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共产国际对印度工农党态度的变化

  (一)共产国际六大前对工农党的支持

  如前所述,作为共产国际的重要领导成员M。N。罗易自1921年以来就有建立群众性政党的思想,并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筹建并正式建立了工农党。就共产国际本说,也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在印度工农党问题上并无原则上的分歧意见。

  1922年底,共产国际对印度共产党人提出的建立群众性政党的计划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并给予了明确的支持。1923年6月14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批准了在印度建立工农党的计划,并向印度工农党会议发了贺信。贺信表示:共产国际全力支持印度的工农革命的政党,并热切地希望你们能够顺利地建立这种能够领导印度的劳动者走向最终解放的党。贺信指出,工人和农民要积极参加消灭帝国主义的斗爭,必须支持和参加一切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运动,并同这种运动实行合作。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工人和农民在今后必须通过自己的阶级政党来进行这种斗爭。贺信为印度工农党还拟定了基本纲领并规定了该党的当前任务。贺信写道:“你们党的当前任务是:把工人和农民组织到党的旗帜之下,激发他们的热情,把他们吸引到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中来。要通过领导罢工、抗税以及各种形式的斗爭,把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同工农的日常斗爭结合起来,后者不仅把劳动群众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而且会对工农进行政治敎育,这种政治敎育对于领导民族解放斗爭、进而领导社会革命是至关重要的。”1924年6月共产国际召开五大,在正式召开会议前,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了一份供国际各支部讨论的报吿,在谈到印度共产党的任务时说:“在革命的基础上,恢复已被大资产阶级放弃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一个全国性的人民政党,其中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贫困的知识分子、小职员、要反抗的农民和先进的工人;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

  1925年3—4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五次会议进一步论述了在印度建立群众性革命政党的必要性,以及党的基本任务。在关于印度问题的决议中写道:“殖民地委员会建议在印度实行下列政策:委员会认为,目前共产党人有必要继续在国大党和自治党的左翼內开展工作。应该把所有的民族主义政党组织成为一个群众性的革命政党和一个全印反帝联盟。印度共产党人提出并加以宣传的是建立人民政党——它的纲领要点是:脫离英帝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普遍选举,废除封建制——的口号是正确的。”

  1925年5月,斯大林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一文中肯定了在印度建立工农党的形式。他说在印度的任务就是“建立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联盟并且保证无产阶级在这个联盟中的领导权。这个联盟可以采取表面上由统一的纲领联系起来的统一的工农政党的形式,但不是永远必须采取这种形式。”斯大林在这里讲的革命是指排除印度资产阶级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工农党是这种三个阶级联盟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926年以后,印度工农党在孟加拉、孟买等地建立后,英国共产党代表共产国际对各地区的工农党的工作;给予了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1926年4月英共派英共党员乔冶·艾利逊抵达孟买,目的是推动印度工会运动和工会组织。同年12月30日,另一名英共党员菲利普·斯普拉特被派往印度并抵达孟买。他的使命在于同印度共产党人穆札法尔·艾哈迈德、S。V。卡特等取得联系,指示他们组织一个能够合法掩护共产党活动的工农党。还指示:“应该尽快地在孟买成立由国大党委员会、自治党、工会、工农党等组成的统一战线委员会。”在英共的帮助下,1927年2月8日,孟买工农党正式成立。1927年9月,英共派另一名英共党员本杰明·F·布莱德雷赴印加强对印度工作的指导。

  1927年12月,罗易又代表共产国际致信印度共产党,对工农党问题作了全面、具体的论述,进一步发展了他在20年代初期关于工农党的基本思想。罗易关于工农党的思想在这一信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关于工农党的性质与作用。罗易指出:工农党作为一个政党,如果能够公开地发挥作用,它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在印度,由于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文盲,因而进行非法活动有许多不利条件。如:进行宣传工作主要是通过口头形式。此外,印度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群众运动,如果沒有合法的机会,要实行这种领导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提出建立工农党,共产党可以通过它来合法地发挥作用,组织工人和农民去保护他们自己的阶级利益。

  但是,工农党不是也不应该仅仅是共产党的合法掩饰物,否则工农党就只是一个改变了名称用以欺骗警察的党,这样也就无需建立两个政党,而只需要一个有合法名称和秘密组织的党。我们认为,工农党应当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组织,它应当成为动员所有被剝削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阵地,它应当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內反动派的革命斗爭中把这些社会力量团结起来,使它们参加到为无产阶级最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爭创造政治经济条件的斗爭中来。

  第二,共产党与工农党的区别。罗易认为,共产党人应当加入工农党,并作为工人阶级自觉的先锋战士而成为工农党的决定力量。但是工农党和共产党是有区别的,它的纲领不是共产主义的,而是民主革命的,其中包含着工人和农民的最低政治经济要求。共产党支持这个纲领,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最低纲领。共产党和工农党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形式,前者只有个人成员,后者旣有个人成员又有集体成员。工会、农民组织可以集体加入工农党,共产党员应当在这些加入工农党的组织內开展宣传工作,为共产党吸收新党员。毎一个工农党组织內的共产党员都要接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都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

  第三,工农党的纲领。罗易指出:工农党纲领的基本內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一个工农享有充分分政治权利的民主国家;土地国有化(废除地主制、土邦和其他封建残余)地税不超过纯收入的15%,减少农业债务;交通运输和基础工业(矿山、钢铁等)国有化;毎天8小时、每周44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保障最低生活需要,特别要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居住条件;免费初等敎育;保护失业、疾病和老年人,由国家和雇主提供全部基金的75%;在工厂和农村建立工人委员会和农民委员会,由它们来实施这个纲领;新闻、言论和集会自由;罢工权和持有武器的权利;宗敎信仰自由;妇女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

  罗易认为,为这个纲领而奋斗的社会力量不会都是也不可能都是共产党人。但是,当他们被组织到工农党里来以后,不管他们是否赞成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纲领,他们都将受到无产阶级的影响,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的逐步分化,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斗爭的政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眞诚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正在下降的知识分子,很快就会集合在工农党的周围,这就为共产党植根于工农群众之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

  第四,罗易在这封信中还对即将召开的全国工农党会议的议程、党纲党章的基本要点以及中央委员会的人选问题作了较详尽的指示。他说:“现在,应当建立工农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全国性的中央委员会。目前的形势对召开一次建立全国性工农党的会议十分有利。这次大会的议程应包括下列问题:(1)政治形势以及工人和农民的任务;(2)党的纲领;(3)党的章程;(4)组织任务;(5)国际联系。关于第一个问题,必须阐明建立一个工农政党以便进行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的斗爭,保护工人和农民的阶级利益的必要性。工农党应当在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发挥领导作用,应当同正在进行这种斗爭的其他政党实行合作。党纲的要点在前面已经谈过。党章的基本內容包括:工人、农民和那些愿意为实现纲领规定的工人农民的最低要求而斗爭的人都可以加入工农党;允许集体加入工农党;工农党应当参加国大党,并作为一个拥有充分批评权的独立政党而存在。工农党应当在承认阶级斗爭和反帝斗爭的国际性质的基础上加入国际反帝联盟。工农党应当选举由11—13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作为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应当把那些受共产党影响的工会领袖,那些同农民运动联系密切并持有革命观点的人、那些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并赞同我们的纲领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民族主义领袖选到党中央委员会中来。与此同时,共产党人应当在工农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拥有多数,以确保工农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会应选举3名代表出席国际反帝联盟的下一届大会。”在罗易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下,1928年12月召开了全国工农党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提纲”)和《工农党的原则与政策》。这两个文件虽然与上述罗易的指示信件有一定的差异,但可以看出二者主导思想的一致性。

  (二)共产国际六大关于工农党问题的爭论与共产国际对工农党的否定如上章所述,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以及俄国党內斗爭对共产国际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对工农党的态度上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928年7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了一个报吿,作为六大的代表在会前的讨论基础。它在谈到印度资产阶级时强调,印度资产阶级已不能用独立的口号来影响革命群众了,认为资产阶级是在利用小资产阶级去控制群众。同时认为小资产阶级本身也不可信赖。这种思想反映在工农党问题上就是认为工农党会为国大党服务,因此无产阶级不能参加。报吿说:“工农党的主要弱点是,在实践中,它是作为国大党的左翼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政党而行动的。工农党只有从资产阶级政客的影响下彻底解放出来,并变成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剝削群众的联盟,才能发展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民族革命斗爭的政党。另一方面,工农党应否代替共产党的问题根本不存在,组织共产党是绝对必要的”。

  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斯大林在1925年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一文中思想的发展。

  在共产国际六大会上,就工农党问题展开了辨论。共产国际的领导人认为,工农党是建立在两个阶级的基础上的,无论它在特定的时期具有多么大的革命性,很快就会成为一般的小资产阶级政党,阻碍共产党人同群众建立联系。因此,共产党不应把建立这样的政党作为自己的任务。库西宁说:“有一个时候,某些同志认为用‘工农党’来代替这种组织形式(如共产党)是适当的。现在比过去更加清楚,不应提倡这种政党,特别是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工农党很容易变成小资产阶级政党,脫离共产党人,从而无法帮助它们同群众建立联系。如果认为这种政党可以代替眞正的共产党,那将是严重的错误。我们主张同农民结成联盟,但我们不赞成各阶级的融合。”库西宁的观点在大会上是主流,而其反对派主要是英国共产党。他们说:“印度资产阶级是一支反革命力量,但这并不等于说,旣使在发展群众革命时,我们也不能利用它。”对于工农党问题,英共的态度就与国际执委会的观点完全对立了。他们说:“要指出的一点是,不能用一句话就把工农党这个问题否定掉……。在印度的目前发展阶段中,工农党的特点是,它形成一条重要的路线,而共产党人正在通过这条路线寻找接近群众的道路。”

  在辨论当中,印度的大多数代表是支持共产国际执委会的观点。他们不仅拥护共产国际的看法,甚至还批评了共产国际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说:“工农党所以存在,是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策略和指示”、“我们必须批评共产国际所奉行的政策,它一面着手组织工农党,一面完全忽视印度共产党的工作。这种作法就象把马车放在马的前面一样荒唐。这种政策必须加以改正。”而前面说到的那个泰戈尔,也许是因为只有他是工农党的热衷者和领导人的缘故,在会上力图为保留工农党这一策略进行了辨护。他的一段话是値得我们仔细对待的。他说:

  “据我看来,某些同志被恶梦吓坏了,这种恶梦是他们自己的异想天开的想法——工农党将代替共产党——所引起的。始终沒有人说过工农党将代替共产党。”

  “国內那些无产阶级化了的小资产阶级分子,有时候比无产阶级本身更无产阶级化。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必定要在殖民地的革命运动中起作用。我们应该用什么组织形式来体现小资产阶级分子的反帝阵线呢?我们能让这种资产阶级分子来淹沒共产党吗?不能。另一方面,印度共产党应该利用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我认为,这个反帝阵线显然只能采取工农党这一组织形式,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山城市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我们已经从改良主义的领导人手中把一些工会爭取过来,并组织起农会。但是现在却有人要我们取消所有这些工人和农民的组织。这纯粹是学究式的敎条主义,列宁曾多次提醒我们反对这类东西。”

  六大通过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提纲》决议说:“所谓特种形式的‘工农党’,无论它在个别时期具有多大的革命性,都很快会变成通常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因此,不应该推荐共产党人去成立这样的党。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的组织建立在两个阶级混合的基础上,同样,它也沒有任务在这种基础上建立其它的党(以几个阶级为基础,是小资产阶级的社团所特有的现象)。”

  关于共产党人的任务,《决议》说:“在印度成立群众性的共产党的必要前提已经成熟了。把分散在国內的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和各个共产主义者联合成统一的、秘密的、独立的、集中的党,是印度共产主义者的首要任务。印度共产主义者应当抛弃在两个阶级的基础上建党的原则,要利用现存的工农党同劳动群众的联系来加强自己的党,并要牢记,如果沒有一个团结的、坚定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共产党,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不可能实现。”

  从决议的字面上看,它并不是要取消工农党,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共产党,而是要共产党利用工农党加强自己的力量。但是结合印度的具体情况来看,共产党与工农党“严格地划清界限”,就意味着对工农党的完全否定。但是,六大以后工农党并沒有立即取消。这是因为:

  第一,印度工农党在共产国际六大前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而且恰在六大闭幕后召开了印度工农党代表大会,共产国际领导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以批评其政策来缓解工农党的势头。1928年12月全印工农党第一次会议以后,共产国际对会议文件中的左倾观点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在共产国际执委会致全印工农党会议的信中认为,会议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分析和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袖的批评,以及对“爭取印度独立同盟”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批评会议沒有充分了解无产阶级在反帝斗爭中的领导作用,沒有提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口号,要求他们对资产阶级不仅要进行恰当的批评,而且应伴之以积极的行动。

  第二,英共支持印度工农党的作法,对共产国际的取消政策予以抵制。1929年3月,英共在《劳工月刊》上发表工农党会议决议,在决议的前面的按语中,发表了类似共产国际决议和信件中的上述看法。按语说:“这个决议会使人感到极大兴趣,不仅因为它对印度形势做了估计,还因为它对工农党的政治任务和政策做了权威性的阐述。要批评工农党的观点的某些方面是很容易的,因为这种观点显然沒有考虑到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印度问题的重要讨论,尤其是印度的工业化以及像工农党这样一个以联合不同阶级为基础的政党所固有的危险等问题方面。这件事情只能使我们英国人更有必要对印度那里正在发展的重要运动给以充分注意。”按语的最后一句话显然是针对共产国际讲的,从中也可看出,英共在工农党问题上有隐隐约约反对共产国际的倾向。这还可以从英共领导人R。佩季·阿诺特在1929年发表的一本小册子中得到证实:工农党是两个阶级的政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被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殖民地问题提纲明白斥为共产党人不应该企图建立的政党。但是,这次工农代表大会中的演说以及大会的决定和决议,都使人清楚地感到,印度第一次有了眞正觉悟的群众运动,无产阶级眞正开始觉醒。不错,这只不过是一小撮人。但是在这次代表大会的演说语调中,可以听到弦外之音,可以听到滾滾的雷声和广大群众前进的脚步声”第三、工农党在印度有群众基础,它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行取消困难较大。共产国际执行委会第10次会议(1929年7月)在讨论库西宁在会上的报吿时,苏共代表舒宾在会上再次谈到了工农党取消的困难问题。他说,工农党之可以成为“顽症”并“有可能复发”,原因之一就在于,“尽管它是变态的,但是它能解决殖民地的共产党员所提出的任务,即建立工农联盟的任务。看起来,用工农党的形式似乎比较容易实现这个联盟,这就是在建立它们时的主要诱惑力,也是取消它们的困难所在。此外在非法的状况下,工农党在斗爭的某些阶段上对共产党人的工作似乎起着某种掩护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1929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髙压政策和共产国际的左倾政策,不仅滾滾的雷声和广大群众前进的脚步声被抑止,就是工农党这种组织形式也不能不在30年代初销声匿迹了。

  印度工农党是印度共产党在国內进行公开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印度共产党同资产阶级爭夺领导权的主要工具。这种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采取工农党的形式,参加到国大党的组织中来,作为国大党的左翼开展工作,建立同国大党的合作关系,以便团结和爭取国大党的左派力量和下层群众,扩大共产党的影响,推进民族运动的发展,这在当时是十分有利而且可行的。工农党在1926~1928年间,曾经对印度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帝国主义统治严密,本国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殖民地国家进行革命斗爭,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它在实践中犯了一些错误。后来,印度共产党自己也放弃了这一组织形式,使这种有益的尝试中途夭折,不能不使人感到惋惜。

  §§第四章 罗易的“非殖民地化”理论与共产国际的批判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