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章 苏联解体前夕访俄(3)

  5月l6日清晨,从列宁格勒回到莫斯科。陪同我们的苏联朋友达吉雅娜和米沙,告诉我们一个不好的消息:据说莫斯科民航部门为争取增加工资,要在20日罢工,机票突然变得紧张,我们原订的18日由莫斯科飞伊尔库茨克的机票落空了。如果改乘火车,得在车上再“熬”三天三夜。而飞机只需7个钟头。我们当然希望为机票再作一番努力。

  这就给达吉雅娜增添了麻烦!

  达吉雅娜是伊尔库茨克州森林工会文化机关协会主席,也是全程陪同我们几位作家、美术家访苏的朋友。她是个30多岁的年轻女士,不声不响,办起事来却十分泼辣能干,她想办的事转弯拐角上天入地总能办到。上午,她跟我们的翻译走了。翻译是我国林业部设计院的曼坡,多次去过苏联,认识苏联的林业部长。开始她们是瞄准林业部去的。中午见面时,达吉雅娜面露喜色地说:“机票弄到了,推迟了—天,是19日的。”接着她开玩笑说:“代价是请你们中午去全苏工会大楼吃午饭,下午三点还得请你们会见全苏工会总书记克拉马尼柯·斯达尼斯拉夫同志。”

  我们也逗乐子说:“乌拉!只要有了机票,就是要我们去见戈尔巴乔夫总统也愿意!”

  原来在林业部没弄到机票,达吉雅娜灵机一动去找他们的顶头上司。通过全苏工会总务处长,找到了总书记。总书记斯达尼斯拉夫同志听说他下属的工会文化机关协会主席,陪同7位中国作家、美术家访苏,在亲自打电话联系机票,为下属排忧解难后,又亲自提出安排下午三点这次“意外”的会见。

  工会总务处长随车跟达吉雅娜一道来接我们,到达工会大厦将近一点。在工会大厦机关餐厅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在楼下花园跟几位退休老人聊了聊。将近三点,我们被引进工会大厦五楼一间小会议室。

  一位年轻的工会秘书正等在那里。长条会议桌上摆着各种钦料,进门的一面墙上悬挂着列宁头像,另一面靠墙排开两个文件柜。墙角茶柜上有咖啡壶,大茶壶。对角摆一架苏联国产电视机。会议室简朴,窗明几净。我们刚入坐,三点正,从另一间房子走出来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圆圆脸,一双平易近人而又精明干练的蓝眼腈。他走到面对列宁像的会议桌一头,人还没坐下,便摊开两手环视一眼我们说:

  “非常欢迎你们!”

  秘书站起来介绍——其实不用介绍,我们凭直觉也知道这就是主动提出要见“中国作家”的克拉马尼柯·斯达尼斯拉夫同志。

  秘书介绍完毕,把他们突击打印的我们几个人的名单,送到总书记的坐位前。斯达尼斯拉夫仔细看了看名单,抬起头来一脸欢悦地说:

  “非常高兴能在工会大厦会见中国的作家,美术家们!你们虽然不是专程来莫斯科的,刚去列宁格勒,只是路过这里——但你们机会很好,莫斯科春暖花开,天气很好。昨天江泽民总书记在莫斯科会见了戈尔巴乔夫总统,两国人民这样友好,我们都很高兴……”

  天知道:这时江泽民访问苏联,是否闻到了什么即将“解体”的味道。

  这时,两位提壶托盘的小姐走了进来,我们的翻译正在口译总书记上面这段话,小姐们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翻译完了,总书记同志招招手说:

  “各位想喝咖啡,还是用茶,请随自便吧。”说完,两位小姐方逐一到客人跟前倒茶冲饮料。

  接着,斯达尼斯拉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长篇讲话:

  “30年来,我们两国人民都经历了痛苦、折磨。我少年时代是唱着《莫斯科—北京》成长、走过来的。现在我经常教育下一代要珍惜苏中友谊!我们过去是兄弟邻邦,我们苏联资源丰富,有西伯利亚的森林;你们轻工业很发达,两国合作有很好的前景。当‘黑暗’到来时,我们都很心痛。我们两国人民的交往受政治因素很大的影响,但普通人民都希望友好!我们希望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糸。中国的风景、气候、环境都是很好的,我们很喜欢了解中国!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很了不起。你们作为文化使者来到我们这里,是先行了一步吧!我们希望两国人民、知识分子、工人,发展更广泛更高层次的联糸。我们跟中华全国总工会有了接触,工会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加强互访。铁路在运行,只要我们走出去了。我们随时准备接受你们互访的建议和要求。何况在商业方面,我们的主要对象是中国,所以我们的互访和交流是有物质基础的……”

  接下去总书记详细介绍了苏联工会——特别是工会下属的文化组织的情况。他说:苏联工会目前的情况是稳定的,很好的。工会为工人文化的发展作过长期奋斗。目前全苏工会糸统有各类文学艺术创作小组成员3万人,有1.8万个图书馆,3万个工人文化宫,1.5万名演员的业余歌舞团,7万个体育场、馆设施。每年有2000万名儿童在工会的夏令营休息、锻练。每年全苏工会预算的三分之二用于工人文化体育事业。

  后来我们在伊尔库茨克、勃腊茨克和安格拉市,参观访问了不少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工人疗养院、儿童夏令营;还观看了即将去中国、美国演出的勃腊茨克森林工会业余民间歌舞团、室内合唱团的预演。其水平不亚于专业艺术团体。他们县市级体育馆,均有设备齐全的健身房、室内恒温游泳池,各类室内球场,竞赛场地。

  谈到苏联当前的经济困境时,斯达尼斯拉夫说:

  “由于国家物价改革带来市场货物短缺,经济困难,使工会文化体育活动受到限制,暂时要收敛一些。工会下属的文学艺术,如摄影、美术历年都获得过一些国家奖。近期工作困难些,但我们很不愿让这些工作受到影响。工人要是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就是很普通、很平庸的工人了。所以要保留工会的文化活动。也有人认为可以不要工会了,但目前工会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们不愿搞分裂,无论是国家还是工会……这就是我要给客人们介绍的简要情况。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我乐于回答!”

  我们谈了谈来苏联十余天参观访问的情况,说到在伊尔库茨克曾会见了苏联著名作家、戈尔巴乔夫总统府委员瓦·拉斯普京时,工会总书记由衷地赞叹说:

  “哦,拉斯普京,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伟大的公民,在我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接着克拉马尼柯·斯达尼斯拉夫余兴未尽地说道:

  “多少年来我一直幻想去中国,现在看不是个人兴趣想去,而是工作也需要去。地球上是劳动人民在创造世界,中国劳动人民占了世界劳动者的很大一部份。不去了解中国是不妥的,苏中两国是近邻,应该从各方面了解中国。我们认为我国的改革要象中国一样。我们是先破,还来不及立。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特别是农业的丰产、贸易、特区的开发很有经验。我们一些肉和粮食是从中国来的,一个10多亿人口的国家解决了吃,还可以支援人家,这就不简单。我刚从印度、巴基斯坦回来,印度人也很聪明。上帝给了我们很大的恩赐,去年农业丰收。苏中两国人民间的来往发展到了政府间的来往。江泽民总书记访苏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的经济问题好解决,民族问题不好解决。少数人在搞破坏,好象为民族传统文化而斗争,实际挑起民族之间的矛盾。如西乌克兰与南乌克兰之间的矛盾。我们如今问题不少,有的从作品上演上反映出来。有9个加盟共和国赞成不脱离苏维埃。亚美尼亚、立陶宛、乌兹别克的政治巳影响人民,他们要脱离苏联,他们没水、没电,还想脱离。真脱离了对人民很不利。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共和国,暂时不会闹独立。闹独立对苏联人民不利。到六、七月选举后就有一个定局了。6月1 2日选俄罗斯共和国总统,9月份大选,选苏联新的总统。我们是小人物,我们只希望和和平平过生活,不要打架……所以我们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加强合作是很重要的。我说得不少了,让我再一次对你们的来访表示欢迎,祝你们旅途愉快!”

  我对斯达尼斯拉夫同志亲自为我们联糸机票表示感谢,并欢迎他去中国时去湖南洞庭湖滨的岳阳作客。

  会见结束,总书记又要工会总务处长用车将我们送回莫斯科大学宾馆住地——风景峻美的列宁山。此后在莫斯科参观访问,19日去莫斯科机场,大都用的是总工会的车。令人感动的是,19日正好星期日,苏联的宾馆,餐厅在星期日歇业休息。这天上午,工会总务处长为我们买了些鱼肉蔬菜,中苏两国的朋友在宾馆的厨房(苏联宾馆客房有设备齐全便于住客自己作饭的厨房),做了一餐中国式的饭菜,两国朋友包括总务处长吃得热热火火津津有味!

  在莫斯科,正于拉斯普京所说,全苏作协的书记因病休假去了。作协外委的多妮娅为我们安排了一次与莫斯科作家的座谈会,到了十几位作家。

  也许作家比工会总书记更敏感,他们已经感到苏联积累的社会矛盾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他们不想深谈。也许他们怕惹麻烦,也许他们不像工会总书记有既得利益,心灵深处如当年高尔基,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莫斯科时间下午6点(北京时间午夜12点),我们顺利登上了莫斯科飞往伊尔库茨克的班机。相传第二天民航就要罢工(后来推迟了一天),但我们在机场所见到的民航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一切井井有条。飞机上的空姐也还是那么笑容可掬,优雅文静,根本没有半点“山雨欲来”的氛围。

  伊尔库茨克与莫斯科时差5个多钟头,而我们的飞机是迎着东方疾飞,这晚在飞机上经历了平生最短促的一个黑夜,真正的天黑不到四个钟头。当班机在新西伯利亚城加油重新起飞时,东方天际已经出现了一缕金红色的曙光!飞机迎着东方的曙色起飞,一会儿,那红色的光束如万千支金箭射来,如海潮涌动,很快染红了机翼下壮濶恢宏的云海!—刹那,从天之底,云之涯,象打破宇宙间一个巨大的鸡蛋壳,从玫瑰红的浑沌中晃荡出一轮始而象蛋黄,继而如火球的红日。云天上下顿然充溢着炫目的灿烂的阳光……

  坐在机舱里,我又想起了与全苏工会总书记的会见,想起了斯达尼斯拉夫同志说过的话:是的,中苏两国曾经是友好兄弟邻邦,30余年的阴霾象时差缩短的黑夜已经消逝,两国人民希望友好,两国政府有了交往。

  然而,苏联如果真像何光岳所预言的,终将分裂解体,或者变色,未来还会象漫天红霞,满地阳光地迎接我们吗?我在心里暗暗地说:朋友,不管世界如何变,唯愿你的希望不会落空,你多少年幻想去中国唯愿能够成行。正于你所说的:铁路在运行,其实天体也在运行,月隐日出,潮涨潮落,地球人还无法逆转这一顺乎自然的过程。何况飞机缩短了时间,同时缩短了地球的距离,使人类变成招手相见的两个半球“村庄”。应当感谢你,斯达尼斯拉夫同志,你不仅在莫斯科会见我们,而且当我们到达伊尔库茨克以后,你又打电话给伊市森林工会的朋友,向我们问好!

  你是一位热情而又真诚的朋友!上帝一定会给你和你的国家、人民更多的恩赐!

  请接受我们同样真诚的祝福吧!

  (1991年6月l4日补记)

  普通家庭一瞥

  安加尔是我们在俄罗斯访问过的第五个城市,坐落在流量和落差都堪称西伯利亚之最的安加拉河畔,距贝加尔湖口仅50多公里,是伊尔库茨克的一个姊妹城,两市相距不到一个钟头的路程。

  拥有40多万人口的安加尔,是个新兴的现代化石油化工城。但这里高大的烟囱,炼塔,油罐全都隐藏在郊外密密的森林里。除了盘龙走蛇的油气管偶尔横过公路,穿越城区,在城市中心几乎看不到石油化工的痕迹,更别说污染。这里很少有高层建筑,全部是两三层至四五层的俄罗斯式房屋。雕窗画栋,古色古香,街道笔直而毫无必要的那么宽广,只有老式有轨电车哐当而来打破市区的静谧。城市散布那么宽,大片红松林,白桦林延伸到大街旁的人行道。行人疏落,不象个工业城,倒象个居家过日子的好处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大雪纷飞,积雪盈尺的布拉茨克,陪同我们一道而来的费拉多夫·谢尔盖·阿,是伊尔库茨克州森林工会书记,我们称呼他大谢尔盖。而在绿荫蔽日,春意盎然的安加尔市迎接我们,欲尽“地主之谊”的乌拉索维茨·谢尔盖·弗是该市森林工会主席。他是大谢尔盖的下级,又是同在安加拉河边的大森林里一道长大的伙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苏联人姓名长,难叫难记,我们为了省事,便称呼他小谢尔益。

  由于有全苏工会总书记斯达尼夫拉斯从莫斯科打来电话关照,加上达吉雅娜超人的活动能量,各地森林工会(西伯利亚的森林工会是最大最有权威的)对接待我们极为重视。

  大、小谢尔盖陪同我们乘专车,去大谢尔益家吃午饭。

  大谢尔盖今年36岁,一双蓝眼珠,蓄大披头,挺胸突背,是个长得英俊潇洒的标准俄罗斯男子。且有几分英国绅士派头,对女性极为尊重。车上只要有女性,不分年龄大小,不管是他的上级下级,他总是第一个拉开车门跳下车,然后彬彬有礼地搀扶夫人小姐太太们下车。进门时,他像宾馆的侍应生,拉住门站在那儿请女士们先走一步。进门后,他站在女士们的身后,接过女士们脱下的衣帽挂在衣帽钩上,象宫廷内侍虔诚,礼貌周全。在男性尊重女性蔚然成风的俄罗斯,贾拉多夫·谢尔盏·阿也堪称谦谦君子中的楷模。

  大谢尔盖有个幸福美满的家,他爱人在安加尔市图书馆工作,一个六岁半的男孩刚在幼儿园大班毕业,见到我们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外国人,他便成了中国独生子一样淘气的“小皇帝”。俄罗斯鼓励生育,但年轻的母亲却很吝啬,最多生一、两个,很少有获奖的“蜊蚪家庭”。大谢尔盖一家三口,跟军队退役的岳父岳母合住一起。每天,这位经济实力雄厚的森林工会领导人,驾着自己的家用伏尔加轿车,往返100公里去伊尔库茨克州的机关上班。周末,则带着妻子儿子去郊外森林别墅度假,留下年轻时走得大多太远的岳父岳母在家守屋。他车前的挡风玻璃撞破了,留下了螃蟹爪子似的裂纹,恍惚还留下了青青的树皮和绿汁。可见他平时是怎样在林荫大道、森林小路上风驰电掣,同“时间”赛跑。

  三室一厅的家。客厅约20多平方,一面墙被红松木、橡木书柜、博物柜占满,中间摆着长条餐桌。另一面墙上是俄罗斯风格的壁毯,墙下是长沙发,地板上铺的地毡。对面墙角是24英寸的俄罗斯国产彩电。双层玻璃的宽阔窗台上,摆着各色盆栽花卉。我们依次参观他家的过道、卧室、厨房、浴室、卫生间。跟我们到过的列宁格勒、莫斯科、伊尔库茨克一样,这里城市的每一个家庭,都是由城市统一供热水、暖气、液化气。甚至在郊外数十公里的乡村别墅,也统一铺设了热水管、暖气管、液化气管。

  西伯利亚电力过剩,家庭用电自然不成问题。大谢盖尔一家正在厨房忙着准备午餐,我们派出两位中国作家帮忙去弄中国莱,厨房里还不显得很拥挤。

  俄罗斯家庭的生活空间大!除了城市公寓,还有乡村别墅!

  吃饭时,我们跟大谢尔盖夫妇开玩笑:

  “你们这里商店的橱窗空空如也,可是你们家庭倒满满当当!”

  我们暗指他们一家五口,三台冰箱两台20英寸以上的彩电,每间卧室都是地毯,红木家具,出门有小车代步,餐桌上虽不大合我们的味口,但马哈鱼、鱼子酱、牛肉、猪肉、瘦肉饼、鸡腿、色拉、酸奶、咖啡、白面包、黑面包,应有尽有。我们没说“穷了国家,富了家庭”,但隐含着那层意思。与我们国内相比,大相径庭!我们是“富了国家,穷了家庭”。

  在图书馆工作的妻子说:他们刚搬家不久,有些家俱还没搬过来,家里也没摆设、布置妥当。

  毕竟是当书记、讲“国格”的丈夫连忙解释,商店没多少东西可买,橱窗空是事实,但仓库里还有些货物,因为要搞物价改革,上面还没把价格定下来……不过,越提价越抢购,“小家”和“大家”总是难一致。

  大谢尔盖的岳父岳母年近七十,大腹便便鹤发童颜,身体十分硬朗结实。俄罗斯家庭结构也趋多样化:在莫斯科我们去过记者协会周刊编章、作家弗拉基米尔·费尔索夫家做客,他是独身主义者,决定终身不娶。全程陪同我们的医生米沙,他同妻子离婚,现在跟古稀之年的老母住在一起,相依为命以尽孝道。瞧这一家子,老少三代同堂,老泰山伴女婿生活,融融乐乐,自是俄罗斯“道统”的延续。

  三杯香槟入肚,怡然自乐的老岳丈把话匣子打开了:

  “中国——欺打以,好——哈拉旭,呵庆哈拉旭,大——连——,哈拉旭,很好,亚,我,大,连……”俄语夹杂着汉语,他说得十分吃劲,我们听得十二分吃劲。费了九牛二虎加一顿饭的工夫,老人总算说出了他年轻时一段光辉经历。他是海军军官,曾在中国大连驻扎过七八年。他的老伴那时年轻漂亮,在大连为中国军人办的俄语专科班担任俄语教师。他获得过由中国领导人颁发的勋章,荣誉证书。

  在大连他参加接待过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两位老人生怕我们把他们的话当作“天方夜谭”,吃过饭,他们从箱底翻出珍藏了三十多年的褪了色的照片,用红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勋章、荣誉证书,以及俄语教师当年的日记本,她的中国学生的签名册,一一指点着给我们看。

  俄语教师的日记,一定是至今她还引为自豪的珍贵历史的真实写照。那褪色的照片上,她坐在30多名有几分土气的“土八路”学生中间,虽然鹤立鸡群,有点“洋气”,但气氛却又那么融洽。老岳母怀着深情回忆说:

  “30多年不通音讯了,也不知道当年这些学生都在干什么,不知还有人搞不搞翻译!”

  我们仔细辨认,传递着海军军官和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的合影照片。据老岳丈说:那是他们撤离旅顺大连前夕,赫鲁晓夫领着勃烈日涅夫去海军基地作最后一次视察。照片上,他比现在的女婿还英俊潇洒,是驻军出面接待他们国家领导人的四、五名军官之一。他们接待过的在近代史上褒贬不一的两位大人物,都已先后作古,在莫斯科红场的红墙下,留下了各自的汉白玉雕像。他没有对赫鲁晓夫作出评论,但他直言不讳地说喜欢中国人,珍重中国颁发的勋章和证书。

  他没有忘记大连湾美丽的海滨、海岛,忘不了大连人深厚的情谊。他对女婿曾率团访华和这次接待中国作家十分赞赏,这位老军人说:“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要珍惜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我们在刚剐收拾干净的客厅,同两位老人边喝茶边聊天,情不自禁地抽开了烟。刚从厨房“帮厨”回来的大,小谢尔盖走进客厅,也“试”了一支中国湖南的名牌“白沙烟”。

  这时“小皇帝”跑了进来大喊大叫了一遍,他爸爸猛抽了一口烟,不耐烦地挥挥手,其意思是要赶“小皇帝”出去。我不知小家伙因何喊叫,一把拦住他问:

  “你叫什么名字?”

  “谢尔盖,谢尔盖……”

  “哟,你爸爸叫大谢尔盖,这位叔叔叫小谢尔盖,那你该叫小小谢尔盖了!”

  “你们搞错了!”他爸爸插话说,“我们两个谢尔盖同年,但小谢尔盖比我大些月份,你们应该叫他大谢尔盖,叫我小谢尔盖!”

  我们还来不及纠正这一叫法,小小谢尔盖纵身一跳,将自称“小谢尔盖”的爸爸嘴上的烟卷抓了下来,掀灭,扔掉,又在那儿大叫大喊。通过翻译我们弄清楚:原来“小皇帝”在斥责爸爸和客人,未经他妈妈同意便在房间里抽烟。

  到俄罗斯家庭做客多次,我们也曾耳濡目染:倘若家里有女主人,未经女主人同意即吞云吐雾大过烟瘾是不礼貌的。小家伙是在捍卫他妈妈的地位和权威。

  我将抽了一半的烟蒂擦灭在烟灰缸里,小小谢尔盖赞许地爬到我的大腿上,顽皮地伸出大拇指:

  “哈拉旭,呵庆哈拉旭!”(好,很好)

  我要他教我学日常对话的俄语,他大叫一声:

  “多斯维达尼亚!”(再见)

  他象只淘气的小猴子,从我的大腿上溜下去,一闪身出了门,同邻家的“小皇帝”玩去了。不一会,我们也告别了这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1992年1月于书斋)

  钟表上的历史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