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

14世纪初年,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一天清晨,一个青年兴冲冲地向城外跑去。

“彼得拉克,你今天又要去哪里啊?”

“去登图克斯山,去眺望那原野中美丽的景色。”

路旁的老人们听到年轻人的回答,不住地摇头叹息,“为看风景去登山,现在的年轻人……”

这位叫做彼得拉克的年轻人,就是日后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人文主义的奠基者。

从少年时代起,彼得拉克就非常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家的作品尤为倾倒,古罗马维吉尔的诗歌、西塞罗的讲演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常常彻夜不眠,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阅读着。

彼得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他常和友人寻访古代遗迹,周游名山大川,饱览水光山色。这些行动在当时是不同寻常、引人注目的。

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在远离城市喧嚷的田园山庄中,彼得拉克挥笔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作。其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等尤其著称于世。

《歌集》是他用意大利文写成的366首抒情诗。在《歌集》里,彼得拉克继承了传统的14行诗形式,使它达到了更完美的境地。《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阿非利加》描述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这首用拉丁文写的长诗,最终并没有完成。诗中赞扬了击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的罗马将领西庇阿,实际上也是对伟大的意大利民族的赞美。中世纪的意大利,诸侯林立,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常遭法兰西、西班牙等国的侵扰。彼得拉克在《意大利颂》中,表达了他反对封建割据、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他呼吁意大利,“挣脱你身上沉重的锁链”,争取统一和独立。100年后的意大利历史学家马基雅费利还在自己的著作《君主论》的书尾抄录上彼得拉克的诗句,祈祷意大利早日实现统一:

美德,面对狂暴,拿起武器站了起来。

战争立刻就要结束,

因为

在意大利民众的心中,

古代的勇气尚未泯灭。

彼得拉克的名声很快传开了。1340年,巴黎和罗马争相邀请他去接受桂冠。彼得拉克最后选择了罗马。1341年4月8日,在罗马卡匹托山上,传统的仪式隆重举行,主持人郑重地宣布授予彼得拉克“桂冠诗人”的光荣称号,人们热烈地向他祝贺。彼得拉克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

彼得拉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不断地到处旅游,足迹遍及西欧各著名城市,结识了不少学者名流。他不惜金钱、不辞辛劳,收集拉丁文古代残稿,精心收藏希腊古代作品,对古罗马的遗物,诸如钱币、碑刻、雕像等都加以搜集收藏。他在挖掘古代文化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晚年的彼得拉克在小村阿克瓦买下了一所房子。村中的人们常常看到这位老者房间的灯光亮到深夜。1374年7月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他的小屋时,发现伏在桌前的彼得拉克已经去世,他的头还埋在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手稿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