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树亭

  兰州花园多高大古树,有人发奇思妙想,在树上搭屋建亭,称之为“树亭”。1915年,河州进士邓德舆在其拙园建成树亭。园内有百年大梨树十来株,其中一株主干高约三尺,主枝盘屈四起,树心空阔,邓德舆命工匠装置地板、栏杆、窗牖以及攒顶式屋顶,并安装避雷针,亭中可坐五六人。自题匾额曰“睫巢”,取葛洪《抱朴子·刺骄》:“鹪螟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之意。梨花盛开时,邀诗友登临亭内,饮酒赏花,花叶参差如帘幕覆盖,树枝交错似窗户开启,云光山色扑面而来,浑若史前有巢氏再生。王烜有诗曰:“君有烟霞癖,结构偏奇僻。架空起楼台,借在梨花树。云来鸟不知,低头唤巢父。”

  无独有偶,1928年榆中进士杨巨川在五泉图书馆亦建一座树亭。馆在贤侯街,有后花园,广植牡丹、芍药、迎春、翠竹、红杏,布置梅花盆景、假山、鱼缸,还有数株老梨树。一株高耸老榆树,树皮粗糙,流脂流胶,杨巨川突发妙想,令匠人在树冠中三根树杈间搭木为亭,建有木梯,以便上下。挂着名人题匾:杨巨川题“可望亭”,是说登亭可以远眺白塔层峦,汹涌黄河;刘尔炘题“钱世界”,描绘的是早春一树榆钱,人在亭中,置身铺天盖地的榆钱之中的情景,实则讽刺无钱不能办事的现实世界;榆中翰林罗经权题“承露”,说的是老榆流脂流胶,可置木盘承接,实际上赞美榆树之高,可以承接甘露;榆中施国祯题“榆中人”,语涉双关,坐亭中就是坐在榆树中,建亭者是榆中人,他的朋友也多榆中人。每逢良辰美景,杨巨川即邀诗友,登亭宴饮,赋诗论文。杨巨川的诗曰:“人言此树摇钱易,讵料频摇汗已干。怜汝太劳应少息,且来为我捧杯盘。”借树讽刺当局对百姓的征敛太重,建议休养生息。王烜诗曰:“依然东壁旧词场,同把骚坛帜共张。风雨一天鸡未已,江湖满地鱼相忘。隐君茅屋偏因树,学士草书急就章。况有清琴兼美酒,言欢竟日亦何妨。”“隐君”句说的是东汉申屠蟠,隐居不仕,因树为屋,潜心治学的典故,借以表达不愿出仕的情怀。

  近年来,皋兰县什川百亩梨园和安宁区老梨园开展旅游,在百年老梨树上建成树亭、情侣屋,使这一传统的建筑式样发挥自身的魅力,颇受欢迎,创造了很好的效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典范。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