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族起源
关于印度民族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这里最早的民族是属于尼格罗型的尼格利陀人。这个人种最初是在南亚次大陆形成的还是在非洲形成的,如果是在非洲形成的,他们又怎么到印度来的,都还是疑案。有人认为,他们是从马来西亚绕孟加拉湾到达喜马拉雅山脚,而后分布于整个次大陆。尼格利陀人很可能是达罗毗荼人的祖先,至少两者有某种血缘联系。有的学者断定,达罗毗荼人是尼格利陀人和欧罗巴人种混合的产物,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后者大批进入南亚次大陆之后。少数没有发生这种混合的尼格利陀人,至今仍保留着该种族的某些痕迹,他们很可能是现今若干部族的祖先,其特点是身材矮小,头发卷曲。这些部族包括泰米尔纳德邦的伊鲁拉人,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乌拉利人、帕尼扬人、穆图万人、卡尼卡尔人,阿萨姆邦的安加米那加人,以及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与比哈尔邦东部拉吉马哈尔山区的一些部族民。尼格利陀人处于原始石器发展阶段,靠采集食物为生,至今残留的部族绝大多数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等原始形式经济活动。据研究,崇拜榕树和弓的使用很可能起源于这些部族。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来到印度的大概是起初居住于巴勒斯坦的原始澳大利亚人。他们何时、通过什么路线从西向东迁移,尚不清楚。他们后来逐渐同化于尼格利陀人和蒙古人。
这些混血人种散居于西起克什米尔东至孟加拉湾沿岸,都存在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站些特征,身材矮小,皮肤深褐色或黑色,长头,鼻宽而扁平,头发波浪弯曲或卷曲,嘴唇外翻。原始澳大利亚人属南亚语系,操科尔语或蒙达语。蒙达人是其中较典型者,居住于从拉达克到锡金的喜马拉雅山地、中央邦西部和甘贾姆与维扎加帕特南山以南地区。这种类型的人在部族民和低种姓阶层中居多。部族内部存在自由村社制度,集体狩猎共同享用,崇拜各自的树神,实施特殊法规,轻罪处以宴请部族居民,重罪则驱逐出本部族。
继原始澳大利亚人来到的是地中海人种类型。他们着来是成批不断迁移来的。较早的一支曾在恒河流域定居,后来逐渐与原始澳大利亚人同化了。地中海人中等身材,体形瘦小,皮肤黝黑,长头,窄脸,宽鼻。他们目前在南部的代表有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婆罗门种姓阶层,中部地区,从古吉拉特邦向东穿越中央邦到西盂加拉邦,都可以找到他们的痕迹。他们带来了航海技术、农业、用粗加工石头建造房屋和制作陶器的技术。据研究,他们很可能还带来了母权制度和尊重妇女的习俗。
在公元前2000年至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达罗毗荼人曾是居住和活动于印度北部、西部和中部广大地区的主要民族。关于达罗毗荼人的来历,其说不一。有人认为他们是当地原始居民,有人则断定他们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有直接关系。该种族中高等身材,体形修长,皮肤呈褐色,头长,鼻窄,眼大,下巴发达。当时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已相当发达,是印度河流域古代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当今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基本内容均渊源达罗毗荼人。虽然石器仍旧存在,金属(如铁、铜、青铜、金、银、锡、铅等)的冶炼、制造和使用已很普遍。棉纺织、印染和轮制雕刻彩陶技术已经出现。农业耕作技术已大大改善,犁已开始使用。栽培的农作物有稻、麦等。尤其是城市的设计和建筑,令人赞叹不已,有宽敞的住房,笔直的街道,精巧的排水系统,大浴池,水井等,结构复杂,布局合理。最初的文字亦已出观。
雅利安人原居住于中亚地区,系原始农民,亦从事畜牧业,善于骑射。他们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达罗毗荼人,但其强大武力却是后者无法抵挡的。雅利安人经波斯、阿富汗从西北部进入印度河流域,而后到达中部、恒河流域直至孟加拉,这在印度引起了民族大迁徙,大混合。大部分达罗毗荼人被赶到南部地区,少部分逐渐与雅利安人混合,还有为数不多的人被迫进入深山密林。雅利安人一般身材较高,体形修长,肤色白晳,头长,鼻子窄而高,发金黄色,呈波浪形,蓝眼睛,但由于人种混合和气候的影响,皮肤大多已变为淡褐色或褐色,头发和眼睛变成黑色。雅利安人对印度文化也作过重要的贡献。他们带来了马和优种小麦,喝牛奶、饮酒、裁剪服装等也起源于他们。在文化方面,最重要的礼物是雅利安语言。雅利安人还带来了父权制社会,并建立了包括婆罗门、刹蒂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的种姓制度。
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地理上与亚洲内陆和东南亚相毗连,易于蒙古人种进入。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中期,蒙古人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进入印度,开始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他们有的取道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南下,有的沿湄公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经缅甸抵达印度东北部。首先来到的是卡西人和辛登人,接着是属于博达血统的加洛人、卡查里人、提普拉人、拉龙格人、拉巴人、那加人,还有库基人、卢夏人、泰人、钦人和阿霍姆人。这些部族人肤色棕黄,中等偏低身材,脸平,鼻宽,颧骨高,身上毛发稀少。蒙古人对印度文化贡献颇多。陶器制造,弓箭、独木舟、锹的使用和宗教上的图腾崇拜,可能都始于他们。由于这些部族居民大多居住于深山密林之中,与外界交往不便,文化发展缓慢,生产技术低下,至今仍保留许多原始部族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他们是东北部地区诸多部族的基本种族成分。
印度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族人不断入侵,造成神族与民族的不断渗透、融合,以致它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印度西北部地区屡遭外族入侵。最初是大夏人进入印度河流域,随后有塞种人(即释迦人)对印度西北部和印度河流域的统治,接着是大月氏人建立贵霜王朝。可惜这些历史事件对印度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至今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公元5、6世纪,突厥人、唳哒人(即白匈奴)进入印度,与当地居民混合,其后代即居住于印度北部、西部地区(尤其是拉贾斯坦邦)的拉其普特人。由于拉其普特人的氏族组织较严密,政治上曾显赫一时,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与刹帝利相同的高种姓地位。
12世纪最后二十五年,穆斯林大举进入印度。这不仅导致宗教的大变动,也带来了新的民族成分。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尤其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穆斯林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太批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这使得印度多元化社会得到今进一步发展。15世纪以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不断入侵,増加了印度的混杂血统,又产生新的英一印混血种人。
由于上述种种历史因素,造成印度血统混杂,种族甚多,所以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据印度政府本世纪初(1901年)人口普査时的分类,印度共有七个种族:印度一雅利安人(如贾特人、拉其普特人、锡克人、卡特里人等,约占全印度人口的75%),达罗毗荼人(如桑塔尔人、比尔人、托达人、纳雅尔人、南布迪里人等,约占全印度人口的20%),蒙古利亚人(如加罗人、卡西人、库基人、那加人等),雅利安一达罗毗荼人,蒙古利亚一达罗毗荼人,西徐亚一达罗毗荼人和突厥一伊朗人。此外还有几十万英印混血人。
二、民族构成
印度究竟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关系如何,向来就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各执一方,莫衷一是。一种是印度官方的观点,认为印度全体居民在长期历史发展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已经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之间只有种族、宗教信仰和语言的差异,没有明显的民族界限和区别。持这种观点的人否认各民族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存在,对敏感的民族问题讳莫如深,对愈演愈烈的民族纠纷和冲突,一概斥之为“地方主义”作祟。第二种是大多数外国学者和一部分印度学者的看法,认为印度无论独立前还是独立后部存在为数众多的民族,存在民族差别和矛盾,存在民族压迫。第三种人持中间立场,认为印度虽然存在民族差别,但强调各民族的均衡发展,因而不存在民族压迫和剥削问题。
一般认为,经过数千年的迁徙、融合、同化和交流,形成了当今印度社会民族构成的格局。在印度诸多民族中,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兴都斯坦族)、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孟加拉族、古吉拉特族、马拉雅拉姆族、卡纳达族、阿萨姆族、奥里雅族和锡克族。这些民族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2%。
就地缘种族观点而言,当今印度大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一)中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包括中央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和西孟加拉邦,乃原雅利安人的天下。渊源于这个神族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马拉地族、锡克族、奥里雅族、孟加拉族等。(二)南部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则是达罗毗荼人的家园。渊源于这个种族的主要民族有泰米尔族、马拉雅拉姆族、泰卢固族、卡纳达族等。(三)东北部地区,是雅利安种族和蒙古人种的汇合点。居住在目前阿萨姆邦的阿萨姆族,就是种族融合的产物。阿萨姆族基本上属于雅利安人血统,但又具有蒙古种族的成分。这个地区的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那加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则是蒙古人种占优势的地区。居住在这里的许多部族,都具有较典型的蒙古人种特点。
下面我们就印度各主要民族的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印度斯坦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北半部,如中央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等,是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二亿四千万人(1978年)。大部分印度斯坦人信仰印度教,通行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印地语;少数信仰伊斯兰教,操乌尔部语。该民族保留较典型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的其他特征。主要从事农业,擅长棉毛纺织、刺绣、金属制品等手工业。
(二)泰卢固族。聚居于东南部的安得拉邦。人口约5450万(1978年),在达罗毗荼种族的四个民族中居首位,在印度各主要民族中居第三位。通用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泰卢固语。历史上曾创造发达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公元7世纪曾以“人貌黧黑,性猛烈,好学艺”描写其特点。东卢固人身材魁梧,强壮结实,喜欢吃奶酪,嗜好辣椒。他们原信仰佛教和耆那教,后来大多数改信印度教,少数信仰伊期兰教和基督教。多从事农业和渔业,少数充当城市工人。
(三)马拉地族。主要居住在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部分分布于中央邦和古吉拉特邦。据研究兼有雅利安人、达罗毗茶人和古希腊人的血统。人口约5100万(1978年)。通行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马拉地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保留严格的种姓制度。公元7世纪玄奘在《大唐西域记》描写马拉地人:“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凌辱,殉命以仇,窘总投兮,忘身以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稻米、棉花等,最近时期产业工人在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较快。历史上曾创造过繁荣的文学、艺术,航海和海外贸易较发达。1674年马拉地人曾在西瓦杰领导下打败莫卧儿王朝军队,建立马拉塔国,因此四瓦杰彼推崇为民族英雄。1966年成立的活跃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孟买的该民族组织西瓦军,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四)泰米尔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泰米尔人属达罗毗荼人种,聚居于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少数分布在毗连的喀拉拉、卡纳塔克、安得拉等邦。在印度,该民族人口约4402万(1978年)。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斐济、毛里求斯、南非等国家,泰米尔人为数不少,计约一千万。通行达罗毗荼语系的泰米尔语。历史上曾创造发达的文化和艺术,善于航海和海外贸易。原信耆那教,后改信印度教。过去种姓制度较严格,现有所改变。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和渔业。
(五)盂加拉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居住于西孟加拉邦另有少数散布于阿萨姆邦。与孟加拉国主要居民同属一个民族,但宗教信仰不同。在印度人口约5603万(1978年),在各民族中居第二位。通行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孟加拉语。该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学、绘画、音乐都很繁荣。原盛行佛教,后皈依印度教。流行种姓制度,但不甚严格。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孟加拉“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好学勤励,邪正兼信”。大多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稻米、黄麻等。主食大米,嗜好鱼食。
(六)古吉拉特族。聚居于古吉拉特邦,另有少数人分布于毗邻地区。人口约3260万(1978年)。通用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古吉拉特语。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古籍称其为“瞿折罗”或“胡茶辣”。曾有发达的文化和海上贸易。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米、棉花等。工商业较发达,印度大工商业和金融业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个民族成员。
(七)马拉雅拉姆族。聚居于喀拉拉邦,少数分布于毗连各邦。人口约2547万(1978年),信仰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从古代就发展海上航行与海外贸易。
神姓制度较严。与其他民族相比,较多的人属于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生活中保存有较多的母系氏族制残余。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椰子、芒果、槟榔等,有一部分人从事渔业。
(八)卡纳达族。主要居住于卡纳塔克邦,少数分布于邻近地区。人口约2580万(1978年),通用达罗毗荼语系的卡纳达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咖啡等,少数人从事纺织等工业。
(九)阿萨姆族。聚居阿萨姆邦,据研究,系原居住在缅甸的阿霍姆族人与当地居民混血的后裔,这是该民族名称的由来。人口约1050万(1978年),使用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阿萨姆语。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少数系穆斯林。以农业为主,少数人受雇于茶园和其他种植园。绝大多数人深受压迫和剥削,沦为无地农民和雇工。
(十)奥里雅族。聚居于奥里萨邦,人口约2350万(1978年),操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奥里雅语。大多数信仰印度教,保留较典型的印度教传统和习俗,低种姓者较多。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高梁、油菜、甘蔗、黄麻等。主食大米,喜食鱼蝦,爱好喝酒。衣着简单,通常只穿圆领长衫,缠围裤。
(十一)锡克族。居住于旁遮普邦,另有少数人分布于邻近地区。人口约1040万(1978年),信仰锡克教。“锡克”原系巴利文或梵文“信徒”一语的音译,故锡克族的民放属性与宗教信仰是同一的。锡克族虽存在种姓制度,但不怎么严格。锡克人身材魁梧,胸宽,皮肤略呈褐色。衣着朴实,男子缠头巾,这是锡克人的特殊标志。民族性格豪爽开放。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等。有相当多锡克人服役于军队和警察,或到海外谋生。
三、部族
印度某些部族可能是次大陆最古老的居民群体。在印度,部族有不同的名称,如土著居民、原始居民、森林部族、山区部族、原始部族等。印度宪法使用的名称是“表列部族”。
印度究竟有多少部族,各种文件、研究和调查报告说法不一。1950年列入宪法的表列部族共212个。1956年印度总统一项特别法令把414个部族列为表列部族。各种调查结果表明,部族社会致目在四百个以上。由于鉴别的标准不一致,加上人神学、历史、社会、语言、宗教信仰等原因,要提供确凿的部族社会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度是亚洲部族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1951年部族人口为2251万,占总人口的6.25%,1961年为2938万,占总人口的6.81%,1971年为3802万,占总人口的6.94%。应当看到,由于统计的标准不一,部族居住区交通不便给调查工作造成的困难,加上各部族彼此间和与大民族间不断发生同化、融合,部族人口统计数字的精确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也造成了不同的统计来源提供的数字不一致的情况。
至于各部族人数,差别极其悬殊。有的部族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而且日益减少;而较大的部族人口达几百万,并在继续增长中。据统计,1971年人口超过100万的部族有六个,这就是:比尔族,5189542人,占部族总人口的13.65%;贡德族,4809164人,占12.65%;桑塔尔族,3633459人,占9.56%;奥朗族,1702063人,占4.48%;米纳族,1533513人,占4.03%;蒙达族,1163338人,占3.06%。这六个部族的人口合计为1803.2万,占部族总人口的47.43%。
部族居民分布于印度广大地区,除旁遮普、哈里亚纳、德里和本迪治理等地区外,其他邦和中央直辖区均星罗棋布地居住着各种不同的部族。表一提供了部族人口在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的分布情况。从这里可以看出,有9个邦部族人口超过100万。中央邦名列第一,部族人口达834.7万,占该邦人口的20.04%,全印部族总人口的21.56%;其次是奥里萨邦,部族人口约507.2万,占该邦人口的23.11%,部族总人口的13.34%;第三是比哈尔邦,部族人口493.3万,占该邦人口的8.75%,部族总人口的12.98%;此后依次是古吉拉特邦(373.4万),拉贾斯坦邦(312.6万),马哈拉施特拉邦(295.4万),阿萨姆邦(包括米佐拉姆和梅加拉亚,273.4万),西孟加拉邦(253.3万)和安得拉邦(165.8万)。
印度部族的地理分布,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地区:
(1)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曼尼普尔、梅加拉亚、邵加、特里普拉和米佐拉姆等邦,这里的主要部族有那加、米佐、卡査里、阿波尔、加洛、卡西、库基、梅泰、贾因提亚拉克尔、密斯米、拉龙格等,他们大多属于蒙古人种,人口约占全国部族总人口的11%。
(2)喜马拉雅山麓地区:包括西孟加拉邦北部、北方邦北部和喜马偕尔邦等,主要部族有勒普查、拉巴、塔鲁、拉吉、博克萨、卡萨等,他们大部分也属蒙古人种,人口约占全国部族总人口的5%。
(3)中部地区:包括比哈尔、西孟加拉、奥里萨和中央邦,主要部族有桑塔尔、蒙达、布米吉、贡德、卡里亚、霍、奥朗、科尔瓦、基桑、布伊亚、拜加等,他们大多数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与北部地区不同,这里居住着若干较大的部族,因此部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部族人口的半数以上。
(4)西部地区:包括拉贾斯坦、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果阿、达德拉和纳加尔阿维利中央直辖区,最主要的部族是比尔族,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还有米纳、加拉西亚、瓦尔利等部族。这个地区部族人口也较多,占全国部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5)南部地区:包括卡纳塔克、安得拉、泰米尔纳德和喀拉拉等邦,主要部族有伊鲁拉、琴楚、卡达尔、科塔、库里昌、吉里江、马拉约尔、托达、科隆巴、僧瓦尔、昆杜瓦迪安、高雅、阿兰丹、楞巴迪等。这个地区部族的血统构成较复杂,有的属高加索人种,有的属尼格罗人种,有的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有的属混血人种。部族数目虽多,但人数较少,大约只占全国部族总人口的6%。
(6)群岛地区:包括孟加拉湾中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阿拉伯海中的拉克代夫群岛。主要部族有安达曼、森蒂奈尔、昂格、贾拉瓦、尚彭、尼科巴等。他们有的属尼格罗人种,有的属蒙古人种,人数约四万八千,占全国部族总人口的0.13%。
由于各部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不同,他们所受到的现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少数居住于深山老林或峡谷的部族,至今仍以采集野果或使用原始工具进行捕鱼、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绝大多数部族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其中有的有固定的农牧场所,有的则进行游牧和刀耕火种式的流动耕作,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还有一部分以手工业为主要职业,如木器和竹器加工,编织,制造铁器、陶器等。有些部族居民充当劳工、民间艺人和小商贩。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很低,自然灾害的频繁袭击,更主要的是由于遭到地方官员、警察和地主、高利贷主的欺诈和剥削,大多数从事农业的部族民负债累累,失去土地,沦为雇农,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从事手工业和小商贩的部族民失去生产资料和资金,加入失业者的行列或成为劳工。
就社会形态而言,印度部族大多数处于氏族社会业已解体、阶级社会开始形成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许多特征在各部族中都可以找到。血缘关系是联结部族内部关系的纽带,母权制和父权制在部族社会中起着支配作用。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除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少数部族,如卡西人、加洛人、库里昌人、昆杜瓦迪安人、马拉约尔人等仍处于母权制社会外,大多数部族已经发展到较典型的父权制阶段。在母权制部族,女性是社会的主体,以母亲的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家族构成部族社会的基础,夫从妻住,财产按母系继承。与此相反,父权制部族则以父亲的血缘关系构成家族以至部族的基础,男性部族长老主宰着部族社会。长老调节或组织部族居民的社会活动,调解内部纠纷,主持宗教仪式和庆典等。当然,有一些部族,尤其是居住在靠近平原或丘陵地带、与外界交往较多的部族,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就比较复杂了,既有古代氏族制度残余,又掺合若干封建的、以至资本主义的因素和成分。例如婚姻制度,虽然少数部族仍存在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对偶婚制以及群婚制的残佘多夫多妻制等原始氏族的特点和习俗,但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在大多数部族已经成为家庭的基本形式。当然,许多部族还保留着公房制,为男女青年参加社交活动和选择配偶提供方便场所。有的部族还流行抢新郎、抢新娘的抢亲制。有的部族还残留一些与封建迷信有关的婚姻习俗。
印度部族居民的宗教信仰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也反映其他宗教的渗透和影响。泛灵论,即认为自然界万物均具有主宰和支配人类活动的超凡力量而加以崇拜的宗教和哲学观念,在部族中仍相当盛行。这种崇拜是生产力落后、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极其微弱的产物。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祈祷、祭祀、举行庆典等形式,才能求得这些神祇的保佑。有的部族特别信奉某种或某些神灵,图腾崇拜颇为流行。但是,印度历史上多次宗教大变革,对部族不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已有一部分部族或部族成员信奉印度教、伊渐兰教和基督教。值得注意的是,据调查,近年来信奉基督教的部族居民增长很快。
在印度独立以前,部族居民和“不可接触者”一样,是经济上极端贫困、社会地位最为卑贱的阶层。殖民主义者对部族采取歧视的政策。他们以维持治安为名,颁布各种法律,对部族民迸行严厉的限制和镇压。1871年殖民当局实施的《犯罪部族法》,把大批无辜群众、甚至整个部族集团划为“罪犯”。这些“罪犯”必须定期向警方报告自己的行动,外出必须携带身份证,必须把子女送到教养院去,每天必须向警察或官员报到等。仅仅根据这一道法律,被划为“罪犯”的部族民竟多达四百万人。另外,英国殖民主义者还施展其惯用手法,在“保护”部族特殊利益的借口下,把部族聚居区划为“特区”、“表列地区”、“封闭区”等,使其与外界隔绝。殖民政府在这些地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实行严格控制,目的在于在政治上阻挡蓬勃兴起的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向部族地区蔓延,在经济上使部族地区保持落后的停滞不前的状态,以便由他们恣意进行掠夺。在某些部族地区,他们与外来的或当地的地主、高利贷主相互勾结,侵占土地,掠夺森林资源,迫使大批部族民流离失所。为了实现文化奴役的目的,殖民主义者还派遣一批批基督教传教士到部族地区,散布西方文化,麻痹人们的思想。
殖民主义者的种种狡猾伎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巩固其罪恶统治。但是,事与愿违,部族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从19世纪初到印度独立一百多年中,较大的部族起义不下十几起,如1831年的霍人起义,1M6年的贡德人起义,1855年的桑塔尔人起义,1877年的安卡米人的起义,1840年起米佐人坚持五十多年的抗击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斗争等,都给殖民主义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到本世纪20—30年代,部族反抗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逐渐与整个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为了缓和部族民的不满情绪,巩固其对部族地区的统治,采取安抚和同化的双重政策。在政治上,宪法规定,对表列部族予以保护,其主要措施有:在中央和邦立法机关为部族保留一定的席位,在行政机构中为他们保留一定比例的职位;在总统之下设立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专员,照顾部族特殊利益;在中央政府之下组织各种专门委员会,对部族地区的发展与福利工作作出评价;在各邦和各中央直辖区(除阿萨姆、梅加拉亚和米佐拉姆外)设立“表列地区”,由总统重点加以关照;在阿萨姆、梅加拉亚和米佐拉姆等邦的“部族地区”设立自治县(共8个),由各自治县的评议会行使该县行政、立法和司法权。经济上,印度政府还在独立后不久,便宣布废除土邦王、部族酋长和柴明达尔的特权,在土地改革中优先照顾部族居民的需要;限制非部族人进入部族聚居地区并在那里定居和购买土地及其他资产;政府还专门制订部族地区发展计划,在发展地方工业、家庭手工业,兴修水利,改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财政和技术的支持。在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印度政府也采取一些优待部族民的措施,如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免费提供食宿、教科书,在大专院校为部族学生保留名额等。
应当看到,经过印度政府近四十年的努力,某些部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有所改变。尽管如此,部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更不用说先进地区)的悬殊差别远未消除。有些地区与几十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大多数部族的生产方式依然是原始农业,有的仍以采集野果和渔猎为生。按照一位英国学者的估计,印度部族民要用五十年才能达到目前印度其他居民的水平,而在这五十年中,其他居民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因此他们之间的差距不仅消除不了,而且将进一步扩大。大多数部族民至今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摆脱饥饿、疾病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在立法机构为部族民保留的席位,由于种种原因,选出的代表往往不能真正代表部族人民的意志。在各级行政机关为他们保留的职位,有相当一部分长期空缺,中高级职位实际由部族人充任的大约还不到规定的五分之一。在文化教育方面,部族居民获得了一些进步,阿萨姆邦的部族尤为显著,但总的说来,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略高些,这主要是它原有的基础太低的缘故。总的说来,部族文化落后的状况没有重大改变。据报道,1971年部族民文盲率为38.7%,而全国平均文盲率为65.9%。
尽管国大党政府的部族政策没有使部族民的悲惨境况得到显著的改善,但它对加强对部族的控制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同化的过程在稳步地默默地发生。在宗教信仰方面,政府对部族信仰的泛灵论持贬抑的态度,目的在于以印度教取而代之。在行政机构的干预下,有些部族民逐渐改变了宗教信仰、仪式和生活习俗。在这方面,那些受过较高教育、在政府行政与经济管理机构任职的部族人起了带头作用。其次,政府的政策促进或加速了部族社会的阶级分化,较富裕的农民阶层开始形成并在政治、经济上对部族社会施加影响。大约从60年代开始,天灾和负债迫使贫苦的部族民出卖土地和其他资产,沦为无地农民和农业雇工。据印度人口普査,1961年从事农业劳动的部族民有20%没有土地,1971年无地部族农民的比重増加到30%。在西孟加拉邦,无地部族民人口高这49%。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扩大对部族聚居区的拨款,兴修水利,改善农业技术,发展工业等,主要受益者是较富裕的农民和大小部族首领,正是他们是既得列益者,是部族社会中拥有实力的阶层,也是印度政府统冶部族的主要支柱。据调査,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部族中,富裕农民大约占总人口的2%,但占有土地达20%以上。第三,印度政府的部族教育政策,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世界观的部族知识分子。这些人被吸收到中央和当地政府机关、经济部门任职,过着较优裕的生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其说是部族利益的代表和发言人,不如说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接受当代先进思想的同时,增长了民族意识,成为部族利益的宣传者和捍卫者。一个时期以来,部族人民的觉醒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不能说与具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的成长没有关系。
印度独立后,部族问题一直是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发展部族聚居地区的经济,政府作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是,大多数部族的贫穷落后面貌没有重大改变。因此,部族人民反对压迫剥削、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从未间断。
随着部族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自己管理本部族事务的要求日益强烈。以部族民为基本成分、代表部族利益的政党和组织相继出现了。这些政党和组织提出符合部族利益的政治纲领和主张,得到越来越多部族群众的拥护。他们要求在部族区掌握政权,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部族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还表现在,他们开始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在选举中,有的拒绝与国大党合作,不投他们的票。有的组织群众性政治运动,与执政集团直接对抗。有的部族采取暴力手段,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成为围大党政府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