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轲有句流传千古的警世恒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简而易明,即,在困苦患难中可以生存发展,而沉湎于安享欢乐中则会走向衰亡。在一个个成绩和荣誉面前,始终清醒地保持着忧患意识的春海书记常想: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成物阜民丰的新农村当然不易;而要使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做个符合《八荣八耻》要求的‘新人’则更难。这是因为,共同拥有的物质财富,是集体的、有形的、硬质的,也可以用数据来反映;而要做‘新人’的思想进步,则是各自的、无形的、弹性的,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去检验。惟其‘更难’,所以我们尤应高度重视和着力抓好,不能有丝毫的满足现状和消极懈怠的念头!”
正是出于这种积极进取的考虑,他在都是党员的两委会全体成员会上,观点明确地提出:
“作为执政党的一员,我们的天职,就是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但是,富,要富得健康、文明,而绝不能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为此,我们要加强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
村委会主任解家良当即表态:
“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也很重要!”
上任不久的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春东深有同感、紧接话茬儿:
“这就是在咱们农村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事实上,村民中有很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紧接着,大家就各抒己见地议论开了……
2009年底,当全体村民都从世代居住的破旧平房中,兴高采烈地乔迁双街新邨楼房后,大家方方面面的物质生活,当然是空前地显著改善、无忧无虑了:在白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骑自行车、电动车或开着汽车去上班;到晚上,下班上楼回家后,把门一关,就悠哉游哉地过起自家的小日子来,很少外出交往。这样一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物质生活的巨变,村民们、尤其是不少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无形中滋长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自私的思想。他们的人际关系淡薄了,忽视或忘却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的优良传统,诸如,对父母要孝敬,对朋友讲诚信,对乡邻应帮助,对弱者需关爱等,更有甚者,对父母冷言恶语,对朋友背信弃义……
在当今中国的农村,传统的亲情当然很重要,作为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村书记,在日常工作中,理应重视和考虑这一点。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依法办事,“情”要服从“法”,这就有个区分性质和掌握分寸的问题——通过刘春海适时而审慎地处理一起个别村民的闹事儿,就说明他对此做得恰到好处。
2010年元旦,新邨一户的房顶有点小毛病,正好在她床铺的上边。当村里派物业公司给她修房顶前挪床铺时,床腿的活页松开了,这本来用改锥一拧就紧固了。可那家主人却要村里赔她4000元,谁劝解她也不行!为了达到损公肥私的目的,她还找到村里无理取闹,大嚷大骂,派出所来人劝阻,她也不听,而且变本加厉地又把村委会副主任的桌、椅也掀翻、损坏了——造成了犯法!对此,派出所要依法拘留她。她的亲戚、朋友和一些村民都找春海为她讲情:
“乡里乡亲的,就别拘她了!”
有的班子成员也说:
“她已经认错了,算了吧,别拘了!”
可此时的春海却严正地讲:
“我不是不顾乡情、人情——她的言行已经越过了‘情’的界限,触犯了刑律,我们要依法办事!如果我们对她这种违法行为姑息放任,那我们今后还怎样管理全村?又何谈依法治村?”
大家同意了他的意见,心里都想:
“在小情小事中讲灵活,在大是大非上守原则——在处理关键问题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春海书记的水平就是比我们高!他这样做,既坚持了‘依法治村’的原则,使大家引以为戒,也可增强闹事者的守法观念。”
她被拘留15天回来后,确实受到了教育,也起到了以一儆百的作用。村民们对春海这出以公心之举更佩服了。可从这件事,春海却想得很多:
“毛主席曾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农民,虽然已经翻身做了主人,又有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衣、食、住、行都不用愁了,但是,有些人的思想素质,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显著改善而得到相应地提高。因此,我们不光要努力让村民物质上富起来,还要想法使他们的思想好起来——富裕的新生活,也要有进步的好思想、做新人!”
所有这些物质生活富裕后产生的精神领域贫乏变异的状况,都使决心要强村富民的刘春海书记忧心忡忡,他经常寻思:
“怎样才能尽快扭转现状、有效遏止这种放任自流思想的蔓延,使大家的思想、文化等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真正做到‘精神、物质两富有’?我们既然能带领村民们把经济工作搞上去,那我们也一定能够把大家的思想疏导和引领到健康的传统道德与新时代的法制轨道上来!”
刘春海对此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坚定信心和下定决心之后,就有计划地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逐条认真学习、深入讨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和党的十七大以来有关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经过融会贯通地学习、讨论,大家统一了看法,集思广益地提出了适合本村情况、因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坚持经常地对党员、群众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打造文化年”,通过各小区常年开展的丰富多彩、健康、文明、村民广泛参加的文体活动,民兵连的轮流培训和集体训练,提倡和引领大家参与公益事业,开展“五好家庭”、“好儿媳”活动等,促使群众的优秀中华传统道德回归、增强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形成人人遵纪守法、处处充满关爱、家家幸福和睦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则社会稳——在农村,尤其如此。作为生长和一直工作在农村的刘春海清楚地知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家庭是否和睦的关键,一直和仍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问题。所以他对此极为重视,并坚持言传身教地进行工作。躬身实干又博学强记的刘春海,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曾多次讲到如下的内容。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爱祖国、和为贵、重孝道”等诸多宝贵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孝道”,在家庭中很重要。我们针对少数村民的弊病陋俗,重点讲一下关爱老人、特别是孝敬父母的问题。《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但是,孝,并不是人的本性,《增广贤文》上讲:“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乍看起来,好像回报父母也是动物的本性,其实不然。请看事实,老母鸡爱护小鸡儿,有吃的先尽让它们,这纯然是出于母性,绝不是图回报,而小鸡长大了,只是它的争食者——这才是动物的本性,是大自然为了动物的延续而赋予它们的。而丈夫对妻子的爱胜于母亲,这是根于情欲,也是上天出于同样的目的而赋予的,本来就十分自然。至于我们对父母挚爱,则是出于自幼开始的长期一起生活酿就的亲情感和出于理性的道义责任感——这正是我们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处,是人世间最为金贵的无价真情,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地关照老人、爱护孩子,要在我们双街尽快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尊老爱幼”的良好村风。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对待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一样关爱。至于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基本品德。我可以肯定地讲,凡是对父母不好的人,他绝对不可能对别人好,就是一时表面地好,也是虚假的、短暂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这样的人,不可靠、不可交,不可能真正帮助他人和埋头为集体、为国家出大力!像这种不孝顺的子女,人人都会对他嗤之以鼻;他的孩子现在学他,将来也会像他对待老人这样对他。我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这种不良现象发生!我们要强调的是,每个家庭都是双街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树立好村风、建设文明村,各家、每人都要积极参与,而首先是要家庭和睦,关键是搞好子女关爱老人、特别是孝敬父母的问题。其实呀,人有父母在身边,真的是一种无限温馨的天伦之福啊!我们理应趁着他们健在的时候,用笑脸、温顺和他们喜欢的东西,及时地去孝敬他们,不然的话,父母撒手人寰,我们追悔莫及,再想尽孝也就晚了!
刘春海讲了上述内容后,有时还谦逊地这样说:
“正是我通过学习和思考,感悟到以上道理后,我才随手写了一首抒发真情实感的劝诫诗,目的呢,一是作为自警、自律;二是希望能对大伙儿有些启发。”
他这提倡孝道,标题为《趁着爸妈健在时》的全诗是这样的:
爸妈亲、爸妈好,
世间谁能比得了:
从咱呱呱坠地时,
喂养不离半分秒——
一把屎,一把尿,
多脏多累从不躁;
供咱上学淌汗水,
为咱成长最操劳……
咱成家,爸妈笑,
又带孙辈膝下绕——
呕心沥血胜疼己,
鞠躬尽瘁累弯腰!
爸妈亲,爸妈好,
养育之恩比天高——
含辛茹苦拉扯咱,
任是怎样都难报!
时代好,爸妈老,
趁着爸妈健在时,
和颜悦色快尽孝:
衣食住行想周到……
是独苗,咱全包;
人多咱也不计较——
儿女谁尽谁孝心,
天经地义人称道!
孩学咱,不用教,
咱老他会照顾好;
倘若咱对爸妈差,
将来他定不会孝!
爸妈亲啊爸妈好,
亲情无限声声叫;
莫等爸妈乘鹤去,
再叫没人答应了……
刘春海在对村民们谆谆进行“言传”的同时,也以言行一致、率先垂范的长期所为,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首肯。他不但工作出色,而且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亲近弟兄妹妹,在营造“家和万事兴”中,做出了典范,这早已是众所周知。
刚正豪爽的村委会主任解家良对笔者直抒胸臆:
“春海书记的嘉言懿行,带出了我们清正、实干的领导班子;这班子的示范,又影响并进而形成了全体村民凝心聚力地与时俱进!我可以实事求是地这样说:现在的双街村呀,处处都是新面貌;群众呢,人人都有新思想——而且天天都在变,越变越新鲜、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