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用金属般情感熔铸的丰碑——读《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回忆》
身任《今日科苑》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暨总编辑的刘书良,近日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回忆》,我几乎是第一时间有幸披阅,读后感慨良多。
说起来,我与书良先生是老朋友了,知道他工作很忙。然而,他却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暇创作出洋洋近三十万字的巨制,焉能不令人赞佩。
我从事过纪实文学的创作,深知此种文学体裁有别于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创作的特征与艰辛。纪实文学的特点,通常是史料性强,题材涉及面宽,枝蔓纷繁,且时间跨度大,因而需要做大量深入而细致的采访和查阅资料,在写作中要对驳杂的素材进行精细而缜密地梳理,然后进行匠心独运地架构和充满文学才华以及显示文学力量地表述。呕心沥血,耗时费力。所以,一般作家是难以驾驭或者说不肯付出巨大的心血而操觚。
《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回忆》一书,真实而生动地记录的是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前身为“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从无到有、白手起家走过20年的非凡历程。20年,对于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人类的确是弹指一挥和白驹过隙,但对于一批离退休且多年从事科技工作的老者开天辟地般地创建中国老科协,却是路漫漫兮。
历史的精彩就在于它的奇特与复杂,以及书写历史者的非凡与鲜有。
那是经过“十年浩劫”迎来“科学的春天”的时日,过去被斥之为“臭老九”的一批科技工作者以翻身解放般的喜悦与感奋,立志挽回被“文革”屠戮的宝贵年华,为振兴中华大展鸿鹄之志,以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然而,由于“体制”上年龄的“卡线”,不得不无奈地离退休而告别科研和技术岗位,从而致使灼灼发华的聪明才智和不可多得的科研经验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闲置没有用武之地。但是,百废待兴的全国各行各业则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一个闲置,一个短缺,不仅在人才资源上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严重地制肘着国家的发展与腾飞。一个没有科学实力的国家很难繁荣强大,强盛不起来的民族很难昂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于是,具有高尚爱国情怀和为了民族的振兴肯于献出毕生精力的一批科技工作者,迈开充满力度的步伐,锲而不舍地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调研等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拳拳赤子之心和言之凿凿的论据,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赞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其前身如上)应运而生。
可是,中国老科协的牌子虽然挂起来了,由于其属民间社团,国家不给编制,不给事业费,需自力更生,自谋发展,自主办会。
这对于“银发一族”岂止一个“难”字了得!起初,协会在中国农科院离退办提供的一间仓库里办公,参与办公的人员连中午饭都要自带,更休说有什么报酬了。面对如此拮据的窘况,如何打开局面?又如何实现老科技工作者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这一个又一个硕大的问号并没有使他们彷徨、畏惧和退怯,而是豪迈地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就是锐意进取,从未知到已知,从已知到真知,从真知转化成成果。果然,他们以老而弥坚的开拓精神,以矢志不渝的奉献情怀,发扬科技人“献身、求是、创新、协作”的特殊品格,以夕阳人的年龄,开创朝阳事业,不仅使中国老科协成为拥有百万以上会员的中国最大的民间社团,而且在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绝大多数的地市单位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甚至还延伸到一些乡镇和自然村;更为重要的,是遍及全国的老科技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以及民族振兴,做出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老年人才战略发展制的可行模式。由此,在中国老科协20年的漫漫征途中,挺立着一排排伟岸的身姿:李国豪、吴阶平、钱正英、程连昌、高潮、黄汉炎、向明、陈琳、王登明、石羽、温英、宋汉民、关辅杰、梁辉堂、崔子厚、余进长、米新德、林声、张勃兴、熊清泉、秦科才、张逢雨、陆懋曾、陆奂生等等。《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回忆》一书的作者,正是感应时代脉搏,文章合为时而作,笔墨当随时代,为属于新生事物的中国老科协鼓与呼,为这个特殊群体而讴歌。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书良先生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部力作呢?其在《后记》中坦率地言道:“写作这部书,始于感动,终于景仰”。“老科协是一部‘无字天书’,前无现成样板可参照,今无同类范例可借鉴,一切全靠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去拼创开拓,20年来的光荣与梦想、辛酸与挫折,只能以心灵与之对话”。“坦白地说,倘使掺杂了半点功利目的,是绝对完不成这样的对话的”。故而,书良先生以作家的天职,以豪迈的激情,以文学的笔触,以荡气回肠的篇章,展示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开阔胸襟,塑造了他们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形象,绘制了一幅精美的时代英雄群体画图,从而熔铸成一座巍然屹立在时代峰峦的高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