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那片枣树林,在早期图书馆的北侧,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生长着200多树龄不同的枣树,错落有致。
她是什么时候种植的,现已找不到见证人了。但不争的事实是在那抗日的烽火中,大片国土在日寇的大举进攻中沦陷。母校从北平辗转西迁两次,最后就落脚在这片枣树林所在处。
建校的时候,这片枣树林为什么能留下来?没有人去考证,只是在这里就读过的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下了对这片枣树林的诸多猜测和溢美之辞。
有人说,枣树是早熟的谐音,意喻早日给国家培养更多、更成熟的栋梁之才;也有人说,枣树的品格可以与戈壁大漠中那些生长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树相媲美,生长在干旱、贫瘠、荒凉的环境,照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她们这种不畏艰险、不屈抗争、不求索取、默默奉献的精神,对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产生了无形的感染力。
不管当初建校的先驱们有无这样的考虑,但学子们的诠释似乎还是不无道理的。
如今,随着母校的发展、壮大,这片枣树林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消逝前的岁月里,她见证了校园曾经有过的鼎沸,也见证了校园经历过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对她品格的执著追求,也见证了许许多多渴望爱情和幸福的年轻恋人在她的怀抱中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