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骨灰级”基民季凯帆――玩转海内外基金,自创投资组合

  资料来源:摘自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组合池:投资美国基金以1个中盘平衡基金、1个大盘成长基金和1个大盘价值基金为核心,另外拥有25%的国际基金,包括12%的新兴市场基金(如拉美、俄国、东亚等等)和1只卫生健康业基金。投资国内基金以广发小盘、广发聚丰、上投优势组成激进型组合,广发聚富、广发策略和上投阿尔法组成成长性组合,广发策略和上投双息组成稳健型组合。

  战绩榜:投资美国基金,平均年收益超过10%,2006年投资国内基金收益超过60%。

  投资格言:基金涨了,满足了短期利益;跌了,满足长期利益。

  季凯帆是近来网络上的红人。这位天文学博士从美国回到昆明任教,在工作之余开了个博客和网友们分享投资基金的心得体会,人气了得。2005年回国以后,季凯帆立即杀入国内基金市场,收益不匪。闲来喜爱钻研基金的季凯帆,为自己总结了一份投资实践真经。

  1.从美国基金起步

  季凯帆第一次接触个人理财其实是被朋友“忽悠”的。还在美国的时候,一次朋友约他到家里作客。去了以后才知道活动并非纯粹的Party,而是家庭理财产品推介会。尽管当时对理财没什么感觉,季凯帆还是带了点宣传资料回家。

  谁想到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照季凯帆的话来说是慢慢踏上了“贼船”。季凯帆的第一只基金是PUTNAM公司的一只免税的政府债券基金。“这只基金是低风险的,每个月都定期分红,还不用上税,年收益4%,和美国有些小银行的定期利率差不多。就这样保持了两年,突然,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件事情。我是几乎什么风险都没有承担,但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为什么我不稍微承担点风险,去得到更多的利益呢?”

  这一想法促使季凯帆翻看了PUTNAM公司的网站。PUTNAM是美国一家有80年历史的投资公司,旗下有上百个基金。“不瞒您说,第一次接触基金的时候,那些名词都够你受的,而且还是英文。可是为了赚钱,还是很有动力的啊。”他笑着说。

  他接着说:“慢慢搞清楚了,我就开始选择基金。美国很少有混合式基金,要么是股票,要么是债券,但分类特别细。有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分类的,也有根据地域分类的。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资产组合,就选收益最高的基金。结果选了一只能源基金,实际上是主要投资于石油类的,包括美孚、壳牌等等公司的股票,还买了两只国际基金(一个大盘股,一个中盘股)。其实好多东西都是我后来才搞明白的,这三只基金都是风险最大的基金品种,所谓的热门基金,我当时并不知道。”

  “对一般人来说,石油涨价只影响到汽油费,对我可是大大的不同。世界油价和我的基金净值有密切的关系。于是我去关心中东的政治局势,关心中国的经济形势,因为中国是世界原油第二大的进口国;我还得关心美国南部的飓风,因为得克萨斯是美国的石油基地;还要关心美国冬季会不会是暖冬,因为如果冬天暖,取暖用的油就会少等等。当那种世界顶级公司的股东也不好过啊!”

  尽管行业基金和国际基金风险很高,不过季凯帆并没有亏钱。不过意识到风险以后,季凯帆就开始学习更多的基金知识。“我用的最多的就是美国晨星网站里面的投资教室上面的四部教材(股票、债券、基金和投资组合),172个独立文章,800多道习题,全部让我翻了几遍,后来还让我全部从网站上抠出来,打印装订,成了我的投资宝典。”

  经过理论武装之后,季凯帆改变了之前的投资策略。“首先,我和PUTNAM公司拜拜了,虽然是80年历史的公司,可他的基金大部分都是3星、2星(晨星评级)。最后我基本上是投靠了先锋公司(VANGUARD)和富达公司(FIDEITY),这两家公司是美国的两大基金巨头公司。”

  “现在我的基金组合核心是由三只美国市场基金组成,一个是中盘平衡基金,一个是大盘成长基金,一个大盘价值基金。另外拥有25%的国际基金,包括12%的新兴市场基金(如拉美、俄国、东亚等等);还有一支卫生健康业基金。”

  2.钟情高星级基金

  回到国内以后,季凯帆最喜欢的基金公司是广发和上投摩根。“这是从数据上得出得结论。晨星是我最喜欢的基金评价机构,从网上可以得到晨星对基金的评级,还有基金不同时期的排名。晨星只对一年以上的基金评级。我对6个月以下的业绩不感兴趣,不认为能代表什么,另外对新基金我也不是那么信赖。”

  晨星一年的评级主要是根据过去12个月的收益和波动情况(风险),评估基金之间的相对表现。他告诉记者:“晨星的5星基金只有10只左右,包括广发稳健、华夏大盘精选、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富国天益、上投阿尔法、鹏华50、银华核心价值等等。”

  “2006年8月的评级是,广发小盘、广发聚丰、广发稳健都是5星。广发聚丰尚未到一年,不参加晨星评级,但聚丰2006年来的收益排名前10,超过广发聚富,所以我认为它至少是准5星基金。也就是说,广发4只老基金,都是5星级基金。”

  “上投摩根一年以上的基金就两只,中国优势和阿尔法,都是五星。上投双息和先锋都太新,不去考虑。这样上投基金的5星率也是100%。所以广发和上投就是我的首选。”

  “另外我也喜欢易方达策略和富国的天益,这两只基金也是两年评级的五星。富国天益在2006年收益中排前10,但他的拆分总让我耿耿于怀。易方达策略最近表现一般,但1年排名还是很靠前。不过易方达策略投资目标中‘积极把握市场波动所带来的获利机会’也让我不很舒服。但既然已经持有了,就再看看吧。”

  “如果不算货币基金,从2006年春节左右进场的时候到现在留下的基金也就4只了,广发小盘、上投优势、易方达策略和富国天益,我彻底抛弃的包括大成债券、银河收益、泰达成长和华安宝利,这些基金的持有时间很短,都没有超过3个月。”

  “我卖出这几只基金决不是做波段或者认为它们的表现不好,而是调整了投资思路,开始走激进的股票基金投资路线,首先把大成债券转换成上投阿尔法。其次,当时合丰成长变成了泰达成长,整个基金公司的股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认为这会给它下面的基金有根本性的动荡,所以就把这只基金转换成易方达积极成长。果真如此,泰达成长从3月份的5星跌到3星,排名从去年的冠军跌到现在的50、60位。”

  “后来我看到银河收益的季报,发现基金的总资产只有6000多万元。我记得好像如果一个基金不到5000万元就要关门了,所以立刻把它抛掉。这个基金2月份还是5星基金,现在已经变成1星,虽然资产回到2亿多元。卖掉华安宝利则完全是嫌我持有的基金太多了,想集中在广发和上投上,所以就把它们转换过去了。”

  2006年6~8月的震荡中,季凯帆没有抛出任何一只基金,就看着潮起潮落。“我在购买的时候,选择的基金都是4到5星的。如果一个基金跌到3星3个月,我会给它黄牌,如果持续6个月,我想就是红牌了。”

  3.为基金定期定额叫好

  季凯帆有两个基金选择了定期定额的方式。“我定投在两个基金上,一个是易方达策略,一个是易方达积极成长。之所以在两个基金上,完全是为了把这两笔钱分开。一个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是为了自己养老,都是目标15―20年。对于定投,我的观点很明确――非常喜欢。涨了,满足了短期利益;跌了,满足长期利益。”

  季凯帆把每个月的部分结余用来定期定额投资。“如果偶然发点横财又决定放在基金里,我会进行一次性的投资。如果资金量小,我会随时投入,钱到就投,不管大盘的表现怎样。如果资金量稍微大点,我会做个一个月内的定投,每星期投二次,从而得到一个月的平均效应。”

  “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几个认识。第一,股市大部分时候是上涨的,这是历史数据,美国股市70%的时候是上涨的,所以越早投入越好。第二,中国的股市波动很快,一个月以上的波动,我就认为是长期现象,不是我能等到的。第三,给自己一个纪律,不要在贪婪和恐惧中煎熬。核心还是一个理念,就是不预测市场。”

  季凯帆支持长期投资。“不过长期投资并不是指长期抱着一只基金不放。我认为长期投资是指不是以做波段为目的,通过卖高买低来投机赚钱,而是指通过整个市场的增长来实现一个长远的目的。我认为当你发现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现问题时,你转换成另外一个(货币基金除外),这同样是长期持有策略。”

  “基金专家点评”季凯帆不愧为天文学博士,思维非常有逻辑性。他的投资实践也因此建立在对数字的分析上。季凯帆非常看重晨星的基金评级,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招非常实用,星级是个很简单的衡量标准。季凯帆说他的投资理念基本上是从国外学回来的,对国内投资者来说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