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与西子共风流——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

  一

  如果说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开创了西湖的繁华,那么奠定西湖辉煌的则是另一位大文学家——北宋的苏轼。

  悠久的中华文学史上,尽管文人满天下、骚客涌长河,然而超一流的诗人、词人,大概不会超过十位,而且多在唐、宋两朝。在这屈指可数的大师级诗人、词人中,小小西湖竟然争到了两位之多,其中一位是白居易,另一位即苏轼。两位大师都不曾生于西湖,也无缘终老西湖,但是他们的身和肉曾经如痴如醉地洗礼和沐浴于西湖,他们的心和灵也永远融和与沉淀在西湖之中了。他们像两颗先后腾空的熠熠明星,各自在杭州为官的短暂春秋,给满月般的西湖绘制了两道最绚丽的风景线,又以各自歌吟西湖的不朽诗词,与杭州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共放光彩。

  西湖也实在太富魅力了,无怪乎苏轼乍到杭州,初见西湖,竟如此欣喜若狂,止不住高声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人在离开杭州之后的漫长岁月中,仍念念不忘地回忆西子湖美丽的风神韵味,滔滔不绝地向友人道说西子湖秀媚的容貌形态: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次韵刘景文登介亭》);祗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次前韵答马忠玉》)。正是由于这位大诗人的特殊厚爱和极妙才思,使西湖以绝色佳人西施的形象,永远录入了文史的记载,也永久驻入了世人的心头。

  苏轼曾先后两度到杭州做官,而每次都是带着在官场争斗失败的伤痕,被贬而去的。其实何止两贬杭州,他的一生都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苏轼自幼就接受了丰富的封建文化熏陶和教养,因而他在文坛吟唱了一生的同时,也在宦海浮沉了一世。惟其如此,才促成了他在中华文坛的独特地位,却也酿成了他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

  后人都爱把苏轼称为苏东坡,因被贬在黄州时,与田野父老结伴,活动在溪涧山野间,建造房屋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字子瞻,四川眉山人,于宋景祐三年(1037年)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人家。父亲苏洵(老泉)和弟弟苏辙(子由),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一门三苏,名噪天下,均入选于唐宋古文八大家。据传,苏门还有一位才女苏小妹,才情在其兄之上,不过只是传说而已。眉山苏门,一时引来多少歆羡的眼光,连本来鲜为人知的眉山,竟也因孕育了一门才子而出了名。

  如果说苏轼是天府之国千年一遇的骏马,他父亲苏洵就是善于相马的伯乐。苏洵深知儿子的才华,但只恨自己是个穷书生,而眉山又处在偏僻之地,良马放牧于穷乡僻壤,日久恐怕只能变成一匹驮马或者耕马了。毕竟是老才子,脑子灵,办法也多,听说四川第一都会成都有一位名重一时的大文人张方平,苏洵就领着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来到成都访谒,请他举荐。张方平一见两位少年才子的文章,大为惊讶,赞道:此奇才也,荐于别人何足以为重轻,须举荐于当今第一人,方不相负。他说的第一人,指的是当时的诗文宗主欧阳修。欧阳修接到荐书,又看苏氏兄弟的文章,不禁拍案大叫道:笔挺韩筋,墨凝柳骨,后来文章当属此二人矣。张方平可谓举荐得人。并将二人介绍给宰相韩琦,又得到韩琦的一阵惊叹,二人才名也因此轰动京都汴京。

  嘉祐二年(1057年),21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中进士,这自然也有赖于恩师欧阳修的提携。登科之后,欧阳修更是常常夸奖苏氏兄弟的文章:此吾辈中人也。只恐到了三十年后,人只知有苏氏,不知有我也。连仁宗皇帝也听说二人之才,亲试策问,大为得意。这位自号醉翁的欧阳修,本身就是一位在文、诗、词、史诸方面都成就卓著的北宋文坛领袖,如此一位大人物,对苏轼、苏辙这样才思过人、倚马可待的后生,不仅无可畏惧、忌妒之心,而且为文坛后继有人感到由衷的高兴,对这些小字辈关怀备至。欧公的胸怀和风格,实在值得后人记取和效法了。

  不用说,苏轼对恩师自然怀有深挚情谊。他第一次离京外任杭州时,曾绕道颍州访谒业已致仕的欧公,师生畅饮于颍州西湖。次年得悉欧公仙逝,苏轼为之大恸,写下两行祭文:上为天下恸,恸赤子无所仰庇;下为哭其私,虽不肖而承师教。苏轼曾三过欧公所建的扬州平山堂,凭吊恩师,写下了感慨万端的《西江月·平山堂》词: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当年李白远行越中,寻访恩师贺知章,并一再提笔追忆贺老。这番师生的深情厚谊,又再现于宋朝大诗人苏轼和他的恩师欧阳修之间。古人的楷模行为,不是几句简单空洞的八股赞语所能涵容和解释的。

  在唐宋几位大诗人中,苏轼与他的前辈李白和白居易同样幸运,这三位文学大家都是适遇伯乐,少年得志。然而他们在早早成名之后,其漫长的人生旅程却都十分坎坷;生活从来就不顺畅的杜甫一语破的,他在《天末怀李白》一诗中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艰辛经历,也应验了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话,这句话是总结,也是预言。由于苏轼站在守旧的立场,卷进了宋朝熙宁年间改革和反改革的斗争浪潮,因而被放了外任,从京都的直史馆学士贬为杭州通判,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

  苏轼真正倒霉的日子是元丰二年(1079年),他成了权术斗争、官宦倾轧的替罪羊。当时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苏轼在杭州等地做的一些讥诮新法的诗句,上疏劾奏,云:

  苏轼出判杭州,专好做诗,讥诮时事。陛下发钱以济贫民,苏轼则曰:赢得儿童好言语,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士吏,苏轼则曰:读书万卷不谈律,致君尧舜终无术。陛下兴水利,苏轼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苏轼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苏轼不臣。乞下狱究治!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经过残酷的折磨后,他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随着政局变化,苏轼一度被召回汴京,平步青云,但不久又受排挤而再次请求外调,二去杭州,做了知州。此后,他转徙数地为官。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后,新党上台,苏轼受到报复和迫害,一贬再贬,从惠州一直发落到遥远荒僻的儋州(今海南岛)。虽然在宋徽宗即位时(1100年)得以遇赦北归,但却在次年死于常州。

  不幸的遭际逼着苏轼二到杭州,西湖意外地接来了这位天赐诗仙,而苏轼也在西湖找到了理想的归宿,虽然不是身的归宿,但也算有了魂的归宿。

  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带着初生之犊因斗虎受挫的失意,悻然来到杭州,任职通判。在将临杭州时,他在给弟弟苏辙写的《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之一)中道: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然而,苏轼这位具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博大胸怀和磅礴气势的文豪,在政界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由于早就听说杭州湖山之美,白居易的诗篇当然使他受到不少感染;而曾先后任杭州刺史的李泌和白居易,开发西湖,兴修水利,都在杭州留传政绩,垂千古风雅之名。因此苏轼赴杭上任,并非为消极地躲灾避难,或潇洒地游山玩水,实际上心中已有一番盘算:我今到杭州,若得在西湖上也做些好事,与李、白二公配餐,好不快心!

  一到杭州,苏轼就对西湖山水发出惊叹:余杭自是山水窟、故乡无此好湖山;他曾声称自意本杭人,也希望死后归葬西湖。湖水的盈盈眼波,山峦的黝黝黛眉,都使他忘却了官场的权斗,驱散了心头的阴霾。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峰回路转,千里逆风竟鬼使神差地把他送到了世上桃源。于是,心花怒放的苏轼写下一篇篇对西湖的赞歌: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南歌子·游赏》)

  苏轼对西湖的感情之深,能与之比拟的也许只有白居易了。他在杭期间,往往是处理公务在西湖边上,而公务之余的游览、宴饮,更是夜夜不离湖,甚至如他在《夜泛西湖五绝》所述,竟陪伴西湖月色共同度过一个良宵,真是爱到了痴的程度。当时杭州名胜十三楼邻近西湖,据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杭州回馈给苏轼的,不仅是望不尽、看不够的湖光山色,而且特地向这位大自然的亲密朋友赏赐了美丽西湖罕见的奇妙瞬间,平静浙江少有的壮丽场面,从而使苏轼的诗词中出现了一个风雨变幻、神秘莫测的情趣世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云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湖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在杭州虽有山水之乐,但这还不是苏轼的主要心愿。他是个为民干实事的人,决不做尸位素餐的庸官。第一次任职杭州,苏轼是个通判,即二把手,二把手是难以施展才能和有所作为的。所幸的是,苏轼碰上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一把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字述古,亦因批评王安石及其改革新法而被贬于杭州,但他并不很在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与向有政虽无术,心则有民志向的苏轼一拍即合。他们在杭州共事两年多,同心协力,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由唐朝李泌修建的六井,奖掖文学后起之秀。两位同在杭州为僚的诗酒朋友,在同被贬谪的逆境和共为人民办事的相处中,结下了真诚的友谊。

  陈襄任期届满,奉命调回应天府,苏轼因此感到恋恋不舍。临行前夕,僚佐们在有美堂为知州夜宴饯行,苏轼当然也出席了。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上,前望浙江,江流环以湖山,左右映带;后顾西湖,水月交相辉映,意境渺远。杭州繁华之地沙河塘就在吴山之下,万家灯火,一片辉煌。有美堂则是取宋仁宗赐诗首章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意而名。同僚加知己,酒朋暨诗友,惜别之际,能不感伤?席间,陈公请苏轼赋词,苏轼即席赋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一词: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陈襄走后不久,就轮到苏轼整理行装了。这一次,苏轼去杭州做通判,为官三年,于郁郁不得志之中,不免迷恋山水,流连诗酒;然而他并未忘记一个行政长官应有的责任和感情。在蚕将吐丝、麦临收割的时候,杭州却是淫雨成灾,游天竺的苏轼忧心忡忡地想起了盼待天晴的蚕农和麦农,因而对端坐高堂、漠不关心农民苦难的观音菩萨予以辛辣的讽刺: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指桑骂槐,借佛讥人,苏轼在这首诗中的讽刺之意,溢于言表,讽刺对象显然是倡导新法的革新派。苏轼反对新法的立场是时人所共知的,但他并不是死硬的守旧派,对某些有利于民的改革措施,亦表赞成。不过在革新派中,也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从而使新法在贯彻执行中,出现不少偏差。官员的素质低下,实在是一种政治的尴尬和社会的悲哀,古往今来,这种难堪的现象从未间断过。

  尽管苏轼反对革新,但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并不影响他为民父母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因此凭借他的才思和能力,公正、巧妙,甚至以违背肃静、回避官场原则的幽默方式,处理了不少看似简单却又动辄反目成仇的民事纠纷。

  一日,苏轼坐堂时,接到原告吴小一的诉状,告张二欠钱不还。被告张二申诉自己无力还债,原因是借的钱买了绫绢,制成扇子,但因当年春天连雨天寒,一时卖得不畅,故无还债之钱。这时堂上的苏轼一听,就叫张二取来千把扇子,效法当年书圣王羲之,提起判笔在每把扇子上或写字或画画。书画完毕,就吩咐张二赶快卖了扇子还债,并宣布退堂。苏东坡的字画是何等的值钱,张二的扇子旋即以高价卖光,一桩民事案顷刻化解。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被杭州百姓传为佳话,人人称颂苏轼为建造和谐社会立了大功。

  虽然苏轼已尽其权限之内的所能,在杭州做了一些好事,但是有一件大事未能做成。他在欣赏湖景时,对西湖的状况进行了考察,湖中葑草填塞,先人兴修的水利工程将渐渐湮没,他为此暗暗着急。正当苏轼下决心开浚西湖之际,朝廷来诏命让他转迁密州。接旨之后,苏轼不禁惋惜地叹道:不能遂吾志矣!倘与西湖有缘,除非再来。

  三

  不知是缘,是命,还是精诚所至的感动,苏轼真的又回到了杭州,而且这次是以一把手的刺史身份。天遂人愿,苏轼这下子可以在杭州做一番事业了。因此,尽管这次他还是被朝廷权臣打发出京的,但却不以为不悦,倒是十分欣喜,道:吾昔日未了之愿,今者可以完矣。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到了杭州,见到父老远迎,甚为高兴。在给皇帝的报告中,他说: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相迎如旧。一到任,苏轼就急急地去看西湖,他痛心地看到,阔别十六年,葑田已扩大到湖面之半,葑合平湖久芜蔓,人经半岁尚凋疏,因此深感忧虑和焦急。这年杭州先是大旱,又继以大涝,饥荒疫病一齐袭来,给苏轼来了个下马威。苏轼一面上书朝廷,请求减税;一面打开官仓,减价平粜;同时提出官库中的余钱,加上自己捐的俸禄,用以设立病房,延请良医,置买药物,救济灾民,终于领导杭州民众渡过了灾荒。

  灾荒的教训,更使苏轼下决心治湖。他通过考察调研,找到了水旱之患的根源均在于丛生的葑草,再不除葑田,西湖将在二十年内湮于一旦。西湖一废,杭州淡水之源六井也将枯竭,居民没法生活,城市亦将不存。警钟声声,形势逼人,苏轼认为事不宜迟,必须立即整治西湖。他向宋哲宗呈上一份奏议《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其中说道: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湮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合,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苏轼的报告得到朝廷批准后,即组织二十万民工,择吉日动工。丛生的葑草太多,堆积到什么地方呢?一个极妙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葑草和淤泥取出来,填筑一条沟通南北的长约五里余的堤,将湖一分为二,西为里湖,东为外湖,这样既除去了葑田,又方便了行人和游客的南北往来。为通水利以便游舫往来,堤上建造了六座桥,依次命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为防湖泥淤积,苏轼在湖水最深处立下三座石塔作为标志,规定三塔之内不准种菱植藕;三塔之外,募人种菱收息,以偿修湖之费。当时正值饥荒之后,百姓闲居无事,听说太守兴修水利,为民造福,无不踊跃投入,加上又有钱米日给,更是蜂拥而来,掘挖挑筑,不数月就完成了工程。

  除尽葑草、挖深了湖床后,苏轼又一鼓作气,挖深杭州的茅山、盐桥二河,令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又造堰闸作湖水蓄泄之限,从而做到了湖水不入市,六井不受淤泥之害。至此,终于大功告成,夙志已遂,从此五谷丰登,民康物阜。苏轼心中好不高兴。这是苏轼期待多年的一天,他知道一旦疏浚西湖的工程得以成功,杭州前景是十分美好的。

  在工程开始之后,他就以一首《南歌子·湖景》的词,记叙了他亲自在船上指挥工程的情景。他在其中表达了愿将余生寄与一叶扁舟的决心,希望开葑筑堤后的西湖,湖光月色满映于万家楼台间,民众得以享受菱芡美味,从而也流露了他对杭州人民的深厚感情:

  古岸开新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余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水利工程竣工之后,苏轼趁热打铁,又组织民众在湖堤的两旁遍植桃柳芙蓉,以卫护和加固堤岸。后来,杭州知州林希题下了苏公堤,以此命名湖堤: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宋·董嗣杲《西湖百咏苏公堤》)

  苏堤使西湖锦上添花,从此,一泓碧水的西湖湖面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见晓雾暮霭中,红桃绿柳,金镶玉嵌,分外妖娆;不论晴雨明晦,湖光山色,步换景移,妙不可言。尤其在春浓湖堤、和风戏柳的季节,湖堤更变得几树啼莺、一路醉意,被世人称道为苏堤春晓。清康熙皇帝游湖,将此景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并在望山桥南立有苏堤春晓御碑亭。而远眺湖堤,烟水空漾,柳色如烟,又成为六桥烟柳的胜景。明朝公安派之首袁宏道在《西湖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一文中写道: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白天的六桥已是如此艳丽、繁华,而到晚间月下,则更是妙不可言: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宋、元、明、清,苏堤盛景,始终不衰。南宋诗人吴唯信曾写下过歌咏清明时节游人到西湖踏青的优美诗篇《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元人尹延高也曾咏赞:

  翰苑仙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苏堤与白堤一起,长筑在西湖的胸中,也长驻在杭州人民的心中。苏堤造福于人类,历史也记住了苏轼。

  苏轼疏浚西湖、建造湖堤后,在湖中又建三座石塔,名为三潭。三潭毁于明初,后又移建,并在原三塔处用湖泥堆积成绿洲,洲上建造一座九曲桥,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奇景。而在洲边亭亭玉立于湖面上的三塔,塔腹中空,各塔有五个孔眼,内外相通。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佳节,在塔内点上灯烛,烛光透过孔眼,与月光、湖光相融,形成迷人的三潭映月,成为赏月胜境。尽管三潭映月非苏轼亲自所为,但却源自他的三塔,也是他在兴修水利时,为杭州民众留下的一份宝贵的副产品。

  杭州百姓感念苏轼为他们做的好事,纷纷杀猪宰羊,慰问和酬劳这位贤太守。苏轼对父老们的一片真情十分感动,觉得却之不恭,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与民同庆的办法。他以独特的烹调方法,把收到的生肉烧制成香酥不腻、肉色红艳的熟肉,然后切成许多小块分赠给全城百姓。这道佳肴成为流传至今的杭州特色菜——东坡肉。

  为官一时,世俗以为是显赫、辉煌;其实这种经历往往是机遇的孪生兄弟,因为夸大了这种经历的含金量,不仅有意无意地欺骗了自己,而且也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他人进入误区。更何况时局多变,人事孰料,福和祸两个极端,又常常会置换于瞬息之间。真正的显赫与辉煌,在于充分珍惜和利用这短暂的为官一时,为历史多涂抹一层绚丽,为时代多映照一点璀璨。西湖中的白堤和苏堤,不正是显赫和辉煌的表征和见证吗?

  平堤绕碧想前贤,太守风流接踵传。杭州人民爱戴和怀念唐、宋两位太守白居易和苏轼,连他们身上多多少少的酒色财气,也被善良的百姓称道为风流韵事,有人还以诗作解释:

  嬉说虽说乐民乐,细想风流实近淫。何事斯民反羡慕?盖缘恩泽及人深。

  四

  杭州既多山水美景,也多风尘女子,在杭州做了五年官的苏轼,不仅免不了与这些妓女打交道,而且于公于私都沾了边。因而这位风流太守留下的不单单是人们喜闻乐道的风流逸事,甚至连他处理的政事竟也变得风流起来。

  一日,两名官妓各拿着一纸牒文来到官府求判,其中一名叫郑容的要求落籍,另一名叫高莹的希望从良。苏轼看了两人的牒文后,点头应允,随手提笔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分判在两纸牒文上,判书写道:

  郑庄好客,容我楼前先坠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他将判词送给几位府僚看,大家看后不解何意,但面对的是一把手,何况又是天下名家,因此都异口同声地奉承道:好词,好词!苏轼听后,心知肚明,不禁微微一笑,然后用朱笔在词文每句之首圈了一字,让诸公再读。这时大家才看懂了,原来苏轼已通过这首词,将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判在牒文上。人们叹服苏轼的文才之高,也调笑他的风流雅兴。

  一次,苏轼在湖滨宴客,召来一名叫群芳的歌妓唱歌。群芳奉命唱了一曲《惜分飞》,词曰:

  泪湿栏杆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苏轼闻词,暗暗吃惊,问道:此词笔墨风流,是谁写的?群芳支吾其事,不肯直说,后来禁不住再三盘问,才说:这是昨日任满回去的推官毛相公临别时赠我的。他再三叫我不要唱这首歌,但我以为他已经走了,这里已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偶尔唱了一次。面对神色惶遽、以为闯下大祸的群芳,苏轼叹息道:毛泽民与我同僚,在此多时,我竟不知他是个风雅词人,还谈什么去觅知己于天下,这真是我的过错!随即写书差人去追毛泽民返回杭州。毛泽民返回后,苏轼深深谢罪道:即使小弟有眼不识,也不该叫老兄去而复返;之所以苦苦把你叫回,是为了给群芳的兴致增添些气氛。此后,苏轼挽留毛泽民,诗酒盘桓于西湖月余,才放他走。由于大诗人的赞赏,毛泽民在后来大有声名。

  爱才的苏轼也十分怜妓,特别是对富于文采的妓女。他第一次到杭州时,看到一名妓女琴操,才13岁,但却性情聪慧,喜读佛书。第二次赴杭,琴操已经29岁了,苏轼对她很怜惜,怕她堕落风尘,迷而不悟,召她到湖中饮酒,与她参禅论道,并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话对她点化: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听了,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削发为尼,参访佛印禅师,留下了东坡三化琴操的美谈。

  爱才怜妓的苏轼,更使一个杭州名妓朝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朝云姓王,字子霞,杭州人,是个能歌善舞的美女。她不仅姿色极美,而且性念很高,鄙薄庸俗村夫,轻视纨绔公子,不是水性杨花的风尘女子,因此一见面就引起了苏轼的注意和青睐。在与她酒酣之际的谈话中,苏轼更感到这是一位有才有志的女子,不得已误入风尘,绝不是她自己之过,遂下决心娶朝云为妾,从此朝云就一直随侍苏轼。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在继室王夫人去世后就没有再娶。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到偏僻的惠州。南下惠州时,苏轼辞去了其他几个侍妾,只带了朝云。

  不幸的是,由于水土不服,朝云于绍圣三年在惠州病故,年仅34岁。朝云死后,苏轼深念她对自己的深情和忠诚,凄然伤怀,心境难以平静。他写了《朝云墓志铭》,又作了《悼朝云》诗,后来再吟下一首抒发自己哀伤之情的《西江月》词,以梅花隐喻朝云,悼念这位患难之交: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风。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朝云的离去给苏轼寂寞的晚年增添了难言的孤独。苏轼离开杭州时,在西湖留下了苏堤,带走了朝云。朝云对于他来说,是心爱的侍妾,更是西湖的影子,杭州的留念。在苏轼最后几年的人生之旅中,他艰难而蹒跚地踽踽独行,从惠州再南下海南岛,实际上他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在他生命的灯油将尽之际,终于被赦北归到常州。次年,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逝。

  苏轼的一生,像一匹被无情鞭笞着的骏马,不停地奔波迁徙,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二度驻足杭州时,西湖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欣喜,这片多情的湖留给他一方用武之地,使他充分施展了治国安民的才能,又让他在这里挥洒才情,尽显风流。杭州百姓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所爱戴的风流太守是带着伤痕来到西湖的,即使在游赏西湖时,脊梁上仍压着沉重的政治包袱。他的种种风流行为,不过是一种寻求自我解脱的苦中作乐。然而,无论如何,西湖终究给了这位豪爽、潇洒的大诗人以短暂的欢乐。

  第二次离开杭州以后,苏轼再没机会回来探望西湖。但是,西湖却留下了苏轼,留下了他的形象——苏堤,留下了他的心灵之声——苏诗。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在其《西湖十景·苏堤春晓》诗中云: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睡眼惺忪的西子,昨夜是否又梦见了风流太守苏轼?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