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轿车子

  轿车子是明清至民国以来兰州的高级乘具,由健骡拉拽,车户挥鞭驾驭,蹄声清脆,车声轰隆,“走水”飘拂,行驶在满城四关、街头巷尾。1936年,兰州城区就有轿车子345辆。轿车子用槐木、榆木制造。车排长约五尺,前部是车辕,长约三尺;后部是车篷,为半圆形顶棚,左右开小窗,后背封闭,前头挂车帘,篷内铺着毯子,可坐四人,并置有“靠手”,类似小枕头。车篷外上部左右后三面,装饰一尺多长的绸子,以蓝色居多,缝为“走水”,扮靓车体。紧挨车篷在车辕上横搭一条长板凳,可以取下来充当脚榻子,以便上下,称为“踩凳子”。夏天还在车前装置凉篷。早期,车轴安在车篷的中部,人坐在车里颇受颠簸之苦。20世纪30年代将车轴装在车篷后部的“后档车”引进兰州,不甚颠簸,颇受人青睐。车轮由八块弧形硬木拼接而成,车辋和轮框钉满大头铁钉,增强它的牢固性,入民国,在车辋上钉有铁瓦八块,其强度更高。车轮由十六根辐条支撑,车毂套在车轴头上,安装车辖将其逼住。拉车骡子讲究纯色,以青色最为常见。然后给骡子头上套上笼头,嘴里套上叉子,备上鞍鞯,将托梁搭上,系上肚带,搭上后鞧,套上拥脖子,扣上夹板子,车户持鞭掌握缰绳,即可吆车上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