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的死与《广陵散》有关。
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在全国很有名,而“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读书的人领袖。
嵇康把一首《广陵散》弹得出神入化,人都说再没第二个人能把《广陵散》弹得这样好。
钟会却不服气。钟会是曹操的大红人钟繇的儿子。钟会自幼饱读诗书,做诗出口成章,都称神童。长大后投靠了司马昭,成了司马昭的大红人。钟会也喜欢弹《广陵散》,恃才狂傲的钟会想同嵇康比个高低。钟会派人下了贴子,要嵇康去他府上弹《广陵散》。
嵇康答应了,但弹《广陵散》的地点选在竹林。
嵇康仅见过钟会一面,是钟会来见嵇康的,那时嵇康正光着胳膊打铁,没理会钟会。神色倨傲的钟会也不同嵇康打招呼。过了很长时间,钟会悻悻地要走,嵇康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其实嵇康早已知道他是钟会,只是嵇康瞧不起钟会。钟会是读书人,却为了荣华富贵,背弃曹操投靠司马昭,这让天下读书人耻笑。
嵇康和钟会比赛弹《广陵散》的消息风一样传开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潮水一样淹没了竹林。
先是钟会弹。
人们从钟会的弹奏声中听到了风的狂叫声,听到了轰轰的雷声,还有一些悲壮的东西。
钟会弹完了,响起一阵掌声,还夹着一片喊好声。
临到嵇康弹时,竹林里鸦雀无声。人们从嵇康的琴声中见到聂政怀揣着刀踏上刺杀韩王的路,听到了聂政说话的声音,闻到了聂政身上汗水的味道。后来人们见到聂政死在乱刀之下时,许多人放声恸哭。
许久,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泪痕。
一脸悻色的钟会拂袖而去。
嵇康这回的弹奏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钟会对司马昭说:“大将军,嵇康是个人物,他若不能被您所用,也不能被别人所用。”
其实司马昭几次想让嵇康离开竹林,出来做官,而且想让儿子司马炎娶嵇康的女儿。嵇康的女儿嫁给了司马炎,今后要做皇后的。但嵇康拒绝了。嵇康是曹操的孙女婿,他不能做第二个钟会。
这事轰动朝野,在读书人中成为美谈。嵇康的名声也更响了,同时离死亡也越来越近了。
没过多久,嵇康便被钟会关进牢房。钟会给嵇康的罪名是谋反罪。嵇康一介书生,怎么谋反?但欲加其罪,何患无词?
司马昭亲自设宴招待嵇康。
司马昭说很想听嵇康弹《广陵散》。司马昭给掉入水中的嵇康抛下一根绳子,嵇康不接。如若嵇康肯弹《广陵散》,那就表明嵇康有归顺之心。嵇康回绝了,说没兴趣弹。
嵇康选择了死。
消息传开,全国数万名读书人群情激奋,声称和嵇康一起死。既然是你们自己想死,那就怪不得我。屠杀曹氏家族的屠刀又挥向读书人。
《晋书》记载嵇康死的那天有金灿灿的太阳。阳光洒在穿着红袍的嵇康身上,像涂了一层红色光晕。
司马昭亲自临斩。司马昭问嵇康还有什么要求时,嵇康说要弹《广陵散》,司马昭同意了。
嵇康一弹奏,头顶上的太阳忽儿不见了,阴云却是愈压愈低,一时电闪雷鸣,寒风呼呼地呜叫,地上的纸屑灰尘漫天飞舞。狂风不断地把沙子砸在人的脸上。成千上万只乌鸦在空中呱呱地乱叫。
暴雨倾盆而下。
围观的万余名群众纷纷跪下了,都仰头望天嚎啕大哭。
《晋书》载:“《广陵散》于今绝矣!”又载:“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广陵散》也成了嵇康的绝响!
《广陵散》也因注入嵇康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后来很大一段时间都是天下第一名曲。
在嵇康死的第二年,钟会也被司马昭杀了。钟会率二十万大军攻入成都灭了蜀国,自恃手中握有重兵,有了反心,手下人告密,被司马昭擒住了。钟会砍头前也提出要弹《广陵散》。
司马昭一脸的鄙夷,冷笑一声,你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