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成功了一半
什么是“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说得很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分到合”与“从合到分”的过渡时期,都是社会转轨变型的“大势”,也是造就不朽伟业的最佳“时势”。刘备因为抓住了“势”,终于从一个贩鞋织席的个体工商业者成长为一代开国之君。
(1)立“志”还须抓“势”。
简单地讲,“势”就是创业的契机。
“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势”对有志创业的人来讲,却又无处不在。
从大的方面讲,每一次的社会大变革,都是一次创业的“大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个体户、手工作坊式的小商品生产者,就因为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势,成就了中国的第一代富翁。那个时候,有人总结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后来,又有人总结说,“第一代富翁是技能型的;第二代富翁是知识型的;第三代富翁是智能型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总结,他们抓住了时势,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则是不争的事实。
汉朝末年的刘备,从一个织席贩鞋的商贩,一步步走到开国皇帝的宝座上,也是缘于“势”。
刘备是一个善于抓“势”的高手。
古往今来,无论是从“治世”到“乱世”,还是从“乱世”到“治世”,社会的大转折,都是造就不朽伟业的时代,也为英雄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时势造英雄。刘备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个亘古不破的定律。
刘备的童年时代是不幸的。
刘备的父亲刘弘在涿县当一个小公务员,可惜英年早逝。那时候刘备还很小,只好跟母亲一起住到乡下楼桑村,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靠母亲织席勉强维持生活。家贫出孝子,刘备稍大一点,便出去贩卖鞋子挣点钱补贴家用,尽量减轻母亲的负担。
在磨难中长大的刘备,一直想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摆脱目前织席贩鞋的窘境,而是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小时候,刘备与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村头一株百年老桑树下玩耍的时候,就不无感慨地表达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用这棵树做我御用马车的车盖。”所以,罗贯中说他“素有大志”。
“立志”只是一个战略构想,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一个远大的战略方向。但只有把“志向”与“时势”结合起来,一步步地贯彻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刘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体工商业”者;张飞则亦农亦商,不但“颇有田庄”,而且还兼营屠宰、卖酒。他们之所以都没有在老本行干下去,无不与汉末政务不举、万业萧条的“颓势”有关。
刘备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蓄势”了。他先是拜郑玄、卢植为师,后又结识了公孙瓒。郑玄是当时名闻天下的经学大师,卢植是博古通今的一代鸿儒,公孙瓒时任辽国长史,也可以算一名高级干部了。
同时,刘备也在利用他们为自己“造势”。在与这些文化名流、政界精英的交往中,刘备获益最大的有三点:一是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二是增强了对时势的把握能力。因为他的启蒙老师郑玄,就是因反对宦官乱政遭遇“党锢之祸”的一分子,是郑玄进一步点燃了刘备身上固有的“创大业激情”。三是储备了广泛的人力资源。后来刘备出仕创业,投靠的第一人,就是在镇压黄巾军中升任中郎将的卢植,并因之得到了安喜县尉的位置,有了自己的进身之阶。公孙瓒当了北平太守以后,又提拔刘备担任平原县令,并带着他四处征战,让刘备与关羽、张飞得以横空出世,跻身于各路军阀的高级将领之列,更进一步为刘备的升迁铺平了道路。
立志还须有势,所以,刘备只有等待。
(2)看准“势”就出手。
转眼间到了公元169年,这年刘备28岁,他已经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世界的成熟青年了。通过冷静地分析局势,他找到了自己扬帆出海的“势”:
第一、他捕捉到了由“治世”转为“乱世”的端倪。
当时的统治者汉灵帝,从桓帝那里继承了宠信宦官的“光荣传统”,以致宦官专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禁锢善类,朝政日非”,引起了朝野大臣的强烈不满,眼看汉朝这座百年老店已经岌岌可危。
第二、反抗暴政统治的征兆已现。
用罗贯中的话说,叫做“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到了“乱世出英雄”的时候了。
第三、“势”来了就立即抓住。
“黄巾军”揭竿而起,在汉朝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心脏里插上了致命的一刀,汉朝即将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成则王侯败者寇”,刘备知道自己该出手了。
于是,刘备在得到关羽、张飞两个有力助手之后,招募乡勇,拉起了属于自己的队伍,走上了打拚天下的道路,最终当上了蜀国的开国皇帝,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刘备把“蓄势”与“谋势”的发展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运用于商业战场的成功秘笈。当你决定投资的时候,必须把握这个行业现状与未来的大势。如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要及时出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到人家赚得钵满盆盈再去分一杯羹,那就只能填饱肚子了。