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乡有一处古遗址,乃北安故国旧址。
遗址地处安城村东部的一个山间平地的中心地带,是两面临沟的长方型高台地,俗称“东台子。”
据《续山东考古录》载:
“汉文帝前元元年,于卢县西南筑城,为济北国治。国除后,为北安县城。”又记:
“在县城东十里,今安城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济北王宽,自刭死,国除,为北安县,后并入卢。卢,在今长清,两汉具有卢县。济北国除,为北安县,则宽所都。”
安城乡文化站站长尹燕林向我一一介绍着“台子”的大小,文物出土情况,故城的历史演变和遗址的保护。我对考古一无所知,自然不会作详尽的考察论证。来此故城,只想亲自感受历史的沧桑,领悟朝代的兴衰更迭。当年的护城河——安滦河,曾经养育过一代代山民,曾经护卫过这里的王公贵族。今天,山民们依旧在这里繁衍生息,而王公们早已无觅之处。我见到他们曾用过的陶鬲、陶罐,一个舂米的石臼,还有那些散露的陶片、砖瓦、兽骨、蚌壳,这些仿佛都是上苍的偈语,等待人们去破译。燕林和他的朋友们自然懂得这残破的遗址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千方百计保护着遗址。“挖一车土罚款五十”的牌子虽已模糊不清,但它仍旧执著挂在遗址西侧的一棵小树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所小学就建在“台子”上,这真是一个绝招——危及遗址就危及学校,破坏遗址就是破坏学校。纵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也不会在孩子脚下挖泥。
王公贵族的游乐声永远沉寂了,代之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一情景,诱发了我的联想:这是一种嫁接,历史与现实的嫁接;这又是一种召示,一种未来希望的昭示。它预示着安城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将迸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安城人民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历史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