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11月23日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费特生于奥廖尔省姆岑斯克县新谢尔卡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少年时代的费特背负着沉重的心灵创伤。费特的父亲是俄国贵族,在德国旅行期间结识了当时已出嫁并育有一女的德国少妇夏绿蒂菲奥特,两人相爱并组成家庭。但在教堂的婚礼是他们回到俄国两年之后才举行的,而费特是在此之前出生的,按照教会的规定费特属于私生子,不能继承父亲家族的贵族身份,这给敏感的少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直到1873年费特才获得沙皇的恩准取得贵族身份,被允许继承家族姓氏。这个折磨了费特大半生的心灵之痛对费特的人生观与艺术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费特追求唯美的纯艺术,反对将政治、宗教等思想带入到艺术创作中来,这大概与这段经历不无关系。
1840年费特的第一部诗集《抒情文集》出版,该部诗集中表现出诗人极其折中的思想。1842-1843年费特在《莫斯科维京》、《祖国记事》等杂志上发表作品,开始具有文学知名度,并被世人所知。1844年费特从莫斯科大学语言系毕业,同年,开始在部队服兵役。在军队服役的九年时间里费特几乎完全停止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1853年费特同屠格涅夫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他开始频繁地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作品。六十年代初,因其对社会生活重大利益的冷漠和对民主革命先进思想的强烈抨击,读者对费特作品的热情开始减退。此后,费特开始隐居农庄,专心经营自己的庄园,费特几乎被当时的文坛遗忘了整整二十年的时光。
费特与迈科夫阿波隆尼古拉耶维奇一同被认为是“纯艺术”的重要代表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费特从事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了歌德的作品《浮士德》及一些拉丁语语系诗人的作品。
费特的诗歌独具特色,富有创新性,其韵律、诗体结构、声调等都独具一格。费特追求唯美,善于捕捉描写转瞬即逝的瞬间情感和难以觉察的心灵状态,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精雕细琢、别具匠心。
费特作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描写、歌颂爱情和大自然为主,属于感伤的浪漫主义范畴,但其在表达心灵感受的诗篇中所刻画的那些具体形象,则展现了俄罗斯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明显动态。
费特的诗是美与情感的结合,这种美犹如一幅图画,可以让读者或在阳光下或在夜色中静静地欣赏,这种美散发着一种优雅精致的味道,它淡淡地从远处吸引着读者,召唤着那些追求美的心灵。它不是午宴上的伏特加,在正午的阳光下散发着浓郁而热烈的味道;它是夜色下的铃兰,安静地溢着幽香,就那么简简单单的诗句,语言简练,用词精致,却将一幅唯美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费特追求唯美,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在他的笔下,一切事物都是美的,无论是大自然中的风霜雾霭,还是静放在那里的一桌一椅。费特的诗歌也极具语言美感,讲究用词运笔。本诗中作者没有用一个动词,就将一幅冬夜图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第一段中作者非常注重“-ая”与“-на”的运用。
结构匀称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选择-я,-а的用意也是因为这两个音是元音,发声顺畅、响亮,易于情感的抒发。
第二段中,作者也极其讲究用词的工整。
本段中诗人采用了“-х”、“-г”等辅音,读起来极具乐感,如同双脚踩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响。可见作者用词的讲究已到了精雕细琢、几近完美的境界!
读费特的每首诗,读者的眼前都会幻化出一幅美图,读者在内心都可以为他的诗配出一幅流淌着音乐的画面。本诗中,中国读者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唐诗的风格,用词工整,讲究韵律。
这首小诗的情感于平和中略带少许孤单,一种思乡之情犹如游丝一般在诗中游曳,能够感受到这是诗人在他乡所作。诗中描写了一幅家乡雪夜图--苍穹中一轮满月散发着光芒,白色的雪野在夜色中闪亮,一辆雪橇在远处孤单地飞驰。空旷的雪野、清冷的月亮,这些景物述说的都是乡愁。之所以说它为作者的家乡图,可从诗中的“一幅极美的画,它令我感到无比亲切”,“远处的雪橇,在孤单地飞驰”中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费特追求单纯的艺术美,他认为,诗歌中不应添加任何政治因素,就是向人们展示事物自身最纯的美,诗人应传达这种自然的、存在着的美。美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人们捕捉到的往往只是瞬时的灵动之美,是一种闪现。费特的诗歌是超凡脱俗的,追求的永远是一种高雅的永恒之美。人们欣赏费特的诗歌,感受着费特诗歌中的那种跳动着的音乐之美,而后,总会发出一声感叹:是的,只有心中有美才可以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