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四节 收旧衣的

  清末民初,由陕西传来“收旧衣的”,他们没有行业祖师爷,只好供奉关公,祈求发财、避邪趋吉。到20世纪20年代,兰州城内才有四五个“收旧衣的”,均为年过半百之人,本钱也只有八九个银元。他们一年春夏秋三季贴身穿“缠腰子”,外着对襟短褂,上套对襟夹夹;穿大裆裤,扎脚把,穿布袜着布鞋。肩上搭一条褡裢,拄一根白蜡鞭杆子,漫行于贡元巷、南滩(今酒泉路南段)、井儿街、官升巷(今大众巷)、延寿巷、上下沟一带。但不去繁华热闹的辕门、西大街(今张掖路西段),也不去平民百姓聚居区。何以有如此的选择呢?因为贡院巷等地多前清遗老遗少、民国新贵的公馆、富商巨贾的豪宅,其眷属多有过时衣物可收购。他们紧握鞭杆子慢慢行走,眼神游移,以防恶犬扑来咬人,同时拉长声调不断吆喝:“收——旧衣!”把“收”读为“捎”。女主人闻声,命丫环打开大门,引“收旧衣的”到院内,蹲在房檐下,放下褡裢,静候生意。丫环将什么绣花袄、绣花裙子、绣花绒夹夹、绣花鞋等拿出来,大抵七八成新,只不过款式较旧罢了。“收旧衣的”顿时眼睛放光,迅速一扫,心中有底,立即收回眼神,谦恭地说:“你说个价吧!”这就意味着他看中货了,再经讨价还价,生意成交。他小心翼翼地从“缠腰子”中摸出钱来,付给丫环,再把衣物叠好,装入褡裢,走出大门,又大声吆喝:“收——旧衣!”

  收的衣物多了,重了,则用鞭杆将褡裢挑起,扛在肩上缓步而行,出了东城门来煦门,进入东城壕旧货市场,将衣物卖给估衣铺,一般能获十分利钱。估衣铺掌柜的把衣物悬挂在店内,用更高的价,待客售出。虽然是旧衣物,但比起新的就便宜多了。

  抗战爆发以来,兰州成为大后方,东南诸省沦陷区民众撤往兰州,人口猛增,商贸繁荣,消费总量增大,富有的人们淘汰的旧衣物增多,贫苦民众对旧衣物的需求量增大,无形中“收旧衣的”增多,大街小巷,城内城外,都有他们的身影。20世纪40年代,黄国华《兰州杂诗》曾吟“收旧衣的”:“布衣空袋上街头,闹市深居信步游。真是消闲无个事,遥闻低唤一声‘收’。”则将此行业的吆喝声描绘的栩栩如生。

  进入50年代,有的“收旧衣的”鸟枪换炮了,头戴旧呢子礼帽,黑墨大椭子蚂蚱腿眼镜子,身着旧长衫子,一个臂弯上搭着五件旧衣衫,悠闲地缓步穿行于小巷内。他们沉着冷静,亮开嗓门,先是一个高声“收(兰州话读捎)”之后拖出长尾声,只到走过五六个大前门后,方才蹦出“旧衣”二字,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则挑着浅子,里面装满旧衣旧鞋,吆喝声如出一辙。1956年公私合营后,“收旧衣的”逐渐成了废品收购站的员工,他们有的拉着架子车,收购旧衣旧物,废铜烂铁,旧书旧报,这已与“收旧衣的”有天壤之别了。1960年以后,又出现了“收旧衣的”,不几年随着“社教”运动的开展,又消声匿迹了。

  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家电、家俱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订阅各种时尚报刊杂志的人增多,许多农民看准个中的商机,涌入兰州,收购旧物。他们都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个牌牌,上写:“收购家俱、彩电!”穿行徘徊在街巷和社区门前,大声吆喝:“家俱收来!”“彩电收来!”“收录机收来!”他们将收到的旧大立柜、打字台、沙发、电视、巧妙地捆在自行车上,高高如山,岌岌可危,款款上车,轻蹬而去,有的在自行车捎货架一侧,捆一个深筐,边骑边吆喝:“收书本子报纸!”一声声穿透楼群,收回大量的旧报纸、旧杂志、旧书。这些新世纪的收旧物者,对物资的回收、再利用,起到了极积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