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访著名书法家张瑞龄

  我造访享有“全国楷书第一”美誉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先生,是慕名而至的。当我叩开坐落在碧波涟漪、松柏葱郁的龙潭湖西侧楼房的一个寓所时,张瑞龄先生热情地将我让进他的“滴石斋”,立刻一股浓重的墨香氤氲似将我浑身浸透了。宽敞的长条状房间,除临窗的三面墙壁挂满楷体字条幅,紧挨窗户的一张宽大书案上极拥挤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和写就的宣纸,书橱里和沙发转角处排满字帖和炫目的奖状和证书,表示着其书法艺术的辉煌。

  如果说我初入张瑞龄先生的“滴石斋”还对其含义缺乏透彻的理解,那么当我仔细端详他递给我的名片以“滴石”为笔名便使我对其中的内韵的感悟加深了。滴水穿石,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勇气,一种对书法艺术独钟的情愫。滴石,融坚毅、顽强、追求、攀登、征服于一体,是气质,也是品格。当我直言不讳地谈出我的见地时,他笑着点点头。显然,他非常同意我对“滴石”的诠释,其中也不乏对他几十年孜孜以求的在书法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发出的共鸣。

  张瑞龄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镇。自7岁起开始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幼小勤临翰墨池,钟王虞赵教如斯”,以古人为师,遍临王羲之、颜真卿、欧阳洵、柳公权等诸家名帖,精研小楷,几十年如一日,酷暑寒冬,苦习不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也没有终止他的笔耕,在低矮闷热的抗震棚里,他每天都给自己规定习字不少于4小时。“楷书最容易学,但却最难写好”。这是他的观点,又是他的执著。所以,他走的是“一条不易速成的道路,但又是一条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由于他坚韧不拔,又广纳博采,终于在当今中国书法艺苑中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独到的浑然天成的风格。专家评论他的书法是“下笔收笔交待分明,点画准确、生动、扎实,有骨力而不生硬,结构协调,舒展大方,雍容自得”。

  艰苦的磨练,血汗的熔铸,张瑞龄终于成功了。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重大书法展览,并荣获“日本国际艺术家协会奖”、“国际书法精品展特等奖”等,在海内外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他的书法作品多次作为国家级出访团赠送一些外国元首的珍贵礼品。

  话题谈到这里,我的目光落到“滴石斋”门后右角处的一个方形镜框奖权上。上面赫然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张瑞龄先生:国际艺术家协会赏。

  在“滴石斋”门后左角处矗立着一个玻璃门书柜,书柜里陈放着国际艺术家协会赠送的一只精致闪亮的银杯。张瑞龄先生在接受此项殊荣时,同时亦被日本国艺书道院特聘为该院顾问。大凡了解中国和日本书法艺术现状的人士都晓得,在精通中国书法并同时对中国书法艺术现状不以为然的日本能够荣膺此项奖杯,并被聘请为日本国艺书道院顾问并非是件易事!

  早在1984年,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在出访日本时,携张瑞龄先生精心书写的一幅小楷《黄庭经》,作为高级礼品赠予当时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先生。酷爱书法艺术的中曾根首相对这幅字体严整用笔刚健的《黄庭经》爱不释手,装裱之后,便悬挂在自己的卧室里,对此,日本多家报纸载文介绍,于是张瑞龄先生开始蜚声扶桑。

  事隔5年后的1989年,一封越洋信函从中国唐山辗转到北京,落款是旅日华侨陈家山。这封求字信工工整整地写道:“久闻先生大名,心中无限敬仰……前段时间应前日本总理中曾根康弘之请,到他家作客,在他卧室里悬挂着您的杰作《黄庭经》,使我喜出望外,我深为祖国有您这样杰出的书法大师而自豪,日本的一流政治家都这样珍爱您的作品是可想而知的了……”

  1990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负重要使命出访日本,希望张瑞龄先生慨献墨宝,数访张先生,商谈书法礼物事宜。张先生经过反复慎重思忖,赠给海部俊树首相一幅《岳阳楼记》、前首相竹下登一幅《醉翁亭记》、自民党小泽一郎一幅《桃花源记》、宫诚县知事本间先生一幅《一衣带水》,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笔者之意不在书啊!

  接受书法礼品时,颇通书法艺术的竹下登先生郑重接过《醉翁亭记》后如获至宝,高举右手连连赞叹:“书法在中国,书法在中国!”

  “书法在中国”这简短的5个字,决不是一时出于冲动的赞叹,也并非出于礼仪的溢美之词,而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折服和对中国书法艺术后继有人的正名。

  张瑞龄先生的书法不仅声赫日本,在隔海相望的韩国也名震八方。

  1993年初,中国政府代表团准备赴韩国参加总统金泳三就职庆典,团长韩俊光经人介绍,专程登门向张先生求字。韩俊光曾与金泳三同窗数年,对其有一定了解。张先生根据韩团长的介绍,沉思片刻,握毫在手,意凝笔端,书写行楷苏轼的《赤壁怀古》,并做藏头诗一首,赠予金总统。诗曰:

  “金石为开学渊深,泳海游江走千村。三复斯言呕心血,总纲一角定乾坤。统筹大计无声处,雅以为美度与人。正义严词养浩气,之君诚朴崇归真。”

  金泳三总统在亲切接见韩俊光团长时,婉谢了代表团赠送的其他礼品,惟独收下张瑞龄先生的两幅书法。金总统感谢这位异邦人对他的了解和盛赞。他回赠张先生一块手表,亲笔写上“金泳三”三个字,其寓意是时间永久,友情长存,两国人民长期友好。

  在谈及张瑞龄先生是怎样“出山”时,他津津乐道地讲述了下面这么一个故事。

  那是已经被人淡漠的岁月,但对于张瑞龄先生却记忆犹新。那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热心于艺术的张瑞龄先生观看后,喜不自禁,但又觉得有些节目不尽人意。于是,挥毫手书一笺致中央电视台,畅谈其对晚会节目的观感及继续办好这类晚会的一些设想。参与此次晚会艺术指导的著名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看后,觉得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张瑞龄书法俊逸、洒脱,字字夺人眼目,喜悦之情油然而升。他竟揣着这封信赴唐山找到这位“小人物”。

  初次见面,侯宝林看过张瑞龄的字后,诙谐地说:“你的字写得太好了,我还琢磨呢,有名的书法家我认识不少啊,怎么就没听说你的名字呀?”

  秉性憨厚又不擅辞令的张瑞龄讷讷地说:“我是下苦功夫学习中国书法,只想学有所成,没想学为出名。”

  “出言不凡,说得妙!说得妙!”幽默大师侯宝林眉里眼里盈着笑,突然有所感慨轻吁一口气,“现在在我们中国,是‘家’太多,‘书’太少。有的人没写几天字,就大言不惭地冠以‘著名书法家’的头衔。你却不然,是‘家’不出名,‘书’已名。”侯宝林这话说的并非虚饰。那时张瑞龄先生的书法在华北四省举办的书法大展中已名列榜首。同时,粉碎“四人帮”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画展,其前言就是张瑞龄先生的手迹。

  1984年,他出版了《李大钊烈士碑文小楷帖》,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他记大功,并长了一级工资,《毛泽东诗词五十首》中楷正本已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随着事业有成和年龄的渐老,张瑞龄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这里我们抄录他在自己的一帧照片上亲笔写下的一段座右铭:“他已知天命,未因此而退,仍在努力追求。”

  是呀,学无止境,我辈应无一日不劬劳而求索。他历经严冬酷暑,抄录中国古代文学《古文观止》30多万字,创目前125米小楷长卷世界之最;他抄录《唐诗三百首》上中下三本;他抄录佛教的《金刚经》大本册页、道教老子的《道德经》长卷;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他又推出一套当代最大规模系列书法字帖,楷书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毅诗词精选,现已问世,并在书法界产生巨大的反响。

  如今,张瑞龄先生无时不铭记先人的古训:

  “神凝悟力强,气痴技必良”。他从来不午休,每日午夜过后方上床就寝,每天睡眠不超6小时。每天挥毫不辍。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书法这一中国的国粹也在“孔方兄”的诱惑下鱼龙混杂,泥砂俱下。张瑞龄先生面对这一现实痛心疾首。他发誓般地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我有个奢望,总想给国家,给后人留下点货真价实的东西。因此,我不满意的作品决不外拿,更不会出售。否则,一对不起先人,二对不起国家,三对不起后人,四对不起自己。”

  “张先生,您的书法功力,全凭一身硬功夫啊!”临近采访结束时,我感慨万端地说。

  “刘先生,不瞒您说,我曾在唐山水泥机械厂工作过17年,而且5年时间当锻工。”

  “我也在唐山水泥机械厂工作过呀!”

  “哪一年?”

  “1967年。”

  “我怎么老觉得有点面熟呢?!”

  “我一看见您也觉得似曾相识!”

  刹那间,两双大手无言地握在了一起。

  1992.10.26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