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4 杜陵遗址文化产业优化

9.4.1 杜陵遗址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西安市城市建设中,杜陵保护区是遗址保护用地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四化”建设理念,雁塔区结合杜陵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万亩生态林建设,已经使该保护区域由传统农作物种植业转向为都市森林。但是,由于前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各企业、各农户各自为政,虽然已经实现了区域生态化建设目标,但由于林种树木配置不合理,遗址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深度、目标等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区域产业不能协调发展。目前主要产业与存在问题如下:

森林产业:树种林木树种主要包括银杏、杨树、果林等经济林树种和生态林树种。目前葡萄观赏采摘体验休闲性观光旅游项目初建成效,前景看好。

餐饮业:主要以烤肉、“农家乐”经营为主。但由于品位低俗,无特色,目前经营状况很不景气。

养殖业:主要开展鹿园养鹿、卖鹿茸、鹿肉餐饮等一体化经营项目和鱼池养殖、垂钓、餐饮等一体化项目。

盆景观赏与租用业:在建设初期。

从整体看,森林产业在体现陵园整体风貌方面,其景观与陵园历史环境风貌关联性不强,甚至在有些关键区域,林木树种的配置与景观要求和游人旅游心理要求很不匹配,而且产业链不长;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有待升级,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严重受阻;产业组织经营活动中体现的汉代风情行为很不明显;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亟待改善;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多数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在组织运营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运营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9.4.2 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与目标

依托西安是国内外主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和万亩都市森林大背景,从陵区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现状、游人时间优化安排和休闲品位升级、产业市场前景景气等多角度考虑,合理布局产业网络体系,建立科学的产业组织运营制度,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调动多方力量投资经营万亩生态林、遗址旅游产业开发和文物遗址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杜陵保护区内遗址保护、遗址区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绿色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杜陵区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与利用和谐发展原则。杜陵区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既要注重杜陵的可持续保护,还要兼顾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原则。杜陵保护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应该以有利于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为前提,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现保护区系统文物、景观、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的整体协调优化。

3.突出汉帝陵文化主题的产业集群原则。杜陵保护区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行为均要展示汉代风俗文化特色,而且其展示风格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其特色体现不仅要考虑汉代文化展示风貌在西安区域的整体布局定位,而且还要以区域历史背景为依托,考虑在杜陵保护区内的整体布局定位;同时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在局部方面,都要体现产业集群特色。

4.高中低档品位有机结合原则。在杜陵保护区产业定位和产品及服务选择上,要以中高档品位为主,进行高中低档品位产品和服务的适当搭配,以适应不同目的游人的休闲娱乐需求。

5.以人为本原则。杜陵保护区的产业网络体系布局应该以调动游人连续参与休闲娱乐兴趣的积极性为根本,在组织运营制度上应该以调动企业和农户积极可持续参与为根本。

6.产业价值链拓展效应原则。从产业之间带动作用的角度来看,主导产业须有较长的产业延伸链。杜陵遗址文化旅游即具有这样的属性。

9.4.3 产业集群网络体系建设规划

1.产业类型及功能定位

杜陵保护区的产业类型包括遗址观赏产业、森林产业、休闲体验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四类。

遗址及文物观赏产业:近期重点发展应首先开展遗址类展示项目和与帝陵文化有关的高科技观赏项目及陵墓祭祀生活习俗观赏项目、汉杜陵遗址区域园林式风貌观赏项目,以及少量陪葬墓抢救性发掘文物观赏项目。远期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博物馆重点发展遗址文物展示观赏项目。

森林产业:以体验式观光旅游性果林、观光型园林树种、具有观赏和明显经济生态价值的适生树种的栽培经营,以及都市森林旅游纪念品加工业为主。

休闲体验旅游业:以盆景观赏、灯笼制作、农事活动体验、汉代工商业生产活动、体现汉代风情的百姓嫁娶、寿诞生日、传统节日等特殊节日庆典礼仪等体验式休闲旅游活动项目和休闲会所为主。

相关产业:以体现汉代风情的百姓嫁娶、寿诞生日、传统节日等特殊节日庆典的特色饮食业为主,另外包括园区交通运输服务业、旅行社接待服务等。

2.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以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设计体系,杜陵产业空间布局共分为六个园区。

(1)汉杜陵主陵遗址展示园区

以杜陵的陵墓封土为核心,陵墓、陪葬墓封土、从葬坑的遗址展示及陵庙、寝园的遗址复原展示为主体的文物保护核心区与陵园遗址旅游区。

①栽植具有帝陵特色、突出杜陵陵墓艺术感染力的适生园林树种。

②寝园祭礼活动遗址展示。

③与汉宣帝及皇后有关的高科技观赏项目及汉代宫廷生活习俗观赏项目。

④汉杜陵区域整体景观风貌观赏项目。

……

(2)汉风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依托汉风台果林庄园的精品果业科研基地,以农业季节性现代果树观光为旅游项目,同时开展游客参与性强的果品采摘经营项目。使游客在欣赏精品果园,品味金奖果品的同时了解汉代的农业文化。

①“汉代农作体验+观光旅游”型果林业。包括农耕、果实采摘和销售、在园地指定位置观赏果园景观和休息野餐等综合体验。

②养殖项目。

③汉代农作工具、农民服装等仿制品展示与出租服务项目。

④休闲性饮食等综合服务项目。

⑤陪葬墓标识性展示与游览。

⑥盆景观赏园。

……

(3)景观生态游赏区

该区位于宣帝陵墓东北陪葬区,追源汉民族的盆景艺术,依托万达公司的盆景园艺培育与观赏,以及大片的经济林,形成大面积的生态景观区,利用该区优越的地貌及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具有汉代特色的高尚旅游区。

汉陵邑文化休闲园区:

依托杜陵邑,结合汉代陵邑文化开发一系列既具有汉陵邑特色又满足现代都市居民户外娱乐的休闲活动,复原一些古代娱乐项目,古今结合,体现参与性,娱乐性。

①杜陵邑遗址展示项目。

②抢救性陪葬墓展示项目。

③陪葬墓标识性展示。

④登高观景台

⑤斗兽场……

(4)汉民俗聚落园区(三兆汉风民俗村)

以汉代手工业展示、汉代居民生活情景展示、汉代民俗节庆活动展示及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仿古书籍出版和影视产品制作为主要内容,体现汉代中兴盛世时期的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旅游区。

①体现汉代风情的百姓嫁娶、寿诞生日、传统节日等特殊节日庆典礼仪展示体验及特色餐饮项目。

②农家乐型住宿餐饮业。

③灯笼制作工艺展示及体验项目。

④汉代民俗工艺品交易市场。

……

(5)汉代盛世文明主题体验园区

杜陵陵墓西侧地区,为了保护文物及发展观光旅游,此区域主要以杜陵博物馆馆内展示及观赏花木的游赏为主,辅以水上娱乐项目,同时体现汉代上林苑动物养殖的功能,进行动物的观赏、繁育等经营活动,借助临近曲江的地理优势,形成体现汉代盛世文明的主题体验园区。

①纺织业展示与纺织体验项目。

②酿酒工艺过程展示与体验项目。

③舟车制造业(虚拟成像)展示项目。

④漆器制造业(虚拟成像)展示项目。

⑤汉杜陵博物馆。

⑥森林旅游纪念品加工与销售。

⑦歇息性餐饮服务项目。

……

(6)甲第夷邸园区

在规划东部的建设控制地带,建设具有汉代甲第夷邸特色高尚会所园区,以展示汉代府邸文化。

汉代府邸街:高品位旅游范围接待区。

中高档会议接待。

中高档休闲活动区。

……

3.产业区域关联性分析

(1)文物遗址观赏产业间的区域关联性分析

在主陵展示区的陵墓封土上观赏杜陵陵园空间格局与历史环境风貌,寝园遗址、杜陵邑、陪葬墓的文物展示观赏业有强烈的整体观赏与局部补充观赏关系。在主陵区能够观赏区域陪葬墓的整体分布和壮观情景,陵邑的具体位置,但观赏不到杜陵邑遗址的具体现状和陪葬墓中的具体内容。而这些观赏内容在杜陵邑休闲区得到展示。

主陵展示区域遗址整体风貌观赏业与其他区域遗址观赏形成整体观赏与个体认识的关系:通过整体观赏确认特定墓葬的大概位置,以及其对遗址整体景观的影响,通过局部观赏认识具体墓葬(包括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等)。同时从主陵向外扩展,人们对遗址的感受可能淡化,行为上可能趋向于现代活动。通过陪葬墓内部文物的展示观赏,有利于再度提醒杜陵遗址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从而强化人们对汉杜陵遗址的保护意识。

(2)文物遗址观赏产业和区域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通过主陵区文物遗址观赏产业的发展,使游人不仅观赏到其他区域汉代文明现象,而且通过远景观赏感受到现代文明和汉代文明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者之间形成一种整体景观欣赏和区域体验感受的关系。通过上游观赏到下游实践体验,使游人达到心里满足。

通过林木种植业的发展,借助不同树种保护、标识和展示陵墓遗址。

通过汉代农业文明、工商业文明、各种生活习俗的展示欣赏与体验,加深人们对杜陵遗址价值的认识,提高杜陵文物遗址的综合价值和杜陵区域综合竞争力。

(3)森林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杜陵保护区的林木树种主要包括银杏树种、杨树树种、果林树种和观赏林树种。它们不仅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和观光效果,而且其主产品或副产品可以作为餐饮业和森林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从而在陵园保护区域系统中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另外主产品或副产品也能通过区域外部产业链延伸产生经济效益。

(4)休闲体验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现代游人虽然竞争压力大,工作辛勤劳苦,但对各种传统节日和旅游黄金周特别重视,通常喜欢在节日与亲朋好友聚会和放松。目前餐桌聚会、餐桌商务谈判、会议旅游已经司空见惯,而参与体验式休闲旅游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休闲体验旅游业通过休闲体验旅游活动方式使各个园区的其他产业经营富有新意和旅游吸引力,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经济效益。

4.产业组织网络体系

基于以上的产业关联性分析,以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构筑杜陵遗址文化产业组织网络体系。

5.产业经营组织形式

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多组织和谐运作的股份合作经营组织形式。在每个子园区都发展一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将与每个园区相关的农户土地所有权入股,建立企业―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由企业统一进行土地经营管理。地方政府根据文物遗址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引导,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在汉杜陵遗址保护区域发展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并对杜陵保护区内的所有企业和农户的行为进行监督、协调、政策激励与约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