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莫奈与印象派绘画

在欧洲画坛,或许没有任何一个艺术流派能像印象派那样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重视,并引起如此强烈的争论。当莫奈最初展出那幅著名的《日出?印象》时,他对新艺术的探索却遭来了评论家的一番嘲笑。在当时的《喧噪》杂志上,有人评论道:“印象于我确信无疑。我这样告诉我自己:既然我已感受到印象,就必然有一些印象在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轻易的手艺呀!毛胚的糊墙画也比这些海景更完整一些。”这个形成于19世纪后期法国画坛的艺术流派,是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组成的。他们冲破传统艺术理念的羁绊,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他们受到了学院派的猛烈抨击,被他们贬为“颓废的、怪诞堕落的”艺术;而激进的评论家和支持者们却对他们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种预示未来的时代潮流。

印象派的画家们强调的是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和印象,而不再重视牵强附会的主题。在他们看来,被描写的对象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媒体,事物本身的是非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绘画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什么深奥的思想。他们强调对光与色的探索,经过努力,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符合现代科学的外光画派。印象派中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像马奈、莫奈、雷诺阿和德加。在这其中,莫奈则因为他的《日出?印象》而最为大家所熟悉。莫奈于1840年生于巴黎。在创作的道路上,性喜自由、富有探索精神的他注定了要有新的开拓。而开拓的道路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莫奈在开始进行他的“对光与色的效果的试验”时,他的作品几乎找不到买主,莫奈的生活也陷入困境,自己的作品被沙龙拒之门外,使得他心灰意懒,几乎自杀。而后来,1847年,莫奈和一批青年画家举办了一次“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画展,这次画展后来作为印象派的第一次画展而被载入史册。莫奈也因此被人称为“印象派之父”。而在这次画展上展出的《日出?印象》后来则成为了莫奈的名作。

1883年,莫奈在巴黎郊外修建了自己的住宅,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这个时候,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分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都开始探索各自的艺术风格。由于莫奈放弃了印象派的展览,转向政府沙龙,被德加等人视为“卖身投靠”的印象派叛徒。莫奈则仍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十足的印象主义画家。其实,尽管印象派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光和色的不懈探索,但每个人也都保留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印象派集团的分裂和终结是不可避免的。1886年,随着第八次印象派画展的结束,印象派运动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这之后,莫奈仍继续他对光与色的探索,并创作出了他最著名的,也是他最后的巨制《睡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