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6章 一九三三年(9)

  第十段"。。。。。。突兴〔10〕并非因为政治上的鼓励,却是对于。。。。。。"似不如改为"突兴虽然由于大众的需要,但有些作家,却不过对于。。。。。。"第十一至十二段其中有不分明处。突兴之后,革命文学的作家(旧仇创造社,新成立的太阳社〔11〕)所攻击的却是我,加以旧仇新月社,一同围攻,乃为"众矢之的",这时所写的文章都在《三闲集》中。到一九三○年,那些"革命文学家"支持不下去了,创,太二社的人们始改变战略,找我及其他先前为他们所反对的作家,组织左联,此后我所写的东西都在《二心集》中。

  第十六段成的批评〔12〕,其实是反话,讥刺我的,因为那时他们所主张的是"天才",所以所谓"一般人",意即"庸俗之辈",是说我的作品不过为俗流所赏的庸俗之作。

  第十七段。ato〔13〕只译了一篇《故乡》,似不必提。《野草》英译,译者买[卖]给商务印书馆,恐怕去年已经烧掉了。〔14〕《杂感选集》〔15〕系别人所选,似不必提。

  答来问一全集》〔16〕,日本有井上红梅〔17〕(K。Lnoue)这日本姓的腊丁拼法,真特别,共有四个音,即LWnoWuWe译。

  《阿Q正传》,日本有三〔18〕种译本:(一)松浦珪三(K。

  MaWtsuura)译,(二)林守仁〔19〕(。。J。Ling,其实是日人,而托名于中国者)译,(三)增田涉(L。Masu-da,在《中国幽默全集》中)译。〔20〕又俄译本有二种,一种无译者名〔21〕,后出之一种,为王希礼(B。A。VasiSiev)译。

  法文本是敬隐渔〔22〕译(四川人,不知如何拼法)。

  二、说不清楚,恐怕《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台静农编)及《鲁迅论》(李何林〔23〕编)中会有一点,此二书学校图书馆也许有的。

  三、见过日本人的批评,但我想不必用它了。

  此信到后,希见复以免念。临封又及〔1〕评传指《鲁迅生平》,美国埃德加。斯诺所著。载于美国出版的英文刊物《亚细亚》一九三五年一月号,后收入他编译的《活的中国》。

  〔2〕第三种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胡秋原、苏汶(杜衡)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两个阵营之外的"自由人"、"第三种人"。他们宣传"文艺自由"论,鼓吹文艺脱离政治,攻击左翼文艺运动。

  〔3〕笔墨官司指鲁迅和施蛰存关于"《庄子》与《文选》"问题的争论。参看《重三感旧》、《"感旧"以后》、《扑空》、《答兼示》(均收入《准风月谈》)等文及有关的"备考"。

  〔4〕《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内选秦汉至齐梁间的诗文,共三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

  〔5〕《庄子》亦名《南华经》,战国时宋国庄周著,现存三十三篇。

  〔6〕施君云《文选》就有用施蛰存在《<突围>之五(答敬立)》(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中说:描写"自然景物、个人感情、宫室建筑。。。。。。之类,还不妨从《文选》之类的书中去找来用。"鲁迅在《准风月谈。古书中寻活字汇》中曾予批驳。

  〔7〕"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语出《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8〕。君夫妇指斯诺和海伦。福斯特。

  〔9〕张资平他们造的指白羽遐(疑为张资平的化名)曾在上海《文艺座谈》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发表《内山书店小坐记》,同年六月,上海《社会新闻》第四卷第二期又刊载新皖的《内山书店与左联》,二者均含沙射影地攻击鲁迅等左翼作家。参看《伪自由书。后记》。

  〔10〕突兴指一九二八年创造社、太阳社对革命文学的提倡及其影响。参看《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11〕太阳社一九二七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一九二八年一月出版《太阳月刊》,提倡革命文学。一九三○年"左联"成立后,自行解散。一九二八年该社和创造社对鲁迅的批评和鲁迅的反驳,曾在革命文学阵营内部形成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这次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界对革命文学问题的注意。但在创造社、太阳社的某些成员中曾出现过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倾向,对鲁迅作了错误的分析和采取了排斥以至无原则的攻击的态度。后来他们改变了排斥鲁迅的立场,与鲁迅共同组织了"左联"。

  〔12〕成的批评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二四年二月)发表《<呐喊>的评论》中有"博得一般人的惊疑"和"像庸俗之徒那样死写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之类的话。

  〔13〕Sato即佐藤春夫(1892--1964),日本诗人、小说家。

  〔14〕《野草》英译已经烧掉指《野草》英译本。冯余声译。译稿交商务印书馆后,毁于"一二八"战火。

  〔15〕《杂感选集》即瞿秋白编选的《鲁迅杂感选集》。

  〔16〕《小说全集》即日本井上红梅译的《鲁迅全集》,收《呐喊》、《彷徨》两书,仅一册,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东京改造社出版。

  〔17〕井上红梅(1881--1949)原名井上进,中国风俗研究者。著有《支那风俗》、《中华万华镜》等。

  〔18〕松浦珪三东京第一外国语学校教师。所译《阿Q正传》,一九三一年九月由日本白杨社出版,为《中国无产阶级小说集》第一编。

  〔19〕林守仁山上正义的中国名。他译的《阿Q正传》曾经鲁迅校订,一九三一年十月东京四六书院出版。山上正义,参看310313(日)信注〔1〕。

  〔20〕一九三二年佐藤春夫编《世界幽默全集》,增田涉负责中国部分,译有鲁迅的《阿Q正传》、《幸福的家庭》和其他作家作品。《中国幽默全集》,应为《世界幽默全集》之十二《中国篇》,一九三三年东京改造社出版。增田涉,参看320105(日)信注〔1〕。

  〔21〕一种无译者名指苏联科金(M。Д。KОкИН。)所译《阿Q正传》,收入《当代中国中短篇小说集》,一九二九年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

  〔22〕敬隐渔四川遂宁人,曾留学法国。他译的《阿Q正传》发表在罗曼罗兰主编的《欧罗巴》月刊第四十一、四十二期(一九二五年五、六月号)。一九二九年他又译成《孔乙己》和《故乡》,与《阿Q正传》同收入他编译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作家作品选》,由巴黎理埃德尔书局出版。

  〔23〕李何林安徽霍丘人,文学评论家。当时在山东济南高级中学任教。编著有《鲁迅论》、《中国文艺论战》等。

  331108致曹靖华亚丹兄:十月卅日寄上一信并书一包,想已到。

  《四十一》后记已找到,但我看此书编好后,一时恐怕不易出版。此文还是寄上呢,还是仍留弟处?

  看近日情形,对于新文艺,不久当有一种有组织的压迫和摧残,这事情是好像连几个书店也秘密与谋的。其方法大概(这是我的推测)是对于有几个人,加以严重的压迫,而对于有一部分人,则宽一点,但恐怕会有检查制度出现,删去其紧要处而仍卖其书,因为如此,则书店仍可获利也。

  我们好的,勿念。此颂时绥。

  弟豫顿首十一月八日331109致吴渤〔1〕吴渤先生:今天收到来信并稿子〔2〕,夜间看完,虽然简略一点,但大致是过得去的。字句已略加修正。其中的"木目木刻",发音不便,"木目"又是日本话,不易懂,都改为"木面木刻"了。

  插图也只能如此。但我以为《耕织图》〔3〕索性不要了,添上苏联者两幅,原书附上,以便复制,刻法与已选入者都不同的,便于参考。

  应洲的〔4〕《风景》恐不易制版,木板虽只三块,但用锌板,三块却不够,只好做三色版,制版费就要十五六元,而结果仍当与原画不同。

  野夫〔5〕的两幅都好,但我以为不如用《黎明》,因为构图活泼,光暗分明,而且刻法也可作读者参考。

  《午息》构图还不算散漫,只可惜那一匹牛,不见得远而太小,且有些像坐着的人了。但全图还有力,可以用的。

  序文〔6〕写了一点,附上。

  《怒吼罢,中国!》〔7〕上海有无英译本,我不知道。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一月九夜。

  注释:

  〔1〕吴渤笔名白危,广东兴宁人。当时的一个青年作者,曾编译《木刻创作法》,由鲁迅校阅并作序。

  〔2〕稿子指《木刻创作法》,一本关于木刻的入门书。主要根据旭正秀的《创作版画的作法》、小泉癸正男的《木版画雕法与刷法》,以及《世界美术史纲》和《世界美术全集》中的《东洋版画篇》、《西洋版画篇》编译而成。一九三七年一月始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3〕《耕织图》宋人刻画,宋代楼璹(1090--1162)绘,其中《耕图》二十一幅,《织图》二十四幅,每幅各附一诗。据收信人回忆,原拟从中选两幅作为借鉴中国古代木刻的参考,因原画线条模糊,改用了苏联的两幅。

  〔4〕应洲未详。

  〔5〕野夫即郑野夫,参看331220②信注〔1〕。

  〔6〕序文指《<木刻创作法>序》,后收入《南腔北调集》。

  〔7〕《怒吼罢,中国!》剧本,苏联特烈捷雅柯夫(即铁捷克)著。该剧以一九二五年四川万县惨案为背景,描写了我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上海戏剧界为纪念"九一八"二周年曾联合演出。

  331110致曹聚仁聚仁先生:我要奉托一件事----《大业拾遗记》〔1〕云,"宇文化及〔2〕将谋乱,因请放官奴,分直上下,诏许之,是有焚草之变。"炀帝〔3〕遇弑事何以称"焚草之变"〔4〕?是否有错字?手头无书,一点法子也没有。先生如有《隋书》〔5〕之类,希一查见示为感。

  此上即请著安。

  鲁迅启上十一月十日〔1〕《大业拾遗记》传奇,一名《隋遗录》,原名《南部烟花录》二卷,题唐颜师古撰,当为宋人作。

  〔2〕宇文化及(?--619)隋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炀帝时任右屯卫将军。大业十四年(618)与司马德戡发动兵变,杀死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自为大丞相。

  〔3〕炀帝即隋炀帝杨广(569--618)。

  〔4〕"焚草之变"事见《隋书。宇文化及传》:宇文化及与司马德戡谋叛时,置兵江都城外,"至夜三更,德戡于东城内集兵,得数万人,举火与城外相应。(炀)帝闻有声,问是何事,虔通伪称:'草坊被烧,外人救火,故喧嚣耳'。中外隔绝,帝以为然。"遂被杀。按《中国小说史略。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中介绍《大业拾遗记》时,讲到"焚草之变"。鲁迅为答复日译者增田涉的询问,故函请曹聚仁代查。

  〔5〕《隋书》纪传体隋代史,共八十五卷,唐代魏征等编撰。

  331111致郑振铎〔1〕西谛先生:十一月七日信顷收到。最近的笺样,是三日寄出的,卷作一卷,用周乔峰名挂号,又有一信,不知现已到否?倘未到,则请重寄一份,以便挑选。

  序文〔2〕我想还是请建功兄写一写。签条则请兼士。

  对于目录,我有一点异议,所以略有小捣乱,寄回希酌。排列的意见,是以无甚意思的"仿古"开端,渐至兴盛,而末册却又见衰颓之象,并且不至于看到末册,即以索然无味的"仿古"终,对于读者,亦较有兴趣也。

  尚未收到之一批,倘收到,请先生裁择加入就好。

  名印托刘小姐〔3〕刻,就够好了。居上海久,眼睛也渐渐市侩化,不辨好坏起来,这里的印人,竟用楷书改成篆体,还说什么汉派浙派〔4〕,我也就随便刻来应用的。至于印在书上的一方,那是西泠印社〔5〕中人所刻,比较的好。

  《灵宝刀图》〔6〕的复印本,真如原版一样,我希望这书的早日印成,以快先睹。明纸印本,只能算作特别本(西洋版画,也常有一二十部用中国或日本纸的特制本),此外最好仍用宣纸,并另印极便宜纸张之本子若干,以供美术学生之用也。大约新派木刻家,有些人愿意参考的。数目也许并不多,但出版者也只能如此布置。我前印《士敏土之图》,原是供给中国的,不料买者寥寥,大半倒在西洋人日本人手里。

  此书一出,《诗余画谱》〔7〕可以不印了。我的意见,以为刻工粗拙者也可以收入一点,倘亦预约,希将章程见示。

  板儿杨〔8〕,张老西〔9〕之名,似可记入《访笺杂记》内,借此已可知张矇为山西人。大约刻工是不专属于某一纸店的,正如来札所测,不过即使专属,中国也竟可糊涂到不知其真姓名(况且还有绰号)。我用了一个女工,已三年多,知其姓许,或舒,或徐,而不知其确姓,普通但称之为"老阿姐"或"娘姨"而已。

  "兴奋"我很赞成,但不要"太","太"即容易疲劳。这种书籍,真非印行不可。新的文化既幼稚,又受压迫,难以发达;旧的又只受着官私两方的漠视,摧残,近来我真觉得文艺界会变成白地,由个人留一点东西给好事者及后人,可喜亦可哀也。

  《季刊》稿〔10〕当做一点。

  此复,即请著安。

  迅上十一月十一日〔1〕此信据《现代作家书简》所载编入。

  〔2〕序文指鲁迅、郑振铎作《<北平笺谱>序》,拟请魏建功书写。

  〔3〕刘小姐指刘淑度,名师仪,山东德县人,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4〕汉派浙派当时的篆刻流派。摹仿汉代篆刻方法的称为汉派。浙派原都是浙江杭州人,故名;清乾隆时由丁敬开创,他们宗法秦、汉,兼取众家之长,讲究刀法,艺术成就较高。

  〔5〕西泠印社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丁仁、王璹、叶为铭、吴隐等创办于杭州孤山,因地近西泠而命名。

  〔6〕《灵宝刀图》传奇《灵宝刀》(《水浒》中林冲的故事)的插图,明代陈与郊作。

  〔7〕《诗余画谱》又名《草堂诗余意》,词画集,明代汪氏编,选录《草堂诗余》中的词一百首,并按词意绘图。

  〔8〕板儿杨即杨华庭,北京静文斋等纸店的刻工。

  〔9〕张老西即张启和,山西人,北京淳青阁等纸店的刻工。

  〔10〕《季刊》稿后作成《选本》,载北平《文学季刊》创刊号(一九三四年一月),已收入《集外集》。

  331112①致吴渤吴渤先生:来稿已看过,并序文及较详的回信〔1〕,都作一包,放在内山书店,暇时希往一取为幸。

  此致即颂时绥。

  迅上十一月十二日〔1〕较详的回信指331109信。

  31112②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十一月六日信已收到。心梅叔〔1〕地址,系"绍兴城内大路,元泰纸店",不必写门牌,即可收到。修坟已择定旧历九月廿八日动工,共需洋三十元,又有亩捐,约需洋二十元,大约连太爷之祭田在内,已由男汇去五十元,倘略有不足,俟细账开来后,当补寄,请勿念。上海天气亦已颇冷,但幸而房子朝南,所以白天尚属温暖。男及害马均安好,但男眼已渐花,看书写字,皆戴眼镜矣。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亦较去年强健,且近来似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当因年纪渐大之故,惟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费去不少工夫耳。余容续禀,专此,恭请金安。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随叩十一月十二日〔1〕心梅叔即周秉钧,字彝宪,号心梅,笔名观鱼,浙江绍兴人,鲁迅的堂叔。著有《回忆鲁迅房族和社会环境35年间的演变》。

  331112③致杜衡〔1〕杜衡先生:十一月六日信,顷已收到,并插画原底五幅,稿费共四十八元,萧君〔2〕之一部分,当为代寄。本月《现代》已见,内容甚丰满,而颇庞杂,但书店所出,又值环境如此,亦不得不然。至于出版界形势之险,恐怕不只现代,以后也许更甚,只有摧毁而无建设,是一定的。轻性的论文实在比做引经据典的论文难,我于评论素无修养,又因病而被医生禁多看书者已半年,实在怕敢动笔。而且此后似亦以不登我的文字为宜,因为现在之遭忌与否,其实是大抵为了作者,和内容倒无甚关系的。萧君离上海太远,未必能作关于文坛动态的论文,但他如有稿子寄来,当尽先寄与《现代》。

  那一本《现实主义文学论》〔3〕和《高尔基论文集》〔4〕,不知何时可以出版?高的小说集,却已经出了半个多月了。专此奉复,并颂时绥。

  鲁迅上十一月十二日〔1〕此信据《现代作家书简》所载编入。

  〔2〕萧君指萧参(瞿秋白)。

  〔3〕《现实主义文学论》参看330209信注〔5〕。

  〔4〕《高尔基论文集》即《高尔基论文选集》,参看330810信注〔2〕。

  331113①致陶亢德亢德先生:那一条新闻,登载与否在我是都可以的,不过我觉得这记事本身,实在也并无什么大意义,所以不如不要它。但倘以暴露杭州情形为目的,那么,登登也好的。

  我在寓里不见客,此非他,因既见一客,后来势必至于非广见众客不可,将没有工夫偷懒也。此一节,乞谅察为幸。专复即请著安。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