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要善于做名气

  为了在市场上赢得客缘,胡雪岩除了狠抓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外,还善于做名气。

  有一天,一位朋友和胡雪岩谈到名利关系问题。这位朋友说:“别的我不知道,做生意是需先求名,不然怎么叫金字招牌呢?”

  “你这话大有道理,”胡雪岩一边点头一边说,“创出金字招牌,自然生意兴隆通四海,名至实归,莫非名利就是一样东西?”

  这就是企业品牌的价值。如果说金钱、房产、货物是企业的有形资产的话,那么,金字招牌——企业的巨大名气和良好形象,则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同样可以给经营者带来巨额的财富。

  因此,商场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先做名气后赚钱”。一个商号有了名气,客户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生意自然就好做了。胡雪岩也深懂此道。由此他开创每一项事业之初,便总是把如何做名气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胡雪岩做名气的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1)取一个好名字。

  要创造企业的名牌,首先必须给自己的企业取一个响亮动人的好名字。

  就像要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一样,一个经营者在开业之初,也必须给自己的公司或企业作商业性命名,即为自己的生意取一个名字,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定字号”。

  可不能小看了这取名。做生意首先必须求名,要有名目,别人才会知道;要有名气,别人才会信服。而取一个好名字,一叫就响,便为创立名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因此,许多有眼光的商人都很注重为自己的商号题名,穷经究典,苦苦思索。胡雪岩也十分注重为自己的招牌取一个好名字。

  胡雪岩要创办自己的钱庄,在物色钱庄“档手”的同时,就开始考虑如何给自己的钱庄取一个好名字。他自知读书不多,对题定招牌这样需要文墨功底的事情力不胜任,便郑重其事地去请王有龄帮忙。

  可是王有龄对题招牌也是破题儿头一遭,还不知道怎么题法。于是他又问胡雪岩:“题定招牌有什么讲究?”

  胡雪岩虽然不知道题定招牌的遣词用字,但知道题定招牌的讲究,于是对王有龄说:“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至于要跟钱庄有关,要吉利,那当然就不用说了。”

  胡雪岩这里讲到的几点要求,正是题定招牌应该注意的几条原则:

  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这是要求招牌要简洁明白,通俗易懂,发声响亮,能够让人朗朗上口。挂招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记住,如果用字生僻,不易读,招牌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这是要使自己的招牌显得特别,一个与众不同的招牌,就意味着一种独立的品位和格调,从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三,招牌用字要符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行当特点,最好是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这个商号是干什么的。这样才能招徕有目的的顾客,减少盲目性,提高经营效率。

  第四,招牌名要吉利。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招牌取名中特别讲究,不可不注意。

  根据胡雪岩上面的几点要求,王有龄最后为钱庄取名为“阜康”,这两个字取“世平道治,民阜物康”之意,可以说完全符合了胡雪岩的要求。

  好的品牌名称能让顾客从中产生愉快的联想,并逐渐形成对这一品牌的忠诚,它所内含的形象价值可以使某一品牌获得持久的市场优势。

  世人熟悉的“索尼(Sony)”这个名字,是世界驰名品牌,它既是公司的名字,也是公司的标志,还是公司产品的品牌。多年来,这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为索尼公司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和赞誉度。但它的诞生,确实费了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一番心血。

  日本索尼公司原名叫东京电讯工业株式会社,创建之初仅有20名员工,500美金的启动资金,公司虽小,但公司创建者盛田昭夫却雄心勃勃,下决心要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他通过出国考察,认真学习大公司的管理经验后,发觉自己公司的名字“东京电讯工业株式会社”,读起来又长又拗口,叫人记不住,不适合印在产品上,若是翻译成英文更是一件麻烦事。如果公司的产品日后要打入国际市场,那么这个名字就更不合适了。

  于是,盛田昭夫决心给公司易名,必须起一个易读易记的国际化名字。这个名字最好既能作为公司的名称,又能当作产品的名称、品牌,这样就可以不必为公众熟悉两个名字而付双重广告费,同时还能为公司创造显赫名声。

  但为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盛田昭夫和他的助手们可谓费尽苦心。他们想,既然要作为产品的品牌,同时又是公司的标志,那么名字一定不能太长,最多不超过四五个字母。为了便于打入国际市场,这个名字还必须在世界各国都容易辨认,而且在任何语言中的发音都相似,以免产生歧义。

  这样高难度的求全责备,真不好找啊!翻了好几部辞典,盛田昭夫最后发现一个拉丁词Sonus,意思是“声音”。当时日语中借用英语中的俚语和绰号已不足为奇,人们把机灵的年轻人和聪明的小男孩都叫作“索尼男孩”(Sonnyboys)。Sonny和他们发现的那个拉丁词Sonus发音相近,又充满声韵,富有朝气。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日语的发音中,Sonny会被读成“Sohnee”,是“丢钱”的意思,自然对推销不利。

  “怎么办?”盛田昭夫想来想去没有办法。最后索性来个快刀斩乱麻,将Sonny倒数第二个字母n去掉,创造出一个没有任何意思的新词Sony,用它作为公司的名称,以及产品的品牌。

  盛田昭夫的这一举动,开始受到许多同行的嘲笑,说他“生意不好怪名字”,认为他这种做法纯属多余。但盛田昭夫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加紧研制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结果,盛田昭夫成功了。随着袖珍收音机到随身听等一系列高品质电子产品的成功推出,索尼公司的产品开始畅销全世界。这时,人们才了解盛田昭夫当年改名举动的深思熟虑。“Sony”在任何国家的语言中都被念做“索尼”,没有歧义,不会引起误解,这短短四个字母构成的名字易读、易记。再加上它是由拉丁字母构成,学习拉丁语和英语的人都能很快记住它,而且很多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都会把它视为自己的语言,很快就接受了它,进而接受了这一品牌的产品。

  与Sony公司起名响当当,昂首走天下的状况相反的是,美国东方航空公司因长期受公司名称的困扰而影响了发展。

  虽然东方航空公司自称为“在所有自由世界的航空业中第二大航空公司”,但是在有关单位很多次对公众所作的调查中,其排名都位列在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德尔他航空公司之后,居第四位。这并非因为东方航空公司在实力、服务等方面比其他三家公司都逊色,而是吃亏在它的公司名称上。

  对于大多数不了解公司情况的公众来说,“东方航空”所引起的联想只是一家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迈阿密等东部城市之间飞行的地区性航空公司,而将它排除在了“联合航空”、“美国航空”等具有全国性名称的大航空公司之外。这样,东方航空就被人们很自然地降了一个层次,将其同一些较小的地方性航空公司相提并论。

  由于这个原因,尽管东方航空每年都要花费7000万美元来做广告,却一直很难改变人们对“东航”档次不高的印象。因此,慎重起名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品牌定位,定位低了,以后想再提升,可就事倍功半了。

  当然,一般而言,好名字仅仅是金字招牌的开始。要使企业声名远播,成为名牌,还必须进一步下工夫。

  (2)向公众宣扬实力。

  胡雪岩说:“市面‘哄’得越大,阜康的生意就越好做。”这里的所谓“哄市面”,就是向公众宣扬自己的生意实力。这种方法,虚实并举,因势得利,是一种快速打出企业名气的有效手段。

  胡雪岩哄市面的方法很多,他首先的一招就是善于做场面。他说:“做生意首先要做出一个热闹,做气势大的场面,而且场面越大越好。”

  在阜康钱庄开业的时候,胡雪岩对场面上的要求就是这样。他首先要求刘庆生去选钱庄铺面,要房子轩敞气派,装修富丽堂皇,不能小家子气。甚至连堂上悬挂的字画,他都想到,要求第一不能是赝品,以免落行家笑话,丢阜康的脸;第二名气不能太小,名气太小配不上“阜康”的招牌,撑不起场面。

  钱庄开业当天,阜康张灯结彩,柜台里四个伙计一律穿着崭新蓝布长衫,笑脸迎人,请来了杭州城里官商两界几乎所有的名人。胡雪岩亲自接待,摆酒宴客,直吃到午后三点多钟,热闹空前。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撑场面”实在是打肿脸充胖子。事实上,做这些场面上的事情,并不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一味地摆阔,而是在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优势,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唤起客户的信任。堂皇的门面,不凡的气派,往往是赢得客户信赖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商号,一开始就不会被客户重视。因此,胡雪岩说,即使内里是个空架子,也要想办法把场面“撑起来”。虽然阜康开办之初只是一个空架子,他也要想方设法把场面撑得够气派。

  不过,生意人在做场面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场面易做不易收。生意场上,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当然应把场面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而且越大越好。但场面一旦做出,要收,常常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场面一收,往往会动摇客户对商号的信心,使客户对该商号的经营状况、现有实力、未来发展,以及信誉程度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讲,场面也是一把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所以,场面的收、放都要慎之又慎。

  胡雪岩哄市面的又一方法就是善于借势。在阜康钱庄开业之初,他做了两件借势的事。

  第一件就是在阜康开业当天,把生意做到了官家闺房中去的事。

  开张的酒席散了以后,胡雪岩又一个人静下来想:“头一天的情形不错,不过总得拉住几个大户头,生意才好展开。第一步要先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才会热闹。俗话说: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杭州城里这些抚台、藩台、道台、总兵、参将……不正是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吗?如果能为我所用,借风扯帆,壮大钱庄的势力,谁还会以为阜康本小利薄,不能做大生意?”

  想到这,胡雪岩暗暗叫绝,立即拿出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面有他平时记录的各家官眷的名单。他叫刘庆生按照小本子上的名录,开了几个存折,在折子上填写一家家官眷的姓名,预先给每户官眷存银20两,全当白送。这样,钱庄里立刻就有了一批达官贵人作存户。

  胡雪岩挑选了一张浙江巡抚黄宗汉的姨太太玉菡的折子,叫一位长相英俊的小伙子谢青,立刻给抚台府邸送去,并嘱咐务必要见姨太太并讨个回讯。

  谢青来到抚台府邸,见了姨太太玉菡,下跪请安后,从怀里掏出折子递给玉菡说:“禀报夫人,小的把您的折子送过府来。”

  玉菡疑惑地打开折子,见自己名头下存银20两,不禁惊讶地说:“我从未存过你家钱庄,别是弄错了吧!”

  “没有错,”谢青解释说,“我家胡老爷吩咐,这20两银子是敬送夫人的薄礼,夫人若体恤我们钱庄,有不急用的银钱可存入我们庄里,利息优厚,取用方便。”

  玉菡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你们老板真是鬼精灵,生意做到人家闺房中来了,可怜他一片苦心,我这里正好有一笔钱不急用,索性就存入你们庄里吧。”

  说着,玉菡拿出一张500两的银票,交给谢青。谢青回到钱庄,回复胡雪岩后,胡雪岩高兴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

  于是,胡雪岩命伙计分头去送折子。没过两天,果然抛砖引玉,各家官眷纷纷投桃报李,把各种私房钱都存入了阜康钱庄,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

  就这样,胡雪岩的这一做法,不仅聚集了一大笔资金,而且争得了天大的一个面子:人人都知道阜康钱庄与衙门上上下下关系密切,便都另眼相看。名气一响,生意也就自然兴旺了起来。

  第二件就是先做名气后赚钱。企业名气对做生意有巨大作用,是赢得顾客人缘的有效手段。胡雪岩不仅重视擦亮招牌借势做名气,而且不放过任何一次能够做名气的机会。

  王有龄因为采办漕米有功,从上海回来不久便外放湖州知府,但由于海运局还有一部分亏空没法填补,王有龄希望浙江巡抚黄宗汉让他兼任海运局总办。这时,清廷为了缓解军饷不足,正下旨要求各省督抚捐输军饷。黄宗汉作为浙江巡抚,自然也在捐输之列。于是,黄宗汉又乘机将“盘口”转给了王有龄。王有龄为了能兼任海运局总办,只好自掏腰包拿出一万两代捐。

  这笔钱本来可以直接由与海运局有业务关系的信和钱庄汇往京城,王有龄也准备由信和来汇出。但是,胡雪岩却将这笔钱要了过来,他要转一道手,由刘庆生送到大源钱庄去汇。胡雪岩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为自己的档手刘庆生挣一回面子。胡雪岩认为,刘庆生是个可以栽培的人才,但在他到阜康之前,只是大源钱庄的一名小伙计,由小伙计一下子升到钱庄档手的位置,难免受到同行的轻视,刘庆生的资望如何,直接影响着阜康将来的发展。现在,由刘庆生代理浙江巡抚黄宗汉,去他原来的东家大源钱庄办理汇款,对于提高刘庆生的身份地位具有不小的促进作用。因为巡抚是一省中最大的官,同行对刘庆生自然就刮目相看了。

  其二,向同行及公众宣扬阜康钱庄的实力。胡雪岩这样做的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为黄宗汉汇这笔款子,还会引起同行对阜康来头的猜测:“说不定巡抚黄宗汉是阜康的大股东。”这种猜测在同行中传开,会将刚刚挂出招牌的阜康钱庄的实力“哄”得很大,从而向公众展示了自己的不凡实力,在同行及公众中声名鹊起,生意也就进一步跟着来了。

  (3)做善事,扬好名声。

  胡雪岩做名气的第三条经验就是做善事。他曾说:“我们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好事不会白做,我要借此扬名。”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意人做善事的巨大意义。当生意人花钱去做善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他自己的生意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是受惠者可以自觉地、无价地宣传行善者的生意,这就给行善者的生意招牌扬了名,镀了金。二是可以使百姓得到安抚。俗话说:“饥寒起盗心”,那些处于饥寒交迫中的人们,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自然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而那些丧失了生路又无人救助的人一旦起了“盗心”,甚至暴乱,真正吃亏的还是那些有钱人。因为一无所有的穷人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所以,适当的扶贫济困可以使他们得到必要的救助,能够安定社会,稳定市场,给自己正常的商务活动提供一个较好的外在环境,保证自己得到稳定的收入。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使胡雪岩不仅是个行商的高手,还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对于行善做好事,他总是毫不犹豫,出手大方。

  有一次,胡雪岩到湖州的大兴丝行检查。当时正值七月酷暑,天气炎热,瘟疫盛行,他立即吩咐丝行的伙计在自己的丝店前施茶施药。店门前放了茶缸茶杯,茶水里特意放上了清热败毒的药料,过路的人可以随意饮用。同时胡雪岩还叫人在丝行大门上方挂了一幅广告,上面写着:“本丝行奉送避瘟丹、诸葛行军散,请内洽索取。”

  如此一来,丝行门前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饮茶、领药者络绎不绝。对此,丝行档手李仪深颇为担心,对胡雪岩说:“胡先生,这样的事我们还是少做为好。一来此举花钱太多,会使收丝的资金困难;二来讨药的人太多,会影响丝行的生意。”

  但是胡雪岩却不这样看,他对李仪深说:“这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好事,既已开头就要做下去,况且现在生丝收得已差不多了,对生意的影响并不大;前来讨药的人固然很多,但真正花的钱还是很有限的;再说,药对每个人而言,并不是如白花花的银子越多越好,那些已经讨过药的人,一定不好意思再来讨,讨药的人很快就会少起来的。”

  这种善举,后来成了胡雪岩丝行收丝时的必有节目。他开的药店也是如此。除此以外,胡雪岩还在战乱之年广设粥场,发米票。岁寒时节又施棉衣,舍棺材……他做的善事数不胜数,很快就在浙江一带留下了“胡大善人”的好名声。其各大生意的客缘也人气很旺,生意红火。

  在这个世界上,“义”与“利”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把追求利润和行善结合起来,正是成功经营的正道。

  香港首富李嘉诚也是这样一位在经济事业成功后大做善事的大商人。

  李嘉诚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和家训,关怀香港社会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认为,在香港有两种人最值得尊敬、关心和鼓励。第一种是教师,他们做着培养人的工作,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工作辛勤,生活清淡。早年,李嘉诚的父亲也做过教师,所以,李嘉诚深知当老师的甘苦。所以,他特别尊敬教师,也特别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第二种是警察,他也深知当警察的甘苦,他们维护社会治安,忠于职守,出生入死,辛勤工作,廉洁奉公,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发展,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他也很尊敬、关心和爱护他们。

  从1977年开始,李嘉诚先后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孙中山基金会,香港大学“学生交换计划”,香港中文大学的“三年硕士课题”,“夏斯基爵士基金”,香港语言运动,法国国际学校,新华社香港分社教育基金以及明爱中学,圣士提中学,圣保罗男女学校,李嘉诚中学,三育小学,警察子弟教育基金等21个项目提供无私捐赠5400万港元。

  对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文化艺术事业,李嘉诚也十分关心、热心捐赠。他先后给香港公益基金,警察福利基金,消防署福利基金,麦理浩基金,邓坚慈善基金,星岛报业,香港文化艺术基金,香港芭蕾舞学院,香港管弦乐团等25个项目,捐资超过1亿港元。

  李嘉诚一再强调:“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我是引以为荣的。”于是,从1978年底开始,他先后为家乡故里连续做了多件好事。

  第一件:1978~1986年,李嘉诚捐资590多万港元在故乡潮州市赠建住宅楼两处共9幢,建筑面积12529平方米,解决了250户人家的住房困难。当这批住宅竣工交付使用时,迁入新居的住户无不喜气洋洋,鞭炮声声,家家户户贴新联以资庆贺感谢。

  第二件:1980年,李嘉诚捐资2200万港元,改新建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且各装备先进医疗设备110项,大大改善了潮州市的医疗条件。两所医院都各拥有病床500张以上,日门诊量超过3000人。

  第三件:捐资450万港元赞助韩江大桥的兴建。该桥从1985年11月3日动工,至1988年11月10日完工,历时36个月,桥长1153米,宽18米,东西引道7630米。在大桥建造期间,李嘉诚还派长实集团主席办公室首席秘书到工地给以慰问。

  第四件:李嘉诚和夫人庄月明及母亲李庄碧琴太夫人捐资111万港元修建潮州市开元镇国禅寺。

  第五件:捐资帮助潮州办福利基金。1987~1990年,他捐资80万港元给潮州、潮安两医院作“医疗福利基金”,1989年,捐资10万港元给潮州市作“教育奖励基金”,等等。

  此外,李嘉诚不时扶危济困、抚恤孤寡的事例更是不胜其数。据说,他有一本“私账”,那就是“扶危济困,抚恤孤寡,帮助亲朋”的“账本”,逢年过节或者一月一季,他就会派人按名字、地址、数目寄去款项。

  但李嘉诚做这些好事,从来不张扬。他从不同意以他的名字为潮安、潮州两医院命名,甚至不愿参加剪彩仪式。

  李嘉诚的这些善行义举显示了其崇高的人格和品德,但谁又能否认,他这些高尚的善举没有给他的生意事业带来效益呢?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懂得了做善事扬好名声的巨大价值。很多富豪不仅是杰出的实业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他们到处捐款,济贫怜弱,资助教育,引来人们的纷纷赞誉。这样一来,他们的商业机构及产品就更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一位西方著名公司的总裁甚至对这项事业这样评价道:“我们可以不要广告部,却不能不要慈善事业。广告总让人们觉得我们想赚他们的钱,可是慈善事业却能使他们丢掉防备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

  这正是胡雪岩“做善事扬好名声”的精义。

  (4)活用广告手法。

  广告也是胡雪岩做名气的方法之一。他做广告的手法特别活络,不拘一格,讲究出奇制胜。

  胡庆余堂在追求药品质量精益求精和优质服务的同时,为了赢得顾客人缘,也在活做扬名的广告。

  “大补全鹿丸”是胡庆余堂的一种名药,该药需用鹿身上30多种珍贵药材,而且还必须选用雄性梅花鹿。为了让顾客知道大补全鹿丸的地道真实,胡雪岩在杭州涌金门外的胶厂内开辟了一处鹿园,养了一大群东北梅花鹿,成为西湖边一个独特的景点,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来参观游览,这就为大补全鹿丸作了一个独特的广告,并增加了一些收入。

  不仅如此,胡庆余堂在制作大补全鹿丸时,还往往选“黄道吉日”,举行盛大的制作仪式。届时,人们抬着披红戴绿的鹿,敲锣打鼓,先在大街上游行一圈,然后返回鹿园,在众目睽睽之下,宰杀,剥皮,放血,除去鹿毛,鹿粪,清洗干净,然后把其余部分送进制药工场,给人们一场大补全鹿丸取材顶真的精彩广告展示。这些看了展示的人回去又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大补全鹿丸的地道真实便为人们所广知了。

  “名人效应”也是胡雪岩惯常使用的广告技巧之一。

  有一次,胡雪岩在南京的丝栈里积压了几千轴丝绢,由于行情不好,就算出了手,也卖不了多少钱。正在发愁之际,胡雪岩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计。

  他给南京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以及很有名望的富绅,每人发一件丝织的单衣,并约好外出时一定要穿在身上。

  南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和读书人见了,都跟着效仿起来,丝绢单衣很快就成为风行一时的时装,丝绢的价格也随之大涨。

  胡雪岩看到时机已到,就派人把仓库里的丝绢都拿到市场上去卖,每轴丝竟卖到了一两黄金的高价。

  广告是市场畅销的利器,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断出奇制胜。只有创意新颖,不落俗套,构思巧妙,趣味盎然的广告,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为其折服。

  台湾有一则“爱迪达”牌运动鞋的广告就颇有创意。它的标题是:鞋子就是路。并予以说明:穿一双不好的鞋子,在一条平坦的路上跑,结果,感觉上还是等于在一条坏路上跑;穿一双“爱迪达”牌的鞋子,在一条坏路上跑,结果就等于跑在一条平坦的路上。

  这则广告的妙处就在于指出了根本的一点:路是你无法改变的,而鞋却是你可以选择的,一双好鞋就等于一条好路。

  日本“松下电器”的蒸汽熨斗广告也很有特色。它把熨斗设计成一部勇往直前的压路机,大标题是:前进!颠簸不平的道路。并配以图画,熨斗过处一平如镜。这则广告设计获得了日本第39届电通奖。

  有了好的创意,还要进行巧妙的构思,使好的创意得到最充分的实现。这样才能使顾客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宣传。

  1987年,前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五届萨格勒市动画片电影节上,有一部以蚊子为主角的动画片,构思极为巧妙。

  银幕上出现两只用黑线条勾画出来的蚊子,造型简单,表情夸张。右面的蚊子手里拿着手枪,恶狠狠地威逼左面的蚊子,逼得它胆战心惊。突然,左面的蚊子拿出一只DDT小瓶子,冷不防向右面的蚊子“哧”地喷去,只见那只蚊子立即直挺挺地躺倒了。于是,左面的蚊子便神气活现地向观众介绍DDT如何如何好,各大药店均有出售等。介绍完毕,它下意识地向自己“哧”地喷了一下,于是也直挺挺地躺下了。

  看到这里,观众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则广告构思最妙处就是结尾,谁都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一个“两败俱亡”的下场,充满了幽默感。

  广告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产品的销售和公司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公司经济活动的成败。在做广告时,不应一味地自我推销,以免让人产生被广告牵着走的感觉。广告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提供一系列具有高度趣味性、可读性的信息,再辅以蕴含丰富意念的广告画面和广告用语,借以传达服务公众的企业心声。

  在美国,有这样一家卷烟经销店,它自道瓜苦,如实地说出了自己产品的品质不好的真实情况,结果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家烟店,产品销路一直不畅,营业额连续下降,很少有人光顾。老板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在商店门前贴出巨幅广告,说:“本店经营的卷烟尼古丁、焦油含量比其他的产品高1%,有人曾因吸了卷烟而死亡,请不要购买本店的卷烟。”

  这幅广告贴出以后,附近几家商店的老板心中暗喜,认为:“世上竟还有这样傻的人!这下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就在他们暗自得意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些看了广告的顾客气愤地说:“高出1%的尼古丁、焦油!买包抽抽,看看到底能不能死人!”

  于是,本来人们很少问津的商店,却突然出现了购烟的高潮。该店生意顿时兴隆起来。后来他们又在报纸上做了同样的广告,效果同样不可思议,生意越做越火。最后,这家烟店发展成了一个拥有5个分厂,15个分店的大型公司。

  广告的高招层出不穷,关键在于“奇”,奇想出奇计,多来点反常思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