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4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一、了解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指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历史积累、验证的优良道德品质。这些品质集中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的积极认知、情感和行为。如公正无私、嫉恶从善、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谦恭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二、明确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人类的道德品质具有继承性,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极“左”年代,否认、批判传统美德已造成了我国公民道德的缺失,尤其青少年儿童品德成长的缺失。其次,传统美德在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根基。

  三、分清传统道德中的是非、美丑、善恶

  我们说的是传统美德教育,而不是传统道德教育。在传统道德中还存在着不少消极的、不符合当代家教要求的内容,如男尊女卑、家长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因传统的观念性的东西惯性极强,不断翻版,所以家长也要警惕此类消极因素对孩子品德成长的影响。

  四、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

  品德教育是一种养成过程,在家教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使之结合全部生活,随机而教、灵活而教。尤其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

  五、遵循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应遵循:

  (1)晓之以理。即讲知识,讲道理,讲孩子能懂的知识和道理,形象的、能令孩子折服之理。

  (2)动之以情。此处的“情”既指家长动情,也指引发孩子的道德情感。

  (3)导之以行。即将认知和情感引到孩子的道德行为上,体现在孩子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行动中。

  (4)持之以恒。即坚持长期引导教育,形成良好道德习惯,防止一时冲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