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度金秋,今秋别样喜。金色北京的金色10月,迎来了《海内与海外》杂志创刊五周年华诞。
10月18日这天,深秋的一场细雨把往日混浊的天空过滤得纤尘不染,蓝得像块硕大的透明玻璃,仿佛一片树叶落上去会立刻滑下来,令人心胸顿觉豁亮惬意了许多。下午3时30分,杂志社刊庆五周年联谊会在位于劲松小区的“北京沪湘小食大酒楼”举行。
联谊会的会场设在酒楼的地下室。当你举步踏上通往地下室的台阶,那由于灯光反射的亮丽的地毯和通道墙壁上相映成趣的色调,立刻将你带到一个星汉空蒙的天宇和如梦如幻的五彩世界。宽敞的地下室装饰得既有东方的典雅又有西方的浪漫,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和谐得体地嫁接在一起,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似乎呼吸吐纳中都能嗅感到文化的馨香和韵致。
出席刊庆五周年联谊会的有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何添发、中国侨联副主席陈兰通和侨联机关一些部室的领导及有关同志。来自新闻出版界和文学艺术界的朋友,济济一堂,可谓名人荟萃。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有《新闻出版报》总编辑张芬之,有《人民日报》文艺部刘虔,有《人民日报海外版》港、台、澳、侨部主任何煦昭,有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李智勇,有《光明日报》文艺部韩小蕙,有《工人日报》副刊部主任王恩宇,有《中国空军》主编窦志先,有《中国建材报》文艺部主任张庆和,有《中国文化报》总编室主任徐伟,有《新华文摘》副主编张跃铭以及《世界信息报》、《北京晚报》、《航空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单位的同志。同时,还邀请了海外朋友匈牙利华人联合总会会长张曼新先生,几位著名的书画家也应邀出席。其中有全国著名楷书专家张瑞龄,有享有“芦雁王”之誉的郑克明,有“天下第一竹笔”沈安良,有以行书见长的冯大彪和以工笔画显功力的任梦龙等。此夕卜,北京财政局及工商税务和银行的有关同志也应邀莅临。
联谊会开得别开生面。首先由书画家为来宾献艺。瞧,不论是来自报刊和出版社的老总们,还是来自机关各部室的部长们,一反平素的矜持老成和含蓄,都按捺不住对书画艺术的酷爱,纷纷依次到书画家的画案前求索丹青墨宝。啧啧的赞叹声,满意的谈笑声,将整个地下室充盈得温馨热烈。
4时45分,联谊会由《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刘战英宣布开始。他首先做了简短的致辞,代表杂志社同仁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拨冗光临表示由衷的谢意。接着,他扼要追溯了杂志社五年的风雨旅程。《海内与海外》杂志创刊时一无应有的起动资金,二无与编辑和发行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困难面前,同仁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创业者的奉献精神,条件不够创造条件,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在进取中不断提高,将刊物办得既坚持了办刊宗旨,又有一定的“侨”字特色,同时逐步与社会接轨,集真实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使得目前刊物的发行量较之办刊之初增加了20倍,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他接着谈到,杂志社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侨联党组的领导,靠的是侨联主席们的支持,靠的是机关部室的理解,同时也靠的是杂志社同志们的呕心沥血和不辞艰辛及勇于开拓的精神,还靠的是新闻出版界等朋友们的相助。
何添发副主席接着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国侨联、代表杨泰芳主席向一贯给予杂志社支持的新闻出版界、文化艺术界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在肯定杂志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又指明了杂志社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嗣后,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即席发表了讲话。他说,他既是《海内与海外》杂志的老朋友,又是本杂志的老读者。《海内与海外》之所以使人爱读,是由于其雅俗共赏的品格和生动新奇的题材以及涉猎面很宽的内容所决定的。他进而谈到,他本人既办过报纸,也办过刊物,深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海内与海外》目前办到这个程度,是值得可喜可贺的。刘战英最后郑重表示,《海内与海外》杂志才刚刚五岁,颇似一个尚未步出幼儿园的孩子,我们清醒地知道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他和他的同仁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使《海内与海外》一天天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崇高,并且成长得健壮魁梧。
席间,何添发副主席和女高音歌唱家崔丽荣,以及来宾交相引吭高歌,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这次欢快的联谊会,那嘹亮的歌声和浓郁的墨香,深深灌注在与会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