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三)——怀化市农科教结合模式探讨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教育机构和教育渠道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涉及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单位不下几十个,但他们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都认为农民教育重要,都认为自己的部门是实施农民教育的最重要的部门,但实际上都没有担负起教育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责任。重复工作、形式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一个农村典型被十几个部门上报为自已的工作成果。这种各自为政的现状实际上使农民教育成为各个部门都不管的死角。因此如何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统筹安排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就成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诸多的改革措施中,农科教结合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所谓农科教结合,就是为克服实际存在的农业、科技、教育相互分离的现状,把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有关的各类要素结合起来,围绕着农村发展这一目标,密切联系、优化结构,从而实现整体教育效果最大化的过程。湖南省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做法具有代表性。
怀化市地处湖南西南部,与黔贵川等省交界,属于云贵高原边缘的第二阶梯。该市辖13个县(区),总人口481万(其中农业人口392万),国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2亩,山地3114万亩,山地面积占80%,人们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概括这里的资源状况。但在这个拥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地区却拥有众多光环,它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单位、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东西部结合示范区等。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95年增加7.51亿元,增长20.3%,其中种植业增长23.2%、林业增长0.94%、畜牧水产业增长25.6%。2000年农民纯收人达到1927元,比1995年增长20%。为了探讨怀化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我们于2001年8月对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经验做了调查,先后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2次,听取了市、县、乡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深入到县乡村对职业学校、农民技术学校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考察,同农民进行了广泛的交谈,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学科学用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的景象。是什么支撑和推动了怀化市农产品的换代升级?我们认为在怀化市的诸多经验当中,关键在于通过农科教结合解决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
怀化市的农科教结合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对农科教结合的理解,是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教育为基础,集农业、科技、教育三位于一体,把人才培训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结合起来,把农业开发、科技开发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通过统筹协调,使农业、科技、教育等各部门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到综合利用,合理配置,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取得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农业经济振兴的最佳效益。
(一)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成因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出现是适应当时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给贫困地区经济注人了一些现代因子,但远未形成对传统社会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影响。从其地理、经济和社会特征来看,怀化市仍属于欠发达农区。经济效益比较差,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率低,人口的总体素质水平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水平有关,而生产力水平又是由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决定的,可以用下列公式表:
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实现了人和土地的结合,即实现了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相互关系的再调整。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这虽然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但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业的发展,人地结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所提供的动力越来越小。农村经济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第二次的结合,即科学技术和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深层次的结合。其中,因为人是生产要素中能动的因素,所以这种结合的关键是人和技术的结合,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把传统的粗放型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集约型农业。可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靠科技,而科技的主要载体是人,人只有通过受各种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掌握现代科技。从这个道理上讲,农科教结合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就怀化的情况来说,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中科技进步的作用不到20%,在联产承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靠传统种植业增收越来越困难,于是农民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靠种植业、养殖业增加收入和发家致富的冲动。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和发展怀化市经济,当时的怀化地委提出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山外抓流通,科教创效益,再造一个怀化”的战结构想。农民开始承包荒山、水塘,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农业科技的愿望。
2.开发农村人才的要求。怀化市在1984年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及生产力水平都落在全省之后,农民有致富的积极性,但致富的步伐却很慢,主要问题在于农民的智力开发慢,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落后,农民文化技术素质低。从文化程度上看,全市农业劳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仅占6.1%,初中以上文化的占18.9%,小学文化占41%,文盲占33.8%;从农民技术结构上看,全区各种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只有8.43万人,仅占总数的3.8%。据对367户农民的抽样调查表明,多少能掌握一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只占20%,基本上沿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的占57%,连传统技术都不懂,生产能力低下的占23%。从观念上看,表现为资源的丰富带来生产上的“小而全”,信息的闭塞演化成心胸狭隘的“山沟意识”,产业结构的单一带来了人的思维方式的简单化,生活方式的古朴形成深厚的宗派思想和家族观念。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乡村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浪费大,经济效益低。1987年全市近200万公顷山地,亩平年产值只有4.17元;
1.07万公顷可利用水面,亩均年产值只有23元;106.47万公顷草山、草场亩均年产值只有1.68元。怀化市的领导看到了抓经济开发必须首先抓好科学技术开发,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就必须培养农村科技人才,这一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培养农村经济开发人才的突破口就选在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上。
3.农、科、教诸部门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80年代中期,怀化的农、科、教等各部门的条块分割现状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主要表现在部门分工割断了资源开发的内在联系,技物分离影响了科学技术发挥最大的增殖效益,部门之间的分权制约了科技培训、试验、示范、推广的统一性。本来属于一个有机整体的农科教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造成条块分割,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机构、功能、任务、人员、资金重复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而效果又往往是事倍功半。部门间相互扯皮,结果人人认为十分重要的农民教育却得不到重视或根本无人管。农业部门有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但无教学场地,不能独立地担负起对农民的培训任务;科技部门苦于缺乏培训场地和配套的师资力量;教育部门苦于缺乏科技信息、专业课师资和实习基地,缺乏农民培训的物质条件和资金,致使培训手段不配套,低水平重复,学用脱节,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内部来看,也是各自为政:教育部门分管职业中学,技校归口劳动部门,中专归口主管部门,存在多头领导、宏观失控的弊端。在科技推广中农科教也是相对自成体系,各搞一套,缺乏统一的协调,致使许多科技成果进不了村,到不了户。农科教条块分割状况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原本有机统一的联系,形不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力。这样的结构和功能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对国家的工业化、对农村进行控制和管理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今天,则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农科教结合是形成农村社会化有机服务体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发展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体制是伴随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84—1987年)。此阶段以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建立科技、教育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1984年,当时的怀化地区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基本完成后,地委、行署认真总结了“失误在山”的教训,逐步把农村经济发展重点由人均“一亩耕地”转向“八亩山地”,明确提出了“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以及“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山外搞流通、科技创效益”的口号,发动群众大搞山地、水能、矿藏和交通开发,发展边界贸易,很快取得成效。由于基地建设和高效农业要求农民必须掌握有关的实用技术,1986年11月,地委、行署发出(86)35号文件《关于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培训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意见》提出:“七五”期间,全区计划培训农民一百万人,使绝大多数农户掌握一两项过硬的实用技术。
根据《意见》要求,地委、行署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科技、教育的三名副专员和农、科、教、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地科协牵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培训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制定规划、编印教材、协调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各县(市)乡(镇)也相继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在政府的统筹下,三家携手,各展所长,在全区范围内揭开了为期五年的大规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帷幕。
至1987年底,全区地县乡三级共筹措培训经费84.3万元,编印培训教材89万册,组织3200名科技人员下乡讲课和传授技术,培训农民20万人次,使5万多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项实用技术。这一阶段开展的全区性大规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始了农科教结合体制的初步尝试,在组织协调、师资队伍、教学场地、教材编写、经费筹措和培训管理方面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初步形成了科技、教育和农村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以后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发展阶段(1987—1996年)。该阶段以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任务,形成了“政府统筹、农委主办、教委主管、科技等部门配合”的农科教结合的体制。县(市)农业职业中学是这一农科教结合方式的重要依托点。县(市)农业职业中学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农村初级技术人才的摇篮。然而,过去由于受教委“一家独唱”办学体制的局限,怀化的所有农业职业中学均出现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生产实习基地有限、办学经费很少、教学质量差、生源匮乏等问题,学校几乎面临着办不下去的危险。农科教部门在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事业中各具优势:农业部门有比较健全的基层组织和农技推广技术干部队伍,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科技部门掌握了大量的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和推广项目,但这两个部门都缺乏培训场地和教学设施;教育部门有教学场地和教学管理经验,但缺乏专业课师资、推广项目和实习基地。农科教结合新体制的形成,使县农业职业中学成为县一级农科教结合的依托和一个重要层次。
这种农科教结合的办学体制与以往教委“一家独唱”办职教相比,主要特点在于三家共担,各司其职。首先是“政府统筹”,即由主管农业、科技、教育的副县长挂帅,由农科教等部门和农业职业中学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农科教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和校务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统筹农业职业中学的发展规划、师资、场地、经费,理顺各类关系,指导、检查、督促部门办学。其次是“农委主办”,由农委一名副主任担任或兼任校长,其职能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提出人才培训方案和招生计划,审定专业设置,从农口系统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向农口各部门及乡镇企事业单位推荐毕业回乡学生等。其三是“教委主管”,其职能是督促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加强教师人事调配和管理,学生学籍管理,配备教学设备,提供教育经费,指导教学业务的开展等。其四是“科技部门配合”,科技部门的职能是为农业职业中学提供科技信息,安排科技项目及配套经费,引进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指导生产和科技实习等等。这样,在政府统筹下,农科教三家携手,各司其职,共同承担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任务,使农业、科技部门也挑起了办职教的硬担子,改变了教委办职教“孤掌难鸣”的旧格局。
实行农科教办学体制,由政府统筹,集各部门优势为一体,使办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到1990年底,怀化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办学体制的转变。县农业职业中学师资力量有了快速的发展,校舍面积大为改观,实习基地得到了大规模发展,经费渠道拓宽,领导力量大大加强。农业职业中学办学灵活,按需施教,既办长班,又办短班,培养各类技术人才,除在教学生产实习基地结合当地资源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的试验示范外,还在挂钩乡、村、组和学生家庭建立实习和示范基地,通过教学、试验、示范、推广,把对本地实用的“短、平、快”技术多渠道传播到千家万户。这样,农业职业中学成为全县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的枢纽和基地。科技、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日趋紧密,为农科教结合向乡镇一级延伸与扩展奠定了基础。
怀化这一做法开创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格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评价。1990年9月,在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邦柱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大会报告中号召全省学怀化,“使怀化地区的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1991年,国家计委、教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5部委授予怀化行署“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这意味着怀化农科教结合的工作步伐在湖南乃至全国都走在了前列。此后,怀化市的农业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1992—1994年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为农村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3.调整阶段(1996年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教结合的新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各级政府建立高科技示范区,乡镇建立乡镇农科教中心,在普通中学实行3+1教学模式,把农科教结合体制延伸到乡镇一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连续下降。从怀化市教育局的统计看,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为6824人,比1994年减少了50%,而农科专业招生数仅为125人,占总数的1.8%;而在200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农科专业教师有108名,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从业总人数的19.1%。很显然,农科专业的教师大部分被“闲置”学生招不上来,有的学校就开始削减合并农科专业,最后为了学校的生存,不得不撤掉农科专业,全部改为非农专业,而数量相对庞大的农科专业教师也就因此而无事可做,急需寻找其他出路。怀化市中方县职业中专学校原为一所以农科专业为主的市重点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开设有畜牧、水产、园林花卉、果树蔬菜、食品加工、乡镇企业管理、家庭经营等8个农科专业,拥有农科专业教师24人,占该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总数的40%,其中19人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1994年之后农科专业招生就开始走下坡路。1999年,该校仅剩的乡镇企业管理和家庭经营两个农科专业共招生43人;2000年只留下了家庭经营1个农科专业,招生18人,占该年总招生数的3.9%;2001年该校原准备继续保留家庭经营专业,而截止到我们调查的8月13日,只有7人前来报名,不能够组成一个班。
是什么原因致使农业职业教育滑坡呢?是农民不需要农业科技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的一项研究中,对350位农民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科技的渴望十分强烈。他们中有91%的人在使用新的农业科技,最着望得到新的农业科技的人占82%那么,农业职业学校为什么遭冷落呢?
农民渴望接受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职业学校遭冷落并存的规象,反映了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模式不能适应市场条件下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农民是一个务实的群体,他们更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价值,并不在乎能否取得学历证书,显然,以获取学历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民是缺乏吸引力的。
根据这一特点,怀化市及时调整了农科教结合的内容,把科技示范和短期培训作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他们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第一,设置完善了各级农科教结合机构。怀化市自市到村都完善了农科教结合的机构建设,形成了具有权威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的农科教网络。
第二,建立示范区。怀化市在农民科技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传统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适应目前农民对科技的需要,对农民来说最有效的科技教育途径是示范。因此,怀化市领导把农业科技示范作为农科教结合的重要职能,也作为农民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三,发展示范户。在农民中发展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促进周围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又一个特点。除了注意培养和发挥当地农民示范户的作用外,怀化市还十分重视从外界引进人才承包土地,搞高新农业科技示范。
第四,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培训。培训是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主导工作,怀化市的农民培训既不过分强调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也不再是零星的技术讲座,而是整个农科教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各类培训都与农业科技项目和示范密切结合,做到了发展什么培训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五,普通中学实行双证制,执行3+1的教学模式。怀化市在总结炉亭坳中学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实验的基础上,1996年在全市推广了3+1的教学模式,初级中学毕业证普遍实行“两证”制度。在普通教育中适当引进职业教育因素,既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为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农业科技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