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故居的后坂寺,有株桂花树,很有些历史了,约略是两宋时遗下的。宋代,地方正好称折桂里,有几株桂花树,也在自然之理。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枝干俱虬结成一个个碗口粗、拳头粗的硬瘤,瘤很厚重,很好看,上履苔痕,其苍然的样子,初见之下,心里莫不为之一寂。桂花开,多近秋深,所谓八月桂花香是也。秋时的花卉大多有成熟的味道,品高如秋菊,也以色黄者居多,然成熟之后,难免会让人起夕阳黄昏之慨,那又当别论了。家乡八月,天气是很冷爽的,寒流尚未侵袭过来,尚能得着一丝暖意。倘有兴致把酒赏桂,坐拥明月清风,抛却琐事烦情,什么也不往心里去,什么也不往心外去,其间况味,倒可一净块垒,慰半生之寂寥。很久,未再近芳泽,想想,颇伤感。
到后坂寺赏桂,有一片油茶林可走。八月正是油茶花事最盛的时候,层层叠叠,灿若堆雪。油茶花最易凋谢,一阵风来,便要引落满天的花瓣。落花人独立,自是胜过独对一天的飞雪。我似乎是从铺天盖地的油茶花里读懂雪的洁净和那种绵软的温馨。踏花归去来,是很牵人思绪的。花开花落,天自怜之。然而,最堪伤怀的莫过于花落之后恒远的那种种寂寞,佛家所谓的心如止水,空空了了,难矣。寺僧有号信如的,五六十年纪了,好为《好了歌》,大概年青时是熟读过《石头记》的,明心见性,算是饱学的和尚,与我颇有缘,常要如此这般地开悟,奈我生性愚钝,尘缘未尽,终无法得脱。鸟恋巢,花恋枝,心有所牵挂,则谈何为空。千万般愁绪,又如何了结,陈年旧事了。好久未得归乡,信如师康健如昔否?无法知道。
初入寺有石洞一眼,洞深三四丈许,有石阶可攀缘而上。
人入洞中,犹桃源中行,索索缘壁,有冷风拂袖,有暗香盈鼻,洞尽,即有桂花枝数段,横斜洞外,人欲出洞,须先撩开枝桠,俯首曲颈,偃地而行,方成。倘不小心,往往有花枝弹面,麻酥酥的,落下满靥的花露花蕊。我以为,这很有意味,这样的经验是教人终生均无法释怀的。洞外一方庭院,约有半亩光景。那株桂树正当庭弄影,一地月光俱零乱不堪。树下安一方石桌,四五只坐人的石礅,难得有客来,石礅已教苔痕染得透青,触目便遍体生凉。
赏桂,非得有月,月不能太盈,太盈则流光四溢,一览无余;又不能太缺,太缺则凄迷暗淡,少去清静宁远之气,也不成。我以为最妙者,当在月满弓时,“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好。此时天上那株桂花树,同人间这一树,皆恍惚迷蒙,皆静默着万古的苍凉。那苍凉中蕴含的岑寂,空空廊廊,极致到只有一层纸的薄度,似乎一个呵欠,都能使之惊裂。我喜欢这样岑寂的时候,我思念这样岑寂的美。
我想,雷花落去,一片一片又一片,节奏颇快,人处其间,仿佛能嗅到燥热的某种气息。这种美,美得嘈杂,美得不澄澈,我不喜欢。桂花则不然,桂花凋谢,若梵音轻舒,若好花慢卷。又静若秋月,瘦若秋风,针针叶叶,皆可透肤而来,沁人肺腑,使你无从化解。行文至此,几难握笔。有一个夜晚,我独坐在桂花树下,细看座上那杯清茶,在慢慢接纳着一段一段的落蕊。直待到茶水上泛出密密的一层花粉,方觉得夜已过午,恍然起立,一路回去,星稀云淡,露白月冷,四顾茫茫,天地似乎都沉沉消去诸般静寂。事后追忆,一切都恍然无踪,惟余清风一缕在腋,明月一盏在心,桂花枝段在冷冷的梦里。古人有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言个中情致,最妙。
有好事游人,于洞外凿出斗方的几个篆刻“桃源洞”,笔力内敛,古拙有宁远气。想想,颇应景。旁边,另有石刻数行,红屑褪尽,望之苍然,奈字迹剥落,多不可辨,未能领会其间意味,颇以为憾。
这里尚要补一笔,先祖父在日,常常言及他年幼时的掌故。说是一个晚上,他走夜路经过那片油茶林,竟发现泥路上凭地多了堆泛白的大石头,细瞧之下,不由得双腿打颤,原来米桶样粗的白炼蛇一条,白银样盘着,祖父说那畜牲,火红的蛇信子足有尺把长,月光下像株狂放的罂粟花,耀人眼目呢。
家乡是时遍植罂粟,祖父言之凿凿,断无骗人之理。后坂寺外多古坟墓,多洞穴,多千年油茶树,要藏一两条大蛇,似也不难。我想,那畜牲倘要活到今天,恐也早已精变成人形了,却不闻有白衣秀土或白衣秀女出来惑人的。后坂寺除了有那么种难言的幽邃外,似乎尚无特别的怪异处,精变之说,大概不确吧!时至今日,寺内那株桂花树,犹萦怀难舍,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