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章 近睹似俨然 远观若飞仙

  初识宋渔先生是在北京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地方。那日,我应朋友之邀到此地观摩书画笔会,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个蒙太奇般的镜头蓦地迭入眼帘:只见不远处一个看上去年近花甲的书法家正悬腕操觚,奋笔疾书。在其不远处站着一个耄耋之龄的老者,一边定目观看一边赞赏地轻轻颔首。待书法家挥毫而就后,抑制不住渴求地问道:“请问,这幅墨宝多少钱能卖?”正在这幅4尺整纸书作上钤完朱印的书法家闻声扭头一看,见面前这位老者一副儒雅风度,脱口问道:“您喜欢?”老者颇有风度地一点头:“不错。”书法家又问:“您是喜欢我写的这首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还是喜欢我的书法?”老者又一点头:“应该说两者都喜欢。”“那就送给您!”书法家的话落地成坑。“不,萍水相逢,无端受人馈赠,不可,不可!”老者连连摆手,“嗨,伯牙得知钟子期死了,因失去知音断弦永世不再弹琴;今天您赏识我的书法,我们也成了知音,送给您区区一幅字还不应该?”中等身材的书法家黑红的脸膛上长须飘然,洪亮而急切的话语中显示出为人处世的豪爽与诚实。事后得知,这位老者退休前是我国一位颇有学识的资深职业外交官,而这位慨然赠送自己书法力作并与笔者当即相识而且因秉性相投后来交往甚密者,姓宋名渔,号煮书轩主和野鹤山人。

  宋渔祖籍辽宁新民,出生于牡丹江市,幼受庭训,跟随父亲学习书法。不知是其秉承父辈尚文崇艺的基因,还是耳濡目染所生发的教化,对习文弄墨分外痴迷。他早年从事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对二胡等器乐演奏也颇具功力,尤其是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在研习父亲纳颜、柳、赵三家之长而自成一体的书法和“二王”、怀素等历代书法大师的书艺时,他认为在“懂、通、悟、会”几个阶段中“悟”最关键。它既要有慧根,又要在进入艺境中于博采众长的过程里不落巢臼自出机抒,从而形成别开生面的书法艺术。所以,他很注意自己的全面修养和姊妹艺术的相互渗透,诗、书、画、音乐、舞蹈和兵家之道等他都喜欢和务求弄懂。他说,好的书法,应该是一首优美的状物咏志的诗,一支充满旋律的歌,一幅充满意境和色彩的画,一个飘然律动和婀娜多姿的舞蹈,一个充满玄机和无穷奥秘的兵阵。因此,他那充分张扬其个性的行草书体,注重章法,追求意蕴,挥毫中多用中锋加枯笔,既大气磅礴,遒劲豪放,又潇洒舒展,翰逸神飞,使之刚柔相济。恰如明朝大文学家汤显祖评价文学艺术的一句名言:“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那位喜欢宋渔书写的《沁园春·雪》力作的资深职业外交官赞赏道,他的这幅书法,汲取中国画“以形写神”和音乐高亢迭荡的韵律,既苍劲老辣,又灵动多变,厚重且秀润,实乃上品也。

  闲云野鹤般的宋渔,不但游历于白山黑水之间,而且还不时出没于京畿和大江南北,苦心寻觅滋润和升华其书法艺术的芳草地。他的众多书法作品,不仅为国内有识之士所收藏,而且还被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悬挂于厅堂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