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7章 一九三三年(10)

  迅上十一月十三日331113②致曹聚仁聚仁先生:顷得惠书,并录示《宇文化及传》,"焚草"之义已懂,感谢之至。前在《涛声》中,知有《鲁迅翁之笛》〔1〕,因托友去买《十日谈》,尚未至。其实如欲讽刺,当画率群鼠而来,不当是率之而去,此画家似亦颇懵懂,见批评而悻悻,也当然的。不过凡有漫画家,思想大抵落后,看欧洲漫画史,分量最多的也是刺妇女,犹太人,乡下人,改革者,一切被压者的图画,相反的作者,至近代始出,而人数亦不多,邵公子治下之"艺术家",本不足以语此也。

  民权主义文学颇有趣,但恐无甚反应,现在当局之手段,除摧毁一切,不问新旧外,已一无所长,言议皆无益也,但当压迫日甚耳。此上即请著安。

  迅启十一月十三夜〔1〕《鲁迅翁之笛》漫画,刊于《十日谈》第八期(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日),署名静(陈静生)。画中为鲁迅吹笛群鼠随行。曹聚仁在《涛声》第二卷第四十三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发表《鲁迅翁之笛》一文,对这幅画提出了批评;漫画作者随即在《十日谈》第十一期发表《以不打官话为原则而致复涛声》进行答辩。《十日谈》,邵洵美等办的一种文艺旬刊,一九三三年八月十日创刊,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停刊。

  331114致曹靖华亚丹兄:十日信上午收到,并作者传〔1〕;木刻在下午也收到了,原封不动,毫无损坏,请勿念。取了这许多作品,对于作者,不知应否有所报酬,希示知,以便计划。

  《四十一》后记今寄上,因为倘要找第二份,现在也不容易。恐寄失,所以挂号的。

  此地对于作者,正在大加制裁,闻一切作品被禁者,有三十余人,电影局及书店,已有被人捣毁,〔2〕颇有令此辈自己逐渐饿死之意,出版界更形恐慌,大约此现象还将持续。

  兄似不如弟前函所说,姑且教书,卖文恐怕此后不易也。

  此复即颂时绥。

  弟豫顿首十一月十四日〔1〕作者传指苏联木刻家传略。

  〔2〕电影局及书店被人捣毁指国民党特务破坏捣毁进步影片公司和书店。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331115①致徐懋庸〔1〕懋庸先生:今天收到来信并《托尔斯太传》〔2〕一本,谢谢。关于全部的文字,我不懂法文,一句话也不能说。至于所问的两个名字,NaoshiKato是加藤整〔3〕,Ten-eromo不像日本语,我在附录中寻了一下也寻不见,但也许太粗心了的缘故,希指明页数,当再看一看上下文。

  还有几个日本人名,一并说明于下----Jokai这不像日本语,恐有误,日本姓只有Sakai(堺)H。S。Tamura(姓田村,H。S。不可考)KenSiroTokutomi(德富健次郎,即德富芦花〔4〕,作《不如归》者,印本作KenSiSro,多一I。)专复顺颂文安。

  迅上十一月十五夜〔1〕徐懋庸(1910--1977)浙江上虞人,作家,"左联"成员,曾编辑《新语林》半月刊和《芒种》半月刊。

  〔2〕《托尔斯太传》法国罗曼。罗兰著,徐懋庸译,一九三三年上海华通书局出版。

  〔3〕加藤整应作加藤直士,参看331117信。

  〔4〕德富芦花(1868--1927)原名健次郎,笔名芦花,日本明治时代小说家。长篇小说《不如归》为其代表作之一,我国有林雪清译本,一九三三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331115②致姚克Y先生:九日函收到。《申报》上文章〔1〕已见过,但也许经过删节的罢。近来报章文字,不宜切实,我的投稿,久不能登了。十二日艺华电影公司被捣毁,次日良友图书公司被毁一玻璃,各书局报馆皆得警告。记得抗日的时候,"锄奸团""灭奸团"〔2〕之类甚多,近日此风又盛,似有以团治国之概。

  先生要作小说,我极赞成,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即如布克夫人〔3〕,上海曾大欢迎,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究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所以她之称许《寄庐》,也无足怪,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只有我们做起来,方能留下一个真相。即如我自己,何尝懂什么经济学或看了什么宣传文字,《资本论》〔4〕不但未尝寓目,连手碰也没有过。然而启示我的是事实,而且并非外国的事实,倒是中国的事实,中国的非"匪区"的事实,这有什么法子呢?

  看报,知天津已下雪,北平想必已很冷,上海还好,但夜间略冷而已。我们都好,但我总是终日闲居,做不出什么事来。上月开了一个德俄木刻展览会〔5〕,下月还要开一个〔6〕,是法国的书籍插画。校印的有《解放了的DonQuixote》,系一剧本,下月可成,盖不因什么团而止者也。《伪自由书》已被暗扣,上海不复敢售,北平想必也没有了。此后所作,又盈一册〔7〕,但目前当不复有书店敢印也。

  专此布达,并颂文安。

  豫顿首十一月十五夜〔1〕《申报》上文章指《美国人目中的中国》,姚克作,载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报。自由谈》。该文评论了两部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其中一本名为《寄庐》(TheHouseofExiSe),系女作家诺拉。沃恩(NoraWaSn)作,一九三三年四月出版。

  〔2〕"锄奸团""灭奸团"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上海等地曾出现"铁血锄奸团"一类的组织,有的虽以"抗日"为旗号,实际上却多由流氓组成,受国民党当局操纵。

  〔3〕布克夫人(P。S。Buck,1892--1973)即赛珍珠,美国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大地》、《儿子们》等。

  〔4〕《资本论》马克思(1818--1883)的主要著作,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共三卷。第一卷于一八六七年出版,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一八八五年和一八九四年出版。

  〔5〕德俄木刻展览会参看331021①信注〔2〕。

  〔6〕下月还要开一个指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日、三日借老靶子路日本基督教青年会二楼举办的俄法书籍插画展览会。

  〔7〕指后来编成出版的《准风月谈》。

  331116致吴渤吴渤先生:十五日信收到。翻印画册,当看看读者的需要,但倘准备折本,那就可以不管。譬如壁画二十五幅,如制铜版,必须销路多,否则,不如玻璃版。现在以平均一方尺的画而论,制版最廉每方寸七分(其实如此价钱,是一定制得不好的),一块即须七元,二十五块是一百七十五元,外加印费纸张,但可印数千至一万本。珂罗每一块制版连印工三元,二十五幅为七十五元,外加纸费,但每制一版,只能印三百本,再多每幅又须三元,所以倘觉得销路不多,不如用珂罗版。

  倘用珂罗版,则不如用中国纸,四尺宣纸每张一角(多买可打折扣),开六张,每本作三十张算,纸价五角,印费两角五分,再加装订等等,不到一元,则定价二元,可不至于折本。再便宜一点的是"抄更纸"〔1〕,这信纸就是,每一张不过一分,则一本三十张,三角就够了。但到中国纸铺买纸,须托"内行"一点的人去,否则容易吃亏。印刷所也须调查研究过,我曾遇过一家,自说能制珂罗版,而后来做得一榻胡涂,原底子又被他弄坏了。

  还有顶要紧的,是代卖店,他们往往卖去了书,却不付款,我自印了好几回书,都由此倒灶的。

  《怒吼罢,中国!》能印单行本,是很好的,但恐怕要被压迫,难以公然发卖,近来对于文学界的压迫,是很厉害的。这个剧本的作者,曾在北京大学做过教员,那时他的中文名字,叫铁捷克。

  我是不会看英文的,所以小说无可介绍。日本因为当局的压迫,也没有什么好小说出来。

  "刘大师"〔2〕的那一个展览会,我没有去看,但从报上,知道是由他包办的,包办如何能好呢?听说内容全是"国画",现在的"国画",一定是贫乏的,但因为欧洲人没有看惯,莫名其妙,所以这回也许要"载誉归来",像徐悲鸿〔3〕之在法国一样。

  此复即颂时绥。

  迅上十一月十六日〔1〕"抄更纸"亦称"还魂纸",一种比较厚而粗糙的再生纸。

  〔2〕"刘大师"指刘海粟,江苏武进人,画家。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上海《申报》载刘海粟将于同月十日、十一日在上海举办中国美展消息。

  〔3〕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画家。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爱国民主运动。

  331117致徐懋庸懋庸先生:前几天寄上的一封信里,把一个日本人名弄错了,NaoshiKato不是加藤整,是加藤直士,这一回曾经查过,是不会错的了。(日本对于汉字之"直""整""直士""修"。。。。。。,读法一样。)还有Jokai,什九是。akai="堺"之误,此人名利彦,号枯川,〔1〕先曾崇拜托尔斯泰,而后来反对他的。

  此致并颂文祺。

  迅上十一月十七日〔1〕堺利彦(1870--1933)日本社会主义者。曾编辑《平民新闻》、《社会主义研究》等,著有《社会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传》等。

  331119致徐懋庸懋庸先生:十六信收到。

  Teneromo当非日本人,但即为别国人,此姓亦颇怪。

  Jokai非"正介","正介"之日本读法,当为。houkai或。hōWkai,或Tadasuke,与Jokai相差更远,此字只可存疑矣。

  九三页的两句话,据日译本,当作"莫斯科的住下(谓定居于莫斯科),什么都安排好了。。。。。。"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托尔斯泰之至莫斯科,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此复,即颂著安迅上十一月十九夜331120①致郑振铎西谛先生:十六日信收到。所指"样本",当系谓托叶先生〔1〕转寄者,但我至今并未收到,明天当写信去一问。

  荣录〔2〕之笺只一枚,有无是不成问题的。

  故宫博物馆〔3〕之版虽贵,但印得真好,只能怪自己没有钱。每幅一元者,须看其印品才知道,因为玻瓈版也大有巧拙的,例如《师曾遗墨》〔4〕,就印得很不高明。

  这一月来,我的投稿已被封锁,即无聊之文字,亦在禁忌中,时代进步,讳忌亦随而进步,虽"伪自由",亦已不准,但《北平笺谱》序或尚不至"抽毁"〔5〕如钱谦益〔6〕之作欤?

  此复即颂著安。

  迅上十一月廿日〔1〕叶先生指叶圣陶。

  〔2〕荣录即荣录堂,当时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字画店。

  〔3〕故宫博物馆即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九二五年建立。

  〔4〕《师曾遗墨》即《陈师曾先生遗作》,书画集,共十二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八年北京琉璃厂淳菁阁据周印昆、姚茫父、高朗夫、杨千里等所藏印行。

  〔5〕抽毁清代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凡被视为有"违碍"的书,都要加以全毁或抽毁。在各省缴送的禁书目中,有的就注有:"有悖谬语,应请抽毁"字样。参看《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6〕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江苏常熟人。明崇祯时的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时又任礼部尚书;清军占领南京时,他首先迎降,故为人所不齿。清乾隆时将他列入"贰臣传"中。著有《初学集》、《有学集》等。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月十七日上谕中,有"钱谦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复身事本朝,。。。。。。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逐细查明,概行毁弃,以励臣节,而正人心"(《四库全书总目》卷首)的话。

  331120②致曹聚仁聚仁先生:约二十天以前,曾将关于木刻之一文〔1〕寄《申报》《自由谈》,久不见登载,知有异,因将原稿索回,始知所测并不虚。其实此文无关宏恉,但因为总算写了一通,弃之可惜,故以投《涛声》,未知可用否?倘觉得过于唠叨,不大相合,便请投之纸簏可也。此上即颂著安。

  迅启十一月廿日〔1〕关于木刻之一文指《论翻印木刻》,载《涛声》周刊第二卷第四十六期(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后收入《南腔北调集》。

  331124致萧三萧兄:今天寄出杂志及书籍共二包,《现代》和《文学》〔1〕,都是各派都收的刊物,其中的森堡〔2〕,端先〔3〕,沙汀〔4〕,金丁〔5〕,天翼〔6〕,起应〔7〕,伯奇〔8〕,何谷天,白薇〔9〕,东方未明=茅盾,彭家煌〔10〕(已病故),是我们这边的。但因为压迫,这刊物此后还要白化,也许我们不能投稿了。

  《文艺》几乎都是有希望的青年作家,但其中的尹庚〔11〕,听说是被捕后白化了。第三期能否出版很难说。

  豫上。十一月二十四日。

  注释:

  〔1〕《文学》月刊,傅东华、郑振铎等编辑,一九三三年七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出至第九卷第四号停刊。

  〔2〕森堡原名卢嘉文,笔名卢森堡、任钧等,广东梅县人。当时是中国诗歌会会员。

  〔3〕端先沈端先,笔名夏衍,浙江杭州人,作家,剧作家,"左联"和"文总"负责人之一。著有剧本《上海屋簷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4〕沙汀原名杨子青,笔名沙汀,四川安县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淘金记》等。

  〔5〕金丁汪金丁,北京人,作家,"左联"成员。

  〔6〕天翼即张天翼。参看330201信注〔1〕。

  〔7〕起应即周扬,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文艺理论家,"左联"领导人之一。曾主编《文学月报》。

  〔8〕伯奇即郑伯奇。参看320920信注〔1〕。

  〔9〕白薇原名黄彰,字素如,笔名白薇,湖南资兴人,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等。

  〔10〕彭家煌(1900--1933)笔名芳草,湖南湘阴人,作家。著有小说《怂恿》、《皮克的情书》等。

  〔11〕尹庚原名楼曦,改名楼宪,笔名尹庚,浙江义乌人,"左联"成员。曾主编《天马文学丛书》。

  331125①致曹靖华亚丹兄:十九日信收到。寄来的书〔1〕,我收到过三包,但册数不多,仅精装高氏集四本〔2〕,演剧史〔3〕,PavSenko〔4〕小说,Shagi-niyan〔5〕日记,Serafi-movich〔6〕评传各一本,及零星小书七八本。这是十月中旬的事,此后就没有收到了。

  风暴正不知何时过去,现在是有加无已,那目的在封锁一切刊物,给我们没有投稿的地方。我尤为众矢之的,《申报》上已经不能登载了,而别人的作品,也被疑为我的化名之作〔7〕,反对者往往对我加以攻击。各杂志是战战兢兢,我看《文学》即使不被伤害,也不会有活气的。

  对于木刻家所希望的,我想慢慢收集一点旧书寄去,并中国新作家的木刻〔8〕(不过他们一定要发笑的),但不能每人一部,只得大家公有了。至于得到的木刻,我日日在想翻印〔9〕,现在要踌蹰一下的,只是经济问题,但即使此后窘迫,则少印几张就是,总之是一定要绍介。所以可否请兄就写信到那边去调查一点,简略的就好,那么,来回约两个月,明年二月便可付印了。关于Kravtchenko〔10〕的,记得兄前寄我的《Gra-phika》〔11〕里有一点,或者可以摘译。

  小三〔12〕无信来,中文《文学》〔13〕尚未见,不知已出版否。我在印《被解放的DonQuixote》,尚未成,但出版之后,当然不会"被解放"。

  教书是很吃力的,不过还是以此敷衍一时的好。

  它兄们〔14〕都好。我个人和家族,也都如常,请勿念。

  此上,即颂近好。

  弟豫启十一月二十五日〔1〕寄来的书指曹靖华回国前,从苏联寄来托鲁迅代为收存的书。

  〔2〕高氏集四本即《高尔基全集》前四卷。

  〔3〕演剧史即《苏联演剧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J。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1863--1938)著。

  〔4〕Pavlenko即巴甫连柯(П。Α。ПаВЛeНкО,1899--1951),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幸福》、《草原上的太阳》等。

  〔5〕Shaginiyan即沙吉娘,苏联女作家。

  〔6〕Serafimovich即绥拉菲摩维支,苏联作家。

  〔7〕被疑为我的化名之作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海《时事新报。青光》所载陈代《略论放暗箭》一文中,将唐俍的《新脸谱》一文误为鲁迅所作。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8〕新作家的木刻即后来由鲁迅编选的《木刻纪程》,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以铁木艺术社名义自费印行。

  〔9〕日日在想翻印指拟编印《引玉集》。

  〔10〕Kravtchenko即克拉甫兼珂,苏联木刻家。

  〔11〕《Graphika》即苏联《版画》杂志。

  〔12〕小三即萧三。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