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罗丹

《思想者》是人们所熟悉的艺术形象之一。这是个身强体壮的男子,他犹如弯弓一样的姿态,使人感到他无穷的力量。然而,他那陷于沉思的神情,仿佛使人感到他正陷于迷惑,找不到前途和方向,空有一身男儿的伟力。力量和迷惑,正痛苦地折磨着他。这便是由法国著名的雕刻大师罗丹创作的《思想者》。它是件具有寓言性的作品,有人认为罗丹描绘的是诗人但丁,有人则认为他是人类思想本身。而雕塑中表现的那种普遍存在的矛盾、迷惑和痛苦,罗丹本人更有着十分深切的体验。他曾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有这种规律,使人类在生活中饱经磨难?为什么要有那无尽的诱惑,使人喜爱声名,而生活又往往是那么痛苦呢?”在这里,罗丹探讨了一个人生哲学问题:希望与失望、幸福与罪恶、光明与黑暗。这件作品中的“思想者”不仅仅是象征着苦闷的罪人,同时也是最不幸的审判者的化身。在他脚下,那些陷于善与恶、纯洁与Y荡、美与丑的矛盾之中的芸芸众生,使这位裁判者难辨是非,深感迷茫和痛苦。《思想者》对于现代艺术甚至是现代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件杰作的创造者却从未曾进过美术学校,31岁时还在布鲁塞尔股票交易所装饰石像呢?而一直到后来创作了《青铜时代》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罗丹才一举成名。

《青铜时代》是罗丹的第一个重要作品。然而这幅作品首展时却引起非议。人们怀疑它是用真人的模子塑出来的,以至于参观者甚至将一块写着“本铜像模塑而成”的牌子挂在展品上。直到罗丹在五名雕塑家面前,在没有任何模特的情况下创作了《行走的人》才使诽谤不攻自破。而在罗丹第二个重要的作品《布道的施洗圣约翰》中,则引入了作者“人物在其动作中实现自己”的创作宗旨。而罗丹最宏大的工程则是《地狱之门》的创作。《地狱之门》取材于《神曲》的《地狱篇》。从1880年到他去世,罗丹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创作这个伟大的作品。《地狱之门》是件旷世巨作,场面宏大,共有200多个人体。门楣顶部是《三个影子》,而上部中央那个沉思默想者,就是著名的《思想者》。其下就是被贬入地狱的形形色色罪孽深重的幽灵。整个作品充满了悲剧性,场面扣人心弦。在创作《地狱之门》的同时,罗丹也创作了一些其他的著名作品,如《加莱义民》、《巴尔扎克》、《欧米哀尔》等。这位勤奋多产、不知疲倦的探索者,在1917年11月18日逝世。在他的墓前,伫立着那尊沉于永无答案的思索中的《思想者》。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