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悬楼

  兰州的半山或崖边因地制宜建有悬楼,取“仁者乐山”之意;沿河堤搭建悬楼,也叫水榭,得“智者乐水”之趣。山崖上的悬楼最集中的地方在金城关、金山寺。寺始建于明,清康熙时重建。这里为石质山,岩石累累,山势陡峭,工匠根据地形,巧妙构建。在不伤山体的前提下,先平出一片平地,夯实,然后纵向安置圆木,使闪出半空,其下树立圆木将其支撑,有的垒砌石块形成石柱作为支撑,再在纵向圆木上铺搭木板作为地板,立柱架梁,铺设檩椽筒瓦,装修门窗,窗前设置步道栏杆,油漆彩画之后,岌岌可危的悬楼就建成了。在同一平面上的几栋悬楼,往往架设栈道,沟通往来。高低错落的几组悬楼,凿有级级石磴,呈之字形盘旋而上,使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成为登高远眺的好去处。道光间,民族英雄林则徐流戍新疆途中,曾经登临金山寺悬楼,眺望如万马奔腾的白马浪,红叶环绕的四墩坪,如蛟龙渡河的镇远浮桥,城楼高耸的兰州城,不禁引起巩固西部边疆的忧患意识,提笔挥毫,写下了遒劲潇洒的“绥靖边陲”横披,寺僧制为匾额,悬挂在悬楼上,往往吸引登临者注目、沉思,不忍离去。

  最险要的悬楼当属九间楼。它位于华林山伸向黄河的山嘴上,沿悬崖峭壁搭建呈弧形的九间悬楼,楼下岩石上置十来根圆木将其支撑,凌空欲飞,危乎高哉!楼东西南三面建围墙围成一座院落,山门开东南,上有砖雕隶书题额“砥砺”两字。院内方砖铺地,大殿居南,前殿在北,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几株老梨树高出殿宇,几丛牡丹、芍药掩映阶下,环境十分幽雅。进入九间楼,凭栏远眺,北为滚滚黄河、金城关、金山寺;南为梨园菜圃和点点农舍;东为如彩虹飞架的握桥、雄伟的袖川门,是文人墨客登临凭吊的好去处。原为道观,民国初年,甘肃陆军黄得贵旅驻扎其中,人称“黄营”。虽然已入民国,但士兵犹穿清军服装,上身穿紧身短靠,头戴武松帽,鬓间插一朵绒花,江湖上称之为“守正戒淫花”,亦称“英雄胆”,下穿灯笼裤,都会几趟好拳脚。九间楼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仅黄得贵看准了它,戴笠也瞅准了它,抗战中戴笠将其辟为兰州特种警察训练班,在其西南侧构筑钢筋混凝土碉堡,三面均有机枪射口,戒备森严,人称“戴公馆”。1944年秋,蒋介石、宋美龄来兰州视察,住在九间楼里,在华清池吃过苦头的蒋介石极其警觉,但对这个住所的安全十分满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