委书记,绥察边区党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财委副主任、财政部部长,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山东省副省长、省长,济南军区第一政委。1973年、197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白栋材(1916— ) 清涧县人。1935年入党。曾任陕北省苏维埃主席团巡视员,陕甘宁边区党委常务委员会副书记,三边地委书记,西北党校副校长,延安中央党校五部主任,吉林省工委组织部部长,吉林省委秘书长,图门市委书记,江西南昌地委书记,江西省委第三副书记兼南昌市委书记、市长,省委副书记兼省工业部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核心组成员,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委书记、省委常务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长、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3年在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77年、1982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赵苍璧(1916-1993) 清涧县人。1935年入党。曾任西北保卫局巡视员,三边专区保安副司令员,边区保安处副处长,北京市公安局处长,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西南公安部副部长兼西南公安学院院长,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书记,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公安部部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1977年、1982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扶之(1923— ) 子洲县人,后迁居延安。1936年入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测绘股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通讯参谋、副连长、师通讯股长,东北民主联军营长,第一一六师作战科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五师十四团副团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团长,志愿军副师长、师长,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7年、1982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李子奇(1923— ) 神木县人。1937年入党。曾任中共吴旗县委副书记,安边县委书记,安边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青年团宁夏省工委书记,宁夏省教育厅副厅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经理,中共白银市委书记,甘肃省轻工业厅厅长,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副省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胡启立(1929— ) 榆林县人。1948年入党。曾任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书记,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委,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国际学生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审查。恢复工作后,历任宁夏西吉县委副书记,固原地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5年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去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后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安志文(1919— ) 子洲县人。1937年入党。曾任绥德地委秘书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哈东地委副书记,嫩江省委民运部部长,东北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国家建委、计委副主任,西北三线建委副主任,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白纪年(1926— ) 绥德县人。1942年入党,曾任吴旗县政府民政科科长,青年团西北工委副秘书长、陕西省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汉中地委副书记,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委常委,陕西省副省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是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白恩培(1946— ) 清涧县人。1973年6月入党。曾任陕西延安柴油机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厂长,1981年任厂长、党委副书记,延安卷烟厂党委副书记、厂长,中共延安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中共青海省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87年、1992年在中共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7年、2002年在中共第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高宜新(1943— ) 陕西佳县人。1963年9月考入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65年10月入党,1968年7月毕业后到延安市柳林村插队,1970年5月分配到延安地区政法组工作。历任共青团延安地委常委,延安地委组织部秘书科、干部科科长、副部长,富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富县县委书记,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延安地区工委主任等职。199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2001年2月,在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3年1月,在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白克明(1943— ) 靖边县人。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副处长、处长、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局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副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共海南省委书记、海南省人大主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2002年在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田聪明(1943— ) 陕西府谷人。大学学历。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事,1974年11月至1980年2月在新华通讯社内蒙古分社任记者。1980年2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政研室副主任。1983年3月至1984年11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1984年11月至1988年11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1988年12月至1990年12月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1990年12月至1998年3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8年4月至2000年6月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0年6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党组书记。是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十四大、十五大当选中纪委委员,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2006年10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本届中国记协主席。

王侠(1954— ) 清涧县人。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74年入党。历任水利部黄河中游治理局劳动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党组副书记,延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2002年在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