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挥兵北上取三州(贰)

  武松带着五千兵马逼近了囤聚在定平城的六千宁州军,近在邠州的朱武闻之,当日便差人快马加鞭送了一计。武松在定平城外八十里处安营,刚刚扎下寨来,朱武的亲随小厮便到了,将朱武的密函呈上来,武松打开一看,上面的字不多,只是寥寥写着八个字“聚而歼之,各个击破”。

  武松看罢,令取了炭火盆来,将信丢进了火盆里,但这八个字却深深记在了心里。

  当日武松便在定平城南三十里外布下三千人的埋伏,而自己却亲自带着两千人马到了定平城下去骂阵叫嚣,将那城头上的宁州兵马督监激得勃然大怒,催促手下的将领前去应战,一摆开阵势,就一副决一死战,不死不休的模样。开始是张三前来与武松过招,武松让着他,接着便有李四上来助阵,久战不下,便又有王五上来帮忙,武松以一敌三,心里虽然丝毫不乱,可是,却还是摆出了一副手忙脚乱的模样来,最后,索性虚晃打了几招便迅速驰马而逃。这时候站在城头上的宁州兵马督监一瞧,也不多动脑子想一想,只觉得武松不过是浪得虚名,另外那督监一看武松部下更是兵败如山倒,逃得飞快,一个个丢盔弃甲,车轴马迹一片凌乱,却不知道这是武松有意故意这般演给他看。

  那三员将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一个个就像是疯狗似的将紧追在武松的背后,拍马直冲。这三员将领分别带着宁州的一千兵马,紧追在武松的背后,却不防武松在几处要紧之处,特意埋伏了一小波弓手,专门躲在树林暗中射杀官兵的将领。将那三员将领在乱军中射死两个,其中领军的偏将六个死了五个。

  而就在这随大流的穷追不舍之极,很快官兵就冲进了武松为他们亲手编织的包围圈里。就在他们冲进这山谷的时候,突然看见方才还是一片狼狈而逃的绿林军,这时候突然像是改头换面一样,在前面站住了脚,一个个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在须臾之间,兵马就从一片混沌变得整备,行行列列泾渭分明,刀枪林立,杀气腾腾。这得益于绿林军的军制,也得益于武松严格的治军训练。

  就在那些官兵还没从慌乱中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时候,武松已经提着刀已经带着兵马杀了过来,就在官兵倡促间一决死战的时候,从官兵的左右两翼这时候也杀出两拨人马来,横冲直撞,像把剪刀一般将官兵的队列迅速而又无情地剪成数段。就在官兵首尾不可相交的时候,群龙无首的局限和劣势才被彻底地暴露出来。

  武松带着兵马很快便从纵向贯穿了官兵队列,一路势如破竹将官兵杀的溃不成军,四下而逃。

  武松将这三千兵马杀败,并没有就此作罢,集中起手上的五千人马,先令手下一员偏将带着一千人穿了官兵的银盔银甲,扮作得狼狈,“逃”回定平城里去。紧接着武松便带着手下的四千人马一路高歌杀到了定平城下来,将那宁州兵马督监吓得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绿,这下迅速换了策略固守不出。武松在城下叫骂了一阵,看着城里的官员一个个缩头乌龟似的,没人敢应话,当下便将兵马排开,盾牌手在前,工程机械随后,绿林军紧跟而上,在一片喊杀震天之下,武松开始指挥着手下的兵马全线进攻。

  而此刻守在城里的宁州兵马督监瞧见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手里仅有三千兵马,都一并打发上了城头上来驻守,这本来是要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却不想反倒方便了绿林军。官兵都上了城头,提防着绿林军从城头上强突,而那混迹入城的一千绿林军,这时候却从官兵中显露出来,在武松麾下的裨将带领下,打着“督监临时加派守门”的幌子,这一千人便欺入了守门官兵的身边,突然发难,一刀一个,轻而易举地杀掉了那些不到五百余众的守门军士。因为出手突然,下手漂亮,在他们将城门打开之时城上的官兵都没有一丝的察觉,还一个个全神贯注地将长枪比在那些箭垛后,随时等着绿林军从下面爬上来。可是,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那些绿林军并没有从城头上杀上来,反倒是直走他们的正门,像是决堤的洪水一般涌了进来。当绿林军在武松的带领下,沿着城内的阶梯一路杀上城头上来的时候,那宁州的兵马督监顿时傻眼,心如死灰,早就没有斗志,也顾不得这城池的得失,自己随着知府带着一伙亲随兵众疯狂地驰马而逃。

  武松瞧在眼里,却并没有打算要他们那些不值钱的命,战斗到眼下这个地步,胜败已分,官兵散的散,降得降,就算是将那知府和督监抓着杀了也没什么价值,倒不如随他们逃去。只要他们活着就要给朝廷一个交代,而但凡交代绝对不会说他们自己无能,必然是大肆宣扬绿林军的神出鬼没,威猛之极,而这防不胜防的描述必然加深大宋对绿林军的恐慌,这对轮是对现在还是对以后,都是一种暗在的优势。这种优势很快就变成了现实的好处,在武松放眼的下一个目标坊州轰轰烈烈地上演。

  坊州地域不大,只有两座城池,首府叫做坊州,陪城叫做宜君,此外还有一个镇子叫做升平镇。这事情首先就是出在这乍得一看很不起眼的升平镇里,哪里的百姓早就听闻了绿林政权下的日子过得舒坦,有地种,有余钱,早在武松攻打宁州的时候,那些个本来是为宋朝防止百姓造反的里正们却反倒暗暗勾结起来,打算着在绿林军攻入坊州的时候如何接应。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绿林军会来的这般迅疾,这让升平镇的百姓着实惊喜,而就在武松入境的头一天夜里,也结结实实地送了一个惊喜给武松。

  就在那夜半更深之时,本来是这一日最静谧的时辰,却在升平镇突然爆发出一声平地惊雷,全镇的百姓都集结起来,拿着手里的农具和兵刃冲进了升平镇的官府里,将衙门一把火烧了干净,经过一夜的厮杀将那些官兵打了个落花流水,天色放亮的时候,升平镇便也就此挣脱了大宋政权的束缚,高高悬起九龙朝天旗,主动归并于绿林之中。

  武松自然欢喜之极,可是,他却不知道,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出了这么一出看起来不怎地起眼的农民起义,如果将时光轴拉长来看,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不但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农民起义的序幕,更是因为这样的一件小事,触动了两个日后权重一方的人。这两人,虽然眼下混迹于大宋百姓之中,但日后却有一番作为,可不论怎地说,他们的命运和造化,都在无形中与这场看起来与他们毫无瓜葛的起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两人一个是歙州人士方腊,一个便是郓城县人士宋江。

  撤得远了,且说这小小一个升平镇的农民起义,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坊州首府坊州城,坊州城里百姓也拿起了兵刃打算造反,守城的坊州知府一瞧,心想,外有劲敌,里有内乱,这般下去,想要靠着区区千数余众收住这坊州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这半辈子是拿着朝廷的饷银,可是,现在这风尖浪口上,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与其大家动刀动枪地杀一场最后这城池都要落在别人手里,何不大家坐下来吃上一杯酒,将这城池交接算了。

  众人原以为坊州知府这般说不过是个玩笑话,多心的人也觉得是在试探着在职官员的忠心,虽然他们巴不得早点缴械投降,在哪里做官对他们都一样,杀来杀去的反而提心吊胆,但是,他们不敢说出来。直到知府当日贴出榜来安抚百姓,大家才知道,原来知府这话并不是笑谈。而这张榜上的大宋官印,也果然成了坊州最后一次用官印了。可这最后一次,盖着大宋的府印,却是在替绿林军安抚百姓,这在某些方面看起来当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讽刺。

  这知府和坊州的兵马督监达成了共识,很快便悬起九龙朝天旗,带着全城官员出城投降,将那府印以及坊州城的户籍钱粮,以及兵权都一并交付给了武松。那知府倒想得挺开的,前手将这些事宜交代了个干净之后,后手便自行辞官归田,原因简单,人不贰臣。听起来让人觉得这人很像那么一回事,武松没有亏待他,他喜欢清静,武松便在城外划了一小片林子来让他安居乐业。而那坊州的兵马督监就没有这么豁达了,自打武松进城开始,就曲意逢迎,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继续官居原职。可是,武松最后还是果断地赐了些钱财土地让他到一边凉快去了,原因呢,也很简单,绿林需要的是与城共存亡的义士,怕死的人,铁定吃不了这碗饭。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9狗头军师
10赝品太监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民国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历史 【已完结】

    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纷纷脱颖而出,群雄逐鹿、揽辔中原、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慢慢揭开。一位没有被载入史书的风云人物;一段被民国政府刻意隐瞒的历史……遥想前朝岁...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