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认祖归亲

“忠厚延泽远,安乐有余光。”

  冯全没有理会中年老爷爷的疑问,继续说道。中年老爷爷惊呆了,卧槽!这是谁啊,肿么对自家的家谱这么了如指掌捏?

  冯全继续说道:“我冯族人丁众多,为防世系舛错,名讳相重,有犯尊长啥的,将于于民国二十三年暨公元1934年,洪洞、青州、巨野、嘉祥支派会集巨野县冯楼村续谱。

  打算公议排出行辈六十字,以便我族人共守之,这件事老爷爷知道吗?”

  冯全连这件事都知道,更是把老爷爷的下巴快整脱臼了,继续目若惊呆,瞠目结舌中,大嘴张开,几乎能吞下一个大鸡蛋。

  “老爷爷,你肿么不让我进家门啊?”

  老爷爷来不及细问,连忙说道:“老总,不不不,你刚才是不是叫我老爷爷来,我也不知叫你神马,小伙子,快进来吧!”

  跟着老爷爷,冯全走进了民国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土房子,等冯全坐下后,老奶奶端来茶水,冯全连忙恭恭敬敬的接过来。

  看到这里,老爷爷更加奇怪了,很明显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吗。

  “年轻人,你说你来我家寻亲,这是肿么回事捏,我肿么不记得有你这个族人啊?”

  冯全没先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老爷爷,你知道我们家祖先来自于哪里吗?”

  “呵呵,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当然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咧!这个谁不知道啊,呵呵。”

  实际上,在今天华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

  这一传说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根。

  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方。

  在这些地区,大槐树演变成了老鸦窝——就是高高的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很多古老的墓碑上,写在众多脆黄的族谱中。

  元末明初之际,山东地区的人口与山西地区的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得多。

  但是由于元末战乱以及灾荒啥的,再加上朱元璋发动了北伐,“靖难之役”这两次两次战争。

  特别是靖难之役中,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几次大败朱棣的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

  燕王胜后,进行了报复,对山东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以至于繁华的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因此山东地区是山西移民的重点安排地区,往山东的移民也以洪武、永乐年间为多。

  有一个“红绳赶散”的故事,以及解手一词的由来。

  明朝初建,朱元璋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要从未经战乱的地区向河南、山东迁移人口,最主要的就是从山西地区迁移。

  前前后后,朱元璋实施了长达50年的移民政策,并把山西洪洞作为移民的重点地区。

  因为在那时候,老百姓没有银行,更没有存款,老百姓最重要的财产就是自家的房子和土地。

  要他们离开的话,就意味着剥夺了个人的全部财产,因此没人愿意走。

  于是官府就把需要迁移的人员,强迫性的用绳子绑上串起来。

  哪个人需要方便了,就向负责押运的管理员叫道:“把我的手解开!”,到了后来,为了省事就直接喊“解手”。

  就这样,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解手”,其实在明代以前的书籍里没有这个词。

  成群结队的老百姓拖家带口,艰难的依次从山西一个必经路口路过。

  因为这个路口有一个大槐树,于是年长的就告诉年幼的。

  “记住这个大槐树吧,回到这儿就快到家了!”,大槐树传说就是由此而来。

  “老爷爷,满清编篡二十四史时,曾对金以来的史料进行过大量修改,一些家谱啥的都失传了。

  据我所知,菏泽的巨野一支包括成武、单县、汶上,江苏的沛县、丰县等近三十个县,数十万族人,明初来自于山西洪洞移民。

  梁山还有一支也来自明初的山西洪洞县移民。

  咱们嘉祥一支有点不同,明朝永乐年间迁自青州,族人现在散居在周围一些县市。

  至于青州和洪洞的关系我还没考证出来捏,估计也可能来自于洪洞。”

  老爷爷听了,低头沉思了一段时间,缓缓说道:“不错,我们是从别的地方迁过来的。”

  文化名人冯裕,祖籍就是山东青州府临朐县盘阳村。

  冯裕一生大体可分为读书仕进、为官南北、闲居故里三个阶段。冯裕3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是读书与求仕。

  1504年中举,1508年进士及第,冯裕中进士后,先任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后调安徽萧县。

  1511年升为今河北晋县知州,1515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嘉靖六年暨1527年调往甘肃平京知府,嘉靖七年调任贵州石矸知府,嘉靖十二年暨1533年升任贵州按察司副使。

  一年后,就是嘉靖十三年,冯裕也58岁了,到了告老还乡的年龄。

  冯裕就致仕归里,定居青州,主要是读书讲学与诗友唱和啥的。

  他归里的第二年,成立了“海岱诗社”,唱和之诗由冯裕四世孙冯琦编为《海岱会集》12卷,此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嘉靖二十四年就是1545年六月二十四日,冯裕67岁时,病逝于青州。

  埋葬于青州城西北尧王山下。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冯氏祖茔。冯氏祖茔是龟趺地,属于极其珍贵的龙穴。

  龟趺,又名霸下,赑屃,形似龟,是龙之六子,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是他的遗像,龟趺具丰碑和长寿之象征。

  冯氏的祖茔,以尧王山为后乐玄武,以北阳河为朱雀。

  原来在尧王山左右还有两条小河包围着祖茔。但是现如今,小河已经干涸为大土沟,沟内还种了果树。

  因此穴场龙虎不显,缺则补之,这也许就是龙虎水库名称的由来。

  冯裕是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的始祖,他的文名政声啥的对后代子孙影响极大,冯氏家族也因此形成了勤奋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的家风。

  祖先垂范,子孙积极效仿,冯氏家族就在这种宗法传承中逐渐的发展起来。

  而冯氏祖茔的风水就把宗法传承凝结,冯氏的文化传承能量也是无以伦比。

  冯裕生前,除惟健、惟重、惟敏、惟讷四子已成才外,孙子辈也已有很多人。

  后来成为进士的惟重之子子履已长大,冯氏家族的核心因此形成。

  借助祖茔等环境,冯裕的儒家风格得以非常有效的传承,冯家注意自身楷模与人格力量的感召与熏陶,冯氏家族也充满了成勤奋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的家风。

  冯裕晚年除与友人诗赋唱和外,主要就是居家读书讲学。

  由于他为官清廉,所以家徒四壁,囊中羞涩。

  《光绪临县志》说他:“官囊萧然,不能自给。”好在长子惟健持家有方,善于经营,冯裕才得以温饱。

  再加惟重,惟敏,惟讷三个儿子先后中举,惟重,惟讷并于嘉靖十七年暨1538进士及弟。

  后代学有所成,使冯裕感到无比欣慰。不幸的是嘉靖十八年暨1539年次子惟重客死今合肥市,幼子惟直也于次年病死家中,老年连丧两子,使晚年中的冯裕无比忧伤。

  半生为官的荣耀,隐居田园的闲适,时常交织着清贫生活的困扰及丧子的悲痛。

  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中,嘉靖二十四年暨1545年六月二十四日,在他67岁时,病逝于青州。

  就葬于青州城西北尧王山下,自冯裕后,冯氏祖茔才开始设立在这个风水宝地。

  冯氏自冯裕始至七世冯协一,前后七代,共有20名举人,12名进士。

  作为一个家族,为官者如此之众,学术成就如此之高,实不多见。

  冯氏家族伊宗法家族为纽带奉行儒家经典文化教育,而冯氏祖茔的风水则把宗法传承凝结,使冯氏的文化传承能量无以伦比。

  现如今,冯氏家族之一还继续居住在现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

  老爷爷还是第一次听说祖先尽然有如此荣光,大感惊奇,对冯全更加好奇了,“年轻人,你家里的人呢?”

  听到老爷爷问到这个问题,想到自己穿越后,再也见不到父母的冯全,想起慈祥的双亲,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悲伤地眼泪一再在飞。

  见到这个情景,表示有点尴尬的张县长以及石保长,编了个理由,先行告退,到村公所去了。

  这次带来的12个小伙伴,挤满了这个小院,也突然间想起了给小盆友,实际上是冯全的爷爷及其兄弟共三人。

  冯全老奶奶看到哭的这么悲伤的冯全,也颇有些悲天悯人的赶脚,揉了揉自己湿湿的眼角,递给冯全一个粗布毛巾。

  冯全接过这个粗布毛巾,擦了擦眼泪,扑腾一声跪倒在地,眼含热泪,很激动的说到。

  “老爷爷,老奶奶,往上数几辈,我们家也是从青州迁到嘉祥来的鸟。后来,我们全家远渡重洋,到了花旗国,后来赶脚那里也不好混,人生地不熟的,就坐船打算回华夏。

  没想到,遇到大风暴,整个游轮上面2000多人全部罹难。

  幸亏我脑子转得快些,抱住了一块大木板,才活了下来。

  家谱也不见了,好像家谱十五年一续,我记得家谱上面就写着你老的名字。家谱上面就咱们的关系还近一些,我就找到了这里。

  我现在在华夏举目无亲,就想认祖归亲啥的,我好孤单忧伤鸟!老爷爷答应我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烽火英雄
2南明风雨
3靖康志
4列强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楼
6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7兴明
8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9狗头军师
10赝品太监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民国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历史 【已完结】

    民国初年,兵祸不断,硝烟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将相的后裔纷纷脱颖而出,群雄逐鹿、揽辔中原、争霸民国,蒙尘的传奇慢慢揭开。一位没有被载入史书的风云人物;一段被民国政府刻意隐瞒的历史……遥想前朝岁...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鱼83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

  • 愤怒的子弹

    作者:流浪的军刀  

    架空历史 【已完结】

    夕阳西下,一个秃头龅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着一碗被落日晒得温热的啤酒,就着几颗干瘪的花生滥饮。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着酒意口沫四溅的吹开了牛皮。本书以一种另类的思维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将军

    作者:荒原独狼  

    架空历史 【已完结】

    他是镇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妇强取豪夺,名声糟透,却在婚礼当天被强拉去当壮丁,被迫成了一名军人,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征程。从地痞流氓到抗日将军,他步步蜕变,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