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书与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书可以净化人的灵魂。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多少中华儿女抛却个人的私利,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部《青春之歌》又激励了多少非洲青年勇敢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滚滚洪流之中。好书是人的灵魂的清洁剂。读好书就如精神沐浴,会不断冲掉思想上的污垢。新时期优秀领导干部的代表范匡夫说:“假如不是读了那么多好书,我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会全然不同。这些年我只所以在种种考验中没有出现千古恨的一失足,除了党性观念、法纪观念等起作用外,文化防线或者叫文化屏障对我具有一种特殊的保护作用。”
然而,书并不是人生的“保险单”。书有好坏之分,人有良莠之别。好书可以改造人性,坏书则能造就邪恶。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最喜欢读指导赌博的书。即使在中央党校深造期间,他也带着《赌术精选》、《赌术实战108招》,日夜翻看,爱不释手,且勇于实践,多次飞到澳门狂赌。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酷爱《素女心经》、《肉蒲团》,并大胆“理论联系实际”,既到处养情妇,又四下嫖妓女。贪污受贿1599万元的重庆市农资公司总经理胡启能,爱读的两本书是《国企领导人经济罪案件剖析》和《春宫图》。在坏书的诱惑下,他们终于走到了人民的反面,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坏书对人的毒害自不待言,但好书也不是做好人的保证。中国历史上秦桧、严嵩、阮大铖他们个个饱读圣贤之书,都是博学鸿词的大儒,可惜他们都沦为历史的罪人。周作人是中国二十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学者,他读的书未必不多,书的内容未必不好。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当汉奸。1938年8月,胡适写信给周作人,说他梦见苦雨斋中吃茶的老僧飘然一杖南天行,“天南万里岂不辛苦?只为智者识得轻与重。”然而,周作人并没有听从胡适等人的规劝,还是脱下老僧的袈裟,变成日本侵略军麾下的“督办”。
看来,读书对做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心修养。欧阳修说,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道义、忠信、名节,只能沦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的小人。读高尚的书,做高尚的人,让书中的崇高精神内化为伟大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做人的典范,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和爱戴。
§§第四辑 草庐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