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
没想到,我初次访问匈牙利就碰见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
那日,听说距下榻处只一条马路之隔便是“上海市场”。既然以中国的城市命名,肯定中国人在此市场经商者居多,而在这居多的中国人中无疑又以来自上海的生意人为最。到了国外,不论来自中国哪个省份和地域,都视为“中国老乡”而倍感亲切。况且,我又是以“中国侨联赴东欧考察团”副团长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到“上海市场”多看看的愿望更为迫切。
午饭过后,考察团其他成员因旅途劳顿都想眯个午觉儿,我却以“消食儿”为名兴致盎然地来到“上海市场”。发现,市场面积不大,摊位的密度却很大,练摊儿者果然大多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正想与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攀谈,他一转身,我们两个人顿时四目凝固,接着大喜过望地紧紧握手。原来,这位男子曾是过去和我在部队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他祖籍哈尔滨,找了个沈阳的老婆,转业回沈阳当了个“倒插门”,被分配到市政府机关的一个服务单位。这老兄脾气倔犟,是个炮筒子,为人正直,是给个棒槌就当“针”的家伙,工作没少干,在领导眼里却是“狗肉上不了席”。七八年前听说他“下海”了,以后音信皆无,孰料我们在异国他乡来了个老友重逢,焉能不惊讶和喜悦!
我到“上海市场”之前,接待我们的“华联会”的朋友告之,在布达佩斯经商的华胞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市里既有自己的商场又在东欧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四虎市场”搞批发;二类是在“四虎市场”既零售又批发,并且都是老板,雇员是当地的匈牙利人;三类就属于跑单帮的,在“四虎市场”趸点货,到“上海市场”之类的小市场租个摊位卖,从中赚点差价。这老兄无疑是个“三类”角色了。
整整一中午时间,我们谈的话之多可谓用车拉。其中我问他当初为什么“下海”?他说一言难尽,要是长话短说就是他这种人在机关不吃香。我问他为什么到匈牙利来?他说在国内生意不好做。我问他到匈牙利已经几年了为什么还没发?他说国内没有门路,没有单位以赊销形式给发货。我问他既然在国外赚不了大钱;回国不照样能混个温饱么?他说在这里趸货卖货,现款交易,买者愿买卖者愿卖,也不需要看谁的脸色。钱嘛,够花就行,图个自在。
我听了心里为之一动,如石掷池塘,似暗夜灯亮:钱够花就行,图个自在,不趋炎附势,不看人脸色,纯系平民意识。然而,这种源于平民视角和平民生存状态的平民意识,又何尝不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一种至高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呢?
写毕于20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