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10月3日米哈伊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生于莫斯科,母亲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并不十分富有的退役上尉。莱蒙托夫3岁时母亲去世,外祖母不愿将外孙交给女婿抚养,其后,莱蒙托夫的童年是和外祖母一起度过的。外祖母伊利莎白阿列克谢耶夫娜阿尔谢妮耶娃是一位富有的地主,她与莱蒙托夫的父亲尤利彼德罗维奇莱蒙托夫之间的隔阂很深,这对于幼小的莱蒙托夫来说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与其忧郁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莱蒙托夫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外祖母位于奔萨省塔尔汉奈村的庄园度过的,在这里诗人爱上了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那辽阔的乡村田野,莽莽的森林,清新透明的空气,轻风中荡漾着的花香,还有那阳光照在草地上散发出来的甘甜,所有这一切都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和味道,诗人已经将大自然的美丽悄然装入了心中。自然之美伴随着童年的忧郁,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基石已经铺就,一种忧郁的浪漫之美在诗人的童年世界里已经破土而出。
虽然长辈之间存在着矛盾,但为了不让莱蒙托夫感到孤独,外祖母尽了一切努力。家里经常聚集着邻居的孩子们,莱蒙托夫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游泳、骑马、玩围攻城堡、捉迷藏、跳马及俄罗斯棒球等游戏。小莱蒙托夫总是超过所有的伙伴,遥遥领先,人们总是夸奖他机智勇敢、灵活有力。
未来的诗人从童年时起就能够流利地讲法语、德语和英语,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得也很出色。莱蒙托夫非常喜爱阅读,当他凝神看书时,无论是谈话、噪音等什么都不能打断他。普加乔夫农民起义、1812年战争等故事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故事培养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1828年莱蒙托夫考入了莫斯科大学附属寄宿中学,这是俄罗斯最好的学校之一。学习期间,诗人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学活动,同时他还学习音乐和绘画。在寄宿中学读书的那段岁月里,诗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普希金。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莱蒙托夫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在自己的诗歌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和对沙皇专制及农奴主权利的憎恨,莱蒙托夫早期的诗歌作品深受普希金浪漫主义作品的影响。寄宿学校的学生们非常关心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学生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俄罗斯的未来,他们读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的诗歌作品,而这些在当时都是被沙皇尼古拉一世严格禁止的,因此,当沙皇得知青年人中间的这种追求自由思想的思潮时极其恐惧,下令关闭了这所寄宿中学。1830年莱蒙托夫考入了莫斯科大学,同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在同年的夏秋,俄罗斯也涌动着农民革命的浪潮。莱蒙托夫同情广大农民,在自己的诗歌《预言》中,诗人描写了俄罗斯未来的革命。莱蒙托夫对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教学制度不满,因此他很快就离开了莫斯科大学。
1832年莱蒙托夫搬到圣彼得堡,并考入了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两年后毕业并开始在骑兵团服兵役。在彼得堡,莱蒙托夫生活在贵族阶层的交际圈内,但诗人很快就感到了这种生活的无聊与空虚。
1835年莱蒙托夫创作出剧本《假面舞会》,这个剧本讲述的就是贵族阶层的生活,是诗人熟知的生活。《假面舞会》象征着贵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都生活在面具之下,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空虚、无情和残酷。这个剧本自然遭到了禁演的命运。
1837年普希金决斗受伤身亡,莱蒙托夫为此创作了《诗人之死》,来献给自己崇拜但生活中并没能有幸结识的普希金。在这首诗中,莱蒙托夫表达了对伟大诗人的热爱,指责贵族社会是杀死普希金的凶手。尼古拉一世在得知这首诗后将莱蒙托夫派到了高加索前线的作战部队,这是莱蒙托夫的第一次被流放。
这期间,诗人的抒情诗《波罗金诺》在圣彼得堡的杂志上刊登出版。莱蒙托夫非常喜欢研读俄罗斯历史,他深知1812年卫国战争的意义,抒情诗《波罗金诺》就是为纪念这场战争而作的。
莱蒙托夫在高加索游历了很多地方,这些旅行对他的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古老的建筑古迹、高加索的民间故事、南方的大自然,所有这些都在莱蒙托夫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840年莱蒙托夫与法国大使的儿子发生冲突,该事件导致莱蒙托夫再一次被流放到高加索。这期间,诗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这部小说被称为社会心理小说,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流放期间,莱蒙托夫多次参加战斗,作战勇敢,军队上层想要奖励莱蒙托夫,但沙皇拒绝嘉奖诗人,因为从莱蒙托夫的诗歌中沙皇政府感受到了当年普希金诗歌中的那种威胁力量。莱蒙托夫欲离开军队,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41年初莱蒙托夫被准许回彼得堡三个月。诗人从彼得堡返回高加索的路途中创作了《悬崖》、《独自上路》等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孤独。诗人在这些诗中回忆了过去。1841年7月15日,在接近流放地皮亚季戈尔斯克的地方,诗人在决斗中被击中身亡。沙皇尼古拉一世和贵族社会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高兴。就这样,莱蒙托夫如普希金一样,在那个沙皇专制的社会中过早地陨落了。
莱蒙托夫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后,莱蒙托夫的心理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在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发展。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坚强意志的作品,深受俄罗斯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西方文学界把普希金、丘特切夫和莱蒙托夫称为俄罗斯古典诗歌三大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几乎代表了俄罗斯诗歌史的一个时代--黄金时代,那自由、抒情、优美的旋律是以后各个时代的诗人追求与崇拜的典范。在这三大著名诗人的诗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些相同的情感,如怅然、忧郁等,尤其是忧郁,几乎是在所有俄罗斯诗人的诗作中都可以觅到的共同身影,甚至可以这样说,忧郁是俄罗斯诗歌的风格之一,这源自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一些俄罗斯文学家认为,大地情结是俄罗斯的民族特性之一。但实质上,大地情结并不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情结,中国人对大地的热爱同样深深地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国人有着更加浓厚的大地情结。纵观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一个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民族,这个民族的血液中散发着浓郁的森林气息。俄罗斯人民热爱大自然,热爱森林,俄罗斯民族对森林怀有一种极其深沉的敬畏,他们眷恋着绿色的生命,同时又带有一种阴郁和对神秘的推崇、恐惧之感,正是如此,这种民族性格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一种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俄罗斯的文学品格。因此,在俄罗斯文学中有了众多的自然颂歌,有了森林中的许多童话故事,有了深沉的宗教伦理小说……而忧郁也成为了众多诗歌作品中的主要情感色调,成为了一些伟大诗人作品的情感主旋律。俄罗斯民族的这种源自于民族心灵深处的、源自于大自然森林怀抱中的忧郁的民族性格成就出了许多忧郁的文学家与艺术家,而莱蒙托夫就是这众多的文学家中最耀眼的一个。
莱蒙托夫的情感忧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诗人情感色调的形成除了与民族性格相关之外,还与其成长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成长经历源自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家庭成长背景的影响,二是其内心世界哲学思想与现实的碰撞。在《天使》这首诗中,诗人写的分明是自己内心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而带来的痛苦。
这首诗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绘了一幅天国美丽的画面,读起来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天堂世界--天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轻轻地哼着令人身心安宁愉悦的神曲,歌声中流淌着的是纯洁与真情。天使在歌颂着创造了这一切美好事物的上帝,月儿、风儿、星儿都静静地倾听着。天堂的花园里百花盛开,树木葱郁,空气中飘荡着怡然和安宁,一个多么美丽温馨的世界!祥和而又美好!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然而,第三段中作者笔锋一转,写天使将生命送往人间,将一个纯洁的、心中装满天使之声的幼小生命送往尘世,此处作者给尘世做了一个界定--充满忧伤和泪水的尘世,与下文中的“久久地饱受着尘世的折磨”相呼应。可见,作者的心情是低沉而又忧郁的,透过诗句我们能够感觉到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失望。“天使的歌声留在了幼小的心灵,没有片语,却已存活”一句含义颇深,天使的歌声是天堂之声,是天籁之音,是美好世界里的赞美之声,是生命对美好世界的憧憬,是希望之声,是向往之声。“那生灵满怀美好的愿望”更加明确地点出了“那徜徉在心中的天籁”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世界的希望。
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天堂与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天堂--轻柔、怡然、真情、天籁,尘世--忧伤、泪水、折磨、寂寞。诗人借助于天使送给人间生命的神话传说实质上是在写自己,是在抒怀,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心中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现实世界却是如此残酷与冷漠,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抱负无法得到实现。这带给诗人无比的失落,现实世界与理想中的天堂相差如此遥远,诗人的心灵饱受着折磨,但即使如此,诗人的心中仍然回荡着美好的希望之声,这是诗人心中永不消逝的声音,如此,就更加忧郁。是的,没有希望就永远都无所谓失望。正是诗人的心中对未来永远都充满着希望,才会如此的忧郁,但一颗不屈的灵魂里永远都会徜徉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这首诗让我们领略到了莱蒙托夫所特有的那种“坠入凡尘的忧郁”。
在莱蒙托夫的抒情诗《遗嘱》中,这种忧郁又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诗中第一段描述了一个林中空地,诗人将其选为坟茔,那是一条偏僻的小路旁边,是林中空地中央,那儿有月光、雾气缭绕,这是一个荒凉凄冷的地方。透过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忧伤,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疲惫与无望,句句触动着读者的心灵。然后直接写出自己的愿望与请求:“当我停止呼吸,请将我冰冷的尸体葬在那里!”诗人接着写道:“在上面插一个枫木十字架”,为的是能够在雷雨时陪伴路人小憩,多么寂寞而又伤感的诗句!莱蒙托夫这种“坠入凡尘的忧郁”发展的极致就是“奉我”的思想情感,是一种将自己完全奉献给自然与善良的情感思想精神,是一种毫无保留的自我奉献,还带着一丝忧郁的凄凉感伤色彩。诗人一生孤独,但希望自己死后还可以为路人减少雷雨中的孤独。一颗善良的天使之心!
莱蒙托夫后期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对自己以往生活道路的一个回首与总结。后期作品中的忧郁较前期作品中的忧郁少了许多躁动,多了一些沉静与思索,同时也增添了一些生命末路的悲伤,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死亡的临近。这种预感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坎坷。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军队那种兵营式制度的沉重压抑,上层社会的尔虞我诈,诗人受到的嫉恨、排挤与打击,所有这一切导致诗人对社会进步自由的美好希望逐渐破灭,最后心灰意冷,甚至情愿赶快脱离人世。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作家之死的问题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普希金的性格是随和开朗的,但在30年代,也和果戈理一样在精神上被折磨得疲惫不堪……而莱蒙托夫呢?……莱蒙托夫情愿尽快脱离人世……”
后人思考,如果莱蒙托夫不是对世界已经悲观失望,恐怕也不会这么早离去,有些事情本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但是莱蒙托夫并没有想对沙皇政府做出丝毫妥协,最后被沙皇警察机关谋害而死。从本质上来说,莱蒙托夫的死与普希金的死都是沙皇政府直接或间接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