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冰桥

  20世纪60年代以前,兰州冬季气候严寒,黄河封冰站冰桥。站冰桥还要从“洮河飞珠”说起。洮河多峡谷瀑布,冬季湍流飞泻,不断溅起水沫浪花,在寒空中凝结为冰珠,跌落河中,形成洮阳八景之一的“洮河飞珠”景观。洮河挟带冰珠,进入黄河刘家峡,逐渐形成一团团冰凌,流向兰州。冰凌由许许多多的冰珠集结而成,兰州人称之为“麻腐”,其状类似麻籽去壳后的白色果肉。小孩们抬水时(当时直接汲用黄河水),总会掬一捧“麻腐”咯嘣咯嘣大嚼一通。蓝莹莹的河水汩汩东流,朵朵白云般的“麻腐”漂浮而过,有一种清寂的动态美。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麻腐”愈来愈多,相互冻结,再结为大大小小的冰块,先是桌面大的冰块,再结成房顶大的冰块。这时就要抓紧时间拆除浮桥,稍微一慢,就会把桥冲垮。冰块飘到狭窄的桑园峡,相互拥挤,抬升,冰封峡谷,流水不畅,迫使河水挟裹冰块倒流。入九之后,当寒流南下,朔风怒吼的深夜,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后,自桑园峡以西河面瞬间冻结一体,其力量将冰块催向两岸,高低错落,斜躺横卧,而中流则因河水倒泛,冰面平坦如砥,兰州人谓之“站冰桥”、“催冰桥”。虽然黄河冰封,厚达数尺,但是冰盖下,清凌凌的河水依旧欢快地流淌着,就此形成了一句兰州话歇后语:“黄河盖盖盖(第一个“盖”是动词,后两个“盖”是名词,即盖子),下面通着呢。”约略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意思。黄河“站冰桥”时,皋兰县知县出告示,警告百姓勿轻易踏冰过河,并在河边置站笼,派衙役巡逻,劝阻行人,倘强行过者,即罚站站笼。然而,胆大逞能之徒,置若罔闻,面对桌面大的、络绎而下的冰块,瞅准冰块,算好提前量,像袋鼠一样,纵身迭次跳跃,踏冰过河,到达彼岸。倘走眼失误,多有溺水而亡者。

  黄河封冰时,不知坚固与否,人不敢行,先由河夫观察冰上有狐狸踪迹,人们才敢循其踪过河。据《颜氏家训·书证》,狐狸性多疑,严冬必听河冰下无流水声,然后行,故沿着狐踪过冰桥,安全可靠。明清以来,兰州形成祭河神、整平黄河冰桥的习俗。兰州黄河封冰的次日,兰州府经历厅派遣搭拆镇远浮桥的铁匠,挑火炉,风匣,携烙铁、铁锤、镢头、铁锨,修整两岸冒出冰面的凹凸不平的冰块。有的点火,拉风匣,烧红烙铁,烙平凸起的冰块;有的抡锤砸去斜里横插的冰块,最终平整成一条平坦的冰道,铺上黄土,谓之“冰桥”。“冰桥”平整后,陕甘总督率甘肃布政使、按察使、兰州知府到通济门(桥门)外黄河沿举行祭祀仪式,供奉祭品,拈香叩头,宣读祭文,祈祷河神保佑人马车辆过冰桥安全顺利。其实,官员们是借祭礼为名,实地勘察冰桥是否冻得牢固,冰桥是否平坦,以防行人失足溺水。行祭礼后,才让大车、轿车子、骆驼队、行人、骡马牛羊过“冰桥”,畅行无阻。

  而住在夹河滩诸如马滩、雁滩、东十八家滩的农民,先由一位熟悉冰情、水性高超的人探路。他横持一根长而韧的棍子,穿过林立的冰块,小心翼翼踏冰过河,踏勘一条蜿蜒曲折的安全“冰桥”,树以标记,供乡人渡河。之所以横持长棍,是防备误陷冰层薄弱处时,用长棍横担冰层,以便自救。早春时节,人们不敢过“冰桥”,怕冰不坚而溺水。

  清人陈绳祖有《冰桥行》,描写兰州冰桥形成过程,颇有意趣:“嶙峋冰柱昆仑尻,神雕坐啸仙狼嗥。星源滃渤势难遏,浮凌直下金天高。金天高高风凛冽,竹箭奔腾有时结。崦嵫落日炫回光,烛龙夭矫银潢裂。贝阙珠宫徹夜明,卷起千堆万堆雪。皋兰河桥天下无,中原珠玉走名都。横开铁锁联樯碇,直跨金城散雁凫。霜严十月寒威动,渐蹶明澜如炼汞。乍似浮沤万点飘,泛玉溶银已无空。寻行抵隙划方舟,如剑如戈下急流。震荡鱼龙燃夜火,低迷旌旆骇鸣驺。轮蹄得得无时已,鲛人暗泣冯夷起。忽讶如山水底横,撇棙艨艟糜碎矣。砉然一声诸綆断,河东连舫东西散。大峡阴森积气寒,泽腹初坚流转缓。鳞鳞直次水车园,万派无声息夜喧。但有雪峰填乱壑,更无波澜兴飞翻。老狐未听行人渡,蚁穿九曲明珠路。佶屈崎岖蹇步难,车马云屯愁去住。传闻涨水复漫漫。此水何来涨转宽?尽平蹊谷安如砥,世上何曾行路难。冰桥自昔闻天造,朝来惊喜家童告。应候年年不易方,循名核实非虚冒。苍茫此意想神灵,报德无辞白马刑。伫看二月桃花水,冰泮河桥柳色青。”此诗首十句写黄河冰凌,卷起千万堆雪,奔流不息,银光闪烁,有如崦嵫山落日的回光,更似人面蛇身的烛龙神伸屈自如,将银白色河面迸裂,以至深藏河底的河伯居住的贝阙珠宫都徹夜通明。“皋兰河桥天下无”等十八句,写黄河镇远浮桥,用铁索联结二十四艘船而成。倘在冰凌漂浮时,不及时拆除,那么冰凌变成冰块,必将冲断铁索,木船将被冲走。这是假设情事,实际上每年黄河即将冻结时,就要拆除浮桥。“大峡阴森积气寒”句至诗末,写桑园峡封冰、催站冰桥的过程,觅狐踪探冰桥的传说,古人宰马歃血祭河的礼仪,以及来年春天河开重搭浮桥的事宜。

  清嘉道间,兰州诗人王光晟《冰桥行》云:“朔风凛冽当空号,两山黯淡寒云高。大地阴森气闭寒,银潢胶结停波涛。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玄冰大壑填,经过漫水如平地。边陲远接轮蹄多,浑望足底凌苍波。最是天公惜物力,泽坚应候通人过。往来杂沓乐安逸,百日销镕岁可必。峡形逼仄山嶓纡,天下神桥此第一。春色绮丽春风翔,岸冰初解浮寒光。廿四钜舸铁缆长,请看竟日成浮粱。”用简洁的语气,描写出一夜朔风怒号,催站冰桥的经过,以及春风浩荡中,冰桥解体,重搭浮桥的情景。

  立春前后,气温逐渐回升,冰桥时有裂缝,北岸阳和处渐次白天融化,夜里冻结。这时倘走冰桥,往往会发生坠入冰河丧生的悲剧。晚清某春早上,河北某家嫁女,迎亲队吹吹打打,喜客坐拉拉车,浩浩荡荡,贪走捷路,踏冰过河,吃完喜酒,喜客们披着午后的暖阳,醉醺醺地又坐拉拉车过冰桥,不意走到河当中,冰层开裂、塌陷,全部溺水而亡,喜事成了丧事。但也有胆大者,图走捷路,横握长杆,有如划桨撑嵩竿,走冰桥。黄国华有诗咏道:“黄河滩上看春冰,人在未消冰上走。猿臂长杆如打桨,怅惘失足一心惊。”这时往往在深夜中,一阵阵巨响,黄河冰桥开裂,兰州人称为“河开”。于是流淌冰块,先是大的,后是小的,直到三月中旬,冰块才能化尽。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的建成,拦截了“洮河飞珠”,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兰州黄河段再未封冻,“走冰桥”的习俗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