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五节 拆除平房迁新居

  走进双街满眼新,

  楼新人新村风新:

  张张笑脸显真情,

  声声话语内容新;

  宛若现代桃花园——

  北运河畔紫御新……

  改革开放政策好,

  还有春海总创新!

  在双街村,尽管人们吃、穿、花、用都不用愁了,大多数村民也都自购新居,但占地300亩的老平房还在,这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宅基地换房。

  正鉴于此,心中时时事事装着父老乡亲的刘春海书记,仍然是严格按照“五步决策法”的程序,经两委会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两个“议事会”的意见,决定彻底进行平房改造。

  平房全部拆除后,在原址上,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邮”高层楼群,在2009年底,让全村621户农民,都搬进了最理想的豪华新居,从而使双街村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化”中,真正实现了“住宅城市化”。

  拆平迁楼,目地达到,愿景实现,村民欢庆!然而,这直接关系到家家人人经济利益的拆除平房、迁住新楼的大问题,其长达三年的繁重工作量及其困难和艰辛,是局外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从2006年10月起,村成立平改拆迁小组,开始深入群众做思想摸底工作,并挨家挨户地认真测量房地地基面积。在掌握了大量来自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之后,2007年春节刚过,春海就召开了村领导班子会议,制订了有关拆迁工作的《规定》,紧接着又分别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对村里这“政策性”的《规定》进行补充、修改。在定稿之前,很多村民围绕着宅基地的换房比例,诸如,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新房和旧房、砖房和土房、大房和小房等,如何去换?比例各是多少为合理?在每家情况各异的众多繁杂问题面前,究竟应怎样解释,才能使大多数人满意?对此,春海想:

  “只要坚持‘公’字当头,充分相信群众和自始至终地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他们有知情、建议和表决权,就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我就这么办!”

  于是,刘春海面对到村委会提出各种问题的村民们,一次次当场解答得头头是道,总是让他们心明眼亮地含笑而归!

  最后定的拆迁原则是:一律按照各户宅基地的使用面积,1平米换1平米楼房——这特别优惠的换房规定,使所有村民都深感满意!

  然而,在世界上,要办成任何一件较大的新事,都不会一帆风顺。像双街村这样纷繁复杂之事,当然也不例外。事前,有备无患的春海他们,就对“钉子户”的定义,统一了看法,那就是:不论拆迁方案的条件多么优惠,他都不同意!像这样故意刁难的钉子户,全村一个也没有。要说是因为某种实际情况而暂时不同村签协议的户,还真不少。至少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确有困难。村民管士兴夫妇,过去一直在村劳动,后为照顾军属,在村有转非名额时,他俩同参军的儿子都转成了非农业。现在没有单位管他们,也不享受村民福利待遇,只能靠做小买卖挣钱。拆除平房后,他们的生活成了困难,心里也很不平衡。像这种情况,全村有20多人。为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也为解决这些人的养老问题,由春海书记提议,两委会同意,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定了《关于部分非农业人员享受村民待遇的暂行规定》,得到了这些人的一致欢迎。于是,他们都在拆除平房限定时间之前,高兴地同村签订了拆迁协议。还有四口之家的刘子泉夫妇,在村中心位置有个小卖部,如果拆除平房,小卖部的货物就没处存放,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因全村都在规划建设中,故很难找到合适位置。最后,村里帮他在农贸市场找到一个地方,暂时使用,他很满意,很快同村签了协议。

  当说到不愿拆房的个别情况时,村委会副主任项东季对笔者讲:

  “年届半百的党员管士勤,在村里占地招工时,农转非到国营企业上班,组织、人事等的关系也都办走了,但他在双街村还有平房,我们多次跟他谈,他就是不愿拆,影响了这次土地整合的统一规划。春海书记了解这种情况后,就带我专程到他家去。经过刘书记对他进行晓之以大道理、动之以真感情的思想工作,他终于顾全大局地欣然同意了拆除平房。其待遇,按上述《暂行规定》办,同村民一样:1平米换1平米,他那208平米的宅基地,可以换到同样面积的2个偏单楼房。”

  二是家庭纠纷。村民曹尔芬,丈夫因车祸身亡,上有公婆,下有儿女,还有位离婚的小姑子在娘家住。在还迁房上,公婆不同意给儿媳,怕她改嫁把房带走,互相产生了矛盾。经春海书记、家良主任等人的多次调解,终于互做让步,达成了共识,签了协议。

  三是买卖关系。这种情况较多,共有140多户。法律意识很强的春海他们,在做了大量有关宅基地使用方面的法律宣传之后,又特意请来有关司法部门的同志作司法解释。由于过去农民的法律知识缺乏,加之有关部门对房屋买卖变更手续管理不完善等原因,给这次拆迁工作带来了困扰。但是,善良、纯朴的双街人,凭借文明的村风和邻里之间的深厚感情,化解了许多矛盾。如,村民王忠林,他原有一所平房卖给了本村村民张红艳。因手续不健全,王想要院落补偿部分或者要5万元现金补偿,两家找村解决。村干部经多次调解,两家又看在多年乡里乡亲的情份上,最后王只向张要了2万元现金,就和解了。尽管在解决买卖关系问题上,超出了春海他们预计的难度,但在规定签协议之日前,就都妥善解决了。

  四是遗留问题。按规划同样发放的宅基地,在制图发证时,证载面积小于实际面积。如村民张国华家就是这样。若按实际面积换房,那么全村的方案将被推翻;如按证上面积换房,张家就吃亏了。怎么办?按方案,只能以证为准,由刘书记和解主任承包此户,去做工作。他俩先后到张家去了无数次,张终于在最后一天,同村委会签了拆迁协议。

  五是特殊情况。村民鲍秀柱在河北黄骅做生意,极少回村。为不耽误全村统一拆迁,刘书记和解主任亲去黄骅找鲍做工作,签了协议;村民徐全华,曾给党总支和村委会写过一封内容苛刻的公开信,春海见信后,既不回避,也不反感,更不报复,而是特别认真负责地在当天上午,就以村委会名义给徐回了一封信,下午即派专人送到他手中,信的内容,是对徐所提问题一一给予答复。诚能感人!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签订协议那天,他提前来排队,并帮助维持秩序,还不断做宣传工作。

  在提到此次平改的体会时,解家良主任感触尤深,他说:

  “我和春海书记有六个没想到:我们第一次入户征求村民意见,支持率就达到了90%,超过预计10%,这是头一个没想到;有不少村民,协议还没签就自动搬迁了,有的连房子都提前拆完了,这是第二个没想到;签协议的前一天,村民就开始排队,有的排了一天一宿,自始至终秩序井然,未发生任何纠纷,这是第三个没想到;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拆迁任务,这是第四个没想到;从上述买卖关系中,体现出良好村风和浓厚乡情,这是第五个没想到;村‘拆迁调解组’发挥了超常的重要作用,这是第六个没想到!”

  对此,春海书记则讲得更加概括而深切:

  “在拆迁工作中,我们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注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就使所作出的决策更合理、更有操作性,也使得一些问题,在履行民主决策程序的过程中,就得以妥善解决,这无形中化解了很多矛盾。在长达9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两委班子和所有拆迁工作的全体人员所付出的艰辛,村民们可能不知道。虽然在拆迁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是毕竟在1个月内就完成了所有拆迁工作。这充分表明了群众对我们两委班子的高度信任和坚决支持——有这样好的群众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完全值得!”

  2007年3月25日,是村委会同各户签订《拆迁协议》之日。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上下意见一致,所以,这天一大早,村民们就都自觉地按照来村的早晚顺序排队,一个紧接一个地签协议,一天就签订了480户!到第二天,应签《拆迁协议》的546户,全部签毕——整个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整整一周后的4月1日,对所有搬了家的,村里每户每月发给800元的租房费,直到每户拿到新楼的钥匙,再给一个月的装修时间,这月的租房费,村里仍然发给。

  双街的实际情况是,全村各家的宅基地,最小的是142.88平米,最多的有800平米。这就是说,每户至少可以换到两套以上的新楼房,即使是面积最小的那户,也可换到两套独单新房。如果有的户还想多买,那么多买的面积中的10平米,按照村里定的优惠价,每平米3300元,其余的则按市场价。此外,村民还可凭老平房的每个房产证,得到村里发给的4万元新房装修费。

  看!这就是刘春海长期造福村民的又一盛举!

  我们还是让不同年龄、性别、工种的村民,各自谈谈他们换得新房的具体情况吧。

  大专毕业、在居委会工作、33岁的媳妇郭华,一讲起新居,就荡漾着满脸的幸福:

  “我2000年结婚,有个8岁的儿子。我们原先住的90平米,加上老人住的187平米,总共是277平米的平房,可以换到同样面积的新楼房。实际上,我们要了一个124平米的三室一厅的大单、一个97平米的偏单和一个79平米的小偏单,总面积正好是300平米。多要的那23平米,其中10平米,按每平米3300元的优惠价,另外的13平米则按市场价交给村里。这三个单元房,都在24小时都有电梯的同一栋楼里的4层、13层、20层。那小偏单,以优惠价卖给了孩子的姑姑。现在,公婆和我三人这一家三代五口,住在同一栋来去方便的新楼里,尽享天伦之乐,你说这有多幸福啊!”

  负责全村市场管理、现年54岁的党员鲍景忠喜上眉梢地说:

  “我的宅基地是226平米,拆迁后我要了两套100平米的单元楼房,再多要也住不了;余下的那26平米,村里按每平米3300元,给了我8.58万元现金——春海他们为大伙想得太周到啦!”

  年逾不惑的村里电工马军,洋洋得意地讲:

  “春海书记这个人可太不简单啦!从1997年我一直在他手下干,最了解他。他比‘拼命三郎’还能拼,干起工作来豁出命!一年到头,从来没有个歇班的时候,而且他有高智谋、总创新,所以才有双街村的今天。说到拆迁,大家满意极了,我也受益很大!我有两个平房院儿、两个房产证,宅基地面积是:296+222=518(平米)。拆迁后,我一家就要了90—100平米的5套单元楼房;富裕的那46平米,村里按规定给了我15.18万元钱;另外还给了我8万元的装修费。这些多余的新房是租还是卖?正在我踌躇不定时;春海书记很关心地跟我说:‘你最好别买,等以后地铁通到咱这儿来了,房价还会提升。’所以,我一套也没卖:我两口子和16岁的儿子住一套,其余四套都租出去了——每个月,光租金的收入就很可观;何况,我俩每个月还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呢!”

  那么这“双街新邨”还迁楼,究竟建得怎样、有那些特点,又为何会如此呢?

  早在规划、设计它之前,春海书记就在村两委班子会上强调:

  “咱们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施惠于民,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幸福,而住房,又是生活中的大事。因此,我们将建的新邨还迁楼,要坚持高起步、高标准,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选用最优质的材料和设备,建成最好的住宅楼,一定要让我们的村民住得最舒适、最惬意!”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双街新邨”的13栋楼共15万平米的小区建成后,果然是锦绣其外、金玉其中,格外抢眼:从高耸、壮观的大门之外,就可看到那一面石墙壁前的喷泉水帘,在艳阳照射下、水雾濛濛中,时隐时现七彩霞光,令人叫绝!小区内有古式凉亭、曲径回廊、奇花异木,还有大家健身的露天广场地和室内活动厅。无论谁来,都会感到这里是生态环保、现代时尚、整洁清静的最佳居所!

  再看村民的居室。全部都是智能化,采用三水系统和双气设施,最为便民怡人的,是户户都有最先进的地板辐射采暖!现在,多数人对此可能还不太了解吧。地板辐射采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在埋置于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一种供暖方式。它和传统的采暖方式相比,具有健体、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中医认为:“热从头生,寒从足入”,所以暖人应先暖脚,只有脚热了,全身才能感觉温暖;室内空气对流减弱、水分散失较少,避免了传统散热器供暖方式造成的燥热、口干等不适感;供暖过程寂然无声、保持清静;不占用使用面积,不影响室内整体装修;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而且安全性能好,不腐蚀、不结垢、不需维修等。

  正是双街新邨还迁楼的内、外、软、硬环境都是如此之好,所以就激起了村民的幸福之感和自豪之情,也引起了社会上更加广泛地关注和普遍地赞慕!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对何事,过多考虑或刻意追逐私利的个别人,总是有的。这种人始终围绕着一个“我”字兜圈子,好像总也不上算、不满意、不知足——这无形中给本来就是大好事儿的“双街新邨”分房工作,平添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难。

  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平房的拆迁情况复杂,村民的分房更加难办,诸如,要分哪楼、哪层、向阳、背阴、房间结构、厅室大小、照顾老人、方便存车等,都是各户倍加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尽管两委班子成员都全力以赴地抓此工作,可还是有少数村民提出这样那样不合理的要求,使干部们非常为难。主管平改工作的村委会主任解家良,首当其冲,遇到的困难最多也最大。虽然他千方百计地想使大家满意,但还是有个别村民出言不逊,甚至蛮不讲理!他一气之下,向刘春海提出辞职,春海当然不会同意;在两委联席会上,解主任又说:

  “分房这个工作太难,我力不从心,别得罪了人、也影响了工作——还是让别人干吧!”

  春海十分理解他,乐着说:

  “解主任,你上任3年多来的出色工作,有目共睹;你的业绩谁也抹不掉,还会载入双街村的史册!你才58岁,正是经验多、精力旺、为村大干的最好时机。你太累了,可以回家休息,等身体好了再上班。这样行吧?”

  解主任答:

  “我辞意已定!”

  春海仍是笑么悠悠地说:

  “你先回家休息休息吧!”

  解主任回家几天后,春海打电话问候他,并用商量的口气说:

  “我们都挺想你的!你能出来跟咱两委成员一块儿吃顿便饭吗?”

  “行,行!”解主任爽快作答。

  席间欢欢乐乐,气氛轻松而融洽,谁也没有提及解主任上班的事。

  又过了几天,春海专程到市内登门看望他,笑问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介绍村里的近况等,就是不提他上班的事。可这时的解主任却憋不住了,他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春海呀,你这宽阔的心胸,容人的海量,又一次把我更深地感动了!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明天一早我就去上班。今后,我要继续当好你的得力助手,只要工作需要,我就永远不松套——咱要紧紧地摽着膀子,决心使双街村一年更上一层楼!”

  俩人同时站起,无言地笑面相对;两双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久久都不分开……

  清代名士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品高德馨的刘春海不正是这样嘛!

  解家良主任上班后,以更高的热诚和更强的责任心,积极而又耐心地全力投入分房,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到2009年10月底,全体村民就都大喜过望地乔迁新居。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